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佩雷斯一改之前的囂張氣焰,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副垂頭喪氣、尷尬不已的樣子,崇禎皇帝接著說道:
“你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滿喇甲和沙廉的總督,也告訴勃固的東籲王他隆,葡萄牙人在緬甸地區的通商權利,以及你們葡萄牙人在緬甸的地位和利益,大明朝廷皆可以予以承認。朕可以授權理藩院發給你們壟斷緬甸與泰西各國貿易的許可狀。不過——”
說到這裏,崇禎皇帝停了下來,隻是冷冷地看著佩雷斯,一邊打量著這個葡萄牙人的使者,一邊給對方留下理解和思考這句話的時間。
而聽到了這裏,佩雷斯也突然抬起了頭,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看著崇禎皇帝。
佩雷斯知道,這件事情在被他辦砸之前,迎來了最後一次轉機。
商人出身的葡萄牙駐滿喇甲總督府官僚佩雷斯當然知道,國與國之間的事情,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交易。
他作為使節來到大明京師,當然不是為了給緬甸人主持什麽正義來的,因為這個時代的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沒有正義可言。
他雖然不是葡萄牙人常駐緬甸的官僚,但是對於葡萄牙人在緬甸的所作所為還是了解的。
若要計較明朝雲貴軍隊進入緬甸的正義問題,那麽葡萄牙人首先就要麵臨不正義的指責。
尤其是東籲王朝本身,對於緬北的土地就沒有權力。
因為那片土地上居住的不是緬族人,而是撣族人。
而撣族人的阿瓦王朝,就是被東籲王朝所推翻的,大量的撣族人被緬族人屠殺。
這個正義又該誰來主持?
所以這些問題根本不在佩雷斯的考慮範圍之內,此行能不能達成目標,關鍵看相互之間可以達成什麽樣的交易。
隻不過在佩雷斯以往的經商或者從政生涯之中,作為西方殖民國家的一個代表,他從來沒有把東方這些封建君主們放在眼裏。
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是一些沒有見過世麵,甚至根本不開化的野蠻人,不僅沒有資格得到他的尊重,而且也根本不值得他去尊重。
因為,隻需要幾百個裝備了火槍火炮的葡萄牙雇傭兵,他就能夠在東方滅掉一個曆史悠久的君主國。
過去的一次又一次成功案例,逐漸養成了西方人目空一切的臭毛病。
來之前,他知道中國與東方其他所有的國家都不同,中國不僅國土龐大,人口眾多,而且擁有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以及一支不比西方人落後多少的強大軍隊。
但是他想當然地以為,隻要他嚇唬嚇唬大明朝的君臣,或許就能夠像以往一樣唬住他們,從而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而獲得巨大的讓步和利益。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即便是在泰西國家之中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葡萄牙國內情形,一個遠隔萬裏的東方國家的君主居然知道得這麽清楚。
到了這個時候,原先的打算,隻能落空。
他發現他需要像與西方國家打交道一樣,來與這個東方的君主打交道了。
這種打交道的方式,雖然自從來到東方之後,就再也沒有用到過,但是此時擺正了心態,端正了認識之後,立刻就浮現了出來。
崇禎皇帝說了“不過”之後,還沒有接著把話說完,佩雷斯就搶著說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的意思,本人已聽明白!
“隻要大皇帝陛下以及陛下您的軍隊,能夠充分保證普利多加人在緬甸的權利和地位,普利多加與中國之間對彼此都有利的和平,就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本人來此之前,曾經得到過鄙國駐滿喇甲最高總督安德斯-隆斯泰德閣下的完全授權。隆斯泰德總督閣下授權本人,可以與陛下商談兩國在緬甸問題上的一切事務。”
崇禎皇帝才不在乎什麽滿喇甲總督隆斯泰德是誰。
對於緬甸,他誌在必得,至少對於緬甸北方的土地,他是無論如何也要得到的。
不管你是日落西山的葡萄牙人,還是如日中天的荷蘭人,或者是方興未艾的英國人,在這個問題上,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是不惜一戰也要得到那些土地的。
不過,崇禎皇帝雖然這樣想,但是如果能夠少一些阻力,甚至是多一些助力,那當然也是他樂見的。
因此,聽佩雷斯終於端正了自己的態度,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崇禎皇帝接著前麵的話頭說道:
“你們在緬甸現有的地位和利益,可以得到大明的保證,不過你們需要滿足大明兩個條件。
“第一,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最高總督隆斯泰德,讓他向大明朝的南洋公司開放滿喇甲的港口,允許南洋公司的商船在滿喇甲停靠補給,並從滿喇甲購買大米。
“第二,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沙廉的總督或者別的什麽管事的官員,大明朝的軍隊不會一直南下。
“隻要在緬甸的葡萄牙人保持嚴格的中立,朕會傳旨雲貴總督府,保障你們在緬甸南方和西部沿海已經擁有的權益!”
崇禎皇帝將沙定洲、安世榮、安重聖、羅乾象、普服遠這樣的人物,分封到緬甸北部去,一方麵固然是借著獎勵軍功的機會,把這些原本曆史上的不安定分子和野心家們,盡可能地給打發到緬甸去,讓他們繼續在緬北的戰事之中,消耗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麵,也是要借助這些雲貴地區的土司們,征服緬甸,至少是征服緬北。
而他的真實心意,則是以這些在平定奢安之亂之中的軍隊和俘虜為前站,有朝一日出兵緬甸,打通中國西南地區通往印度洋的出海通道。
在這個時代的大明朝,或許沒有一個人能比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更加清楚,一個西南地區的出海口,對於未來的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麽了。
有了這個方向上的出海口,這個年代盤踞爪哇島上的荷蘭人,盤踞在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就不再是大明朝的海上威脅了。
所謂的滿喇甲海峽這個咽喉要道,今後不管是掌握在哪個列強的手上,中國都不必在擔心被人所封鎖。
與此同時,有了這個方向上的出海口,大明朝就有了進軍印度洋的本錢,不光是不必再擔心西班牙、荷蘭這些西方殖民國家對東南沿海的威脅,而且還直接就威脅到他們的後路,今後也就有了談判和交易的本錢。
隻不過這樣的意圖,此時還不是說給葡萄牙人知道的時候。
畢竟如今葡萄牙的勢力,主要還是集中在緬甸西部海岸的幾個港口地區,也就是緬甸的阿拉幹人(後世的若開邦羅興亞人)的地盤上。
若是你現在就表明了態度,要跟葡萄牙人爭奪緬甸西海岸的港口,恐怕不光是葡萄牙人會害怕,就是在印度東海岸占據了幾個港口地區的荷蘭人,也會緊張起來。
這樣的話,緬甸的局勢反倒會變得更加複雜了。
不過崇禎皇帝把話說到了這裏,佩雷斯並不放心,立刻就接著問道:
“請問大皇帝陛下!您可否告知本人您對緬甸的領土要求?您的軍隊最終要進軍到哪裏停下?請問您如何保證您對普利多加的保證能夠被您在緬北的軍隊所執行?”
佩雷斯說完了這話,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話裏有些地方不太妥當,緊接著說道: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的條件,您對滿喇甲的要求,本人代表隆斯泰德閣下可以接受!隻是本人希望您能夠批準一項對於雙方皆有持久約束力的條約。
“與此同時,本人希望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能夠為本人及本人所代表的普利多加滿喇甲總督府和沙廉總督府進一步明確您渴望在緬甸得到的勢力範圍。請尊敬的大皇帝陛下為您的軍隊,也為鄙國與貴國商民在緬甸,劃出一套分界線來。”
佩雷斯所說的這些話,聽在兩位內閣大臣以及英國公張惟賢的耳朵裏,覺得頗為不舒服,但是這幾個人卻對這些話中的內容有點不明所以。
畢竟在這個時代,僻居西南邊陲之地的緬甸,基本上不在大明朝大多數文官武將的視野之中。
甚至滿朝文武之中知道緬甸這個久未朝貢的藩屬國居然靠海這個情況的人,都沒有幾個。
此時聽這個葡萄牙人的使者說出這些話來,想插嘴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不過引領佩雷斯覲見的理藩院副使薑曰廣卻做了功課,多少知道一點緬甸的情況,聽到這裏,當即出列說道:
“請佩雷斯先生慎言!緬甸自古以來即使是中華天朝的屬國,其地其民世代皆屬中國。何來所謂勢力範圍之說?!”
“你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滿喇甲和沙廉的總督,也告訴勃固的東籲王他隆,葡萄牙人在緬甸地區的通商權利,以及你們葡萄牙人在緬甸的地位和利益,大明朝廷皆可以予以承認。朕可以授權理藩院發給你們壟斷緬甸與泰西各國貿易的許可狀。不過——”
說到這裏,崇禎皇帝停了下來,隻是冷冷地看著佩雷斯,一邊打量著這個葡萄牙人的使者,一邊給對方留下理解和思考這句話的時間。
而聽到了這裏,佩雷斯也突然抬起了頭,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看著崇禎皇帝。
佩雷斯知道,這件事情在被他辦砸之前,迎來了最後一次轉機。
商人出身的葡萄牙駐滿喇甲總督府官僚佩雷斯當然知道,國與國之間的事情,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交易。
他作為使節來到大明京師,當然不是為了給緬甸人主持什麽正義來的,因為這個時代的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沒有正義可言。
他雖然不是葡萄牙人常駐緬甸的官僚,但是對於葡萄牙人在緬甸的所作所為還是了解的。
若要計較明朝雲貴軍隊進入緬甸的正義問題,那麽葡萄牙人首先就要麵臨不正義的指責。
尤其是東籲王朝本身,對於緬北的土地就沒有權力。
因為那片土地上居住的不是緬族人,而是撣族人。
而撣族人的阿瓦王朝,就是被東籲王朝所推翻的,大量的撣族人被緬族人屠殺。
這個正義又該誰來主持?
所以這些問題根本不在佩雷斯的考慮範圍之內,此行能不能達成目標,關鍵看相互之間可以達成什麽樣的交易。
隻不過在佩雷斯以往的經商或者從政生涯之中,作為西方殖民國家的一個代表,他從來沒有把東方這些封建君主們放在眼裏。
在他看來,這些人都是一些沒有見過世麵,甚至根本不開化的野蠻人,不僅沒有資格得到他的尊重,而且也根本不值得他去尊重。
因為,隻需要幾百個裝備了火槍火炮的葡萄牙雇傭兵,他就能夠在東方滅掉一個曆史悠久的君主國。
過去的一次又一次成功案例,逐漸養成了西方人目空一切的臭毛病。
來之前,他知道中國與東方其他所有的國家都不同,中國不僅國土龐大,人口眾多,而且擁有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以及一支不比西方人落後多少的強大軍隊。
但是他想當然地以為,隻要他嚇唬嚇唬大明朝的君臣,或許就能夠像以往一樣唬住他們,從而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而獲得巨大的讓步和利益。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即便是在泰西國家之中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葡萄牙國內情形,一個遠隔萬裏的東方國家的君主居然知道得這麽清楚。
到了這個時候,原先的打算,隻能落空。
他發現他需要像與西方國家打交道一樣,來與這個東方的君主打交道了。
這種打交道的方式,雖然自從來到東方之後,就再也沒有用到過,但是此時擺正了心態,端正了認識之後,立刻就浮現了出來。
崇禎皇帝說了“不過”之後,還沒有接著把話說完,佩雷斯就搶著說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的意思,本人已聽明白!
“隻要大皇帝陛下以及陛下您的軍隊,能夠充分保證普利多加人在緬甸的權利和地位,普利多加與中國之間對彼此都有利的和平,就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本人來此之前,曾經得到過鄙國駐滿喇甲最高總督安德斯-隆斯泰德閣下的完全授權。隆斯泰德總督閣下授權本人,可以與陛下商談兩國在緬甸問題上的一切事務。”
崇禎皇帝才不在乎什麽滿喇甲總督隆斯泰德是誰。
對於緬甸,他誌在必得,至少對於緬甸北方的土地,他是無論如何也要得到的。
不管你是日落西山的葡萄牙人,還是如日中天的荷蘭人,或者是方興未艾的英國人,在這個問題上,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是不惜一戰也要得到那些土地的。
不過,崇禎皇帝雖然這樣想,但是如果能夠少一些阻力,甚至是多一些助力,那當然也是他樂見的。
因此,聽佩雷斯終於端正了自己的態度,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崇禎皇帝接著前麵的話頭說道:
“你們在緬甸現有的地位和利益,可以得到大明的保證,不過你們需要滿足大明兩個條件。
“第一,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最高總督隆斯泰德,讓他向大明朝的南洋公司開放滿喇甲的港口,允許南洋公司的商船在滿喇甲停靠補給,並從滿喇甲購買大米。
“第二,迴去告訴你們葡萄牙人在沙廉的總督或者別的什麽管事的官員,大明朝的軍隊不會一直南下。
“隻要在緬甸的葡萄牙人保持嚴格的中立,朕會傳旨雲貴總督府,保障你們在緬甸南方和西部沿海已經擁有的權益!”
崇禎皇帝將沙定洲、安世榮、安重聖、羅乾象、普服遠這樣的人物,分封到緬甸北部去,一方麵固然是借著獎勵軍功的機會,把這些原本曆史上的不安定分子和野心家們,盡可能地給打發到緬甸去,讓他們繼續在緬北的戰事之中,消耗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麵,也是要借助這些雲貴地區的土司們,征服緬甸,至少是征服緬北。
而他的真實心意,則是以這些在平定奢安之亂之中的軍隊和俘虜為前站,有朝一日出兵緬甸,打通中國西南地區通往印度洋的出海通道。
在這個時代的大明朝,或許沒有一個人能比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更加清楚,一個西南地區的出海口,對於未來的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麽了。
有了這個方向上的出海口,這個年代盤踞爪哇島上的荷蘭人,盤踞在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就不再是大明朝的海上威脅了。
所謂的滿喇甲海峽這個咽喉要道,今後不管是掌握在哪個列強的手上,中國都不必在擔心被人所封鎖。
與此同時,有了這個方向上的出海口,大明朝就有了進軍印度洋的本錢,不光是不必再擔心西班牙、荷蘭這些西方殖民國家對東南沿海的威脅,而且還直接就威脅到他們的後路,今後也就有了談判和交易的本錢。
隻不過這樣的意圖,此時還不是說給葡萄牙人知道的時候。
畢竟如今葡萄牙的勢力,主要還是集中在緬甸西部海岸的幾個港口地區,也就是緬甸的阿拉幹人(後世的若開邦羅興亞人)的地盤上。
若是你現在就表明了態度,要跟葡萄牙人爭奪緬甸西海岸的港口,恐怕不光是葡萄牙人會害怕,就是在印度東海岸占據了幾個港口地區的荷蘭人,也會緊張起來。
這樣的話,緬甸的局勢反倒會變得更加複雜了。
不過崇禎皇帝把話說到了這裏,佩雷斯並不放心,立刻就接著問道:
“請問大皇帝陛下!您可否告知本人您對緬甸的領土要求?您的軍隊最終要進軍到哪裏停下?請問您如何保證您對普利多加的保證能夠被您在緬北的軍隊所執行?”
佩雷斯說完了這話,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話裏有些地方不太妥當,緊接著說道: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的條件,您對滿喇甲的要求,本人代表隆斯泰德閣下可以接受!隻是本人希望您能夠批準一項對於雙方皆有持久約束力的條約。
“與此同時,本人希望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您能夠為本人及本人所代表的普利多加滿喇甲總督府和沙廉總督府進一步明確您渴望在緬甸得到的勢力範圍。請尊敬的大皇帝陛下為您的軍隊,也為鄙國與貴國商民在緬甸,劃出一套分界線來。”
佩雷斯所說的這些話,聽在兩位內閣大臣以及英國公張惟賢的耳朵裏,覺得頗為不舒服,但是這幾個人卻對這些話中的內容有點不明所以。
畢竟在這個時代,僻居西南邊陲之地的緬甸,基本上不在大明朝大多數文官武將的視野之中。
甚至滿朝文武之中知道緬甸這個久未朝貢的藩屬國居然靠海這個情況的人,都沒有幾個。
此時聽這個葡萄牙人的使者說出這些話來,想插嘴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不過引領佩雷斯覲見的理藩院副使薑曰廣卻做了功課,多少知道一點緬甸的情況,聽到這裏,當即出列說道:
“請佩雷斯先生慎言!緬甸自古以來即使是中華天朝的屬國,其地其民世代皆屬中國。何來所謂勢力範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