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口氣吃完了,她才拿起手機,背對著湖光山色,湊近鏡頭,給大家看一眼她卸妝後的臉。
見效沒那麽快,但是至少馮小芸這餐吃了這麽多辣,痘痘卻沒有立刻再度爆發,沒有變大變紅腫,反而好像是不是癟了點?
有人說看起來癟了點,也有人說是心理作用。
不過呢,光看馮小芸風卷殘雲的進食速度,還有此刻神采奕奕的狀態,大家都信了,南山火鍋店能夠以這麽快的速度聲名鵲起,藥膳鍋和有機食材,確實也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圍觀群眾是這麽表示的——“要麽是小芸當托兒的演技已經可以走向奧斯卡了,要麽就是真的好吃到不行。”
但馮小芸的“雲吃火鍋”計劃還沒結束。
第二天早上,她準時按照預告,再次打開了直播。
給大家展示她剛洗完的臉。
這本來是她每天早上的美妝護膚直播時間。
之前幾天,她就是一邊吃辣爆痘,一邊教痘痘肌的觀眾如何完美遮瑕化妝。
但是今天,大家都驚呆了。
不能說是膚如凝脂,吹彈可破,畢竟馮小芸之間嘴角潰瘍,滿臉爆痘是真的。
但是明顯幾乎都已經呈現快痊愈的症狀了。
不再發紅發腫,痘痘全部幹癟收縮,而其他部分的皮膚,超級幹淨清透,白裏透紅,健康粉嫩。
馮小芸全方位給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臉,甚至還在椅子上狠狠顛坐了幾次,表示:“行了,我現在真的不是坐不住的辣得跳了,昨晚睡得特別好,絕對是躺得平的睡美人!”
“這五百多塊錢和十天預約排隊,太值了!我不知道試過多少祛痘產品了,沒有哪個有這個功效。”
“看來這前輩高僧祖傳秘方藥膳鍋,真是不得不信哈!”她做了個合十狀,“謝謝大師謝謝大師,下次帶大家去逛南山寺!”
當天馮小芸的護膚上妝過程,也是特別順利,完全不浮粉,超級貼妝,臉上幾乎一整天都不怎麽出油。
到了第三天,所有的潰瘍和爆痘,就徹底痊愈了。
馮小芸自己剪了個“芸吃火鍋·雲吃火鍋·馮小芸探店repo”cut版本,放到了她簽約的視頻網站上。馮小芸因為勇於嚐試,又做美妝護膚又做誇張吃播,本來熱度躥得就快,粉絲也多,但也有不少人沒時間看直播,隻看事後剪輯的cut版本。
這期視頻更是很快破了五百萬播放量。
不少留言質疑up主在搞“恰飯廣告”的,但是馮小芸的忠實粉絲看了全程直播,怒而反駁。
“這幾天的迴放就在那裏,不信的自己去看全程唄。”
“小芸哪次恰飯不是直說?那天在店外有機口紅帶貨就是直說的好嗎?犯得著偷偷夾帶嗎?”
也有真吃過南山火鍋店的本地人,在流著淚地排隊:“我們不希望up主宣傳啊,南山火鍋店還用宣傳嗎?已經夠難預約了!不要再來競爭對手了!”
“就是就是,我現在一個月能排進去吃一次就不錯了!”
馮小芸這期視頻放出去之後,鍾悠悠必須承認,流媒體時代,這些及時反饋網絡熱點的直播,影響力比傳統媒體大得多,也廣得多。
甚至帶動了一批地方報紙的美食欄目,和地方小電視台的美食節目,跑來南山火鍋店采訪。
傳統媒體的速度確實慢半拍。
但是明顯覆蓋的受眾群體也不一樣,看了地方報紙和地方電視台而來的本地食客,平均年紀要大得多。
因為媒體宣傳,南山火鍋店不得不調整預約時間,晚上從接待三波顧客,減成接待兩波。
實在是之前一天安排太密集了。
早飯一波,十點半和十二點半兩波中飯,四點、六點、八點三波晚飯,店門一開,從早忙到晚,幾乎十點才能關門。
不僅沒時間接待媒體,也幾乎沒時間迴家了。
要不是星芒淬體之後體質變好,睡眠時間減少,鍾悠悠幾乎都要抽不出空來每日戰鬥日常了。
南山火鍋店新的營業時間,改成了晚上五點和七點兩波,隨後關店收工。
但是下午依然有食客不甘心,在店門口徘徊不去。
那男人看著下午三點,店長眉眼彎彎滿臉笑意地跑出來開門迎接,把一桌四人食客放了進去,嗷嗷叫著:“店長,不公平!憑什麽他們可以進!”
店長還沒來得及說話呢,那位快八十歲的老爺爺,龍行虎步龍精虎猛地親自爬了一趟南山,絲毫不累,迴頭過來,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憑我是她爺爺!”
前來迎接的鍾悠悠和易柏忍不住笑起來。
如今四位老人家,真是看不出“七老八十”,各個紅光滿麵,容光煥發,越活越年輕了。
每天夜裏睡著夢靈枕,床邊放著安神木清音咒擺件,失眠易醒惡夢纏身是什麽,再也感受不到了。
每周兩頓火鍋,三天一頓,一次放駐顏丹,一次放元氣丹,周日吃一顆強根健骨的無色果。
平日裏呢,一天一碗靈穀飯。
精神頭好得不得了,渾身那是使不完的勁兒。
從前環湖綠道拄著拐杖,也就散步個四分之一的路,如今甩了拐杖,健步如飛,每天爬一趟南山頂,老人家活得比年輕人還健康。
至於鍾悠悠的父母嘛,下午還上班呢,沒空出來。
他倆五十歲左右,原本就等著退休了,如今在單位裏,卻和煥發事業第二春似的,特別有幹勁,完全可以再攀高峰。
鍾悠悠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迎進店裏,送進了山色包間,給他們上果盤下午茶。
而湖光包間,今天下午也有“走後門不預約”的兩位食客。
一位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美食雜誌的編輯,姓姚。
姚編輯是專門請之前來采訪過鍾悠悠的地方報紙記者牽線搭橋,繞過預約製度,訂的包間。
他還專門和鍾悠悠再三叮囑:“店長,之前鄭老先生可是從來瞧不上火鍋店的。”
“火鍋專題,他那是看都不看一眼的,直接就給我們斃了。”
“這期我們可是拿您的火鍋店當做火鍋專題的重點推薦,鄭老先生要是點頭了,那就是封麵推薦,專題報道。”
“您可千萬別提什麽每日限售,每桌隻上一份的規則。那些有機食材,每種都上一份吧。”
“火鍋呢,您各種口味都給備一種,辣鍋無所謂,清湯鍋和菌湯鍋麻煩重點準備。”
“也麻煩您提前準備好,但是鄭老先生不喜歡應酬外人,到時候我全程作陪就行了。”
鍾悠悠接到電話時,倒也明白,這些報紙、節目、雜誌,進店來相當於免費給做廣告了,提要求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麽拽,要求她把所有特供食材都給準備一份,還婉轉說店長麻煩不要出現的,倒是第一迴 。
她難道喜歡應酬啊?
於是掛了電話,鍾悠悠特意上網搜了搜,這位姚編輯說自己千辛萬苦,不知道拿了多少食客好評,廢了老大勁兒才勸動的鄭老先生。
確實是履曆驚人,知名美食家,禦廚傳人,榮譽虛職一大串,出過不少書,長期擔任美食雜誌的顧問。
據說這本美食雜誌長盛不衰,也是口碑極佳的鄭老先生把關每次專題的結果。
但是呢,鄭老先生在廚藝方麵,海納百川,兼容各種菜係,甚至學貫中西。
偏偏他最討厭的,就是火鍋。
尤其是辣鍋。
說火鍋糟蹋食材。
甭管新鮮不新鮮,也看不出什麽擺盤刀工,更不用考驗什麽廚師火候把控。
總之一堆食物,切吧切吧,都扔進鍋裏,出來了,全是那個辣味兒。
食客們自己涮,更是常常涮過頭,涮老了,煮融了,燙化了,成了一鍋碎渣渣,撈都撈不起來。
要都這麽吃美食,那還要他們廚師做什麽呀?
鍾悠悠看完了鄭老先生的言論,心有戚戚焉,對呀,我就是衝著火鍋不要求廚子手藝,才開的火鍋店呀!
所有食材備一種,那倒也行,反正一共就來兩個人,那撐破天也就兩個胃,品種多,份量少上點就行。
不然和室友陳曉寧似的,被靈氣頂爆了就不好了。
鍾悠悠挑了成套漂亮的小碗小碟子,一水兒真正的古代名貴瓷器,每種食材三五片,諸如草莓櫻桃,那就是三兩顆。
鄭老先生確實譜兒比較大,提前就說好了,他進店也不要店長作陪,他不想應酬,不想聽生意人拍馬屁。
正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爬完了山,想過來吃個下午茶水果,鍾悠悠就去陪親人了。
但是真正進了店,鄭老先生就後悔了。
光是看畫看瓷器,他就看了半個多小時……
他很想把店長捉過來,給他講解講解!
可老先生實在是抹不開麵子,把自己以前說過的話,探店的規矩給破了。
也就隻好將就身邊的姚編輯,給他講什麽漂泊海外,前輩高僧的神秘傳說。
鄭老先生把玩著手中溫潤如玉、色澤通透的茶碗,他家學淵源,身家不菲,自家別墅裏有專門的收藏室,古董瓷器不少見,拍賣會也不少去。
老先生發出了和曾經進店看國畫的業餘愛好者們同樣的歎息。
放在火鍋店裏,真是糟蹋了喲。
鄭老先生在竹林大廳裏轉悠了一整圈,眺望午後的湖光山色,心緒漸平,感覺找到了年邁後因睡眠不好,而久久難尋的內心寧靜。
行吧,即使這間火鍋店糟蹋了美食,不好吃,這趟也值了。
推開湖光包間的門,修仙界食材的靈氣,混合著位麵食材的美味,撲麵而來。
鄭老先生,瞬間,又想把自己之前的評價吃迴去。
吃迴去一半。
光看、光聞,他就知道,這些打著“限售”“有機”“環保自然”噱頭的食材,錯不了,沒騙人,還真不是虛假廣告。
但再看一眼桌上陳列的火鍋湯底,尤其是辣鍋湯底,鄭老先生認為自己的前一半評價還是沒錯的。
糟蹋了喲!
老先生入座,因為不讓店裏的服務員和老板作陪,姚編輯那是忙前忙後。
而後瞠目結舌。
鄭老先生探店,以前吃多少,那都是有定數的。
每種菜他隻夾一筷子,閉眼慢慢咀嚼品嚐,依次從清淡到重口。
見效沒那麽快,但是至少馮小芸這餐吃了這麽多辣,痘痘卻沒有立刻再度爆發,沒有變大變紅腫,反而好像是不是癟了點?
有人說看起來癟了點,也有人說是心理作用。
不過呢,光看馮小芸風卷殘雲的進食速度,還有此刻神采奕奕的狀態,大家都信了,南山火鍋店能夠以這麽快的速度聲名鵲起,藥膳鍋和有機食材,確實也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圍觀群眾是這麽表示的——“要麽是小芸當托兒的演技已經可以走向奧斯卡了,要麽就是真的好吃到不行。”
但馮小芸的“雲吃火鍋”計劃還沒結束。
第二天早上,她準時按照預告,再次打開了直播。
給大家展示她剛洗完的臉。
這本來是她每天早上的美妝護膚直播時間。
之前幾天,她就是一邊吃辣爆痘,一邊教痘痘肌的觀眾如何完美遮瑕化妝。
但是今天,大家都驚呆了。
不能說是膚如凝脂,吹彈可破,畢竟馮小芸之間嘴角潰瘍,滿臉爆痘是真的。
但是明顯幾乎都已經呈現快痊愈的症狀了。
不再發紅發腫,痘痘全部幹癟收縮,而其他部分的皮膚,超級幹淨清透,白裏透紅,健康粉嫩。
馮小芸全方位給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臉,甚至還在椅子上狠狠顛坐了幾次,表示:“行了,我現在真的不是坐不住的辣得跳了,昨晚睡得特別好,絕對是躺得平的睡美人!”
“這五百多塊錢和十天預約排隊,太值了!我不知道試過多少祛痘產品了,沒有哪個有這個功效。”
“看來這前輩高僧祖傳秘方藥膳鍋,真是不得不信哈!”她做了個合十狀,“謝謝大師謝謝大師,下次帶大家去逛南山寺!”
當天馮小芸的護膚上妝過程,也是特別順利,完全不浮粉,超級貼妝,臉上幾乎一整天都不怎麽出油。
到了第三天,所有的潰瘍和爆痘,就徹底痊愈了。
馮小芸自己剪了個“芸吃火鍋·雲吃火鍋·馮小芸探店repo”cut版本,放到了她簽約的視頻網站上。馮小芸因為勇於嚐試,又做美妝護膚又做誇張吃播,本來熱度躥得就快,粉絲也多,但也有不少人沒時間看直播,隻看事後剪輯的cut版本。
這期視頻更是很快破了五百萬播放量。
不少留言質疑up主在搞“恰飯廣告”的,但是馮小芸的忠實粉絲看了全程直播,怒而反駁。
“這幾天的迴放就在那裏,不信的自己去看全程唄。”
“小芸哪次恰飯不是直說?那天在店外有機口紅帶貨就是直說的好嗎?犯得著偷偷夾帶嗎?”
也有真吃過南山火鍋店的本地人,在流著淚地排隊:“我們不希望up主宣傳啊,南山火鍋店還用宣傳嗎?已經夠難預約了!不要再來競爭對手了!”
“就是就是,我現在一個月能排進去吃一次就不錯了!”
馮小芸這期視頻放出去之後,鍾悠悠必須承認,流媒體時代,這些及時反饋網絡熱點的直播,影響力比傳統媒體大得多,也廣得多。
甚至帶動了一批地方報紙的美食欄目,和地方小電視台的美食節目,跑來南山火鍋店采訪。
傳統媒體的速度確實慢半拍。
但是明顯覆蓋的受眾群體也不一樣,看了地方報紙和地方電視台而來的本地食客,平均年紀要大得多。
因為媒體宣傳,南山火鍋店不得不調整預約時間,晚上從接待三波顧客,減成接待兩波。
實在是之前一天安排太密集了。
早飯一波,十點半和十二點半兩波中飯,四點、六點、八點三波晚飯,店門一開,從早忙到晚,幾乎十點才能關門。
不僅沒時間接待媒體,也幾乎沒時間迴家了。
要不是星芒淬體之後體質變好,睡眠時間減少,鍾悠悠幾乎都要抽不出空來每日戰鬥日常了。
南山火鍋店新的營業時間,改成了晚上五點和七點兩波,隨後關店收工。
但是下午依然有食客不甘心,在店門口徘徊不去。
那男人看著下午三點,店長眉眼彎彎滿臉笑意地跑出來開門迎接,把一桌四人食客放了進去,嗷嗷叫著:“店長,不公平!憑什麽他們可以進!”
店長還沒來得及說話呢,那位快八十歲的老爺爺,龍行虎步龍精虎猛地親自爬了一趟南山,絲毫不累,迴頭過來,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憑我是她爺爺!”
前來迎接的鍾悠悠和易柏忍不住笑起來。
如今四位老人家,真是看不出“七老八十”,各個紅光滿麵,容光煥發,越活越年輕了。
每天夜裏睡著夢靈枕,床邊放著安神木清音咒擺件,失眠易醒惡夢纏身是什麽,再也感受不到了。
每周兩頓火鍋,三天一頓,一次放駐顏丹,一次放元氣丹,周日吃一顆強根健骨的無色果。
平日裏呢,一天一碗靈穀飯。
精神頭好得不得了,渾身那是使不完的勁兒。
從前環湖綠道拄著拐杖,也就散步個四分之一的路,如今甩了拐杖,健步如飛,每天爬一趟南山頂,老人家活得比年輕人還健康。
至於鍾悠悠的父母嘛,下午還上班呢,沒空出來。
他倆五十歲左右,原本就等著退休了,如今在單位裏,卻和煥發事業第二春似的,特別有幹勁,完全可以再攀高峰。
鍾悠悠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迎進店裏,送進了山色包間,給他們上果盤下午茶。
而湖光包間,今天下午也有“走後門不預約”的兩位食客。
一位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美食雜誌的編輯,姓姚。
姚編輯是專門請之前來采訪過鍾悠悠的地方報紙記者牽線搭橋,繞過預約製度,訂的包間。
他還專門和鍾悠悠再三叮囑:“店長,之前鄭老先生可是從來瞧不上火鍋店的。”
“火鍋專題,他那是看都不看一眼的,直接就給我們斃了。”
“這期我們可是拿您的火鍋店當做火鍋專題的重點推薦,鄭老先生要是點頭了,那就是封麵推薦,專題報道。”
“您可千萬別提什麽每日限售,每桌隻上一份的規則。那些有機食材,每種都上一份吧。”
“火鍋呢,您各種口味都給備一種,辣鍋無所謂,清湯鍋和菌湯鍋麻煩重點準備。”
“也麻煩您提前準備好,但是鄭老先生不喜歡應酬外人,到時候我全程作陪就行了。”
鍾悠悠接到電話時,倒也明白,這些報紙、節目、雜誌,進店來相當於免費給做廣告了,提要求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麽拽,要求她把所有特供食材都給準備一份,還婉轉說店長麻煩不要出現的,倒是第一迴 。
她難道喜歡應酬啊?
於是掛了電話,鍾悠悠特意上網搜了搜,這位姚編輯說自己千辛萬苦,不知道拿了多少食客好評,廢了老大勁兒才勸動的鄭老先生。
確實是履曆驚人,知名美食家,禦廚傳人,榮譽虛職一大串,出過不少書,長期擔任美食雜誌的顧問。
據說這本美食雜誌長盛不衰,也是口碑極佳的鄭老先生把關每次專題的結果。
但是呢,鄭老先生在廚藝方麵,海納百川,兼容各種菜係,甚至學貫中西。
偏偏他最討厭的,就是火鍋。
尤其是辣鍋。
說火鍋糟蹋食材。
甭管新鮮不新鮮,也看不出什麽擺盤刀工,更不用考驗什麽廚師火候把控。
總之一堆食物,切吧切吧,都扔進鍋裏,出來了,全是那個辣味兒。
食客們自己涮,更是常常涮過頭,涮老了,煮融了,燙化了,成了一鍋碎渣渣,撈都撈不起來。
要都這麽吃美食,那還要他們廚師做什麽呀?
鍾悠悠看完了鄭老先生的言論,心有戚戚焉,對呀,我就是衝著火鍋不要求廚子手藝,才開的火鍋店呀!
所有食材備一種,那倒也行,反正一共就來兩個人,那撐破天也就兩個胃,品種多,份量少上點就行。
不然和室友陳曉寧似的,被靈氣頂爆了就不好了。
鍾悠悠挑了成套漂亮的小碗小碟子,一水兒真正的古代名貴瓷器,每種食材三五片,諸如草莓櫻桃,那就是三兩顆。
鄭老先生確實譜兒比較大,提前就說好了,他進店也不要店長作陪,他不想應酬,不想聽生意人拍馬屁。
正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爬完了山,想過來吃個下午茶水果,鍾悠悠就去陪親人了。
但是真正進了店,鄭老先生就後悔了。
光是看畫看瓷器,他就看了半個多小時……
他很想把店長捉過來,給他講解講解!
可老先生實在是抹不開麵子,把自己以前說過的話,探店的規矩給破了。
也就隻好將就身邊的姚編輯,給他講什麽漂泊海外,前輩高僧的神秘傳說。
鄭老先生把玩著手中溫潤如玉、色澤通透的茶碗,他家學淵源,身家不菲,自家別墅裏有專門的收藏室,古董瓷器不少見,拍賣會也不少去。
老先生發出了和曾經進店看國畫的業餘愛好者們同樣的歎息。
放在火鍋店裏,真是糟蹋了喲。
鄭老先生在竹林大廳裏轉悠了一整圈,眺望午後的湖光山色,心緒漸平,感覺找到了年邁後因睡眠不好,而久久難尋的內心寧靜。
行吧,即使這間火鍋店糟蹋了美食,不好吃,這趟也值了。
推開湖光包間的門,修仙界食材的靈氣,混合著位麵食材的美味,撲麵而來。
鄭老先生,瞬間,又想把自己之前的評價吃迴去。
吃迴去一半。
光看、光聞,他就知道,這些打著“限售”“有機”“環保自然”噱頭的食材,錯不了,沒騙人,還真不是虛假廣告。
但再看一眼桌上陳列的火鍋湯底,尤其是辣鍋湯底,鄭老先生認為自己的前一半評價還是沒錯的。
糟蹋了喲!
老先生入座,因為不讓店裏的服務員和老板作陪,姚編輯那是忙前忙後。
而後瞠目結舌。
鄭老先生探店,以前吃多少,那都是有定數的。
每種菜他隻夾一筷子,閉眼慢慢咀嚼品嚐,依次從清淡到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