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十四爺的躺贏人生[清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美男子到小白包子,隻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也該控製控製了,照這麽發展下去,兄弟們之中,論相貌,可就直郡王一人獨大了。
十爺不小心笑出了聲,四貝勒臉上也難掩笑意,九爺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惡狠狠地瞪著十四弟。
“小孩子懂什麽,瘦得跟麻杆一樣才醜呢,再說我這也不叫胖,隻是微微有些富態。”九爺很是不服氣的道。
福晉都說了,他這樣剛剛好。
爺的骨相本就生得比旁人好,胖瘦皆宜,沒有尋常人的煩惱。
這話說的,跟九爺最是親近的十爺,都想把臉捂上了。
“九哥還是先坐下,嚐嚐這梨花釀,莊子裏的人自己釀的,酒勁兒不大,但很是香醇,連我這個不愛喝酒的人,都覺得不錯。”胤禎很是生硬的把話題移開,別把人氣走了,到時候誰與他共苦。
九爺還不知道十四弟的險惡用心,給了梯子,也就順著下來了,他也不想在這裏一直跟兄弟們掰扯胖瘦美醜的事情,男人看男人知道什麽是醜是美,女人看男人才能看得出來。
這壺梨花釀的酒勁兒是真的不大,而且還帶著甜味兒,同十四弟慣喝的蜜水也沒有多少區別了,十爺是喝不慣的,九爺倒是還行,他最是喜甜了。
桌上的幾道菜勉強還能入口,就算是野菜,那也經過了精心的烹製,並不是洗一洗就直接裝盤端上來了。
但這粗糧做成的窩窩頭,就有些為難九爺這個精細人了,口感什麽的就不說了,關鍵是下咽的時候,太剌嗓子了。
他何時吃過這樣的東西,尤其是在有了福晉後,生活水平都跟著提升了,要不然體重也不會增加這麽多。
“四哥還是讓人做些米飯吧,憶苦思甜的滋味兒,弟弟們已經感受到了,也沒必要這麽認真,就算是不為我跟十弟著想,那也得替十四弟想想,他還在長身體的年紀呢。”九爺難得說軟話。
他以往素來是看不慣四哥的,那可是為了一條狗就把他辮子給剪了的哥哥,他在四哥心裏還不如一條狗重要,要說心裏頭沒怨氣那才怪了呢。
可自從見過四哥抱孩子的樣子,他又把那場景畫下來了,就放在書房,想起來的時候就展開看看,找找樂子,時間久了,竟對四哥也沒那麽排斥了。
被三雙眼睛眼巴巴的看著,都是自個兒弟弟,四貝勒這會兒有些心軟了,尤其是十四弟,九弟說的沒錯,還是長身體的年紀呢,今兒又跟著他幹了那麽多的活,可不能吃不飽。
香噴噴的米飯,配上剛出鍋的紅燒肉、切好的醬牛肉、涼拌的牛百葉,對於幾個無肉不歡的人來說,絕對是美味。
四貝勒倒是更喜歡之前那幾道野菜,他與十四弟雖然都喜甜喜辣,可十四弟喜歡吃葷食,他則更偏好素食。
在溫泉裏泡了澡,四兄弟才相繼睡下,十爺在來的時候就帶了弓箭,已經打算好了,明兒就到林子裏打獵去。
結果一覺醒來,桌子上放著的是粗布麻衣、是草鞋,而且皆是他的尺寸。
一時獵奇,換上衣服之後,就直接被人領到了農田。
好嘛,四哥、九哥,還有十四弟,都已經幹起農活來了,除九哥外,其他二人瞧著還挺像樣。
九哥就是太白了,又稍稍有些富態,半點都不像種地的農人。
要說不愧是兄弟呢,十四有的想法,九爺也有,在地裏幹了沒一會兒,就表示要下帖子把親哥哥也叫過來。
五貝勒來得更快,還趕上了下午的農活,不過他的衣服和鞋子還沒趕製出來,隻能穿著原來的那一身下地了,糟蹋好東西了。
一個人苦是苦,一群人苦就不是苦了。
繞是四貝勒都沒能想到,這四個弟弟居然能堅持兩個多月。
合夥收來的青菜、花生、玉米、紅薯,隻留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一些分給了宮裏的額娘,一些快馬加鞭送去給了還在南巡的皇阿瑪。
東西是一塊兒送的,但給皇阿瑪的家信卻是分開寫的,胤禎還特意畫了一幅農作圖,還是他一貫的風格,非常寫實。
眾人當中最顯眼的就是九哥了,光看體型就能分辨出來,更別提這是唯一一位站在田邊喝水的。
不過胤禎還是貼心的配上了文字,指明最前頭的是誰,最後麵的是誰,中間夾著誰,旁邊站著誰,坐在田間地埂上喝水的又是誰。
在呈給皇阿瑪看之前,他們兄弟幾個先把畫瞧了一遍,九爺表示不服,也跟著畫了一幅。
胤禎總算是找到跟自己畫風相同的了,他的畫與九哥的畫,構圖是差不多的,隻不過在九哥的畫上,站在田邊喝水的人變成了他。
田裏邊收獲不斷,兄弟幾個不偏不向,有額娘的,必然就有皇阿瑪的,一直到初秋,幾個人才消停下來。
不是因為地裏沒有東西可以收了,也不是因為他們打道迴京了,而是因為太子病重的消息傳來。
太子病重到已經需要索額圖跑到德州去侍疾了。
講道理,太子走的時候還好端端的呢,除非是碰到刺殺,否則一個正值壯年之人,怎麽可能突然就病倒了,而且還病重到連床都下不了。
即便真的是病重了,那也應該是召太子妃、召太子的兒女、妾室去德州侍疾,讓一個已經告老致仕的索額圖去算什麽道理。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來,這其中必有蹊蹺。
莊子上的幾個兄弟消停了,不再千裏迢迢送東西去給皇阿瑪表孝心。
京城裏邊也消停了,直郡王和八貝勒收手,而且還特意跑到莊子上來,把四貝勒請了迴去。
本來皇阿瑪是安排了他們三個人共同監國的,結果老四跑到了莊子裏,就跟他們倆合夥把人排擠過去的一樣,可天地良心,他們彼此還鬥得你死我活呢,怎麽會聯手排擠老四。
如今誰也不知道在德州行宮發生了什麽,京城風聲鶴唳,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是小心些為好,免得被皇阿瑪當作出氣筒,又或者平白無故成了太子的替罪羊。
胤禎頗有幾分遺憾,不是遺憾四哥迴了京城,也不是遺憾他們這個臨時種地小組散了,而是遺憾德柱這事兒。
如今太子病重,皇阿瑪就算是知道德柱是個奸佞小人,可能也抽不出手來收拾,大概又要讓此人逃過一劫了。
待在京城的胤禎不知道,德柱此時已經下了黃泉,而且還是以極其慘烈的方式。
太子爺自顧不暇,他確實是病了,而且是被迫病重,德柱被五馬分屍,索額圖一到德州,就被皇阿瑪軟禁起來了。
連同十三,也不得自由。
禦駕迴京,已經是深秋了,太子還是太子,隻是並沒有露麵,直接迴了毓慶宮。
索額圖一下子蒼老了很多,頭發已經全都白了,走路都有些蹣跚,整個人仿佛是一下子就被抽空了所有的精神氣兒。
十三爺整個人瘦了很多,看樣子也是吃了不少的苦。
包括胤禎在內,都明白太子這次怕是攤上大事兒,即便是沒有被廢,但看索額圖現在的樣子,日後都不太可能繼續為太子籌謀,太子一派相當於直接少了一根頂梁柱。
德柱是沒多少人關心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起不了什麽作用。
也就胤禎還遣人隱晦的打聽了一番,知道這人沒落一個好下場,被五馬分屍和被吞入狼腹,這二者論起慘烈來,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這也算是他罪有應得,做了那麽多壞事兒,或早或晚都會有這麽一天的。”胤禎把這事兒原原本本告知了李卓。
他若是李卓,對方的死法不淒慘,都難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李卓的腿傷已經養好了,他其實沒有主子爺心裏想的那麽在乎這事兒,賤命一條,也不隻是那一次在生死線上徘徊了。
但主子爺這份心意,他這輩子都不會忘的,刀山火海也會報答。
——
十三爺南巡迴來,沒幾天就從阿哥所搬出來了,同十四弟一樣,他也沒打算再辦溫鍋宴,理由是現成的,府裏邊沒有女主子,沒人安排這事兒。
胤禎帶了一簍子花生過去,這可是他親手從地裏挖出來的,尋常人他都不會給。
“禮輕情意重,以此來慶賀十三哥喬遷之喜。”
胤禎沒覺得不好意思,這會兒送什麽重禮啊,昨天的大朝會上,皇阿瑪一直在發脾氣,文武百官都戰戰兢兢,他們這些做兒子的也不好過。
若是可以請假,他才不想去大朝會上旁聽呢。
十三爺瞧著這一簍子花生,上麵泥巴都還未洗呢,真算是原滋原味了,他平生還是第一次收這樣的禮,一直緊繃著的神經,這會兒也鬆快了幾分。
“這便是你們在四哥莊子上收獲的花生了,我在南邊就見著了,還想著若是這次沒跟去的話,也可以過去幫幫忙,平素隻吃過這些東西,還從未自己動過手呢。”
十三爺也不想在這個弟弟麵前繃著,語氣盡可能輕快。
德州的事情他已經不想再迴憶了,太子和索額圖的膽子實在太大了,也難怪皇阿瑪生這麽大的氣。
不過看樣子皇阿瑪已經不打算再追究太子了,也是,真要追究起來,太子不光是要被廢,這輩子想要做個富貴閑人都不行,因此皇阿瑪一肚子火氣全衝著旁人去了。
十三爺現在隻後悔,當初應該再果斷點,若是能徹底跟太子掰扯開,也不至於是如今這個局麵。
他受太子連累,一路上都跟著擔驚受怕,可太子謀劃這事兒的時候,一點口風都沒有跟他透過,甚至還差點把鍋扣在他身上,讓他替索額圖頂罪。
好在皇阿瑪這是查出來了,若是沒查出來,他未必有索額圖現在好過。
胤禎沒向十三哥打聽德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印象當中,皇阿瑪可從來沒這麽不給太子麵子過,連昨天的大朝會太子都沒參加。
十三爺卻是主動提起了,不過沒說得很詳細,“我與太子兄弟之情絕矣,日後就輕鬆了。”
不管是被皇阿瑪冷落也好,還是被太子爺針對,但總歸是從太子爺船上下來了。
胤禎一愣,十三哥既然沒有解釋,就說明不能解釋,德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現在大夥都還一頭霧水呢,十三哥作為知情人,但是也被皇阿瑪下令封口了。
“也好,日後咱們就是清閑二人組了,有的是事情可做呢,到時候也可以把九哥和十哥也拉來,清閑的皇阿哥多的是,想做事也不必拘泥在朝堂上。”
皇阿瑪不給他們差事辦,難道他們就自個兒找不到事兒辦了嗎。
“十四弟說的是,我現在就慶幸,還好是之前聽了你的,不至於現在連累八妹和十妹。”
他若是在京城有權有勢,對八妹和十妹來說固然好,但若隻是一個清閑的光頭阿哥,對八妹和十妹的影響也不大。
畢竟該學的東西已經學到了,那些課程全都是他和四哥、十四弟一塊製定的,但凡是在蒙古有可能用到的,都已經添加進去了。
再者,日後嫁到草原上去的公主,都會擰成一股繩,誰有難,剩下的人都會幫扶,實在不行就往大清遞信,草原各部到底還是臣服於大清的。
話是這麽說,可到底心裏是不怎麽痛快的。
胤禎頭一次主動喝這麽多酒,十三哥心裏苦,如今他能做的也就是陪十三哥大醉上一場了,等日後見到太子,還得恭恭敬敬地向人家行禮。
太子若是知道他有讓人把德柱的事兒散布給皇阿瑪聽,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這種事情隻要是做過,就會留有痕跡,或早或晚,太子都有可能查到。
絕不能這麽任人宰割,得讓太子不敢得罪他們才行,嫁去草原上的公主們可以擰成一股繩,那他們這些在京城的清閑阿哥們,也不是不能擰成一股繩。
隻要不去爭權奪利,他們幾個便是抱成一團兒,皇阿瑪也不會管的,太子並不蠢笨,得罪一個兄弟,或許不在意,但同時得罪好幾個兄弟,這不等同於自毀長城嘛。
“咱們是跟九哥、十哥一塊長大的,彼此都熟知,過往交情也不錯,五哥向來敦厚,而且也能被九哥拉過來,若是咱們五個能聚成一團,不說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起碼能保證不被旁人欺負。”
這個旁人除了太子還有誰,直郡王已經自顧不暇了。
盡管還是長子,還是眾兄弟當中唯一的郡王,可手下的人被八貝勒挖走了一半,實力大損不說,也讓人有些懷疑直郡王本身的馭下能力。
十三爺這會兒肚子裏的愁悶真是沒了大半兒,十四弟總是有這樣的本事,天大的事兒在他眼裏都不是事兒,而且總能想到旁人想不到的法子,雖聽起來有幾分天真,但道理上是講得通的。
“那就咱們五個人,不再多加旁人了,不過這事兒提前得去跟四哥說一聲。”
十三爺沒想把四哥拉進來,四哥跟他們的情況不一樣,他們是在朝堂上沒有底子,日後怕是要清閑下來了,四哥卻是已經在戶部紮下了根,這些年又辦了那麽多的實事兒。
不像他,跟在太子爺身後這幾年,與其說是在辦差事,倒不如說是在幫著人爭權奪利,實實在在的差事壓根兒就沒辦幾件
至於旁的兄弟,關係沒那麽親近的,不適合加進來,萬一是個有野心的,那又會是一團糟心事兒。
而且他們五個人抱團取暖也就罷了,若是弄上七八個人,直接占了皇阿哥當中的一半,那可就不叫抱團取暖了,那叫‘占山為王’,不用太子爺出手,皇阿瑪也會把他們打散了的。
十爺不小心笑出了聲,四貝勒臉上也難掩笑意,九爺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惡狠狠地瞪著十四弟。
“小孩子懂什麽,瘦得跟麻杆一樣才醜呢,再說我這也不叫胖,隻是微微有些富態。”九爺很是不服氣的道。
福晉都說了,他這樣剛剛好。
爺的骨相本就生得比旁人好,胖瘦皆宜,沒有尋常人的煩惱。
這話說的,跟九爺最是親近的十爺,都想把臉捂上了。
“九哥還是先坐下,嚐嚐這梨花釀,莊子裏的人自己釀的,酒勁兒不大,但很是香醇,連我這個不愛喝酒的人,都覺得不錯。”胤禎很是生硬的把話題移開,別把人氣走了,到時候誰與他共苦。
九爺還不知道十四弟的險惡用心,給了梯子,也就順著下來了,他也不想在這裏一直跟兄弟們掰扯胖瘦美醜的事情,男人看男人知道什麽是醜是美,女人看男人才能看得出來。
這壺梨花釀的酒勁兒是真的不大,而且還帶著甜味兒,同十四弟慣喝的蜜水也沒有多少區別了,十爺是喝不慣的,九爺倒是還行,他最是喜甜了。
桌上的幾道菜勉強還能入口,就算是野菜,那也經過了精心的烹製,並不是洗一洗就直接裝盤端上來了。
但這粗糧做成的窩窩頭,就有些為難九爺這個精細人了,口感什麽的就不說了,關鍵是下咽的時候,太剌嗓子了。
他何時吃過這樣的東西,尤其是在有了福晉後,生活水平都跟著提升了,要不然體重也不會增加這麽多。
“四哥還是讓人做些米飯吧,憶苦思甜的滋味兒,弟弟們已經感受到了,也沒必要這麽認真,就算是不為我跟十弟著想,那也得替十四弟想想,他還在長身體的年紀呢。”九爺難得說軟話。
他以往素來是看不慣四哥的,那可是為了一條狗就把他辮子給剪了的哥哥,他在四哥心裏還不如一條狗重要,要說心裏頭沒怨氣那才怪了呢。
可自從見過四哥抱孩子的樣子,他又把那場景畫下來了,就放在書房,想起來的時候就展開看看,找找樂子,時間久了,竟對四哥也沒那麽排斥了。
被三雙眼睛眼巴巴的看著,都是自個兒弟弟,四貝勒這會兒有些心軟了,尤其是十四弟,九弟說的沒錯,還是長身體的年紀呢,今兒又跟著他幹了那麽多的活,可不能吃不飽。
香噴噴的米飯,配上剛出鍋的紅燒肉、切好的醬牛肉、涼拌的牛百葉,對於幾個無肉不歡的人來說,絕對是美味。
四貝勒倒是更喜歡之前那幾道野菜,他與十四弟雖然都喜甜喜辣,可十四弟喜歡吃葷食,他則更偏好素食。
在溫泉裏泡了澡,四兄弟才相繼睡下,十爺在來的時候就帶了弓箭,已經打算好了,明兒就到林子裏打獵去。
結果一覺醒來,桌子上放著的是粗布麻衣、是草鞋,而且皆是他的尺寸。
一時獵奇,換上衣服之後,就直接被人領到了農田。
好嘛,四哥、九哥,還有十四弟,都已經幹起農活來了,除九哥外,其他二人瞧著還挺像樣。
九哥就是太白了,又稍稍有些富態,半點都不像種地的農人。
要說不愧是兄弟呢,十四有的想法,九爺也有,在地裏幹了沒一會兒,就表示要下帖子把親哥哥也叫過來。
五貝勒來得更快,還趕上了下午的農活,不過他的衣服和鞋子還沒趕製出來,隻能穿著原來的那一身下地了,糟蹋好東西了。
一個人苦是苦,一群人苦就不是苦了。
繞是四貝勒都沒能想到,這四個弟弟居然能堅持兩個多月。
合夥收來的青菜、花生、玉米、紅薯,隻留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一些分給了宮裏的額娘,一些快馬加鞭送去給了還在南巡的皇阿瑪。
東西是一塊兒送的,但給皇阿瑪的家信卻是分開寫的,胤禎還特意畫了一幅農作圖,還是他一貫的風格,非常寫實。
眾人當中最顯眼的就是九哥了,光看體型就能分辨出來,更別提這是唯一一位站在田邊喝水的。
不過胤禎還是貼心的配上了文字,指明最前頭的是誰,最後麵的是誰,中間夾著誰,旁邊站著誰,坐在田間地埂上喝水的又是誰。
在呈給皇阿瑪看之前,他們兄弟幾個先把畫瞧了一遍,九爺表示不服,也跟著畫了一幅。
胤禎總算是找到跟自己畫風相同的了,他的畫與九哥的畫,構圖是差不多的,隻不過在九哥的畫上,站在田邊喝水的人變成了他。
田裏邊收獲不斷,兄弟幾個不偏不向,有額娘的,必然就有皇阿瑪的,一直到初秋,幾個人才消停下來。
不是因為地裏沒有東西可以收了,也不是因為他們打道迴京了,而是因為太子病重的消息傳來。
太子病重到已經需要索額圖跑到德州去侍疾了。
講道理,太子走的時候還好端端的呢,除非是碰到刺殺,否則一個正值壯年之人,怎麽可能突然就病倒了,而且還病重到連床都下不了。
即便真的是病重了,那也應該是召太子妃、召太子的兒女、妾室去德州侍疾,讓一個已經告老致仕的索額圖去算什麽道理。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來,這其中必有蹊蹺。
莊子上的幾個兄弟消停了,不再千裏迢迢送東西去給皇阿瑪表孝心。
京城裏邊也消停了,直郡王和八貝勒收手,而且還特意跑到莊子上來,把四貝勒請了迴去。
本來皇阿瑪是安排了他們三個人共同監國的,結果老四跑到了莊子裏,就跟他們倆合夥把人排擠過去的一樣,可天地良心,他們彼此還鬥得你死我活呢,怎麽會聯手排擠老四。
如今誰也不知道在德州行宮發生了什麽,京城風聲鶴唳,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是小心些為好,免得被皇阿瑪當作出氣筒,又或者平白無故成了太子的替罪羊。
胤禎頗有幾分遺憾,不是遺憾四哥迴了京城,也不是遺憾他們這個臨時種地小組散了,而是遺憾德柱這事兒。
如今太子病重,皇阿瑪就算是知道德柱是個奸佞小人,可能也抽不出手來收拾,大概又要讓此人逃過一劫了。
待在京城的胤禎不知道,德柱此時已經下了黃泉,而且還是以極其慘烈的方式。
太子爺自顧不暇,他確實是病了,而且是被迫病重,德柱被五馬分屍,索額圖一到德州,就被皇阿瑪軟禁起來了。
連同十三,也不得自由。
禦駕迴京,已經是深秋了,太子還是太子,隻是並沒有露麵,直接迴了毓慶宮。
索額圖一下子蒼老了很多,頭發已經全都白了,走路都有些蹣跚,整個人仿佛是一下子就被抽空了所有的精神氣兒。
十三爺整個人瘦了很多,看樣子也是吃了不少的苦。
包括胤禎在內,都明白太子這次怕是攤上大事兒,即便是沒有被廢,但看索額圖現在的樣子,日後都不太可能繼續為太子籌謀,太子一派相當於直接少了一根頂梁柱。
德柱是沒多少人關心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起不了什麽作用。
也就胤禎還遣人隱晦的打聽了一番,知道這人沒落一個好下場,被五馬分屍和被吞入狼腹,這二者論起慘烈來,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這也算是他罪有應得,做了那麽多壞事兒,或早或晚都會有這麽一天的。”胤禎把這事兒原原本本告知了李卓。
他若是李卓,對方的死法不淒慘,都難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李卓的腿傷已經養好了,他其實沒有主子爺心裏想的那麽在乎這事兒,賤命一條,也不隻是那一次在生死線上徘徊了。
但主子爺這份心意,他這輩子都不會忘的,刀山火海也會報答。
——
十三爺南巡迴來,沒幾天就從阿哥所搬出來了,同十四弟一樣,他也沒打算再辦溫鍋宴,理由是現成的,府裏邊沒有女主子,沒人安排這事兒。
胤禎帶了一簍子花生過去,這可是他親手從地裏挖出來的,尋常人他都不會給。
“禮輕情意重,以此來慶賀十三哥喬遷之喜。”
胤禎沒覺得不好意思,這會兒送什麽重禮啊,昨天的大朝會上,皇阿瑪一直在發脾氣,文武百官都戰戰兢兢,他們這些做兒子的也不好過。
若是可以請假,他才不想去大朝會上旁聽呢。
十三爺瞧著這一簍子花生,上麵泥巴都還未洗呢,真算是原滋原味了,他平生還是第一次收這樣的禮,一直緊繃著的神經,這會兒也鬆快了幾分。
“這便是你們在四哥莊子上收獲的花生了,我在南邊就見著了,還想著若是這次沒跟去的話,也可以過去幫幫忙,平素隻吃過這些東西,還從未自己動過手呢。”
十三爺也不想在這個弟弟麵前繃著,語氣盡可能輕快。
德州的事情他已經不想再迴憶了,太子和索額圖的膽子實在太大了,也難怪皇阿瑪生這麽大的氣。
不過看樣子皇阿瑪已經不打算再追究太子了,也是,真要追究起來,太子不光是要被廢,這輩子想要做個富貴閑人都不行,因此皇阿瑪一肚子火氣全衝著旁人去了。
十三爺現在隻後悔,當初應該再果斷點,若是能徹底跟太子掰扯開,也不至於是如今這個局麵。
他受太子連累,一路上都跟著擔驚受怕,可太子謀劃這事兒的時候,一點口風都沒有跟他透過,甚至還差點把鍋扣在他身上,讓他替索額圖頂罪。
好在皇阿瑪這是查出來了,若是沒查出來,他未必有索額圖現在好過。
胤禎沒向十三哥打聽德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印象當中,皇阿瑪可從來沒這麽不給太子麵子過,連昨天的大朝會太子都沒參加。
十三爺卻是主動提起了,不過沒說得很詳細,“我與太子兄弟之情絕矣,日後就輕鬆了。”
不管是被皇阿瑪冷落也好,還是被太子爺針對,但總歸是從太子爺船上下來了。
胤禎一愣,十三哥既然沒有解釋,就說明不能解釋,德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現在大夥都還一頭霧水呢,十三哥作為知情人,但是也被皇阿瑪下令封口了。
“也好,日後咱們就是清閑二人組了,有的是事情可做呢,到時候也可以把九哥和十哥也拉來,清閑的皇阿哥多的是,想做事也不必拘泥在朝堂上。”
皇阿瑪不給他們差事辦,難道他們就自個兒找不到事兒辦了嗎。
“十四弟說的是,我現在就慶幸,還好是之前聽了你的,不至於現在連累八妹和十妹。”
他若是在京城有權有勢,對八妹和十妹來說固然好,但若隻是一個清閑的光頭阿哥,對八妹和十妹的影響也不大。
畢竟該學的東西已經學到了,那些課程全都是他和四哥、十四弟一塊製定的,但凡是在蒙古有可能用到的,都已經添加進去了。
再者,日後嫁到草原上去的公主,都會擰成一股繩,誰有難,剩下的人都會幫扶,實在不行就往大清遞信,草原各部到底還是臣服於大清的。
話是這麽說,可到底心裏是不怎麽痛快的。
胤禎頭一次主動喝這麽多酒,十三哥心裏苦,如今他能做的也就是陪十三哥大醉上一場了,等日後見到太子,還得恭恭敬敬地向人家行禮。
太子若是知道他有讓人把德柱的事兒散布給皇阿瑪聽,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這種事情隻要是做過,就會留有痕跡,或早或晚,太子都有可能查到。
絕不能這麽任人宰割,得讓太子不敢得罪他們才行,嫁去草原上的公主們可以擰成一股繩,那他們這些在京城的清閑阿哥們,也不是不能擰成一股繩。
隻要不去爭權奪利,他們幾個便是抱成一團兒,皇阿瑪也不會管的,太子並不蠢笨,得罪一個兄弟,或許不在意,但同時得罪好幾個兄弟,這不等同於自毀長城嘛。
“咱們是跟九哥、十哥一塊長大的,彼此都熟知,過往交情也不錯,五哥向來敦厚,而且也能被九哥拉過來,若是咱們五個能聚成一團,不說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起碼能保證不被旁人欺負。”
這個旁人除了太子還有誰,直郡王已經自顧不暇了。
盡管還是長子,還是眾兄弟當中唯一的郡王,可手下的人被八貝勒挖走了一半,實力大損不說,也讓人有些懷疑直郡王本身的馭下能力。
十三爺這會兒肚子裏的愁悶真是沒了大半兒,十四弟總是有這樣的本事,天大的事兒在他眼裏都不是事兒,而且總能想到旁人想不到的法子,雖聽起來有幾分天真,但道理上是講得通的。
“那就咱們五個人,不再多加旁人了,不過這事兒提前得去跟四哥說一聲。”
十三爺沒想把四哥拉進來,四哥跟他們的情況不一樣,他們是在朝堂上沒有底子,日後怕是要清閑下來了,四哥卻是已經在戶部紮下了根,這些年又辦了那麽多的實事兒。
不像他,跟在太子爺身後這幾年,與其說是在辦差事,倒不如說是在幫著人爭權奪利,實實在在的差事壓根兒就沒辦幾件
至於旁的兄弟,關係沒那麽親近的,不適合加進來,萬一是個有野心的,那又會是一團糟心事兒。
而且他們五個人抱團取暖也就罷了,若是弄上七八個人,直接占了皇阿哥當中的一半,那可就不叫抱團取暖了,那叫‘占山為王’,不用太子爺出手,皇阿瑪也會把他們打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