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父親……”張廷玉是不願父親去教導弘晟的。因為父親年事已高,隻想讓父親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不願意再讓父親牽扯到皇權鬥爭中。
“之前萬歲爺提過一次,那麽代表萬歲爺有這個打算。”張英沒有卸任官職之前,可是康熙老爺子身邊的重臣之一,對當今聖上多多少少有點了解。聖上一般不會隨便開口,一旦開口就代表這件事情他心裏有了這個決定。
“如今四阿哥年紀小,所以萬歲爺沒有再提。等到四阿哥六歲,萬歲爺會讓我去教導四阿哥的。”張英今天見到弘晟後,就喜歡上這個聰慧靈秀的孩子,“這次我們家欠四貝勒爺這麽大的人情,就讓我用這件事情來還吧。”與其讓萬歲爺下令讓他教導四阿哥,不如他主動提出教導四阿哥。
“父親,哪怕這樣,也不夠還這次的恩情。”張廷玉對四爺心裏充滿感激,也很想好好地感謝四爺,但是……唉……這真的不好辦。
“四貝勒爺讓我們不用在意,我們也隻能這麽做了,不然我們表現的太過,隻會害了四爺和我們家。”張英想來想去,也覺得隻能由他來教導四阿哥來償還這份恩情了。
“父親說的是。”
“以後四貝勒爺如果遇到大麻煩,你暗中幫一下吧。”
“父親,不用您說,我也會這麽做的。”
“這次真的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邊張家對報恩一事發愁,那邊四爺他們是真的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過,四爺怕康熙老爺子多想,還是特意寫了一封信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爺子,他在信裏一直強調救下張英的孫子是弘晟,而不是他。
次日,康熙老爺子下了朝後,就見張英和張廷玉父子求見。
張英已經卸任多年,許多年沒有進宮見老爺子。今天忽然求見,老爺子心裏是有些訝異意外的。
“張英,看到你精神不錯,朕心裏就放心了。”
“托了皇上的福,草民的身子還算硬朗。”
畢竟是以前的重臣,老爺子先是關心地詢問了下張英這些年養老的生活。
張英跟老爺子說了他這些年是怎麽養老,又是怎麽享受天倫之樂的。
許久未見的君臣像老朋友一樣,閑聊了一會兒。
“皇上,這次草民進宮是有一件事情求您。”
張英這麽開門見山,讓康熙老爺子略微驚奇,“什麽事情?”
“皇上,草民想求您讓草民去做四貝勒爺的四阿哥的先生。”
康熙老爺子聞言,嘴角挑起饒有興味地弧度:“哦?”
“不瞞皇上,草民這麽做是因為報恩。”
“報恩?”康熙老爺子一頭問號,心想張英在說什麽。
“是這樣的……”張英把孫子走失並且昨天被弘晟救下來一事,一五一十地向老爺子稟告。
“如果沒有四阿哥,草民的孫子怕是……”說到這裏,張英紅了雙眼,聲音哽咽。
康熙老爺子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驚愣了半響才迴過神來,有些不敢置信地說道:“原來是這麽一迴事。”弘晟這孩子救下張英的孫子,還真的是……令人意想不到。
“皇上,雖然四貝勒爺說隻是舉手之勞,讓草民一家人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這對草民一家來說猶如救命之恩,草民一家人無以為報。”張英抬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聲音哽咽沙啞,“皇上您之前想讓草民教導四阿哥,草民想著也隻能用這件事來報答這次的恩情。”
康熙老爺子眼眸銳利地看向張廷玉,“張廷玉,你覺得呢?”
張廷玉跪下來,神色恭謹地說道:“皇上,四阿哥救下臣的兒子,這對臣,甚至對臣的一家來說是再造之恩,臣不知道該怎麽報答四阿哥……”
康熙老爺子看著張廷玉沒有說話,但是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禦桌。咚咚咚的一聲聲響,像是敲在張家父子的心頭上。
“皇上,臣身為父親,理應親自報答四阿哥,但是臣……不願意……隻能請父親幫臣報答這份恩情了。”張廷玉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臣不想辜負聖恩,隻能向皇上請辭。”這件事情稍微處理不好,就會讓皇上對他們張家和四爺產生懷疑不滿。他得向皇上表明,哪怕他受了四貝勒爺這麽大的恩情,他也不願意成為四貝勒爺一黨。
張英跪在地上,姿態非常謙卑,“皇上,草民沒有什麽的本事,但是讀了一輩子的書,可以略盡綿薄之力為四阿哥啟蒙。”
禦書房的氣氛,忽然變得沉默下來。
跪在地上的張英和張廷玉心驚膽戰,連大聲唿吸都不敢。
候在一旁的梁九功也是放輕了唿吸,不敢在這個時候發出聲。
跪在地上的張英父子額頭上布滿了冷汗,一動不敢動。
就在張家父子驚惶不安到快要不能唿吸的時候,康熙老爺子終於開口了:“張英,你覺得弘晟怎麽樣?”
這個問題問得張家父子具是一震,隨後張英反應過來,恭謹地迴答道:“不瞞皇上,草民昨天第一眼見到四阿哥的時候,腦子裏立馬蹦出來鍾靈毓秀這個詞。”
“鍾靈毓秀嗎?”老爺子輕笑一聲,“既然你想要報答弘晟,那就去教導弘晟吧。”
張英聽了後,心裏一直緊繃的一根弦終於能放鬆了。
“草民謝皇上。”
“至於張廷玉,你不用請辭。”康熙老爺子眸光犀利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張廷玉,飽含深意地一笑,“朕相信你。”
張廷玉心裏鬆了一口氣,旋即朝老爺子重重地磕了一個頭:“臣絕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
“都起來吧。”
“謝皇上。”
“端午節後,朕會去暢春園避暑,到時候會把弘晟接到暢春園來,張英你就在暢春園教導弘晟。”老爺子原本想等過兩年,再讓張英教導他。沒想到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讓張英主動要求教導弘晟,那就成全他。
“草民遵命。”
“弘晟這孩子天資聰穎,張英你可要悉心地教導。”
“草民一定傾盡全力教導四阿哥。”張英一聽老爺子這番話,心裏就明白老爺子很看重弘晟這個孫子。
~~~
等張家父子離開後,康熙老爺子看了四爺寫來的信。
“弘晟這孩子不僅聰明,還心細如發。”老爺子向一旁的梁九功炫耀到,“這孩子看到張英的孫子長得白淨,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就讓老四把牙行的人全部抓了起來。”
梁九功裝作不明白地樣子,神色迷茫不解地說道:“張大人的孫子和其他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其他孩子麵黃肌瘦,而張英的孫子細皮嫩肉,一看就知道這孩子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才會讓弘晟注意到異樣。”康熙老爺子笑著說,“老四和十三都沒有發現異常,可是被弘晟這孩子察覺到了。”
“四阿哥真的是太聰明了。”梁九功早就看出弘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
“這孩子總是讓人意外驚喜。”康熙老爺子心裏感慨道,弘晟這孩子去集會救下一個孩子,竟然是張英的孫子,這運氣還真是不錯。
“皇上,隻有像四阿哥這樣細心又善良的孩子才能注意到張大人的孫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
“是啊,老四說這孩子救了張英的孫子並不覺得有什麽,那孩子說不管是誰的孩子,他看到了都會救下來。”康熙老爺子對梁九功吩咐道,“讓刑部的人嚴懲這個人拐子。”
“是,萬歲爺。”
康熙老爺子對張家父子並沒有起疑心,他心裏清楚張家父子都是聰明人。不會因為弘晟救了他們家的孩子,就去投靠老四。
遠在京城郊外的弘晟他們,這個時候正在小溪裏抓魚。
弘晟和弘昌拿著叉子在小溪裏叉魚。弘晟比弘昌聰明,知道怎麽叉魚,半天的時間叉了好幾條魚。而弘昌這孩子一條魚都沒有叉到,還弄得一身都是水。
等到他們迴到莊子,就見遠秀和月白她們剛剛采摘粽葉迴來。
如今已經四月底了,離端午節沒有幾天了。遠秀決定在這幾天包粽子。
“四嫂,你這是要親手包粽子嗎?”
“在莊子裏沒有什麽事情做,包粽子打發下時間。”遠秀讓月白她們把粽葉拿到廚房去清洗。
“額娘,我要包粽子。”弘晟舉起手說道,“我要包幾個粽子給皇瑪法、阿嬤,還有老祖宗。”
弘昌也連忙舉手:“我也要包粽子。”
“好,明天我們一起包粽子。”
十三爺摸了摸兒子的腦袋,“你多包幾個粽子,到時候帶迴去給你額娘吃。”
弘昌抬手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包在我身上。”
“四嫂,我下午就要迴京城了,弘昌就留在莊子,要麻煩你多照顧幾天了。”十三爺迴京城還有事情要做。
“十三爺客氣了。”
弘晟少年老成地說道:“十三叔放心,我會照顧好弘昌弟弟的。”
弘昌抱著弘晟,一副完全依賴地小模樣,“我會乖乖聽弘晟哥哥的話。”
“最好是這樣。”這幾天,十三爺見兒子在弘晟的影響變得乖巧懂事,心裏是十分的欣慰。瞧著兒子這麽喜歡跟弘晟玩,他就沒有做壞人地把兒子帶迴家。
“哼,阿瑪你快點迴去吧。”弘昌鼓著臉說道,阿瑪真討厭。
“你這臭小子……”弘昌這臭小子有了弘晟後,就完全不想要他這個阿瑪了。
“十三爺,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待會我讓人給你準備一些野菜,你帶迴去讓福晉她們也嚐一嚐。”
十三爺連連點頭:“好好好,讓他們多準備一些。”十三爺來到莊子這幾天,深深地愛上了野菜。
四爺發話:“先用午膳。”
用午膳的時候,弘昌依舊跟著弘晟吃飯。他現在已經能完全自己吃飯了,雖然還是會吃的臉上和桌麵都是飯菜。
等四爺他們用完午膳,宮裏就派人送來一封信,是老爺子寫給四爺的信。
四爺看完信後說道:“皇阿瑪說端午節過後會去暢春園避暑,讓我把弘晟送到暢春園。”
“皇瑪法肯定是想我了。”
“皇阿瑪還在信裏說今天上午張英去見他了,求皇阿瑪答應他做弘晟的先生。”四爺沒想到張英會主動提出教導弘晟,不過這對弘晟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昨天來的老爺爺要做我的先生嗎?”弘晟有些受寵若驚,張英可是文華殿大學士,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這可是一件好事情。”十三爺替弘晟感到開心,“張老的學識淵博,還曾經做過太子的師傅,他來教弘晟真的是太好了。”
四爺之前完全沒想過請張英教導弘晟,畢竟張英已經卸任很多年,再者張英以前是太子的先生,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去請張英做弘晟的先生。如今張英主動要求做弘晟的師傅,這真是太令人驚喜了。
“皇阿瑪已經答應了,等到弘晟去了暢春園,張英就開始教導弘晟。”
“弘晟,張老是個好先生,你可要跟他好好學。”
弘晟多多少少知道張英的厲害,能被張英教導的確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他現在隻有三歲啊。
“阿瑪,我才三歲就要上學了嗎?”不是等到他六歲,才會正式地給他啟蒙嗎?
四爺看著弘晟不太願意地小模樣,好笑地說道:“弘晟,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請張老做先生嗎?”
弘晟可不管有多少人想要被張英教,他現在不想上學。
“阿瑪,我才三歲!”
十三爺伸手戳了戳弘晟氣成河豚臉,打趣他道:“弘晟你不是總說自己是男子漢麽,怎麽現在怕上學了?”
“弘晟,這是張老的一片心意,你不能拒絕。”在四爺看來,弘晟雖然隻有三歲,但是也能正式啟蒙了。
“那我以後不是不能隨便玩了嗎?”弘晟在心裏哀歎他的快樂童年即將結束。
“之前萬歲爺提過一次,那麽代表萬歲爺有這個打算。”張英沒有卸任官職之前,可是康熙老爺子身邊的重臣之一,對當今聖上多多少少有點了解。聖上一般不會隨便開口,一旦開口就代表這件事情他心裏有了這個決定。
“如今四阿哥年紀小,所以萬歲爺沒有再提。等到四阿哥六歲,萬歲爺會讓我去教導四阿哥的。”張英今天見到弘晟後,就喜歡上這個聰慧靈秀的孩子,“這次我們家欠四貝勒爺這麽大的人情,就讓我用這件事情來還吧。”與其讓萬歲爺下令讓他教導四阿哥,不如他主動提出教導四阿哥。
“父親,哪怕這樣,也不夠還這次的恩情。”張廷玉對四爺心裏充滿感激,也很想好好地感謝四爺,但是……唉……這真的不好辦。
“四貝勒爺讓我們不用在意,我們也隻能這麽做了,不然我們表現的太過,隻會害了四爺和我們家。”張英想來想去,也覺得隻能由他來教導四阿哥來償還這份恩情了。
“父親說的是。”
“以後四貝勒爺如果遇到大麻煩,你暗中幫一下吧。”
“父親,不用您說,我也會這麽做的。”
“這次真的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邊張家對報恩一事發愁,那邊四爺他們是真的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不過,四爺怕康熙老爺子多想,還是特意寫了一封信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爺子,他在信裏一直強調救下張英的孫子是弘晟,而不是他。
次日,康熙老爺子下了朝後,就見張英和張廷玉父子求見。
張英已經卸任多年,許多年沒有進宮見老爺子。今天忽然求見,老爺子心裏是有些訝異意外的。
“張英,看到你精神不錯,朕心裏就放心了。”
“托了皇上的福,草民的身子還算硬朗。”
畢竟是以前的重臣,老爺子先是關心地詢問了下張英這些年養老的生活。
張英跟老爺子說了他這些年是怎麽養老,又是怎麽享受天倫之樂的。
許久未見的君臣像老朋友一樣,閑聊了一會兒。
“皇上,這次草民進宮是有一件事情求您。”
張英這麽開門見山,讓康熙老爺子略微驚奇,“什麽事情?”
“皇上,草民想求您讓草民去做四貝勒爺的四阿哥的先生。”
康熙老爺子聞言,嘴角挑起饒有興味地弧度:“哦?”
“不瞞皇上,草民這麽做是因為報恩。”
“報恩?”康熙老爺子一頭問號,心想張英在說什麽。
“是這樣的……”張英把孫子走失並且昨天被弘晟救下來一事,一五一十地向老爺子稟告。
“如果沒有四阿哥,草民的孫子怕是……”說到這裏,張英紅了雙眼,聲音哽咽。
康熙老爺子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驚愣了半響才迴過神來,有些不敢置信地說道:“原來是這麽一迴事。”弘晟這孩子救下張英的孫子,還真的是……令人意想不到。
“皇上,雖然四貝勒爺說隻是舉手之勞,讓草民一家人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這對草民一家來說猶如救命之恩,草民一家人無以為報。”張英抬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聲音哽咽沙啞,“皇上您之前想讓草民教導四阿哥,草民想著也隻能用這件事來報答這次的恩情。”
康熙老爺子眼眸銳利地看向張廷玉,“張廷玉,你覺得呢?”
張廷玉跪下來,神色恭謹地說道:“皇上,四阿哥救下臣的兒子,這對臣,甚至對臣的一家來說是再造之恩,臣不知道該怎麽報答四阿哥……”
康熙老爺子看著張廷玉沒有說話,但是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禦桌。咚咚咚的一聲聲響,像是敲在張家父子的心頭上。
“皇上,臣身為父親,理應親自報答四阿哥,但是臣……不願意……隻能請父親幫臣報答這份恩情了。”張廷玉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臣不想辜負聖恩,隻能向皇上請辭。”這件事情稍微處理不好,就會讓皇上對他們張家和四爺產生懷疑不滿。他得向皇上表明,哪怕他受了四貝勒爺這麽大的恩情,他也不願意成為四貝勒爺一黨。
張英跪在地上,姿態非常謙卑,“皇上,草民沒有什麽的本事,但是讀了一輩子的書,可以略盡綿薄之力為四阿哥啟蒙。”
禦書房的氣氛,忽然變得沉默下來。
跪在地上的張英和張廷玉心驚膽戰,連大聲唿吸都不敢。
候在一旁的梁九功也是放輕了唿吸,不敢在這個時候發出聲。
跪在地上的張英父子額頭上布滿了冷汗,一動不敢動。
就在張家父子驚惶不安到快要不能唿吸的時候,康熙老爺子終於開口了:“張英,你覺得弘晟怎麽樣?”
這個問題問得張家父子具是一震,隨後張英反應過來,恭謹地迴答道:“不瞞皇上,草民昨天第一眼見到四阿哥的時候,腦子裏立馬蹦出來鍾靈毓秀這個詞。”
“鍾靈毓秀嗎?”老爺子輕笑一聲,“既然你想要報答弘晟,那就去教導弘晟吧。”
張英聽了後,心裏一直緊繃的一根弦終於能放鬆了。
“草民謝皇上。”
“至於張廷玉,你不用請辭。”康熙老爺子眸光犀利地看著跪在地上的張廷玉,飽含深意地一笑,“朕相信你。”
張廷玉心裏鬆了一口氣,旋即朝老爺子重重地磕了一個頭:“臣絕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
“都起來吧。”
“謝皇上。”
“端午節後,朕會去暢春園避暑,到時候會把弘晟接到暢春園來,張英你就在暢春園教導弘晟。”老爺子原本想等過兩年,再讓張英教導他。沒想到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讓張英主動要求教導弘晟,那就成全他。
“草民遵命。”
“弘晟這孩子天資聰穎,張英你可要悉心地教導。”
“草民一定傾盡全力教導四阿哥。”張英一聽老爺子這番話,心裏就明白老爺子很看重弘晟這個孫子。
~~~
等張家父子離開後,康熙老爺子看了四爺寫來的信。
“弘晟這孩子不僅聰明,還心細如發。”老爺子向一旁的梁九功炫耀到,“這孩子看到張英的孫子長得白淨,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就讓老四把牙行的人全部抓了起來。”
梁九功裝作不明白地樣子,神色迷茫不解地說道:“張大人的孫子和其他人有什麽不一樣嗎?”
“其他孩子麵黃肌瘦,而張英的孫子細皮嫩肉,一看就知道這孩子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才會讓弘晟注意到異樣。”康熙老爺子笑著說,“老四和十三都沒有發現異常,可是被弘晟這孩子察覺到了。”
“四阿哥真的是太聰明了。”梁九功早就看出弘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
“這孩子總是讓人意外驚喜。”康熙老爺子心裏感慨道,弘晟這孩子去集會救下一個孩子,竟然是張英的孫子,這運氣還真是不錯。
“皇上,隻有像四阿哥這樣細心又善良的孩子才能注意到張大人的孫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
“是啊,老四說這孩子救了張英的孫子並不覺得有什麽,那孩子說不管是誰的孩子,他看到了都會救下來。”康熙老爺子對梁九功吩咐道,“讓刑部的人嚴懲這個人拐子。”
“是,萬歲爺。”
康熙老爺子對張家父子並沒有起疑心,他心裏清楚張家父子都是聰明人。不會因為弘晟救了他們家的孩子,就去投靠老四。
遠在京城郊外的弘晟他們,這個時候正在小溪裏抓魚。
弘晟和弘昌拿著叉子在小溪裏叉魚。弘晟比弘昌聰明,知道怎麽叉魚,半天的時間叉了好幾條魚。而弘昌這孩子一條魚都沒有叉到,還弄得一身都是水。
等到他們迴到莊子,就見遠秀和月白她們剛剛采摘粽葉迴來。
如今已經四月底了,離端午節沒有幾天了。遠秀決定在這幾天包粽子。
“四嫂,你這是要親手包粽子嗎?”
“在莊子裏沒有什麽事情做,包粽子打發下時間。”遠秀讓月白她們把粽葉拿到廚房去清洗。
“額娘,我要包粽子。”弘晟舉起手說道,“我要包幾個粽子給皇瑪法、阿嬤,還有老祖宗。”
弘昌也連忙舉手:“我也要包粽子。”
“好,明天我們一起包粽子。”
十三爺摸了摸兒子的腦袋,“你多包幾個粽子,到時候帶迴去給你額娘吃。”
弘昌抬手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包在我身上。”
“四嫂,我下午就要迴京城了,弘昌就留在莊子,要麻煩你多照顧幾天了。”十三爺迴京城還有事情要做。
“十三爺客氣了。”
弘晟少年老成地說道:“十三叔放心,我會照顧好弘昌弟弟的。”
弘昌抱著弘晟,一副完全依賴地小模樣,“我會乖乖聽弘晟哥哥的話。”
“最好是這樣。”這幾天,十三爺見兒子在弘晟的影響變得乖巧懂事,心裏是十分的欣慰。瞧著兒子這麽喜歡跟弘晟玩,他就沒有做壞人地把兒子帶迴家。
“哼,阿瑪你快點迴去吧。”弘昌鼓著臉說道,阿瑪真討厭。
“你這臭小子……”弘昌這臭小子有了弘晟後,就完全不想要他這個阿瑪了。
“十三爺,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待會我讓人給你準備一些野菜,你帶迴去讓福晉她們也嚐一嚐。”
十三爺連連點頭:“好好好,讓他們多準備一些。”十三爺來到莊子這幾天,深深地愛上了野菜。
四爺發話:“先用午膳。”
用午膳的時候,弘昌依舊跟著弘晟吃飯。他現在已經能完全自己吃飯了,雖然還是會吃的臉上和桌麵都是飯菜。
等四爺他們用完午膳,宮裏就派人送來一封信,是老爺子寫給四爺的信。
四爺看完信後說道:“皇阿瑪說端午節過後會去暢春園避暑,讓我把弘晟送到暢春園。”
“皇瑪法肯定是想我了。”
“皇阿瑪還在信裏說今天上午張英去見他了,求皇阿瑪答應他做弘晟的先生。”四爺沒想到張英會主動提出教導弘晟,不過這對弘晟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昨天來的老爺爺要做我的先生嗎?”弘晟有些受寵若驚,張英可是文華殿大學士,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這可是一件好事情。”十三爺替弘晟感到開心,“張老的學識淵博,還曾經做過太子的師傅,他來教弘晟真的是太好了。”
四爺之前完全沒想過請張英教導弘晟,畢竟張英已經卸任很多年,再者張英以前是太子的先生,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去請張英做弘晟的先生。如今張英主動要求做弘晟的師傅,這真是太令人驚喜了。
“皇阿瑪已經答應了,等到弘晟去了暢春園,張英就開始教導弘晟。”
“弘晟,張老是個好先生,你可要跟他好好學。”
弘晟多多少少知道張英的厲害,能被張英教導的確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他現在隻有三歲啊。
“阿瑪,我才三歲就要上學了嗎?”不是等到他六歲,才會正式地給他啟蒙嗎?
四爺看著弘晟不太願意地小模樣,好笑地說道:“弘晟,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請張老做先生嗎?”
弘晟可不管有多少人想要被張英教,他現在不想上學。
“阿瑪,我才三歲!”
十三爺伸手戳了戳弘晟氣成河豚臉,打趣他道:“弘晟你不是總說自己是男子漢麽,怎麽現在怕上學了?”
“弘晟,這是張老的一片心意,你不能拒絕。”在四爺看來,弘晟雖然隻有三歲,但是也能正式啟蒙了。
“那我以後不是不能隨便玩了嗎?”弘晟在心裏哀歎他的快樂童年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