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他們公社出了個養豬標兵的大隊,公社也有光,現在一下子死了十五頭小豬,上頭責怪和浪費不說,外頭該咋笑話他們?
大隊長休息了一會兒,又有隊裏的人安慰,他先走情緒好多了,慢慢將赤腳醫生查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公社的人也不全是城裏人,其中一人就是畜牧委員,他走到小豬跟前,蹲下按了按小豬的肚子,硬鼓鼓的,完全符合清河生產大隊赤腳醫生的話。謹慎起見,他還是去熬豬食的棚子裏看了看,和赤腳醫生一樣,他看到的豬食確實……
他迴來之後,朝著領頭的人道:“如果他們每天都給小豬吃那種豬食,基本可以確定小豬是消化不良脹死的。”
有了公社的人確認,孫靜他們更驚慌了。
孫靜瞄了謝國樞他們,立刻揚聲道:“是他,是他故意的!”
所有的人都循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幾個下放的老頭子,能有啥故意的?聽得他們雲裏霧裏。
孫靜直接跑到宋岩身邊,指著他:“他是醫生,他看到我們熬豬食,從來沒跟我們說過吃了會消化不良,是他故意害我們的!”
有部分人覺得她的話還挺有道理,但更多的人已經不信任知青,管他們說啥都不信。
宋岩整個身子一抖,低著頭什麽也不敢說。
鄭向東湊近二柱,低聲說了幾句話後,二柱皺了皺眉,還是冷笑一聲:“我說你們這些之前還是城裏來的,一點不大氣,錯了就是錯了,還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隨後,鄭向東也淡淡道:“醫生就會治療牲口?這人和牲口一樣嗎?”
衛強紅了眼,惡狠狠的盯著鄭向東:“你老婆以前養豬,成天和他們混在一起,你當然為著他們說話,我甚至懷疑你們在暗地裏偏幫這些下放的人!”
赤腳醫生內心還是挺羨慕醫術高的醫生,隻是他們身份敏感,他平時不敢來請教,這會兒也忍不住說道:“老宋以前是醫生不假,但醫人和醫牲口還是挺不一樣的。不是我要幫他說話,他一個城裏過來改造的人,對牲口能有啥了解?以前見沒見過養豬還兩說呢。”
衛強橫眉豎眼:“好啊,原來你們一整個大隊的人都和下放人員串通,我一定要舉報你們!”
鄭向東眸中波瀾不驚:“你剛剛說我媳婦兒和他們每天都一起上工,這話不錯,但你說我們偏幫維護會不會太牽強?他們有罪這點沒錯,但既然國家沒直接要了他們的性命,就是希望他們好好改造,反思以前的過錯。我們擁護國家政策,卻被你說和他們勾結,是不是太可笑了?”
劉茵輕笑出聲:“這位知青,你剛來可能不知道,當初隊裏將這些人交給我的時候,我就立誌要將他們改造成社會主義的人,這兩年,不負眾望,他們辛勤勞動,雖然幹的事兒不值一提,可也是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這事兒連縣裏的革委會主任都認可過,你現在來質疑我,是質疑革委會主任也和他們有勾結嗎?”
衛強身子一縮,完全不信劉茵的話,但看到旁人就連公社的人都頻頻點頭,他不信也不行了。
宋岩知道自己不會有事,心裏也鬆了口氣。
事情過去幾年,但革委會主任誇獎過劉茵的事,他們依稀記得,說劉茵和下放的人勾結,確實不可信。
下放人員一直是他們頭疼的問題,剛剛鄭向東說的更加不錯,既然國家沒斃了他們,還留他們一條性命,就是希望他們能真心改過。
作為社會主義認可的標兵和模範,劉茵還是很有資格幫助他們改造,引導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人的道路。
其實隊裏有些大爺大娘看到謝國樞他們的時候也釋出過善意,現在聽到知青又在推脫,還準備往他們身上扣屎盆子,一個個也怕真查出啥來。
“我看二柱說的話不錯,你們這幾個知青犯錯不認錯,比三五歲的孩子都不如。”
“上迴明明上山玩,還推說找啥新飼料。”
“就是謊話精!”
公社的人見這幾個知青還有黑曆史,臉也更黑了。
領頭的人想著他們的身份,有些東西還是落實比較好:“你們既然不會養豬,為啥來了豬圈之後不請教劉帶弟同誌?一個有豐富經驗的養豬人在隊裏,這都懶得問?”
衛強:“我們當初問了,她不肯教我們。”
劉茵挑眉,立刻覺得冤屈:“領導,大家夥兒都在這兒,他們可以作證,我可從來沒說不教他們。”
孫靜立刻辯駁:“我當時說請你指教,你確實沒明確說不教,可當初你那意思就是不教我們。”
劉茵看都沒看她,隻看著公社裏來的人:“領導,當時知青要養豬,咱大隊長是個穩步求升的人,覺得現在挺好所以不願意改變,但您也知道,知青是下鄉幫助我們的,我們也不能完全不顧他們的意願,所以決定公開投票決定誰來養豬。”
公社的人全都點頭,這事兒他們當時聽過,以為這幾個知青真有本事,哪曾想……
劉茵接著說:“投票之前,我和知青們都拉了票,我是聽從大隊的安排,大隊讓我幹我就幹,讓我迴家休息我就迴家休息,絕對沒有怨言。知青們拉票時說的啥來著……”
鄭向東抿了抿嘴,學道:“帶弟姐,我們也是想發揮自己的價值,您千萬別介懷。我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國家號召我們下鄉,幫助農村建設,養豬也是一門非常科學的學問,我們覺得能做得比你好。”
“對對對,就是這些話。”劉茵猛地點頭:“鄉親們都很信任知青,更信任有知識的人,當時大部分人都把票投給了知青。”她頓了頓:“後來知青說要交接,本來都是才進的豬苗,沒啥可交接的,但我還是和隊裏的幹部,還有鄉親們一塊兒過來,當時十五頭小豬全都好好的,活蹦亂跳,大家都看見了。”
鄉親們也連連點頭:“對,我們都看到了。”
劉茵瞄了眼孫靜,又轉迴頭道:“那時候孫知青確實說請我指教,我當時覺得既然知青們是科學養豬,和我土辦法養豬肯定不同,就猶豫了一下。當時知青們啥都沒說,我以為他們也想到這一點,不需要我的幫助。要是知道他們半點養豬的知識都不會,我死也不會把大隊和國家最寶貴的十五頭小豬交給他們!”
公社聽著她有理有據的說著,其他人都能作證,加上她本身就有具有無私和英勇的品格,他們都還是很相信這番說詞。
劉茵既然開口了,肯定就得將孫靜他們錘死:“我剛剛說的話絕對沒有半句摻假,孫知青們如果覺得鄉親們會偏幫我,那就讓隊裏的其他知青確認一下我說的對不對。如果還認為胡知青和王知青一向和我家走的近,他們也會偏幫,就問問其他知青,其他知青和我家不熟,他們當時都在場,肯定記得。”
公社的人相信劉茵,但還是詢問了其他知青。
其他知青自然確定了劉茵的話沒有作假,都是原原本本說過的話。
孫靜他們搞出來這些,之前他們還挺羨慕,不用下地幹活,每天想什麽時候起來都成,也沒人盯著。
可現在搞成這樣的結果,簡直給他們知青的名聲上刻上汙點,洗都洗不起清楚的那種。
這幾個人簡直是害群之馬!
搞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又弄清楚了小豬的死因,公社的人決定將這幾個知青先帶迴公社。
一下子死了十五頭小豬,他們在現場根本就不能做出決斷,又事關知青,怎麽處理必定要上頭開會決定,興許還得往省裏報一下。
人帶走了,十五頭小豬就留給了清河生產大隊,本身就是他們花錢買的。
鄭先進看到十五頭小豬就心塞。
還是鄭向東建議道:“豬都沒了,留著也沒啥異議,帶迴隊裏分了吧。”
現在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分豬肉的時候,這是大家唯一一次絕對豬肉不香,吃一口心都在流血。
按理也是要給其他知青分的,可現在鄉親們對知青沒啥好感,甚至排斥,直言就不該分給知青。
鄭先進也和鄉親們有同樣的情緒,但他好歹理智些:“鄉親們,知青是他們是身份,每個人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就拿胡知青來說,他來咱大隊之後,上工不耽誤,空餘的時間教隊裏的孩子,他給咱大隊做貢獻了,這豬肉就得分他。”
二柱附和:“對,不能為了幾顆老鼠屎就埋怨其他知青,他們都是好的。”
鄉親們也不是認死理的人,迴想胡知青、王知青,還有其他幾個知青,平時都老實上工,確實不該歧視他們。
有耿直的人直接朝著胡兵道歉:“胡知青,對不起,剛剛是我們錯了。”
胡兵來這裏也有好幾年了,他認識了很多朋友,教了很多學生,日子雖清貧,但他覺得很有意義。
現在看到可愛的鄉親們,他差點流下男兒淚。
王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分了豬肉,鄉親們也沒散去,留在原地說豬圈的事,還有工分、豬肉的事。
突然,有個人說道:“以前豬圈就帶弟一個人,不管多高的工分也就一個人,可之前去了五個知青,那工分不得從咱每年的糧食裏分?還有分豬肉,以前隻分帶弟一個人,連小六都算在帶弟那兒,現在五個知青屬於不同家,算來算去,咱不僅糧食會被瓜分,豬肉也被分走了好多。”
“對啊!”
所有人都驚覺,要是讓知青們養豬,他們虧大發了。
“你咋這時候才說?!他們不止去豬圈了,還將小豬全都弄死了!”
剛開始說這話的人辯解道:“我也想說啊,可那麽多人投知青,不是不敢嘛。”
有投劉茵的人冷笑:“當初你們投票的時候光想著人家知青給你們啥好處,也不想想帶弟一個人養那麽多頭豬有多辛苦,來了新人就忘了舊人,帶弟指不定多寒心呢。要說知青是殺死小豬的人,你們就是遞刀子的人。”
有了這個議論之後,當天晚上隊裏好些家都開始鬧矛盾了,爭的就是當初為啥投知青!
還有人更怕,以後劉茵不養豬了咋辦。
然而這些都不是隊裏幹部擔心的,他們現在是想著趕緊找到新的豬苗進圈,讓劉茵繼續養。
第二天,隊裏的人就打聽了豬苗的事兒,現在整個公社都知道清河生產大隊一天之內死了十五頭小豬,養豬的知青還都被抓走了。
每每遇到別個大隊的人,清河生產大隊的人就會被挖苦一番。
鄭先進跑了整整兩天,才弄迴來四頭瘦不拉幾的小豬苗。
鄉親們看到的時候都懷疑這豬能不能長大,作為要養豬的人,劉茵自然在其中。
她檢查了下四頭小豬,發現問題不大。
“能養,但得精心照料。”
聽到她的首肯,大家都鬆了口氣,也期盼著這四頭小豬能平安長大。一想,這可是劉茵養啊,絕對能長大。
不約而同的,大家都給劉茵說著鼓舞的話。
同時,二柱和大壯家裏也決定將小豬賣給隊裏,全讓劉茵養。
因為這事兒,以前算過二柱和大壯家的人,現在都無地自容。為了大隊的未來,人家這麽無私的將小豬貢獻出來,沒的說。
至於大隊花錢買這事兒,也沒啥槽點,人家小豬也是花錢買的啊。
一下子,豬圈裏就有了八頭小豬,和上年比少了些,但大家都不在意了。
知青養死十五頭小豬的事兒果然被報到了省裏,省裏也是震驚,立刻派專員下來調查,還來了清河生產大隊走訪。
得到的結論和公社上報的材料完全屬實,緊接著就是關於處置問題。
第60章 罩你
豬圈來了四頭弱不禁風的小豬, 劉茵最近幾天都沒空帶孩子,那小屋子正好派上用場, 虎妞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醒著的時候還有小哥哥陪玩,對媽媽也沒啥依戀。
上迴出事的時候隊裏的赤腳醫生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迴劉茵也將他請了過來,劉茵有養豬的經驗, 但看病這玩意兒還是得獸醫來。
赤腳醫生難得近距離接觸宋岩, 給小豬‘看病’的時候, 也會不經意問宋岩一些治人的問題。
宋岩每迴也不經意的迴答。
兩人交談還挺投契。
赤腳醫生頻頻往豬圈跑, 大家都不知道他是為了和宋岩交流, 反而以為那四隻小豬真的很難養活, 心裏罵孫靜他們更是狠了。
在三人的精心照顧下,四頭小豬明顯長肥了些, 原先從二柱和大壯家牽來的四頭小豬更加肥碩了。
隊裏人知道小豬轉好後, 個個都高興的不得了。
而就在此時, 省裏關於孫靜們的處置也研究出來了。
他們五個是知青, 身份非同尋常,處置重了, 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知青,處置輕了, 又對不起那被脹死的十五頭小豬和清河生產大隊的隊員們。
最後的結果就是,五個知青要賠償十五頭小豬的損失,此外撤除知青的身份去農場勞動改造, 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來清河生產大隊給所有人道歉。
說是道歉,其實和批0鬥大會差不多,五個知青被捆住手,每過來一個清河生產大隊的隊員,都要同他們道歉,而且不管他們做什麽,都不能有反抗的姿態。
大隊長休息了一會兒,又有隊裏的人安慰,他先走情緒好多了,慢慢將赤腳醫生查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公社的人也不全是城裏人,其中一人就是畜牧委員,他走到小豬跟前,蹲下按了按小豬的肚子,硬鼓鼓的,完全符合清河生產大隊赤腳醫生的話。謹慎起見,他還是去熬豬食的棚子裏看了看,和赤腳醫生一樣,他看到的豬食確實……
他迴來之後,朝著領頭的人道:“如果他們每天都給小豬吃那種豬食,基本可以確定小豬是消化不良脹死的。”
有了公社的人確認,孫靜他們更驚慌了。
孫靜瞄了謝國樞他們,立刻揚聲道:“是他,是他故意的!”
所有的人都循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幾個下放的老頭子,能有啥故意的?聽得他們雲裏霧裏。
孫靜直接跑到宋岩身邊,指著他:“他是醫生,他看到我們熬豬食,從來沒跟我們說過吃了會消化不良,是他故意害我們的!”
有部分人覺得她的話還挺有道理,但更多的人已經不信任知青,管他們說啥都不信。
宋岩整個身子一抖,低著頭什麽也不敢說。
鄭向東湊近二柱,低聲說了幾句話後,二柱皺了皺眉,還是冷笑一聲:“我說你們這些之前還是城裏來的,一點不大氣,錯了就是錯了,還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
隨後,鄭向東也淡淡道:“醫生就會治療牲口?這人和牲口一樣嗎?”
衛強紅了眼,惡狠狠的盯著鄭向東:“你老婆以前養豬,成天和他們混在一起,你當然為著他們說話,我甚至懷疑你們在暗地裏偏幫這些下放的人!”
赤腳醫生內心還是挺羨慕醫術高的醫生,隻是他們身份敏感,他平時不敢來請教,這會兒也忍不住說道:“老宋以前是醫生不假,但醫人和醫牲口還是挺不一樣的。不是我要幫他說話,他一個城裏過來改造的人,對牲口能有啥了解?以前見沒見過養豬還兩說呢。”
衛強橫眉豎眼:“好啊,原來你們一整個大隊的人都和下放人員串通,我一定要舉報你們!”
鄭向東眸中波瀾不驚:“你剛剛說我媳婦兒和他們每天都一起上工,這話不錯,但你說我們偏幫維護會不會太牽強?他們有罪這點沒錯,但既然國家沒直接要了他們的性命,就是希望他們好好改造,反思以前的過錯。我們擁護國家政策,卻被你說和他們勾結,是不是太可笑了?”
劉茵輕笑出聲:“這位知青,你剛來可能不知道,當初隊裏將這些人交給我的時候,我就立誌要將他們改造成社會主義的人,這兩年,不負眾望,他們辛勤勞動,雖然幹的事兒不值一提,可也是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這事兒連縣裏的革委會主任都認可過,你現在來質疑我,是質疑革委會主任也和他們有勾結嗎?”
衛強身子一縮,完全不信劉茵的話,但看到旁人就連公社的人都頻頻點頭,他不信也不行了。
宋岩知道自己不會有事,心裏也鬆了口氣。
事情過去幾年,但革委會主任誇獎過劉茵的事,他們依稀記得,說劉茵和下放的人勾結,確實不可信。
下放人員一直是他們頭疼的問題,剛剛鄭向東說的更加不錯,既然國家沒斃了他們,還留他們一條性命,就是希望他們能真心改過。
作為社會主義認可的標兵和模範,劉茵還是很有資格幫助他們改造,引導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人的道路。
其實隊裏有些大爺大娘看到謝國樞他們的時候也釋出過善意,現在聽到知青又在推脫,還準備往他們身上扣屎盆子,一個個也怕真查出啥來。
“我看二柱說的話不錯,你們這幾個知青犯錯不認錯,比三五歲的孩子都不如。”
“上迴明明上山玩,還推說找啥新飼料。”
“就是謊話精!”
公社的人見這幾個知青還有黑曆史,臉也更黑了。
領頭的人想著他們的身份,有些東西還是落實比較好:“你們既然不會養豬,為啥來了豬圈之後不請教劉帶弟同誌?一個有豐富經驗的養豬人在隊裏,這都懶得問?”
衛強:“我們當初問了,她不肯教我們。”
劉茵挑眉,立刻覺得冤屈:“領導,大家夥兒都在這兒,他們可以作證,我可從來沒說不教他們。”
孫靜立刻辯駁:“我當時說請你指教,你確實沒明確說不教,可當初你那意思就是不教我們。”
劉茵看都沒看她,隻看著公社裏來的人:“領導,當時知青要養豬,咱大隊長是個穩步求升的人,覺得現在挺好所以不願意改變,但您也知道,知青是下鄉幫助我們的,我們也不能完全不顧他們的意願,所以決定公開投票決定誰來養豬。”
公社的人全都點頭,這事兒他們當時聽過,以為這幾個知青真有本事,哪曾想……
劉茵接著說:“投票之前,我和知青們都拉了票,我是聽從大隊的安排,大隊讓我幹我就幹,讓我迴家休息我就迴家休息,絕對沒有怨言。知青們拉票時說的啥來著……”
鄭向東抿了抿嘴,學道:“帶弟姐,我們也是想發揮自己的價值,您千萬別介懷。我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國家號召我們下鄉,幫助農村建設,養豬也是一門非常科學的學問,我們覺得能做得比你好。”
“對對對,就是這些話。”劉茵猛地點頭:“鄉親們都很信任知青,更信任有知識的人,當時大部分人都把票投給了知青。”她頓了頓:“後來知青說要交接,本來都是才進的豬苗,沒啥可交接的,但我還是和隊裏的幹部,還有鄉親們一塊兒過來,當時十五頭小豬全都好好的,活蹦亂跳,大家都看見了。”
鄉親們也連連點頭:“對,我們都看到了。”
劉茵瞄了眼孫靜,又轉迴頭道:“那時候孫知青確實說請我指教,我當時覺得既然知青們是科學養豬,和我土辦法養豬肯定不同,就猶豫了一下。當時知青們啥都沒說,我以為他們也想到這一點,不需要我的幫助。要是知道他們半點養豬的知識都不會,我死也不會把大隊和國家最寶貴的十五頭小豬交給他們!”
公社聽著她有理有據的說著,其他人都能作證,加上她本身就有具有無私和英勇的品格,他們都還是很相信這番說詞。
劉茵既然開口了,肯定就得將孫靜他們錘死:“我剛剛說的話絕對沒有半句摻假,孫知青們如果覺得鄉親們會偏幫我,那就讓隊裏的其他知青確認一下我說的對不對。如果還認為胡知青和王知青一向和我家走的近,他們也會偏幫,就問問其他知青,其他知青和我家不熟,他們當時都在場,肯定記得。”
公社的人相信劉茵,但還是詢問了其他知青。
其他知青自然確定了劉茵的話沒有作假,都是原原本本說過的話。
孫靜他們搞出來這些,之前他們還挺羨慕,不用下地幹活,每天想什麽時候起來都成,也沒人盯著。
可現在搞成這樣的結果,簡直給他們知青的名聲上刻上汙點,洗都洗不起清楚的那種。
這幾個人簡直是害群之馬!
搞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又弄清楚了小豬的死因,公社的人決定將這幾個知青先帶迴公社。
一下子死了十五頭小豬,他們在現場根本就不能做出決斷,又事關知青,怎麽處理必定要上頭開會決定,興許還得往省裏報一下。
人帶走了,十五頭小豬就留給了清河生產大隊,本身就是他們花錢買的。
鄭先進看到十五頭小豬就心塞。
還是鄭向東建議道:“豬都沒了,留著也沒啥異議,帶迴隊裏分了吧。”
現在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分豬肉的時候,這是大家唯一一次絕對豬肉不香,吃一口心都在流血。
按理也是要給其他知青分的,可現在鄉親們對知青沒啥好感,甚至排斥,直言就不該分給知青。
鄭先進也和鄉親們有同樣的情緒,但他好歹理智些:“鄉親們,知青是他們是身份,每個人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就拿胡知青來說,他來咱大隊之後,上工不耽誤,空餘的時間教隊裏的孩子,他給咱大隊做貢獻了,這豬肉就得分他。”
二柱附和:“對,不能為了幾顆老鼠屎就埋怨其他知青,他們都是好的。”
鄉親們也不是認死理的人,迴想胡知青、王知青,還有其他幾個知青,平時都老實上工,確實不該歧視他們。
有耿直的人直接朝著胡兵道歉:“胡知青,對不起,剛剛是我們錯了。”
胡兵來這裏也有好幾年了,他認識了很多朋友,教了很多學生,日子雖清貧,但他覺得很有意義。
現在看到可愛的鄉親們,他差點流下男兒淚。
王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的努力沒有白費。”
分了豬肉,鄉親們也沒散去,留在原地說豬圈的事,還有工分、豬肉的事。
突然,有個人說道:“以前豬圈就帶弟一個人,不管多高的工分也就一個人,可之前去了五個知青,那工分不得從咱每年的糧食裏分?還有分豬肉,以前隻分帶弟一個人,連小六都算在帶弟那兒,現在五個知青屬於不同家,算來算去,咱不僅糧食會被瓜分,豬肉也被分走了好多。”
“對啊!”
所有人都驚覺,要是讓知青們養豬,他們虧大發了。
“你咋這時候才說?!他們不止去豬圈了,還將小豬全都弄死了!”
剛開始說這話的人辯解道:“我也想說啊,可那麽多人投知青,不是不敢嘛。”
有投劉茵的人冷笑:“當初你們投票的時候光想著人家知青給你們啥好處,也不想想帶弟一個人養那麽多頭豬有多辛苦,來了新人就忘了舊人,帶弟指不定多寒心呢。要說知青是殺死小豬的人,你們就是遞刀子的人。”
有了這個議論之後,當天晚上隊裏好些家都開始鬧矛盾了,爭的就是當初為啥投知青!
還有人更怕,以後劉茵不養豬了咋辦。
然而這些都不是隊裏幹部擔心的,他們現在是想著趕緊找到新的豬苗進圈,讓劉茵繼續養。
第二天,隊裏的人就打聽了豬苗的事兒,現在整個公社都知道清河生產大隊一天之內死了十五頭小豬,養豬的知青還都被抓走了。
每每遇到別個大隊的人,清河生產大隊的人就會被挖苦一番。
鄭先進跑了整整兩天,才弄迴來四頭瘦不拉幾的小豬苗。
鄉親們看到的時候都懷疑這豬能不能長大,作為要養豬的人,劉茵自然在其中。
她檢查了下四頭小豬,發現問題不大。
“能養,但得精心照料。”
聽到她的首肯,大家都鬆了口氣,也期盼著這四頭小豬能平安長大。一想,這可是劉茵養啊,絕對能長大。
不約而同的,大家都給劉茵說著鼓舞的話。
同時,二柱和大壯家裏也決定將小豬賣給隊裏,全讓劉茵養。
因為這事兒,以前算過二柱和大壯家的人,現在都無地自容。為了大隊的未來,人家這麽無私的將小豬貢獻出來,沒的說。
至於大隊花錢買這事兒,也沒啥槽點,人家小豬也是花錢買的啊。
一下子,豬圈裏就有了八頭小豬,和上年比少了些,但大家都不在意了。
知青養死十五頭小豬的事兒果然被報到了省裏,省裏也是震驚,立刻派專員下來調查,還來了清河生產大隊走訪。
得到的結論和公社上報的材料完全屬實,緊接著就是關於處置問題。
第60章 罩你
豬圈來了四頭弱不禁風的小豬, 劉茵最近幾天都沒空帶孩子,那小屋子正好派上用場, 虎妞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醒著的時候還有小哥哥陪玩,對媽媽也沒啥依戀。
上迴出事的時候隊裏的赤腳醫生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迴劉茵也將他請了過來,劉茵有養豬的經驗, 但看病這玩意兒還是得獸醫來。
赤腳醫生難得近距離接觸宋岩, 給小豬‘看病’的時候, 也會不經意問宋岩一些治人的問題。
宋岩每迴也不經意的迴答。
兩人交談還挺投契。
赤腳醫生頻頻往豬圈跑, 大家都不知道他是為了和宋岩交流, 反而以為那四隻小豬真的很難養活, 心裏罵孫靜他們更是狠了。
在三人的精心照顧下,四頭小豬明顯長肥了些, 原先從二柱和大壯家牽來的四頭小豬更加肥碩了。
隊裏人知道小豬轉好後, 個個都高興的不得了。
而就在此時, 省裏關於孫靜們的處置也研究出來了。
他們五個是知青, 身份非同尋常,處置重了, 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知青,處置輕了, 又對不起那被脹死的十五頭小豬和清河生產大隊的隊員們。
最後的結果就是,五個知青要賠償十五頭小豬的損失,此外撤除知青的身份去農場勞動改造, 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來清河生產大隊給所有人道歉。
說是道歉,其實和批0鬥大會差不多,五個知青被捆住手,每過來一個清河生產大隊的隊員,都要同他們道歉,而且不管他們做什麽,都不能有反抗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