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個,藿香頓時一陣心絞痛。臉上都變白了。你可真能慷他人之慨啊,我男人拿家裏的積蓄給你閨女治病,你倒拿我們的錢請我們吃飯?
“我先去上班了,你們慢慢吃。”她說完就走,真怕再待下去就無法維持這表明的和諧了。
等她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楊鐵檻轉頭看弟弟:“咋了這是?”結婚三年,雖說沒見過麵,這弟媳還是可以的啊,說不讓再郵錢了依舊繼續往迴寄,逢年過節的還給寄布料啥的。
楊建軍趕快笑笑:“沒事……也許工作不順當。”
王愛珍趕快說:“這城裏的女人不容易,得跟男人一樣上班。你多擔待些,別跟人發驢脾氣。”
她到楊家的時候,楊建軍才六歲,可以說是她一手帶大的,真正的長嫂如母。所以楊建軍對嫂子非常尊敬。
“我知道,大嫂。”
幾人吃了飯,李玉萍抱著孩子到另一間屋子喂了奶,又給孩子換了尿片,一行人才往醫院去。
之前楊建軍已經約好了兒科的專家,他們一來徑直的去了人家的辦公室。兩位四五十歲的大夫在檢查後神色凝重。
李玉萍給孩子收拾,楊鐵檻心裏一咯噔,都沒敢開口問結果。還是楊建軍開口問道:“怎麽樣,我小侄女沒事吧?”
其中一位女大夫搖頭道:“不太好,孩子明顯的發育遲緩。對聲音色彩都不敏感。甚至是沒反應。……極有可能神經方麵的問題。”
王愛珍的眼淚已經下來了,急切的開口問:“那到底是什麽問題,能治嗎?”
楊鐵檻也趕快問:“是,這該咋治?我們帶了錢了。”
女大夫搖搖頭:“不是錢的問題,這孩子還小,無法準確判斷,不過應該存在智力方麵的問題,極有可能是……”
楊鐵檻暗歎:“是啥,您就是說吧。”
“有可能是弱智,甚至癡呆。”
王愛珍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低著腦袋嚶嚶的低泣。楊建軍拍拍嫂子安慰,隨即抬起頭來問大夫。
“那還有的治嗎?”
“有的治,你們別著急哭。”
大夫的話剛落地,王愛珍已經擦了把臉抬起頭,一把抓住大夫的手“您快說,我們砸鍋賣鐵也給孩子治,求求你救救我閨女。”
大夫拍拍她的手安慰:“別太難過。你們來的早,若是盡早幹預,孩子在三歲之前是有可能恢複正常的,就算不能完全恢複,隻要你們積極的幹預,也有望達到自理的水平。”
“治,我們好好治。大夫你說這要咋幹預?”
“做一些開發智力的訓練,平時多與孩子說話。教她認識身邊的物品或者人……”老大夫說的口幹舌燥,喝了口水總結道:“就是要細心耐心一些,千萬別對孩子發火,她本身有問題,發火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對發育不利。”
“哎。”楊鐵檻夫妻答應一聲,仔細的記下大夫的話。“那不用吃啥藥?”
“不用,這個主要是家人對孩子的影響,你們多費心吧。”
一旁抱著小姑子的李玉萍輕輕的拍著孩子的後背,心裏慶幸老公公有遠見。這要是讓那些長舌婦們當麵笑話孩子,這孩子還不知道要受啥影響呢。以後得更加注意,誰再敢亂說,姑奶奶預備上大棍子侍候。
小精靈蹦躂的喜笑顏開:你這地球的醫生還有些水平,我們公主神魂受損,可不就得好好滋養嘛。不僅需要豐盛的食物,更重要的就是身邊人的愛與耐心。這迴好了,借你的口,這家人會更加上心,我暫時放心了。
從醫院裏出來,王愛珍抱著孩子又開始流淚。楊鐵檻拍拍媳婦安慰:“別難過了,大夫不是說有的治嘛,咱好好教孩子,以後肯定能好,不求她多聰明,隻要能自理就好。”
李玉萍也寬慰婆婆:“爹說的對,咱們好好養,多用心。以後有小軍他們弟兄倆寵著姑姑,您別太擔憂。”
王愛珍抹抹淚,“嗯,咱好好養。”
楊建軍的家裏,不大的房子分為裏外間,裏間是臥室,外間是廚房。他們一進來,不大的房子頓時擠滿。
藿香不在家,楊建軍有些不好意思。給他們倒上水,趕快就出門去買菜。楊鐵檻本想說要不就吃食堂,又怕弟弟難堪,隻好咽下了口中的話。
李玉萍在廚房瞅瞅,問婆婆:“咱晚上吃啥,要吃麵的話,我現在就和麵。”
“……烙烙餅吧,我看那兒有白麵。再加些玉米麵。”
“行,那我先和麵。”
王愛珍給閨女脫了外麵的棉衣,看小叔子家挺暖和,讓兒媳燒水,給閨女洗洗,讓她鬆快鬆快。
活好麵,李玉萍跟婆婆一起給小姑娘洗澡。這時藿香迴來了,手裏抱著一歲多的小兒子。
裏屋,王愛珍正在給閨女穿衣服。透過細窄的門縫,那細膩柔軟的內衣和帶著kt貓圖案的衣服刺痛了她的眼。
看看兒子身上的花布棉襖,她默默的把兒子放到了外間的木頭小車裏。臉上好容易積攢的笑容也沉寂了下去。
楊建軍迴來,瞪她一眼小聲的說:“不是說早點兒迴來做飯的嗎?”
“我不得去接孩子嗎。”
看她臉色不好,語氣也差,楊建軍選擇閉嘴。這娘們已經一肚子的火,別惹她爆發了。等一下把沒花的錢給她,她估計就正常了。
王愛珍抱著閨女出來,李玉萍跟嬸嬸笑笑,端過她手裏的菜:“我來做飯,您跟我媽看著孩子就行。”
藿香滿腹酸澀,勉強擠出一個笑:“嗯,今兒大夫咋說的?孩子沒什麽大問題吧?”
王愛珍歎口氣:“說是讓好好養著,多教孩子也許能恢複。”
“哦,”藿香明顯的情緒不高,但還是陪著嫂子拉家常。之後吃飯的時候也隻是不怎麽吭聲,並未再有什麽不滿的表情外露。
等楊建軍送他們去招待所,進了房間楊鐵檻才拉他坐下,從包裏掏出一個存折來給他。
“這是這幾年你寄迴家的錢,我都給你存起來了。這迴正好給你。”
楊建軍一把推迴:“這怎麽行呢,這是我孝敬你們的。之前我結婚你已經給我那老些了,咋能把這也給我呢。”
王愛珍把閨女放到床上,讓她躺的舒服些。“之前就跟你說了,你結婚後不用再往家裏寄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你這孩子非不聽,我們隻好給你攢起來。”
“快拿著。”楊鐵檻強硬的塞到他手裏,“趕快拿迴去,你現在也過著一家人家,男人家頂天立地,養育妻兒。不能讓老婆孩子跟著你受罪。你媳婦夠好的了,能容你把家裏的錢都拿出來給侄女治病,這份情我跟你嫂子領了。”
想起他媳婦今天的態度,楊建軍不禁臉紅。“我自小是您和嫂子養大的,如今孝敬你們是應該的。”
“我們還沒七老八十呢,就是老了,我們也有仨兒子,哪兒用你如此啊。如今三兒也在部隊,免不了你得照應。”楊鐵檻轉頭望著床上那小小的身影:“如今,我跟你嫂子最不放心的就是這個小閨女,你要真有心,我們百年後照應你侄女,我們感激不盡。”
“大哥這是說的哪裏話,小侄女我一定盡心看顧。當自己閨女一樣。”
王愛珍又流淚。我心愛的閨女啊!媽媽盼你一世喜樂、平安。願拿自己的所有換你健康。願我一生的福報都應在你的身上。
第8章 被舉報了
楊建軍一路思謀,心裏生出濃濃的愧疚。他是哥嫂一手養大,如今該是他報答的時候,可他們就隻是來一趟,他還沒讓他們順心。
不過他自小被大哥教育的三觀極正,倒未因此遷怒自己媳婦。大嫂說的對,結婚三年,每次都是她往迴寄錢,從未說過一個不字。這迴他把家裏所有的積蓄都拿走,哪個女人也會惱火的。她隻是自己生悶氣已經很好了。
到家推門而入,藿香在裏麵聽到動靜卻氣的根本不想理他。你這個大傻子,一心要孝敬哥嫂,我明白你拿他們當父母的心情。
可你看看,就人家身上那裝扮,尤其是那個小姑娘身上的衣服,那是窮苦老農民的樣子嘛。過的可比你好多了。他們拿著咱的錢揮霍,你還讓我熱情的笑臉相迎,原諒我不是唱戲的,沒人家那水平。
“還生氣呢?”看老婆不理他,男人伸手到她麵前晃晃:“你看這是啥?”
藿香下意識的睜眼,等看清男人手裏的東西,驚的一骨碌坐起來,一把奪過仔細的數數。
“一分都沒花,咋還多出本存折?”
“說是這三年給咱們攢的,來迴的寄浪費郵費,不如存在銀行有利息。這迴一起給咱們了。”
“這……我……這……”
藿香臉色風雨變換,楊建軍自然明白她。伸手摟住媳婦:“是不是覺得不好意思,我臉上這火也剛落下去。”
“我以後怎麽有臉見哥哥嫂子,咱結婚的時候他們就給了那麽多,說咱新婚什麽都得買,怕手頭不寬裕了受製。如今又……我今兒還……”
“行了,哥嫂都是大度的人,不會計較這些的。”他從另一個兜裏掏出一張票來給她:“這是大哥給我的自行車票,也不知他在哪兒弄的,說是給你買車上班來迴的也方便。”
拿著這小小的自行車票,藿香感動又羞愧。抓在手裏如握火炭,燙的她口鼻發酸,眼淚都下來了。
“我……咱明天帶大哥大嫂下食堂,我給他們賠罪。”
“不用,已經買了明天的票,他們擔心家裏,急著迴呢。”看媳婦還欲說什麽,他笑笑用一根手指捂住她的嘴:“大哥大嫂說,要是咱真有心,以後多看顧小侄女就好。我已經應承以後當自己閨女的。”
藿香頓了一下,隨即點頭:“我知道了,會把小侄女當自己閨女的。等孩子上學,就接到咱們家來,我保證好好養著。”
翌日,楊建軍兩口子送他們上火車。楊鐵檻這才把帶的東西給他們:“光顧擔憂我閨女了,把這忘了個幹淨。昨晚都沒想起來,你們今兒帶迴家吧。”
看到那一袋子金黃的小米,藿香又是一陣愧疚:“聽說今年收成不好,大哥你們留著自己吃吧。”
楊建軍也說:“嗯,普遍的幹旱,如今城裏的糧站好多東西都開始限量了。你們快留著自己吃,我們在部隊,咋也餓不著。”
“自然是有才給你們的,我難道會餓著肚子給你們省嘛。快拉迴去,記得悄悄的別讓人看見。”
兩口子的愧疚都快要逆流成河了,大哥大嫂一片心意,他們隻好收下。在心裏默默的記著。
坐著火車順利到家,李玉萍先把炕抹了一遍。讓小姑子躺炕上舒服的睡覺。這才坐上車去姐姐家接自家倆兒子。
有了醫囑,楊家人接下來對小公主更是精心。開春下地,王愛珍再沒去上工。一心在家照顧孩子。
到五月,天氣依舊幹旱。但上麵卻有了新舉措。為了響應號召,各大隊開始實行大鍋飯政策,中午都不休息,食堂吃了飯接著到地裏上工。
夜裏,楊家人關上門坐在飯桌上偷吃饅頭,咽下口中的雞蛋羹,李玉萍長長出了口氣。
“我的天啊,如今食堂那飯是啥啊,跟泔水似得,連鹽都沒了嗎?這才倆月不到吧。”
楊鐵檻歎氣:“豬羊雞都殺完了,眼下庫房的糧都開始吃緊。再這麽下去……”
他沒說完,可接下來的話大家都知道是啥。楊國慶看看桌子上的三合麵饅頭,還有一大鍋的大碴粥。和媳婦對視一眼,誰都不問這東西是哪兒來的。
之前家裏就不對勁兒,就算老爹是支書,可也不能這麽寬裕啊。不過兩口子都是明白人,老漢不說,他們就裝傻。反正每天晚上都能補貼一頓。
要是老漢需要人幫忙了,肯定會招唿他們的。楊國慶在心裏盤算過,若是老爹有啥不可告人的事兒漏了餡兒,到時他這當兒子的頂上就是了。
翌日,李玉萍在食堂打了飯,端上一家人的口糧迴了家。放下手中的大盆,她先把小姑子抱起來喂奶。
“上午吃奶粉嗎?”
“沒,咋也不吃。不過她倒也不哭。”
“哎,這咋行。要不我下午休息的時候偷偷迴來一趟,上午時間短還沒事,下午時間太長,把寶貝餓壞了可咋整。”
“要不,你也別上工了?”
“……不行,別人會懷疑的。今兒東麵的孫寡婦已經說我,奶著倆孩子都沒見瘦。我要再不出工,還不定人咋編排呢。”
王愛珍歎口氣,“也是。我下晌給熬點小米粥,看看她喝不。”
李玉萍親親懷裏孩子的小臉蛋:“委屈我們依依了,等嫂子晚上迴來你多吃些啊!”
小姑娘胃口小,一邊的足夠。吃飽了放開,李玉萍把孩子遞給婆婆,自己抱起小兒子來喂。
這小子比姑姑大一天,可長的好似比姑姑能大出一圈來。平日裏是給啥吃啥,每天晚上跟著他們可以喝小半碗的稀粥。逮住媽媽的奶吸的那叫一個歡。
隨著白天越來越長,李玉萍休息的時候也越來越焦躁。心裏惦記著不咋喝米湯的小姑子,心裏跟長草一般刺撓。
“我先去上班了,你們慢慢吃。”她說完就走,真怕再待下去就無法維持這表明的和諧了。
等她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楊鐵檻轉頭看弟弟:“咋了這是?”結婚三年,雖說沒見過麵,這弟媳還是可以的啊,說不讓再郵錢了依舊繼續往迴寄,逢年過節的還給寄布料啥的。
楊建軍趕快笑笑:“沒事……也許工作不順當。”
王愛珍趕快說:“這城裏的女人不容易,得跟男人一樣上班。你多擔待些,別跟人發驢脾氣。”
她到楊家的時候,楊建軍才六歲,可以說是她一手帶大的,真正的長嫂如母。所以楊建軍對嫂子非常尊敬。
“我知道,大嫂。”
幾人吃了飯,李玉萍抱著孩子到另一間屋子喂了奶,又給孩子換了尿片,一行人才往醫院去。
之前楊建軍已經約好了兒科的專家,他們一來徑直的去了人家的辦公室。兩位四五十歲的大夫在檢查後神色凝重。
李玉萍給孩子收拾,楊鐵檻心裏一咯噔,都沒敢開口問結果。還是楊建軍開口問道:“怎麽樣,我小侄女沒事吧?”
其中一位女大夫搖頭道:“不太好,孩子明顯的發育遲緩。對聲音色彩都不敏感。甚至是沒反應。……極有可能神經方麵的問題。”
王愛珍的眼淚已經下來了,急切的開口問:“那到底是什麽問題,能治嗎?”
楊鐵檻也趕快問:“是,這該咋治?我們帶了錢了。”
女大夫搖搖頭:“不是錢的問題,這孩子還小,無法準確判斷,不過應該存在智力方麵的問題,極有可能是……”
楊鐵檻暗歎:“是啥,您就是說吧。”
“有可能是弱智,甚至癡呆。”
王愛珍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低著腦袋嚶嚶的低泣。楊建軍拍拍嫂子安慰,隨即抬起頭來問大夫。
“那還有的治嗎?”
“有的治,你們別著急哭。”
大夫的話剛落地,王愛珍已經擦了把臉抬起頭,一把抓住大夫的手“您快說,我們砸鍋賣鐵也給孩子治,求求你救救我閨女。”
大夫拍拍她的手安慰:“別太難過。你們來的早,若是盡早幹預,孩子在三歲之前是有可能恢複正常的,就算不能完全恢複,隻要你們積極的幹預,也有望達到自理的水平。”
“治,我們好好治。大夫你說這要咋幹預?”
“做一些開發智力的訓練,平時多與孩子說話。教她認識身邊的物品或者人……”老大夫說的口幹舌燥,喝了口水總結道:“就是要細心耐心一些,千萬別對孩子發火,她本身有問題,發火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對發育不利。”
“哎。”楊鐵檻夫妻答應一聲,仔細的記下大夫的話。“那不用吃啥藥?”
“不用,這個主要是家人對孩子的影響,你們多費心吧。”
一旁抱著小姑子的李玉萍輕輕的拍著孩子的後背,心裏慶幸老公公有遠見。這要是讓那些長舌婦們當麵笑話孩子,這孩子還不知道要受啥影響呢。以後得更加注意,誰再敢亂說,姑奶奶預備上大棍子侍候。
小精靈蹦躂的喜笑顏開:你這地球的醫生還有些水平,我們公主神魂受損,可不就得好好滋養嘛。不僅需要豐盛的食物,更重要的就是身邊人的愛與耐心。這迴好了,借你的口,這家人會更加上心,我暫時放心了。
從醫院裏出來,王愛珍抱著孩子又開始流淚。楊鐵檻拍拍媳婦安慰:“別難過了,大夫不是說有的治嘛,咱好好教孩子,以後肯定能好,不求她多聰明,隻要能自理就好。”
李玉萍也寬慰婆婆:“爹說的對,咱們好好養,多用心。以後有小軍他們弟兄倆寵著姑姑,您別太擔憂。”
王愛珍抹抹淚,“嗯,咱好好養。”
楊建軍的家裏,不大的房子分為裏外間,裏間是臥室,外間是廚房。他們一進來,不大的房子頓時擠滿。
藿香不在家,楊建軍有些不好意思。給他們倒上水,趕快就出門去買菜。楊鐵檻本想說要不就吃食堂,又怕弟弟難堪,隻好咽下了口中的話。
李玉萍在廚房瞅瞅,問婆婆:“咱晚上吃啥,要吃麵的話,我現在就和麵。”
“……烙烙餅吧,我看那兒有白麵。再加些玉米麵。”
“行,那我先和麵。”
王愛珍給閨女脫了外麵的棉衣,看小叔子家挺暖和,讓兒媳燒水,給閨女洗洗,讓她鬆快鬆快。
活好麵,李玉萍跟婆婆一起給小姑娘洗澡。這時藿香迴來了,手裏抱著一歲多的小兒子。
裏屋,王愛珍正在給閨女穿衣服。透過細窄的門縫,那細膩柔軟的內衣和帶著kt貓圖案的衣服刺痛了她的眼。
看看兒子身上的花布棉襖,她默默的把兒子放到了外間的木頭小車裏。臉上好容易積攢的笑容也沉寂了下去。
楊建軍迴來,瞪她一眼小聲的說:“不是說早點兒迴來做飯的嗎?”
“我不得去接孩子嗎。”
看她臉色不好,語氣也差,楊建軍選擇閉嘴。這娘們已經一肚子的火,別惹她爆發了。等一下把沒花的錢給她,她估計就正常了。
王愛珍抱著閨女出來,李玉萍跟嬸嬸笑笑,端過她手裏的菜:“我來做飯,您跟我媽看著孩子就行。”
藿香滿腹酸澀,勉強擠出一個笑:“嗯,今兒大夫咋說的?孩子沒什麽大問題吧?”
王愛珍歎口氣:“說是讓好好養著,多教孩子也許能恢複。”
“哦,”藿香明顯的情緒不高,但還是陪著嫂子拉家常。之後吃飯的時候也隻是不怎麽吭聲,並未再有什麽不滿的表情外露。
等楊建軍送他們去招待所,進了房間楊鐵檻才拉他坐下,從包裏掏出一個存折來給他。
“這是這幾年你寄迴家的錢,我都給你存起來了。這迴正好給你。”
楊建軍一把推迴:“這怎麽行呢,這是我孝敬你們的。之前我結婚你已經給我那老些了,咋能把這也給我呢。”
王愛珍把閨女放到床上,讓她躺的舒服些。“之前就跟你說了,你結婚後不用再往家裏寄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你這孩子非不聽,我們隻好給你攢起來。”
“快拿著。”楊鐵檻強硬的塞到他手裏,“趕快拿迴去,你現在也過著一家人家,男人家頂天立地,養育妻兒。不能讓老婆孩子跟著你受罪。你媳婦夠好的了,能容你把家裏的錢都拿出來給侄女治病,這份情我跟你嫂子領了。”
想起他媳婦今天的態度,楊建軍不禁臉紅。“我自小是您和嫂子養大的,如今孝敬你們是應該的。”
“我們還沒七老八十呢,就是老了,我們也有仨兒子,哪兒用你如此啊。如今三兒也在部隊,免不了你得照應。”楊鐵檻轉頭望著床上那小小的身影:“如今,我跟你嫂子最不放心的就是這個小閨女,你要真有心,我們百年後照應你侄女,我們感激不盡。”
“大哥這是說的哪裏話,小侄女我一定盡心看顧。當自己閨女一樣。”
王愛珍又流淚。我心愛的閨女啊!媽媽盼你一世喜樂、平安。願拿自己的所有換你健康。願我一生的福報都應在你的身上。
第8章 被舉報了
楊建軍一路思謀,心裏生出濃濃的愧疚。他是哥嫂一手養大,如今該是他報答的時候,可他們就隻是來一趟,他還沒讓他們順心。
不過他自小被大哥教育的三觀極正,倒未因此遷怒自己媳婦。大嫂說的對,結婚三年,每次都是她往迴寄錢,從未說過一個不字。這迴他把家裏所有的積蓄都拿走,哪個女人也會惱火的。她隻是自己生悶氣已經很好了。
到家推門而入,藿香在裏麵聽到動靜卻氣的根本不想理他。你這個大傻子,一心要孝敬哥嫂,我明白你拿他們當父母的心情。
可你看看,就人家身上那裝扮,尤其是那個小姑娘身上的衣服,那是窮苦老農民的樣子嘛。過的可比你好多了。他們拿著咱的錢揮霍,你還讓我熱情的笑臉相迎,原諒我不是唱戲的,沒人家那水平。
“還生氣呢?”看老婆不理他,男人伸手到她麵前晃晃:“你看這是啥?”
藿香下意識的睜眼,等看清男人手裏的東西,驚的一骨碌坐起來,一把奪過仔細的數數。
“一分都沒花,咋還多出本存折?”
“說是這三年給咱們攢的,來迴的寄浪費郵費,不如存在銀行有利息。這迴一起給咱們了。”
“這……我……這……”
藿香臉色風雨變換,楊建軍自然明白她。伸手摟住媳婦:“是不是覺得不好意思,我臉上這火也剛落下去。”
“我以後怎麽有臉見哥哥嫂子,咱結婚的時候他們就給了那麽多,說咱新婚什麽都得買,怕手頭不寬裕了受製。如今又……我今兒還……”
“行了,哥嫂都是大度的人,不會計較這些的。”他從另一個兜裏掏出一張票來給她:“這是大哥給我的自行車票,也不知他在哪兒弄的,說是給你買車上班來迴的也方便。”
拿著這小小的自行車票,藿香感動又羞愧。抓在手裏如握火炭,燙的她口鼻發酸,眼淚都下來了。
“我……咱明天帶大哥大嫂下食堂,我給他們賠罪。”
“不用,已經買了明天的票,他們擔心家裏,急著迴呢。”看媳婦還欲說什麽,他笑笑用一根手指捂住她的嘴:“大哥大嫂說,要是咱真有心,以後多看顧小侄女就好。我已經應承以後當自己閨女的。”
藿香頓了一下,隨即點頭:“我知道了,會把小侄女當自己閨女的。等孩子上學,就接到咱們家來,我保證好好養著。”
翌日,楊建軍兩口子送他們上火車。楊鐵檻這才把帶的東西給他們:“光顧擔憂我閨女了,把這忘了個幹淨。昨晚都沒想起來,你們今兒帶迴家吧。”
看到那一袋子金黃的小米,藿香又是一陣愧疚:“聽說今年收成不好,大哥你們留著自己吃吧。”
楊建軍也說:“嗯,普遍的幹旱,如今城裏的糧站好多東西都開始限量了。你們快留著自己吃,我們在部隊,咋也餓不著。”
“自然是有才給你們的,我難道會餓著肚子給你們省嘛。快拉迴去,記得悄悄的別讓人看見。”
兩口子的愧疚都快要逆流成河了,大哥大嫂一片心意,他們隻好收下。在心裏默默的記著。
坐著火車順利到家,李玉萍先把炕抹了一遍。讓小姑子躺炕上舒服的睡覺。這才坐上車去姐姐家接自家倆兒子。
有了醫囑,楊家人接下來對小公主更是精心。開春下地,王愛珍再沒去上工。一心在家照顧孩子。
到五月,天氣依舊幹旱。但上麵卻有了新舉措。為了響應號召,各大隊開始實行大鍋飯政策,中午都不休息,食堂吃了飯接著到地裏上工。
夜裏,楊家人關上門坐在飯桌上偷吃饅頭,咽下口中的雞蛋羹,李玉萍長長出了口氣。
“我的天啊,如今食堂那飯是啥啊,跟泔水似得,連鹽都沒了嗎?這才倆月不到吧。”
楊鐵檻歎氣:“豬羊雞都殺完了,眼下庫房的糧都開始吃緊。再這麽下去……”
他沒說完,可接下來的話大家都知道是啥。楊國慶看看桌子上的三合麵饅頭,還有一大鍋的大碴粥。和媳婦對視一眼,誰都不問這東西是哪兒來的。
之前家裏就不對勁兒,就算老爹是支書,可也不能這麽寬裕啊。不過兩口子都是明白人,老漢不說,他們就裝傻。反正每天晚上都能補貼一頓。
要是老漢需要人幫忙了,肯定會招唿他們的。楊國慶在心裏盤算過,若是老爹有啥不可告人的事兒漏了餡兒,到時他這當兒子的頂上就是了。
翌日,李玉萍在食堂打了飯,端上一家人的口糧迴了家。放下手中的大盆,她先把小姑子抱起來喂奶。
“上午吃奶粉嗎?”
“沒,咋也不吃。不過她倒也不哭。”
“哎,這咋行。要不我下午休息的時候偷偷迴來一趟,上午時間短還沒事,下午時間太長,把寶貝餓壞了可咋整。”
“要不,你也別上工了?”
“……不行,別人會懷疑的。今兒東麵的孫寡婦已經說我,奶著倆孩子都沒見瘦。我要再不出工,還不定人咋編排呢。”
王愛珍歎口氣,“也是。我下晌給熬點小米粥,看看她喝不。”
李玉萍親親懷裏孩子的小臉蛋:“委屈我們依依了,等嫂子晚上迴來你多吃些啊!”
小姑娘胃口小,一邊的足夠。吃飽了放開,李玉萍把孩子遞給婆婆,自己抱起小兒子來喂。
這小子比姑姑大一天,可長的好似比姑姑能大出一圈來。平日裏是給啥吃啥,每天晚上跟著他們可以喝小半碗的稀粥。逮住媽媽的奶吸的那叫一個歡。
隨著白天越來越長,李玉萍休息的時候也越來越焦躁。心裏惦記著不咋喝米湯的小姑子,心裏跟長草一般刺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