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河州城中的情況,率軍兵臨城下的林丹汗弟弟炒兔台吉和妹夫袞楚克圖英早已知道。


    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敢以區區三千騎蒙古騎兵就敢前來要挾勒索。


    當然,袞楚克圖英向河州城中提出的要求,也並非全都是恐嚇,因為他們的身後,遠在積石關以外的地區,的確有著林丹汗的大軍。


    自從林丹汗率領著察哈爾的餘部青壯老弱兩萬多部眾,千辛萬苦地擺脫了女真和明軍的各路追兵,衝進了青海境內之後,駐牧在西海周邊(也就是青海湖周邊)廣大地區的青海土默特諸部,就迅速出現了分化瓦解。


    其中最強大的一支青海土默特部落首領火落赤台吉,因為其部虔信藏傳佛教中的黃教格魯派,擔心林丹汗如同在漠南做的那樣,強迫他們改宗信奉紅教,所以,不願意接受林丹汗的統治。


    當林丹汗派來招降的使者離開火落赤的部落之後,火落赤台吉很快帶著自己的部落屬民兼程南下,前往黃河上遊的支流莽剌川以南(後世黃河上遊支流茫拉河以南)駐牧去了。


    深究起來,其實這個火落赤台吉與林丹汗有著共同的祖先。


    他們都是孛爾隻斤氏達延汗的子孫,而且這個火落赤台吉,還是與林丹汗有著父係血緣的遠房叔父。


    不過,大草原上的蒙古人之間,不太講究這個血脈關係。


    為了權勢和利益,從古至今,蒙古貴族上層之中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情簡直比比皆是。


    至於這種隔了幾代人的宗親關係,在你死我活的權力爭奪麵前,就更是沒有人會去在乎了。


    火落赤台吉帶著西海蒙古中的最大一支土默特部落上萬人南遷莽剌川去了以後,其他駐牧在西海周邊的西海蒙古小部落,根本無力抵抗林丹汗的察哈爾軍隊。


    於是,到了崇禎三年三月末,幾乎未經一場大戰,這些當年在達延汗統一韃靼各部的戰爭中逃來青海,以及在後來土默特俺答汗統一漠南的戰爭中西遷青海的蒙古小部落,在過了上百年後,終於又紛紛歸附了達延汗的曾孫林丹汗。


    西海蒙古這些小部落的歸附,也讓疲憊不堪的林丹汗所部,在西海(青海湖)以西的草原上迅速站住了腳跟。


    到了五月初的時候,林丹汗率領著自己的八大斡魯朵,在眾多小部落的迎接之下,像曆史上一樣,抵達了布哈河向東注入西海的河口以南大草灘地區,並將此地命名為察罕諾爾(後世青海察汗諾),作為了自己的汗帳所在地。


    此後緊接著,林丹汗在察罕諾爾汗帳所在地,正式召見了西海蒙古各個歸附小部落的首領,並且以蒙古大汗的名義,將西海蒙古各部定為了八個鄂托克,即八個千戶,命其分別從屬於自己的八個斡魯朵。


    與此同時,林丹汗還以全蒙古人的大汗之名,賜給這八個鄂托克的首領以諾顏的北元官爵封號。


    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林丹汗算是在青海大草灘上粗粗安頓了下來。


    林丹汗離開庫庫和屯率部西遷的時候,其麾下左翼右翼一共六萬戶,加上中軍萬戶,人馬眾多,說是兵強馬壯也不為過。


    但是等到他終於率部來到了此次西遷的目的地之後,不光是其右翼三萬戶大部分部眾沒有逃出庫庫和屯,就是他最倚重的中軍萬戶,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斷後作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他最信重的中軍萬戶,大妹夫貴英恰戰死在了西遷的路上,與貴英恰一樣身為林丹汗手下鐵槊科諾特十蘇木大將的博爾忽和桑阿爾寨,則是一個率部戰死,一個力戰之後率部投降。


    隸屬察哈爾中軍萬戶的精銳騎兵鐵槊科諾特損失殆盡,隻剩下充當前鋒的數千人,一路跟著來到了察罕諾爾。


    如今算上左翼三萬戶所屬部眾,算上八大斡魯朵所屬部眾,跟著林丹汗西遷來到青海大草原上的察哈爾蒙古人馬,男女老幼,貴族、部眾與奴仆,加在一起,滿打滿算,也已經不足三萬人了。


    不過,比起西遷路上大量人口部眾的損失,更讓林丹汗這個驕傲自負的蒙古大汗感到無法忍受的情況,卻是察哈爾部如今的極端貧困。


    一路上,除了他的那三件寶貝之外,即除了元順帝帶往草原的傳國玉璽、瑪哈噶喇金佛以及黃金寫就的《甘珠爾》這三樣國寶之外,林丹汗幾乎丟棄了所有的財富,金銀,牛羊,布帛,皮張,糧食,以及各種各樣的金銀陶瓷器皿和大量的牧奴。


    以至於當林丹汗以蒙古大汗之尊,在察罕諾爾召見西海蒙古新編的八個鄂托克首領的時候,連個像樣的賞賜之物都拿不出來,隻能給他希望拉攏住的這些首領們一個空頭的諾顏封號。


    甚至於,他麾下察哈爾本部三萬戶及其八個斡魯朵貴族部眾們的生存,都需要這新編的西海蒙古八個鄂托克的諾顏們接濟供養。


    這個情況,讓好麵子的林丹汗極其不舒服。


    所以到了五月中旬的時候,西海蒙古各部改編的事情一完成,林丹汗就立即親自率領著七拚八湊硬拉起來的兩萬大軍,在之前海寇部落的帶領下,沿著西海即青海湖的邊緣一路往東,直奔西寧而來。


    不過西寧衛的衛城城池高大堅固,而且城頭還裝有大將軍炮,林丹汗所部騎兵雖然人數不少,但卻隻能望城興歎。


    林丹汗遣人射了書信進城,要求城中守軍貢獻金銀、牛羊、糧食和布帛,卻被城中坐鎮的西寧衛世襲指揮使李弘嗣,以及被城中漢民推舉為城中鄉兵領袖的舉人李振聲,一同嚴詞拒絕。


    別說李弘嗣、李振聲等人拿不出來這些東西,就是能夠拿得出來,他們也不會往外拿。


    洮岷河西之地的木速蠻之亂,使得內地前來西寧的商路、糧道,早已斷絕。


    而此時西寧城中數萬漢民,一多半都是從周邊各地躲入城中的漢人難民。


    這些人孤軍堅守在西寧,已經長達半年之久了,如今城中的每一斤粗糧細糧,每一頭牛羊牲畜,甚至每一粒鹽巴、沒一把粗茶,都是嚴格按照城中的人數,來定量供應的。


    若將金銀布帛給了林丹汗,西寧城中的守軍漢民,就將再也不能向遠近的蕃人部落購買牲畜了。


    而將糧食鹽茶給了林丹汗,城中的漢民更是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因為,西寧城中的軍民此時根本無從得知,三邊總督府傳說中的援軍會不會來,以及何時會來。


    正因為如此,林丹汗勒索沒有得逞,強攻又覺得不劃算,隻好下令麾下,在西寧城外布置紮營圍城,同時派出了各路蒙古騎兵,在西寧城周邊地區燒殺搶掠。


    與此同時,林丹汗還特別向西寧城的西南方湟中一帶,派出了一支騎兵,由自己的叔父噶爾嗎濟農和身邊的國師紅教喇嘛卓爾濟唿圖克圖一起率領著,襲擊並洗劫了位於湟中的塔爾寺。


    因為,這個位於位於湟中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可不是一個普通的黃教寺廟,而是整個青海蒙古地區的黃教聖地。


    西遷路上,一直鞍前馬後跟在林丹汗左右的那批紅教喇嘛們,本來不希望林丹汗遷來青海,因為黃教在青海蒙古各部之中的影響力很大,其中忌憚的主要就是這個塔爾寺。


    然而如今,既然陰差陽錯地來了,而且青海蒙古各部中最強大的火落赤台吉又不敢照麵,直接南遷莽剌川了,這批紅教喇嘛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重創格魯派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