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地不多,管事帶著十幾個人奴才去收,一下午的時間就全部弄好。


    等收好後,管事迫不及待地稱了稱,足足有兩千斤,這可是特大豐收啊。


    稱好後,管事又急急忙忙地向弘晟匯報這個喜訊。


    弘晟一聽收了兩千斤,也是十分地高興激動,叫管事留下一百斤土豆,剩下的全部送迴雍王府。


    當天晚上,四爺就收到了弘晟派人送來的土豆,得知五分地足足收了兩千斤的土豆,四爺被震驚地愣了半天才迴過神來。


    翌日,一大早,四爺就拉著將近兩千斤的土豆進宮了。


    康熙老爺子得知弘晟種的五分地的土豆,竟然收了兩千斤,和四爺一樣被驚得難以置信。


    早朝上,老爺子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文武百官。


    滿朝的大臣們聽了後,第一反應就是天方夜譚,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爺子見文武百官們不相信,直接帶著他們去乾清宮的廣場,讓大臣們親眼看看昨天剛剛收好的土豆。


    當大臣們看到土豆,被震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爺子讓四爺詳細地介紹土豆的種植情況和收成情況,以及土豆的吃法。


    文武百官們聽著四爺的介紹,一個個驚得張大著嘴巴,一雙雙眼睛瞪得非常大,一張張臉上是膛目結舌地表情。


    “土豆不僅可以作為粗糧食用,還可以用來做菜。”平時麵無表情的四爺,這時難得露出笑容,“禦膳房那邊做了一些土豆,待會大家可以嚐嚐。”


    沒過一會兒,禦膳房那邊就送來做好的土豆。


    做好的土豆有蒸熟的整個土豆,有蒸熟搗成土豆泥的,還有土豆餅,以及各種土豆的菜肴。


    老爺子帶頭嚐了嚐,滿臉驚喜地說道:“這個土豆不僅好吃,而且還能管飽,愛卿們趕快嚐一嚐。”


    滿朝的文武百官們嚐了嚐土豆,發現土豆作為菜肴,味道非常精致可口。作為粗糧,不僅不難吃,而且能管飽。


    “皇上,這個土豆真是一個好東西。”


    “皇上,這個土豆不僅好種,還能收成這麽多,一定要推廣。”


    “皇上,有了土豆,老百姓就不用挨餓了。”


    “皇上,天佑大清啊。”


    ……


    ……


    ……


    文武百官們對土豆是一片誇讚,全都認為這是一個好東西。


    四爺這個時候又說道:“土豆能種兩季,第一季在二月份種植,六七月份就能收獲。第二季在八月份種植,十、十一月就能收獲。”


    “這太好了。”


    “皇上,這個土豆是哪裏來的?”


    老爺子聽到終於有人問了,笑眯眯地說道:“這個土豆是弘晟去年從福建的一個洋人手裏買迴來的。據說,這個土豆是美洲那邊的東西。弘晟從洋人嘴裏得知,他們洋人是把土豆當做糧食來吃的,就是把土豆蒸熟吃。”


    “四阿哥真是慧眼啊。”


    “四阿哥真是厲害。”


    “皇上,四阿哥真的是我們大清的福星啊。”


    “四阿哥,真是太聰明了。”


    老爺子聽了一會兒大臣們誇讚弘晟的話後,繼續開口說道:“洋人嫌棄土豆蒸熟後沒有什麽味道,吃得並不是很多,隻是當做充饑食物。弘晟看到後覺得新奇,就買了幾個迴去蒸熟,他嚐了嚐後發現並不是很難吃,而且真的能用來充饑。隨後,他又去找那個洋人,把洋人手裏的土豆全都買了下來,洋人告訴他,土豆很好種植的。”


    “弘晟這孩子一聽說很好種,而且不容易死,就決定帶迴京城種種看。”老爺子笑著說,眉宇間是滿滿地驕傲自豪,“他在福建的時候發現這個土豆不僅能做充饑的糧食,還能做菜,就讓廚子研究出不少土豆的吃法。”


    四爺在一旁補充道:“這個土豆還能種在沙子裏,一畝地也能收成幾千近。”


    這句話聽得在場所有大臣們倒抽一口冷氣,一個個臉上露出無比吃驚的表情。


    “待會各位愛卿帶一些迴去吃。”老爺子滿臉笑容地說道,“現在正是種植土豆第二季的時候,各位愛卿可以拿迴去種種。”


    四爺之前介紹土豆種植情況的時候,就順便告訴在場所有大臣怎麽讓土豆發芽。


    對於老爺子的恩典,大臣們自然是萬分感恩。


    文武百官們向老爺子謝恩後,又開始新的一輪誇讚弘晟。


    有的大臣提議,給這個土豆改一下名字,畢竟它現在已經傳入大清,那就不能再叫洋名字。


    有不少大臣直接請求老爺子重新給這個土豆賜一個名字。


    老爺子想了想,就直接賜名為“寶豆”。之所以賜名為“寶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它的確是一個寶貝。第二個原因,因為它是被弘晟發現的。


    文武百官們一聽“寶豆”這個名字,連忙拍馬屁說“好”。


    等大臣們全都離開後,老爺子就立馬下旨推廣寶豆。


    很快,整個京城裏的人都知道寶豆的存在。


    老百姓聽說寶豆不僅好種,還能一畝地收成幾千斤,自然是被狠狠地震驚到了。隨後,知道寶豆是四阿哥發現的,老百姓們讚揚四阿哥是活菩薩。


    老爺子不僅下旨推廣種植寶豆,還把寶豆的各種吃法也告知了天下所有人。已經有不少酒樓開始做有關寶豆的菜肴了。


    弘晟因為寶豆一事,在老百姓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在民間有著非常好的名聲。現在誰提到弘晟,都會誇讚他是大清的福星,是他們老百姓的“活菩薩”,還有人直接說他“糧食神”。


    寶豆的橫空出世,給八爺和弘昀他們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八爺府裏,九爺他們正在說寶豆一事。


    “弘晟這小子的運氣未免太好了,去福建一趟從洋人手裏買幾個豆子,就讓他直接在老百姓心中封神了。”


    “不是運氣好,洋人們又不是第一次在福建賣寶豆,但是有誰發現了寶豆的好處。”八爺神色認真地說道,“隻有弘晟發現寶豆的好處,我說過他很聰明,做事也非常細心。”


    十爺說道:“這個寶豆是真的好吃。”十爺這段時日天天吃寶豆,而且換著花樣吃,越吃越好吃。


    “八哥,這下弘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九爺這段時日也在吃寶豆,不得不說這個寶豆是個好東西,有各種各樣的吃法,最重要的是每個吃法都好吃。


    “是啊,這下不好辦了。”八爺一直知道是弘晟的聰明,但是他沒想到弘晟竟然有這麽大的能耐。“這事得好好地籌劃。”


    九爺見八爺一副沉思地模樣,沒有再說什麽。


    八爺這邊並沒有寶豆一事而慌了陣腳,可是弘昀那邊卻因為寶豆一事徹底慌了手腳。


    弘昀沒想到弘晟弄出這麽大的一件事情來,寶豆的橫空出世讓不少老百姓能吃飽,這可是一件大功勞,而且還會被寫進史書,被世人稱讚歌頌。


    他心裏清楚弘晟因為寶豆一事,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以及有著極好的名聲,以後想要除掉弘晟將會非常困難。


    弘昀心裏充滿濃濃的嫉妒,為什麽弘晟運氣這麽好?去一趟福建就能發現報道這個好東西,讓他名利雙收,這下讓他的地位更加牢固了。


    被弘昀嫉恨的弘晟,完全沒有把土豆這件事情放在心裏。因為,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什麽大事情。


    老爺子和四爺來到北郊莊子,兩人把弘晟誇得都快要誇上天了。


    “弘晟,你立了這麽大的功,想要什麽?”老爺子現如今深深地覺得弘晟是大清的【貴人】,“你想要什麽,皇瑪法都給你。”


    “皇瑪法,這是我應該做的,再說我也沒有做什麽。”弘晟一臉謙遜地說道,“我什麽賞賜都不要。”


    老爺子深深地望著弘晟,從弘晟的眼裏看到了平靜,就好像寶豆這件事情在他眼裏並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皇瑪法,身為您的孫子,還有阿瑪的兒子,以及愛新覺羅家的人,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不是應該的麽。”弘晟一臉平淡地說道,“再說,寶豆又不是我發明出來的,我隻是把它從洋人那裏買迴來,然後帶迴京城種植,並沒有特意做什麽。”


    老爺子看得出來弘晟是真的覺得寶豆這件事情並沒有什麽,這讓他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弘晟就是這樣的孩子。


    四爺聽著弘晟這番話,心裏也是不意外,但是還是被四兒子這番話給深深地震撼到。


    弘晟是真的覺得發現並種植寶豆一事並沒有什麽,沒有什麽好值得稱頌的,因為對他來說寶豆並不是什麽稀罕物。


    他不知道因為寶豆一事,讓他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110章


    禦書房裏, 康熙老爺子正在和四爺商議祭祀泰山一事。


    說到去泰山祭祀一事,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曾去過一次。這些年,老爺子沒有再去第二次。這次寶豆的出現,讓老爺子忽然想再去祭祀一次泰山。隻是他年紀大了,這幾年也懶得出門,所以他決定讓四爺去。


    “老四,你帶著弘晟一起去祭祀吧。”對於寶豆一事, 弘晟什麽賞賜都不要, 老爺子想了想決定讓四爺帶著弘晟一起去祭祀泰山。


    四爺聽到這話,心中隻是小小的驚訝了下, 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是,皇阿瑪。”這些年, 四爺在老爺子的無數次“恐嚇”中,被逼變得麻木。


    “這次去祭祀泰山的官員,你自己看著辦吧。”老爺子這兩年開始,漸漸放手讓四爺去做一些事情。


    “是, 皇阿瑪。”四爺聽了老爺子這話後,心裏馬上就出現一係列的名單。


    “既然去了泰山祭祀,你順便再去一趟曲阜好好地祭拜下孔子。”老爺子想著既然都去泰山了,那就索性再去一趟曲阜,正兒八經地祭拜下孔子。


    四爺聞言, 一向很少有情緒的臉上露出一絲訝異,似乎沒想到老爺子還讓他去曲阜正式祭拜孔子。


    老爺子看出來四爺的詫異,溫和地笑了笑:“你這次去祭拜孔子, 不要以朕的名義去祭拜,而是以你自己的名義去祭拜。”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顯而易見!


    四爺瞳孔微微震了下,隨即跪在地上向老爺子磕了一個頭:“兒臣謝皇阿瑪恩典。”


    “你去準備這兩件事情吧。”


    “兒臣告退。”四爺從禦書房出來以後,就讓人把欽天監叫來。他要讓欽天監選出祭祀泰山和祭拜孔子的吉日,還有他們出發的日子。


    很快,滿朝的文武百官們就知道四爺要去祭祀泰山,還要去曲阜祭拜孔子,瞬間在整個京城掀起巨大的轟動。


    沒一會兒,老爺子就親自親自下旨讓四爺代替他去祭祀泰山。


    雖然老爺子沒有封四爺為太子,但是滿朝的大臣們都知道四爺是下一任的新帝。可是,如今聽到老爺子要讓四爺代替他去祭祀泰山,文武百官們還是驚得倒抽一口冷氣。要知道當初廢太子在的時候,老爺子可沒有讓廢太子代替他去祭祀泰山。


    一旦四爺代替老爺子去泰山祭祀,就意味著向全天下的人宣布,四爺已經被確定是下一任新帝,也等於提前告知前天下人了。這件事情是不可能更改了,除非四爺像之前的廢太子一樣犯了滔天大罪。不過,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老爺子讓四爺代替他去祭祀泰山一事猶如當頭一棒,狠狠地敲打在八爺和擁護他的人的頭上,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八爺右手握成拳頭狠狠地砸了下桌子,一向溫和的臉上是滿滿的陰霾,眼底是一片戾氣:“皇阿瑪,您就這麽看重四哥嗎?”


    九爺和十爺看到八爺這副暴戾地模樣,兩人都被嚇到了,一句話也不敢說。


    八爺雙手緊緊握成拳頭,咬牙切齒神色非常猙獰,哪裏有平時半點溫文爾雅的樣子。


    平時最喜歡挑刺找茬的九爺,這次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他即使對四爺再不滿,但是老爺子已經下旨讓四爺去祭祀泰山,也就代表老爺子已經確定是四爺了,不會再更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皇孫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年玉並收藏大清皇孫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