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784章希特勒營救墨索裏尼,二戰形勢逆轉了
1943年7月下旬,在法西斯大會上,本尼托-墨索裏尼被他以往的支持者們的投票所擊敗。
1943年7月25日,在意大利羅馬,墨索裏尼被意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剝奪了公職。
意大利的國王,已接管全部武裝部隊,並任命一位反對法西斯的人-------彼得羅-巴多格裏奧元帥,作為總理,接替了本尼托-墨索裏尼的所有職務。
在盟軍登6西西裏之後兩周,眾叛親離的墨索裏尼在軍事政變中下台,隨即被軟禁。
眾叛親離的本尼托-墨索裏尼的被捕拘禁後,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徒中,沒有一人放一槍來拯救這位法西斯黨的創始人,甚至沒有一人站出來替他‘辯護’,似乎沒有一個人把本尼托-墨索裏尼屈辱的下台,放在心上……
墨索裏尼被秘密地關押到蓬察島……
希特勒得知了他的忠誠軸心國盟友,本尼托-墨索裏尼遭到軍事政變下台被囚禁後,希特勒說道:“無論生什麽情況,即使整個世界聯合起來對付墨索裏尼,我也將堅決和他在一起!”
在接下去的幾周中,希特勒每天都在軍事會議中,花費大量時間,討論如何“營救”墨索裏尼,絕大多數的德軍高級將領,甚至包括戈培爾,都對墨索裏尼是否值得營救深表懷疑……
可是,德國的元希特勒,堅持自己的決定,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動作一切可以運用的軍事力量,把墨索裏尼遭給營救出來……
僅僅一個多月後,德軍駐意大利的間諜,通過各種方法,偵察到了政變後被的本尼托-墨索裏尼被秘密地囚禁在了蓬察島,並將這一情況電報迴國……
希特勒急忙派手下最得力的特種兵指揮官斯科爾茲內,奇襲蓬察島軟禁墨索裏尼的高山別墅,隻用了四分鍾,就救出了墨索裏尼。
獲救後的墨索裏尼登上了行軍的飛機上,他緊緊地抱著德軍特種兵指揮官斯科爾茲內說:“我知道,我的老朋友希特勒,絕對不會拋棄我的!”
從此之後,在意大利大勢已去的墨索裏尼,即使是被希特勒派德軍特種部隊,給營救了出來,但是,墨索裏尼徹底淪為了曆史的末角……
本尼托-墨索裏尼被希特勒救出後,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短命的“薩洛共和國政府”,這是一個聽命於希特勒的傀儡政府。曾經不可一世,擔任了意大利王國總理、領袖二十一年的墨索裏尼,就這樣意氣頹唐地經營著,新成立的傀儡政權……
……
1943年8月1日,緬甸在日-本的支持下,宣布獨立,實則成了日-本擴張侵略的幫兇……
8月17日,盟軍徹底占領西西裏島……
8月23日,蘇軍與德軍的庫爾斯克戰役結束。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是在蘇聯境內的庫爾斯克地區爆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ooo輛坦克。
德軍和蘇軍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o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過了5ooo架,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意圖通過對蘇軍造成大量傷亡,從而全麵奪迴戰略主動權,因希特勒顧慮盟軍打下意大利後對德國境內不利,而遲遲沒有下達決戰的命令,使得德軍對蘇軍動進攻的時間,不斷延後。
蘇軍事先已獲取德軍要進攻庫爾斯克的情報,並已建立三道縱深梯次的防禦線。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兵力25萬多人,損失坦克約15oo輛,損失飛機1ooo架。
蘇聯紅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更為慘重代價的代價,損失兵力8o萬,損失坦克6ooo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oo架。
庫爾斯克戰場上,遍布著數以百計的燒焦坦克和飛機的殘骸,以及無數的屍體……
雙方的區別在於:蘇聯紅軍在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能按照計劃開出防線,起全麵反攻,而歐洲東線德軍,則再也無法扭轉整個東線戰局了……
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歐洲東線起有威脅的攻勢,蘇軍開始了大規模反擊。
在盟國的軍事工業生產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蘇聯的慘重損失還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更多補充的,而德國卻不能。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之後,歐洲東線的戰局,演變成了蘇聯紅軍的長途進攻,蘇聯紅軍收複了所有失地……
1943年9月3日,盟軍在意大利登6……
9月4日,美澳聯軍,進攻新幾內亞萊城……
9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王國,宣布向同盟國投降……
11月1日,美軍在布幹維爾島登6……
11月6日——蘇軍紅軍解放被德軍攻占的基輔……
11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中、美、英三國的腦在開羅,召開反法西斯擴張侵略的開羅會議……
11月22日,美軍攻克塔拉瓦島……
11月28日至12月1日,同盟國又召開了反擊軸心國的‘德黑蘭會議’……
12月24日,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盟軍的最高指揮官……
……
一直率領部隊在東北地區艱苦抗戰的華勝利,看到了一九四三年國際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形勢如此好,真是對最終的決戰軸心國並打敗侵華的日軍充滿了信心。
實力強大的日軍,如果單單以此時的中國的一國之力進行抗戰,恐怕最終戰勝日軍,還會延緩幾月甚至是幾年,但是華勝利看到了世界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在這整個的一九四三年生了極大的逆轉,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王國已經投降了,剩下的德國和日-本兩個主要的軸心國,完全覆滅之日就快來到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784章希特勒營救墨索裏尼,二戰形勢逆轉了
1943年7月下旬,在法西斯大會上,本尼托-墨索裏尼被他以往的支持者們的投票所擊敗。
1943年7月25日,在意大利羅馬,墨索裏尼被意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剝奪了公職。
意大利的國王,已接管全部武裝部隊,並任命一位反對法西斯的人-------彼得羅-巴多格裏奧元帥,作為總理,接替了本尼托-墨索裏尼的所有職務。
在盟軍登6西西裏之後兩周,眾叛親離的墨索裏尼在軍事政變中下台,隨即被軟禁。
眾叛親離的本尼托-墨索裏尼的被捕拘禁後,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徒中,沒有一人放一槍來拯救這位法西斯黨的創始人,甚至沒有一人站出來替他‘辯護’,似乎沒有一個人把本尼托-墨索裏尼屈辱的下台,放在心上……
墨索裏尼被秘密地關押到蓬察島……
希特勒得知了他的忠誠軸心國盟友,本尼托-墨索裏尼遭到軍事政變下台被囚禁後,希特勒說道:“無論生什麽情況,即使整個世界聯合起來對付墨索裏尼,我也將堅決和他在一起!”
在接下去的幾周中,希特勒每天都在軍事會議中,花費大量時間,討論如何“營救”墨索裏尼,絕大多數的德軍高級將領,甚至包括戈培爾,都對墨索裏尼是否值得營救深表懷疑……
可是,德國的元希特勒,堅持自己的決定,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動作一切可以運用的軍事力量,把墨索裏尼遭給營救出來……
僅僅一個多月後,德軍駐意大利的間諜,通過各種方法,偵察到了政變後被的本尼托-墨索裏尼被秘密地囚禁在了蓬察島,並將這一情況電報迴國……
希特勒急忙派手下最得力的特種兵指揮官斯科爾茲內,奇襲蓬察島軟禁墨索裏尼的高山別墅,隻用了四分鍾,就救出了墨索裏尼。
獲救後的墨索裏尼登上了行軍的飛機上,他緊緊地抱著德軍特種兵指揮官斯科爾茲內說:“我知道,我的老朋友希特勒,絕對不會拋棄我的!”
從此之後,在意大利大勢已去的墨索裏尼,即使是被希特勒派德軍特種部隊,給營救了出來,但是,墨索裏尼徹底淪為了曆史的末角……
本尼托-墨索裏尼被希特勒救出後,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短命的“薩洛共和國政府”,這是一個聽命於希特勒的傀儡政府。曾經不可一世,擔任了意大利王國總理、領袖二十一年的墨索裏尼,就這樣意氣頹唐地經營著,新成立的傀儡政權……
……
1943年8月1日,緬甸在日-本的支持下,宣布獨立,實則成了日-本擴張侵略的幫兇……
8月17日,盟軍徹底占領西西裏島……
8月23日,蘇軍與德軍的庫爾斯克戰役結束。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是在蘇聯境內的庫爾斯克地區爆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ooo輛坦克。
德軍和蘇軍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o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過了5ooo架,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意圖通過對蘇軍造成大量傷亡,從而全麵奪迴戰略主動權,因希特勒顧慮盟軍打下意大利後對德國境內不利,而遲遲沒有下達決戰的命令,使得德軍對蘇軍動進攻的時間,不斷延後。
蘇軍事先已獲取德軍要進攻庫爾斯克的情報,並已建立三道縱深梯次的防禦線。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兵力25萬多人,損失坦克約15oo輛,損失飛機1ooo架。
蘇聯紅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更為慘重代價的代價,損失兵力8o萬,損失坦克6ooo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oo架。
庫爾斯克戰場上,遍布著數以百計的燒焦坦克和飛機的殘骸,以及無數的屍體……
雙方的區別在於:蘇聯紅軍在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能按照計劃開出防線,起全麵反攻,而歐洲東線德軍,則再也無法扭轉整個東線戰局了……
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歐洲東線起有威脅的攻勢,蘇軍開始了大規模反擊。
在盟國的軍事工業生產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蘇聯的慘重損失還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更多補充的,而德國卻不能。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之後,歐洲東線的戰局,演變成了蘇聯紅軍的長途進攻,蘇聯紅軍收複了所有失地……
1943年9月3日,盟軍在意大利登6……
9月4日,美澳聯軍,進攻新幾內亞萊城……
9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王國,宣布向同盟國投降……
11月1日,美軍在布幹維爾島登6……
11月6日——蘇軍紅軍解放被德軍攻占的基輔……
11月2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中、美、英三國的腦在開羅,召開反法西斯擴張侵略的開羅會議……
11月22日,美軍攻克塔拉瓦島……
11月28日至12月1日,同盟國又召開了反擊軸心國的‘德黑蘭會議’……
12月24日,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盟軍的最高指揮官……
……
一直率領部隊在東北地區艱苦抗戰的華勝利,看到了一九四三年國際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形勢如此好,真是對最終的決戰軸心國並打敗侵華的日軍充滿了信心。
實力強大的日軍,如果單單以此時的中國的一國之力進行抗戰,恐怕最終戰勝日軍,還會延緩幾月甚至是幾年,但是華勝利看到了世界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在這整個的一九四三年生了極大的逆轉,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王國已經投降了,剩下的德國和日-本兩個主要的軸心國,完全覆滅之日就快來到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