這二者無論是誰,能被八哥收用了去,都讓胤禎覺得驚訝。


    隆科多生性謹慎,上輩子的時候,在四哥的地位穩固之前,隆科多就沒站過隊,後來之所以上趕著做四哥手裏的刀,那還不是因為事情塵埃落定了,不會再有變數。


    至於成文運這個人,那可是豐台大營的提督,掌握了整個豐台大營的人,是皇阿瑪的心腹。


    等閑的皇子阿哥,就算是當年的廢太子和直郡王,沒能把手伸進豐台大營裏去,八哥倒是挺厲害,不過是把手伸進了豐台大營,而且還握住了豐台大營的心髒。


    也不知道,皇阿瑪有沒有察覺到。


    若是論及謹慎,尤其是在這方麵的謹慎,皇阿瑪應當是佼佼者。


    眼下他還不知道皇阿瑪和四哥誰收集情報的能力更厲害,都是做過帝王的人,雖然四哥在位的時間沒有皇阿瑪久,可在他心裏邊兒,四哥除了子嗣不如皇阿瑪多,其他方麵沒有哪裏遜色於皇阿瑪。


    八哥這是要出險招了,就算是皇阿瑪不知情,四哥也不會讓其得逞的。


    八哥若是下去了,那與皇阿瑪唱對台戲的就變成四哥了,就連他都很難去猜測,到時候占上風的會是哪個人。


    因為提前掌握了消息,四爺和十四並不慌張,此事他們出手解決並不合適,還是得不著痕記得透露給皇阿瑪,隻不過要掌握好時機,在這一次皇阿瑪和老八的衝突當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步兵統領的位置當然很要緊,與其別人來做,倒不如讓自己這邊的人來做。


    還有豐台大營,甭管老八是怎麽把成文運收入麾下的,若是能夠爭取到豐台大營,哪怕並不是主事的提督,隻是一兩個都統,在關鍵時候也能派上用場。


    朝堂上的位置那就更不用說了,素來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老八的人下去了,那就必然得有要頂上來的人。


    就是不知道皇阿瑪能有多大的決心,若是跟老八有牽扯的官員全都撤下去,那朝堂上的人口真不夠用了,就算是開恩科,那進士的名額也要比往常擴大上幾倍才可。


    八爺既然已經決定豁出去了,如今雖然做的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兒,倒也並不覺得慌張。


    四爺和十四也很能穩得住。


    眾多的皇子阿哥當中,對這件事情知情的,除了這三人,就隻剩下老九和老十了。


    這兩個才是真慌張的,舉報是不能去舉報的,否則必然就害了八哥,可讓他們參與進去,又實在沒辦法昧著良心。


    皇阿瑪是挺偏心眼兒的,對他們三人都算不上好,但也沒有被逼迫到要弑君弑父的地步。


    就算是坐視不理,兩個人心裏頭也慌得不行。


    第111章


    事實上,大風大浪已經經曆了幾十年的康熙,如今仍舊寶刀未老。


    老八這件事情,甚至要比四爺他們知道的更早。


    老八收買成文運,本來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進行的,一個掌管豐台大營的正二品提督,其位置的重要性遠超六部尚書,他不知道拍了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老八還以為自個兒挺厲害,殊不知,一旦聯係了成文運,這事兒在他這裏一下子就露餡兒了。


    至於剩下的,無論是老八手下跟著謀劃的那些文臣,還是步兵統領隆科多,都不成氣候。


    他對佟家的人,可以說已經甚是優渥了,佟國維不爭氣,把自己折騰下去之後,他又給佟家捧出來一個隆科多,隻可惜這也是個不爭氣又沒良心的家夥,比佟國維更甚。


    馬上要六十一歲的康熙,那心也不是鐵打的,就算比常人堅硬了一些,可並非刀槍不入。


    兩次廢太子,就很是讓他難過了,如今老八跟佟家的人又弄出來這事兒,這是恨不得他這把老骨頭立馬死了,好把位置騰出來。


    都是些沒良心的,老九和老十也不怎麽樣,雖然這事兒沒跟著老八瞎摻和,但是知情不報,可見在老九和老十心裏,他這個阿瑪的地位沒比老八強。


    天子一怒,伏屍萬裏。


    康熙這些年雖然一直都在盡力維持自己仁慈的名聲,但絕對不是沒了牙齒的老虎,否則早多少年,他就被人壓製住了,做不到今日。


    此前處置廢太子的時候,都能不留餘地,到了老八這兒,就更不會留餘地了。


    正好,老八拿國庫的銀子養肥了一群人,如今殺了,便可以解戶部和內務府的燃眉之急。


    ******


    抄家對於胤禎來說,並非是什麽稀罕事兒,當年四哥就抄了不少貪官的家,不過當時動手的人要麽是隆科多,要麽是十三哥和九哥,後來又換成了三哥,他當初委實隻是個看熱鬧的,沒能參與進去。


    不像現在,皇阿瑪前腳以謀逆的罪名將八哥關進內務府大牢,後腳就開始對八哥一係的人進行清算。


    他就是那個奉旨抄家的。


    這實在不能算是一件好差事,他雖然痛恨貪官汙吏,當初四哥派人抄家的時候,他也是拍手稱快的那群人。


    但真等到自己領著人去抄家,就全然不是那麽迴事兒了。


    很多的財物的確來路不正,這些抄家的官員除了參與謀逆,身上也還有別的罪名在,都不是多麽清正的官員,無論是抄家,還是流放,甚至是問斬,對於這些人來說並不可惜。


    可惜的是這些人的家眷,有已經年邁的老爺子、老太太,有壓根兒管不了前朝的後院女眷,有還沒有留頭發的稚子。


    這些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無辜的,胤禎自問並非是心腸多麽柔軟的人,但對著這些犯官的家眷,實在沒辦法把他們當做罪犯一樣去對待,好多人都隻是被連累的,壓根就不知情。


    雖然這些人之前或多或少,也都享受了不該有的富貴和權勢,但跟佟家的人相比,也還算好吧。


    佟家那才真是從根子上就爛了,佟國維當年隻是舉薦八哥,上下串聯一塊舉薦八哥,但到了隆科多這兒,可是已經計劃幫著八哥弑君了。


    皇阿瑪對母族浩大的心胸和氣度,如此都沒有株連佟家,而是輕拿輕放,隻殺了一個隆科多。


    罪名也好笑的很,壓根就跟此次的謀逆沒有關係,隆科多被處死,是因為縱容妾室虐殺正妻,壞了規矩。


    且不說隆科多寵妾滅妻多少年了,就算皇上要懲治隆科多,拿出這樣的罪名來,實在不足以服眾,在李四兒這件事情上,隆科多確實值得被眾人唾罵,甚至罵名流傳千古,但是在如今,把官職罷免了也就算了,尚且還沒到要把人處死的地步。


    皇阿瑪就算不想隆科多頂著謀逆的罪名被處死,好歹也搜羅出些別的罪狀來,隆科多身上的汙點可不止這麽一塊。


    但如此草率的隨意一個劃罪名出來,難免兒戲了些。


    可能在皇阿瑪眼裏,佟家的人除了隆科多外,都是無辜的,所以才不能被隆科多連累了仕途,但佟家不值得皇阿瑪這麽做,這對其他人來說也並不公平。


    胤禎抄家,沒什麽氣勢可言,雖然該抄的家底兒都抄了,該抓的人也都抓了,但對於老幼病弱之人,卻多有優待。


    官差不得隨意打罵,壓進大牢的時候,也是坐在青篷車裏被押進去的,而不是囚車,就連衙門那邊的人他都打了招唿,別在這些老幼病弱的人身上撒氣。


    他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此次被抄家的官員們,在當初做決定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了可能會有今日。


    八貝勒連最後的奮力一擊都沒有,就直接被關進了內務府大牢,看看曾經的廢太子和直郡王,也就大致可以清楚八貝勒會有什麽樣的下場了。


    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萬壽節上,五十五歲的德妃被冊封為德貴妃,成為宮裏頭唯二的貴妃。


    宮裏的另一個貴妃,是佟家的小佟貴妃,沒有生養,也沒有宮權,雖然位居貴妃之位,但並不敢跟四妃相爭。


    跟如今的德貴妃比起來,更是一丁點優勢都沒有了,位份兩個人是一樣的,但德貴妃有封號,佟貴妃並沒有。


    在康熙六十一歲的這一日,德貴妃就是康熙後宮位份最高的妃嬪了。


    這份聖旨來得突然,在此之前一丁點的消息都沒有。


    穩重如德貴妃,在接旨的時候也忍不住激動落淚。


    胤禎跟著跪在後頭,皇阿瑪要抬舉額娘,直接給了一個貴妃之位,看上去是挺大方的。


    不過作為額娘的兒子,他還是希望皇阿瑪能夠再大方一些,若是能直接給一個皇後之位,那接下來的一切可就名正言順了。


    去掉一個八爺,就隻剩下四爺和十四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不管是哪一個更得皇上青眼,那曾經的德妃,如今的德貴妃,都會是將來最大後宮的贏家。


    皇上一直都把自己的偏心明晃晃的擺在麵上,德妃在眾人看來雖然不如皇上那麽明顯,但也並不是分毫未露。


    在長子和幼子當中,這些年來德妃明顯更偏愛幼子。


    這也並不奇怪,一個是在別人膝下養大的孩子,一個是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按理都應該是跟後者更親。


    德貴妃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額娘,這麽多年確實是待十四比待四爺更好。


    如果兩個兒子裏非要選一個,眾人眼中的德貴妃,大抵會選擇十四,就連康熙也是這麽認為的。


    在老四和十四之間,他還沒想好到底選哪一個,但十四在朝堂上的權勢是明顯不如老四的,他把德妃冊封為德貴妃,一方麵是為了以後鋪路,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平衡這兩個兒子之間的關係。


    德貴妃肯定是向著十四的,後宮與前朝息息相關,十四在前朝上不足,在後宮也能稍稍補充些。


    剛剛被冊封的德貴妃,在激動落淚之後,倒是很快穩住了,一方麵是她心性如此,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在前段時間,她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將來。


    老四也好,十四也好,還能爭大位的皇子就隻剩下她生的兩個兒子了,那將來的太後之位還不是妥妥的,就算不看將來,隻看眼前,宮裏的人也對她比以往更加客氣了。


    至於這兩個孩子裏到底是誰,她原先肯定更希望是十四,但是這兩年……還是老四更合適些。


    十四壓根就沒有這個心思,這哥倆的關係也比外人看到的要好得多。


    說起來這兄弟之情也挺玄乎的,早些年的時候兩兄弟幾乎都快成仇敵了,這兩年卻是好到幾乎要穿一條褲子了。


    十四還總是在她麵前說老四的好話,一開始是拐彎抹角的去說,後來就直接多了,從宮外捎一份點心過來,都得提一提老四,把功勞算在老四身上。


    這兄弟倆的感情處成這樣,她反正是沒什麽好愁的了,誰當太子都好,還是留給皇上去犯愁吧。


    ******


    哪怕把那麽多兒子都折騰廢了,已經六十一歲的康熙,還是不想立太子。


    所以才會尋求老四和十四之間的平衡。


    隻可惜這兩個都不怎麽按常理出牌,尤其是年紀更小的那個,這一天天的,都不知道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麽。


    十四這段時間確實挺受矚目的,甚至已經超過了自家四哥,誰讓跟四哥結仇的人比較多呢,他年紀小,入朝沒多少年,辦的差事少,得罪的人也少,更重要的是他曾經跟過八哥。


    如今八哥倒了,跟在八哥身後的那些人,也不是都進去了,總還是剩下了……很大一部分的,剩下的這些人裏,有人心灰意冷,不打算再摻和這些事,也有人是準備吊死在八哥這棵樹上,不打算另擇明主,但更多的都還是想要另找一處靠山。


    這些人不敢去找四哥,就隻能奔著他來了。


    其中甚至還有十哥。


    “皇阿瑪沒揪你和九哥的錯處,已經是逃過一劫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十哥你就消停點吧,別讓皇阿瑪把你揪出來,你也學學九哥。”


    什麽從龍之功,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皇阿瑪狠起來,壓根就不會顧及什麽父子之情,十哥這也算是僥幸逃過一劫,何苦再跟著摻和呢。


    十爺擺擺手,“我知道十四弟說這些話是好意,不是好兄弟,誰會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我之所以來見你,就是想著給我和九哥找條退路。”


    十四抿了抿唇,還好兄弟呢,上輩子他們確實是好兄弟,這輩子就不能完全算是了。


    “你跟十哥說句老實話,有沒有打算爭那個位置。”


    “沒有。”胤禎老老實實的道,“我沒打算跟四哥爭那個位置。”


    這事兒也犯不著撒謊,反正形勢已經明朗了,皇阿瑪的平衡之術沒必要在他和四哥之間用了。


    “你若是能這麽想,那我就放心了,本來我還想著你要是也有那個意思的話,就勸勸你的,四哥還是挺不錯的,公正嚴明,處事很少有私心,……確實很適合那個位置。”


    十爺把事先準備好的話,情真意切的說出來。


    他就是來的有些晚了,若是在八哥出事兒之前就來,那局麵肯定不一樣。


    不過這樣也好,八哥已經倒了,也就不能怪他們另找出路,有了出路,也能幫襯八哥一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皇阿瑪雖然沒有處置他和九哥,但顯然已經遷怒到他們身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四爺的躺贏人生[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十四爺的躺贏人生[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