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伸手扶額,難以想象自己會做出這麽幼稚的事情來。


    遠秀也是一臉羞恥的表情,不敢相信自己會做出這麽幼稚可笑的事情來。


    “阿嚏……”滿臉都是麵粉,鼻子發癢,弘晟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一聽弘晟打噴嚏,四爺和遠秀的注意力瞬間轉移到兒子身上。


    “受涼了嗎?”


    弘晟揉了揉鼻子,甕聲甕氣地說道:“不是,我鼻子癢。”


    四爺見他們滿身都是麵粉,無奈又好笑地歎了口氣,“弘晟跟阿瑪去沐浴。”


    “好。”


    遠秀把月白她們叫進來收拾屋子。


    因為頭發上也沾了麵粉,洗澡的時候,四爺和弘晟順便也把頭洗了。


    等遠秀洗完澡出來,就見四爺和弘晟披頭散發地坐在榻上。每次看到四爺披散著頭發的模樣,遠秀覺得有些辣眼睛,很想吐槽。


    四爺的頭發因為長時間編著辮子,每次洗好頭散開晾著的時候,就像方便麵,十分敗壞四爺英俊的形象。


    說實話,對於清朝男人的發型,真的欣賞不來。遠秀覺得幸好四爺顏值高,不然就這一頭猶如方便麵的發型真的不忍直視。


    四爺披散著頭發坐在榻上,拿著巾帕給弘晟擦頭發。


    “阿瑪,輪到我給你擦頭發了。”弘晟的頭發沒有四爺那麽長,也沒有四爺那麽多,被四爺用幹的巾帕擦了一會,就差不多幹了。


    “好。”


    弘晟站在四爺的背後,拿著巾帕認認真真地給四爺擦頭發。


    “阿瑪,你的頭發好多。”


    “等你長大了,頭發也會變多。”


    弘晟用力地給四爺擦了一會頭發後,一雙小手就泛酸了。


    “阿瑪,我擦不動了。”


    “可以了。”四爺把背後的弘晟拉到麵前來,“阿瑪待會要寫信給你皇瑪法,你要寫嗎?”


    弘晟聽到這話,雙眼頓時一亮,舉起右手說道:“寫!我要寫!”


    “那我們一起寫吧,明天阿瑪派人送到宮裏。”雖然四爺跑到莊子裏來躲麻煩,但是並不代表他要徹底從康熙老爺子麵前消失。他得讓老爺子記住他,所以要經常寫信給老爺子,告訴老爺子他在莊子裏的情況。


    “我要把插秧的事情告訴皇瑪法。”


    “好好寫。”


    父子倆趴在桌子上,各自寫著各自給康熙老爺子的信。


    翌日,康熙老爺子下朝後,就收到了四爺父子倆的信。


    第46章


    四爺在信裏把他和弘晟插秧一事的過程非常詳細地寫了出來, 隨後感慨農民的辛苦和不容易,最後強調不能浪費糧食。


    弘晟寫給康熙老爺子的信就非常有童趣了, 他用q版漫畫的形式把他學習插秧一事畫了下來。


    看著弘晟畫的可愛的畫, 康熙老爺子的唇角抑製不住地上揚, 對候在一旁的梁九功說道:“弘晟這孩子跑去莊子下田插秧了。”


    “四阿哥下田插秧?”梁九功一臉驚訝,心想四阿哥才三歲,四貝勒爺怎麽舍得讓四阿哥下田插秧。


    “老四在信裏說弘晟這孩子自己非要下田插秧。”弘晟主動要求下田插秧這件事情讓康熙老爺子非常意外,“老四還說弘晟這孩子學習插秧學的十分用心, 插秧也插的非常認真,而且還插得有模有樣。”


    “這……”梁九功對此隻能發出一聲驚歎, “四阿哥真厲害。”


    康熙老爺子揚起嘴角笑道:“弘晟這孩子總是能給朕驚喜。”小小年紀不嫌髒不怕苦,認真地學習插秧,體會到農民的不容易, 感慨珍惜每一粒糧食。在這方麵,三歲的弘晟要比很多人都強。


    “萬歲爺,別說皇家,就是普通老百姓家裏, 三歲的小孩子肯定是不願意下田插秧的。”梁九功說道,“可是四阿哥卻主動願意下田插秧,真的是了不起。”別說孩子, 就是很多大人也不願意下田插秧。


    “弘晟這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弘晟這孩子除了有靈氣, 還有一片赤子之心。這份赤子之心是很多人沒有的。“人雖小,但是卻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弘晟擁有的“悲天憫人”心,卻是很多人沒有的。康熙老爺子對太子越來越不滿的主要原因, 就是太子沒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奴才覺著四阿哥真的很有可能是菩薩跟前的童子。”宮裏早就有傳言說四阿哥是菩薩跟前的童子,梁九功深以為然。


    康熙老爺子聞言,乜了一眼梁九功,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弘晟可不是菩薩跟前的童子。”弘晟這孩子是小金龍。


    梁九功以為老爺子不滿,趕緊跪下來請罪:“奴才胡說,請萬歲爺降罪。”他怎麽把宮裏的傳言給說了出來,萬歲爺平時做討厭的就是這種無根無據的謠言。


    “起來吧,朕沒有怪罪你。”


    “謝萬歲爺。”


    康熙老爺子忽然想到他今年還沒有去春耕,對梁九功吩咐道:“朕今年還沒有親耕,傳令下去兩天後朕要親耕。”每年春天老爺子都會親自下田做事,去年是耕地,今年就插秧吧。


    “萬歲爺,今年跟您去親耕的人……跟去年一樣嗎?”梁九功本來不想多嘴問的,但是今年皇上對太子很不滿,說不定皇上不想帶太子去親耕。


    康熙老爺子聽了這話,瞬間明白梁九功是什麽意思,微微蹙了下眉頭,旋即麵無表情地說道:“一樣。”


    去年跟康熙老爺子去親耕的人員,有皇子們,四品以上的大臣,以及擁有郡王以上爵位的宗親們。


    梁九功得令後,就把老爺子這道聖旨宣布了下去。


    很快,皇子們和大臣們收到參加親耕的聖旨,開始籌備起來。


    康熙老爺子寫了封迴信給四爺,在親耕那天讓四爺帶著弘晟去參加。


    遠在京城郊外的四爺暫時沒有收到老爺子的迴信,也沒有收到參加親耕一事的消息。此時,四爺正在帶著兒子釣魚。


    在莊子的南邊有一個小湖泊,湖泊裏的水是從山裏流下來的。按理說,山裏的水清澈,湖泊應該能清澈到底,但是這個小湖泊裏長滿了水草,深不見底。


    四爺突然來了釣魚的興致,就帶著弘晟去小湖泊邊釣魚。


    父子倆手裏拿著魚竿,坐在小湖邊,耐心地等著魚兒上鉤。


    剛坐下來沒多久,弘晟的魚竿有了動靜,激動地叫了起來:“阿瑪!”


    四爺放下手中的魚竿,伸手幫弘晟提前魚竿。刷的一聲,隻見一條魚從水中被提了出來,魚尾在空中擺出一個漂亮的弧形。


    “好大的魚。”弘晟一張臉不知道是被太陽曬紅的,還是因為太過激動變紅的。


    蘇培盛連忙過去把魚鉤上的魚取了下來,放在裝著水的木盆裏。


    一條鯽魚,大概有二三兩重。


    “阿瑪,我厲害吧。”第一次釣魚就釣上這麽大的鯽魚,弘晟心裏得意極了。


    瞧著兒子臉上一副得意洋洋地表情,四爺伸手輕拍了下兒子的小腦袋,笑著說:“運氣不錯,再接再厲。”


    “嗯嗯嗯,我要多釣幾條魚,到時候請阿瑪和額娘和喝鯽魚豆腐湯。”


    蘇培盛給弘晟的魚鉤上好餌料,把魚竿遞到弘晟的手裏:“四阿哥真厲害。”


    “我還能更厲害。”弘晟驕傲地揚起下巴,“我要釣一條更大的。”


    四爺聽到兒子誇下海口,失笑地搖搖頭:“弘晟不要說大話。”


    “阿瑪,我才沒有說大話,我一定能釣到更大的魚。”說完,他重新坐在小湖邊,繼續釣魚。“你等著看好了。”


    “好,阿瑪等著。”這孩子剛釣到一條魚就驕傲自大起來。


    兩刻鍾後,弘晟的魚竿又有動靜了。這次他沒有叫四爺幫他,而是自己用力地把魚竿提了起來,結果因為太重,手中的魚竿跌落在地。


    四爺看到這幅情景,連忙伸手把弘晟的魚竿撿了起來,稍微用力就把水下的魚提溜了出來。


    “大魚!”看著被提溜到空中的魚,弘晟興奮地大叫著。


    是一條鯉魚,大概有七八寸這麽長。


    “阿瑪,你看,我說我能釣一條比剛才大的魚吧。”如果弘晟有尾巴的話,他現在的尾巴已經翹上天了。“我說到做到了吧。”


    四爺好笑地說道:“不錯。”


    “我還要釣一條更大的。”酸菜魚很好吃,他要釣一條更大的魚做酸菜魚。


    四爺鼓勵道:“阿瑪等你釣一條更大的。”


    一次兩次釣上魚,可以說運氣好,但是第三次釣上更大的魚,就不能用運氣好來形容。


    弘晟第三次又釣到三四斤重的鯉魚,這讓四爺驚訝了。


    一上午的時間,四爺一條魚沒有釣上,而弘晟一條接著一條釣到,而一條比一條大。


    對於這個情況,四爺驚得說不出來,弘晟這運氣未免太好了點。


    迴到莊子後,弘晟就迫不及待地向遠秀炫耀他釣魚的“功績”。遠秀聽得是一愣一愣,聽完後她和四爺一樣非常吃驚。


    “爺,你釣到魚了嗎?”


    四爺輕輕地搖了下頭:“沒有,一條也沒有釣上。”


    遠秀忍著笑說:“爺,看來你的運氣不好。”


    四爺當然沒有錯過遠秀眼底掩飾不住的笑意,“恩,運氣不好。”


    弘晟一上午的時間,釣到六七條魚。托了弘晟的福,遠秀和四爺他們中午吃到了鯽魚燉豆腐、酸菜魚、水煮魚片。


    用膳的時候,四爺不嫌麻煩,十分有耐心地給弘晟挑魚刺。


    遠秀每次看到四爺動作細致地給弘晟挑魚刺,都會在心裏感歎四爺真有耐心。在這一點上,她比不上四爺。


    弘晟很喜歡吃魚,這頓午膳吃的是一本滿足。


    用完午膳後,四爺牽著弘晟去散步。


    “阿瑪,我們下午放風箏吧。”


    “好。”


    “上次跟皇瑪法放風箏沒有放過癮,這次我要放過癮。”在宮裏放風箏還是太“憋屈”了。


    就在弘晟嘰嘰喳喳地跟四爺說放風箏的事情時,忽然聽到前麵有什麽東西在叫。仔細聽的話,像是鳥叫聲,但是又不像鳥叫聲。


    “阿瑪,這是什麽東西在叫?”這聲音聽起來很悲傷,也很痛苦。


    四爺仔細地聽了一會兒,隨後說道:“好像是鷹。”


    “鷹?”弘晟一雙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阿瑪,我們快點過去看看。”說完,就拉著四爺跑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皇孫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年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年玉並收藏大清皇孫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