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雲貴土司的軍隊,可不是那些來自遙遠北方、不適應緬甸水土氣候的北方漢人。


    這些來自雲貴地區的土司軍隊,他們原本生活成長的故鄉,就與緬北地區山水相連。


    因此,他們這些人到了緬北之後,不管是這裏的地形地貌,還是這裏的水土氣候,適應起來都十分容易,根本不存在水土不服、氣候不適的問題。


    而原本被大明朝的君臣文官們看不上眼的緬甸土地,對於這些原來就生活在高山密林蠻煙僰雨之中的水西彝人、穿青苗人以及雲南的涼山彝人來說,卻是夢寐以求的良田福地。


    這些人自從被封到緬北之後,一年多來,在雲貴總督朱燮元的支持之下,紛紛南下作戰,一個接著一個地將朝廷明旨封給他們的土地拿到了手中。


    被封為孟養衛指揮使的羅乾象,率領著麾下驍勇善戰的穿青苗兵兩千五百多人,還有這些穿青苗兵的妻兒老小數千口,占據了原來大明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孟養府的治所密支那,驅趕了當地的緬族人,並以聯姻通婚的方法,招降了當地已經不多的撣族頭人。


    羅乾象是如今的靖南侯雲貴總督朱燮元的心腹。


    在朱燮元督率西南數省官軍平定涉案之亂的過程中,羅乾象及其麾下的穿青苗兵,曾經長期作為朱燮元的中軍使用。


    到了戰後論功行賞的時候,朱燮元這個雲貴總督自然不能虧待了他。


    不僅給了他一大塊位於緬北的相對安全的土地,而且朱燮元還將平定水西之後軍中許多火槍火炮,交到了他的手上。


    其中,既有大量當時西南官軍裝備較多的老式鳥銃、三眼銃、火繩槍以及老式的大肚子虎蹲炮和大將軍炮,同時又有少量的崇禎一式前裝燧發槍和幾門佛朗機炮。


    得到了這些裝備之後的羅乾象及其麾下穿青苗兵,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實力卻更勝從前。


    又因為密支那地區緊靠著這個時代的雲南地區,想要獲得來自雲貴總督府的糧食與彈藥支援,也很容易。


    除此之外,這個時代的緬北地區,經過當年東籲王朝滅亡阿瓦王朝的戰爭之後,人煙本就稀少,而且本就不多的人口之中,也多以撣族人為主。


    羅乾象率軍來到這個地區之後,隻經過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就將那些騎在撣族人都上作威作福的緬族人,主要是聽命於東籲王他隆的那些緬族稅官趕走了。


    阿瓦(曼德勒)以北與雲南接壤的地區,原本是撣族人的政權阿瓦王朝的地盤。


    東籲王朝崛起之後,先滅了南方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出海口沿海一帶的勃古王國,然後又北上滅亡了北方的阿瓦王朝。


    此後的數十年間,作為緬族人政權的東籲王朝,不斷鼓勵緬族人北上占據撣族人的土地。


    但是數十年過去之後,除了阿瓦城這個緬北的中心大城,被緬族人的軍隊、官員和貴族占據了以外,再往北去的大片土地,卻並沒有真正落入緬族人的手中。


    因為當年東籲王朝滅亡阿瓦王朝的時候,對撣族人進行了大規模的種族滅絕式的屠殺。


    兩個民族之間的仇恨,直到數百年後,都沒有能夠化解。


    而撣族人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從來沒有停歇。


    這樣的反抗,也一直持續到了數百年之後。


    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被東籲王朝委派到阿瓦以北地區的緬族官吏,隻敢居住在有限的幾個城鎮之中而已。


    等到羅乾象帶著大明皇帝的旨意,帶著雲貴總督府的公文,以及帶著身經百戰而且裝備了大量火器的穿青苗兵,來到緬北這個地區的時候,還受到了不少被緬族人欺壓多年的撣族人的歡迎。


    對此地情形早有所知的羅乾象,更是在驅趕了同樣屬於外來者的緬族人之後,很快就下令其孟養衛五個千戶所的千戶、百戶官、總旗官中的大量喪偶無妻者,迎娶本地撣族頭人家的女子為妻。


    而其中的有妻者,則納取本地撣族百姓女子為妾。


    喪偶已久的羅乾象,更是以身作則,以一百副皮甲、一千把軍刀為聘禮,隆重地迎娶了密支那本地前撣族土司世家思氏家族的一個嫡女為妻。


    幾個月下來,朝廷新封的孟養衛指揮使羅乾象,沒怎麽打仗,就拿著大明朝的聖旨,在以密支那為核心的大金沙江上遊地區(現伊洛瓦底江上遊支流地區),站穩了腳跟。


    到了崇禎三年九月底的時候,也即東籲王他隆終於接受了葡萄牙人帶來的三方條約之時,大明西南邊陲孟養衛的指揮使羅乾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越過大金沙江上遊往西不斷深入,在這片山高林密、人煙稀少的地區,先後設立了密支那千戶所、孟拱千戶所、孟養千戶所、孟倫千戶所,以及密支那以西的加邁千戶所。


    通過這麽五個水西穿青苗人為主的千戶所,孟養衛指揮使羅乾象,在雲貴總督府的支持之下,迅速占領並控製了大金沙江上遊及其以西地區,即後世緬甸所謂的克欽邦北部地區。


    其中,密支那千戶所,就是後世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


    孟拱千戶所,也就是後世緬北克欽邦的莫岡地區;


    孟養千戶所,也就是後世緬北克欽邦的莫寧一帶;


    孟倫千戶所,則是後世緬北克欽邦與緬甸實皆省交界處的茂盧地區;


    而密支那以西的加邁千戶所,則是後世緬北克欽邦因道支湖以北的下遊地區。


    當然了,崇禎三年以後的緬北地區,即原來屬於阿瓦王朝的北方土地,並不是隻有孟養府這一塊,不複為南方的東籲王朝所有。


    與孟養府相鄰的八莫地區,即後世緬北瑞麗江以北的克欽邦八莫縣一帶,也成為了雲南土地沙定洲八莫長官司的地盤。


    沙定洲這個人原本曆史上就桀驁不馴、嗜殺成性,當初跟著官軍在平定水西地區的戰爭之中就殺人無數,帶著從其父兄手中分得的軍隊和人口,來到了八莫地區之後,更是變本加厲。


    沙定洲采取了完全不同於孟養衛指揮使羅乾象的做法。


    不光是攻占了八莫城、瑞古鎮這種人口財貨相對集中的城鎮地區,將據守城鎮的緬族人屠殺一空,而且還縱兵屠殺搶掠了八莫地區的大量鄉野村寨,將本地散居鄉野的撣族人,也殺了個十不存一。


    那些僥幸沒有被殺的八莫撣族人,則紛紛逃往大金沙江以西,歸附了孟養衛指揮使羅乾象。


    好在這個八莫地區的麵積並不大,還多是高山密林與溪穀河流,像點樣子的城鎮沒幾個,總體人口也不多。


    不僅緬族人不多,而且撣族人也不多。


    也因此,沙定洲的作為,才沒有激起當地撣族人的激烈反抗,而隻是攜家逃往北方的孟養,或者逃亡南方的孟密地區去了。


    至於帶著三四萬水西彝人被朝廷分封到了木邦府一帶的水西安氏土帥安隆及其侄子安世榮,也采取了與沙定洲基本類似的做法。


    隻不過安氏叔侄所采取的措施,更多的是驅逐,而不是屠殺。


    而安氏叔侄也有這樣的條件,因為他們擁有相對充足的人力。


    當初在官軍圍剿之中幸存下來的三四萬水西彝人,至少擁有上萬名能夠上陣作戰的青壯彝兵。


    這些人在被遣送到了木邦地區之後,很快就得到了雲貴總督府的重新武裝。


    大量來自西南官軍淘汰掉的老舊火器,以及來自雲貴總督府刻意交付給他們的刀槍弓弩等等武器,落入到了這些水西彝人的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