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退役軍官高卡烏斯在完成了義州城的指導任務之後,在遼東左路軍中很快有了擅於築城的好名聲。
也因此,當義州城的棱堡修築完成之後,極端重視烏蘭哈達之戰略地位的遼東鎮監軍禦史陳仁錫,把高卡烏斯-特謝拉推薦到了烏蘭哈達。
但是讓高卡烏斯-特謝拉無法理解的是,歸義王布爾哈圖根本不要他修築棱堡,而是一味地要求他將烏蘭哈達山城修得越高越好。
雖然高卡烏斯-特謝拉一再跟歸義王布爾哈圖及其身邊的漢人將領王振遠解釋說,修築棱堡才是這個火器時代最先進的築城方式,一再跟他們解釋,把烏蘭哈達山城修築的越高其實越危險,但是最終還是說服不了布爾哈圖。
王振遠雖然聽明白了什麽意思,也知道義州城、錦州城、寧遠城都在大規模地增築棱堡,知道這個泰西夷人軍官說的很可能是對的。
但是作為歸義王府長史兼烏蘭哈達都指揮使司指揮同知的王振遠,聽得越是明白,他就越是讚成布爾哈圖的想法。
對此,高卡烏斯雖然弄不清楚怎麽迴事,但是他也不在乎,隻要這個韃靼人的大客戶滿意自己的作品,而自己又能夠如期拿到高額的酬勞,他才不在乎你要什麽樣的城堡呢。
而且那種依山就勢高聳入雲的中世紀城堡式樣的建築,也是他這個葡萄牙退役軍官所熟悉的城堡類型。
甚至比起流行了沒有多少年的棱堡來說,來自葡萄牙的高卡烏斯-特謝拉反而更熟悉那種中世紀城堡的建築風格。
就這樣,受到遼東鎮監軍禦史陳仁錫的指派,遼鎮左路明軍揀選淘汰下來的輜重匠作營輔兵連帶工匠三千人,在輜重匠作營遊擊金國奇的帶領下,跟著高卡烏斯-特謝拉這個紅毛鬼子來到了烏蘭哈達。
布爾哈圖在王振遠的建議之下,拿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牛羊馬匹,從熱河鎮守府那裏換取了大量熱河堡本地生產出來的水泥。
然後開山采石,在高卡烏斯的設計監工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烏蘭哈達那片本就高出地麵數十丈的紅色山崖之上,水泥混凝土和就地開采的紅色條石,修築起了一座完全是歐洲中世紀風格的山上城堡。
布爾哈圖雖然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城堡,但是當高卡烏斯的設計圖一出來,他就立刻“一見傾心”。
等到這座有著高峻的石牆,高聳的塔台,到處都是尖頂的烏蘭哈達山城,核心的城堡剛剛修建完畢,布爾哈圖就急不可耐地,從自己的金色氈帳中搬了進去,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而這座蒙古草原上前所未有的山城,也讓自小生活在兵兇戰危之中的布爾哈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安心。
雖然跟著他一起搬入山城之中居住的喀喇沁大小貴人們,依舊在其中的石頭房屋中,搭起了自己更加習慣的帳篷,但是這些喀喇沁人的領主階層,卻是明白無誤地放棄了日複一日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
九月二十六日的中午,黃台吉率領著建虜大軍的主力,來到了英金河的北岸。
然後就在嶽托和齋桑等人的護衛之下,帶著軍中隨扈的貝勒大臣們來到英金河畔,同樣是手搭涼棚眺望著遠處高聳的烏蘭哈達山城。
策馬前來的路上,嶽托已經向他說明了未能繼續向南進攻的原因,但是此時看到屹立在遠方紅色山崖上的紅色山城,黃台吉還是吃了一驚。
作為後金國的大汗,他也是一國之主,多少次動了心思,想要重修沈陽的汗王宮,卻苦於沒有足夠的金銀良材而遲遲沒有動工,而印象中窮困的喀喇沁人卻在烏蘭哈達不聲不響地修起了這樣一座山城。
長城內的那個南朝到底有著怎樣充足的財力,竟然可以為喀喇沁人修造這樣的堅城?!
本來率領大軍信心十足的黃台吉,心中突然生出了一個疑問,征服南朝到底有多大的可能?
看著烏蘭哈達山城之上衝天的狼煙,黃台吉的心中一次產生了動搖。
“大汗!此處堅城,恐怕並非旦夕可下!若我大軍頓兵此地日久,南朝邊軍必然聞而有備,久之不利於我!請大汗三思!”
這兩天來,嶽托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攻打烏蘭哈達山城。
而且嶽托也試探了齋桑對於攻打烏蘭哈達的態度。
一心想要報仇雪恨的齋桑,倒是希望印象中戰鬥力極其強悍的女真軍隊去進攻烏蘭哈達,但是對於嶽托想讓科爾沁人先行發動進攻的暗示,卻是左推右拖。
嶽托對於打不打烏蘭哈達山城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對他來說,能不打當然還是不要打的好,後金國的軍隊雖然戰力十分強悍,但是最合適的戰法卻是麵對麵的廝殺野戰,而不是一個堡壘一個堡壘地去攻堅。
在他看來,攻打眼前這樣的堅城,實在是棄長取短。
自家大汗黃台吉之所以不走遼西走廊,不打寧錦防線,不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攻堅作戰嗎?
嶽托的話說完,黃台吉心中很快就認可了,不過這時莽古爾泰突然說道:“烏蘭哈達山城固然一時南下,但我大金國的鐵騎,卻也沒有必要攻此堅城!
“以某之見,我大軍完全可以繞城而過,留他一座孤城在身後又有何懼?
“若其甘當縮頭烏龜固守不出,那也由他,若是其從後追擊而來,我大金國鐵騎十萬,喀喇沁人來的再多也是送死!”
莽古爾泰說完這話,阿巴泰緊接著說道:“三貝勒所說的沒錯!大汗若是放心,請與某一萬鐵騎,某願充任先鋒,直取薊鎮!大汗親率大軍在後,喀喇沁人必然無膽出城!”
阿巴泰說完,黃台吉的長子貝勒豪格,科爾沁的奧巴汗,以及一直隨侍左右的八大臣之一達爾漢等人,相繼表明了繞道的態度。
聽了這幾人的說法,黃台吉默然不語,良久之後,傳令大軍在英金河畔立營駐紮。
與此同時,黃台吉派出了心腹侍衛圖賴,率領正黃旗護軍擺牙喇一個牛錄三百人,一人雙馬,渡過英金河往南哨探而去。
直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圖賴率軍趕迴,向黃台吉稟報了沿途所見。
從烏蘭哈達山城往南直至大寧、八裏罕一帶,每隔數十裏就有一處燃燒著狼煙的墩堡。
每處的墩堡都不大,看起來多則屯兵一千,少則屯兵五百,但卻都修建了在險要之地。
而且從烏蘭哈達到八裏罕方圓數百裏內,沒有見到放牧的牛羊畜群和喀喇沁牧民。
反倒是越往南去,就越是感到詭異,因為常常荒無人煙的草原上,看見一道道縱橫交錯的土石矮牆。
顯而易見,喀喇沁人和此處的明軍,已經堅壁清野,做足了準備。
圖賴是努爾哈赤時代五位諳班大臣之一費英東的兒子,算是建虜八旗之中有勇有謀的人才之一,一直深得黃台吉的信重。
因此,對於他帶迴來的消息,黃台吉也是格外看重。
講完了沿途所見,年齡約在三十上下的圖賴接著說道:“大汗,烏蘭哈達山城以南直至八裏罕一邊是墩堡遍布,一邊是人跡全無,更有不少土石鑄就的擋馬牆!
“以奴才之見,彼處怕是一個險地,我大軍一路攻打過去,即便全都攻下,怕也失掉了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先機!及至薊鎮邊外,若是師老糧盡,後果不堪設想!”
聽完圖賴這話,黃台吉揮手製止了其他一幫想要說話的貝勒大臣,斷然說道:
“朕聞南朝重臣孫承宗已在薊鎮邊外整飭軍備長達數月之久,此地絕非驟然可下!
“既然此處有備,我大軍已經失了先機,那麽唯有西進,先滅林丹汗,才有奪迴主動的可能!”
說到這裏,黃台吉在英金河畔的大帳中,環視了一圈貝勒大臣,接著說道:“朕意已決!各部約束人馬,勿令四出劫掠!
“明日日出之前,大軍分為左右兩路,左路以嶽托為主,豪格、齋桑為副,從西拉木倫河以南西進,繞行大沙窩南部邊緣,直取庫庫和屯以東的達來諾爾!
“其餘人馬皆為右路,由朕親自率領,從西拉木倫河北岸沿河西進,繞道大沙窩以北,去取額仁浩特!
“左右兩路大軍一北一東,務於十月二十日前,會師於庫庫和屯城下!各部逾期未至者,殺無赦!”
也因此,當義州城的棱堡修築完成之後,極端重視烏蘭哈達之戰略地位的遼東鎮監軍禦史陳仁錫,把高卡烏斯-特謝拉推薦到了烏蘭哈達。
但是讓高卡烏斯-特謝拉無法理解的是,歸義王布爾哈圖根本不要他修築棱堡,而是一味地要求他將烏蘭哈達山城修得越高越好。
雖然高卡烏斯-特謝拉一再跟歸義王布爾哈圖及其身邊的漢人將領王振遠解釋說,修築棱堡才是這個火器時代最先進的築城方式,一再跟他們解釋,把烏蘭哈達山城修築的越高其實越危險,但是最終還是說服不了布爾哈圖。
王振遠雖然聽明白了什麽意思,也知道義州城、錦州城、寧遠城都在大規模地增築棱堡,知道這個泰西夷人軍官說的很可能是對的。
但是作為歸義王府長史兼烏蘭哈達都指揮使司指揮同知的王振遠,聽得越是明白,他就越是讚成布爾哈圖的想法。
對此,高卡烏斯雖然弄不清楚怎麽迴事,但是他也不在乎,隻要這個韃靼人的大客戶滿意自己的作品,而自己又能夠如期拿到高額的酬勞,他才不在乎你要什麽樣的城堡呢。
而且那種依山就勢高聳入雲的中世紀城堡式樣的建築,也是他這個葡萄牙退役軍官所熟悉的城堡類型。
甚至比起流行了沒有多少年的棱堡來說,來自葡萄牙的高卡烏斯-特謝拉反而更熟悉那種中世紀城堡的建築風格。
就這樣,受到遼東鎮監軍禦史陳仁錫的指派,遼鎮左路明軍揀選淘汰下來的輜重匠作營輔兵連帶工匠三千人,在輜重匠作營遊擊金國奇的帶領下,跟著高卡烏斯-特謝拉這個紅毛鬼子來到了烏蘭哈達。
布爾哈圖在王振遠的建議之下,拿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牛羊馬匹,從熱河鎮守府那裏換取了大量熱河堡本地生產出來的水泥。
然後開山采石,在高卡烏斯的設計監工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烏蘭哈達那片本就高出地麵數十丈的紅色山崖之上,水泥混凝土和就地開采的紅色條石,修築起了一座完全是歐洲中世紀風格的山上城堡。
布爾哈圖雖然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城堡,但是當高卡烏斯的設計圖一出來,他就立刻“一見傾心”。
等到這座有著高峻的石牆,高聳的塔台,到處都是尖頂的烏蘭哈達山城,核心的城堡剛剛修建完畢,布爾哈圖就急不可耐地,從自己的金色氈帳中搬了進去,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而這座蒙古草原上前所未有的山城,也讓自小生活在兵兇戰危之中的布爾哈圖,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安心。
雖然跟著他一起搬入山城之中居住的喀喇沁大小貴人們,依舊在其中的石頭房屋中,搭起了自己更加習慣的帳篷,但是這些喀喇沁人的領主階層,卻是明白無誤地放棄了日複一日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
九月二十六日的中午,黃台吉率領著建虜大軍的主力,來到了英金河的北岸。
然後就在嶽托和齋桑等人的護衛之下,帶著軍中隨扈的貝勒大臣們來到英金河畔,同樣是手搭涼棚眺望著遠處高聳的烏蘭哈達山城。
策馬前來的路上,嶽托已經向他說明了未能繼續向南進攻的原因,但是此時看到屹立在遠方紅色山崖上的紅色山城,黃台吉還是吃了一驚。
作為後金國的大汗,他也是一國之主,多少次動了心思,想要重修沈陽的汗王宮,卻苦於沒有足夠的金銀良材而遲遲沒有動工,而印象中窮困的喀喇沁人卻在烏蘭哈達不聲不響地修起了這樣一座山城。
長城內的那個南朝到底有著怎樣充足的財力,竟然可以為喀喇沁人修造這樣的堅城?!
本來率領大軍信心十足的黃台吉,心中突然生出了一個疑問,征服南朝到底有多大的可能?
看著烏蘭哈達山城之上衝天的狼煙,黃台吉的心中一次產生了動搖。
“大汗!此處堅城,恐怕並非旦夕可下!若我大軍頓兵此地日久,南朝邊軍必然聞而有備,久之不利於我!請大汗三思!”
這兩天來,嶽托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攻打烏蘭哈達山城。
而且嶽托也試探了齋桑對於攻打烏蘭哈達的態度。
一心想要報仇雪恨的齋桑,倒是希望印象中戰鬥力極其強悍的女真軍隊去進攻烏蘭哈達,但是對於嶽托想讓科爾沁人先行發動進攻的暗示,卻是左推右拖。
嶽托對於打不打烏蘭哈達山城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對他來說,能不打當然還是不要打的好,後金國的軍隊雖然戰力十分強悍,但是最合適的戰法卻是麵對麵的廝殺野戰,而不是一個堡壘一個堡壘地去攻堅。
在他看來,攻打眼前這樣的堅城,實在是棄長取短。
自家大汗黃台吉之所以不走遼西走廊,不打寧錦防線,不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攻堅作戰嗎?
嶽托的話說完,黃台吉心中很快就認可了,不過這時莽古爾泰突然說道:“烏蘭哈達山城固然一時南下,但我大金國的鐵騎,卻也沒有必要攻此堅城!
“以某之見,我大軍完全可以繞城而過,留他一座孤城在身後又有何懼?
“若其甘當縮頭烏龜固守不出,那也由他,若是其從後追擊而來,我大金國鐵騎十萬,喀喇沁人來的再多也是送死!”
莽古爾泰說完這話,阿巴泰緊接著說道:“三貝勒所說的沒錯!大汗若是放心,請與某一萬鐵騎,某願充任先鋒,直取薊鎮!大汗親率大軍在後,喀喇沁人必然無膽出城!”
阿巴泰說完,黃台吉的長子貝勒豪格,科爾沁的奧巴汗,以及一直隨侍左右的八大臣之一達爾漢等人,相繼表明了繞道的態度。
聽了這幾人的說法,黃台吉默然不語,良久之後,傳令大軍在英金河畔立營駐紮。
與此同時,黃台吉派出了心腹侍衛圖賴,率領正黃旗護軍擺牙喇一個牛錄三百人,一人雙馬,渡過英金河往南哨探而去。
直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圖賴率軍趕迴,向黃台吉稟報了沿途所見。
從烏蘭哈達山城往南直至大寧、八裏罕一帶,每隔數十裏就有一處燃燒著狼煙的墩堡。
每處的墩堡都不大,看起來多則屯兵一千,少則屯兵五百,但卻都修建了在險要之地。
而且從烏蘭哈達到八裏罕方圓數百裏內,沒有見到放牧的牛羊畜群和喀喇沁牧民。
反倒是越往南去,就越是感到詭異,因為常常荒無人煙的草原上,看見一道道縱橫交錯的土石矮牆。
顯而易見,喀喇沁人和此處的明軍,已經堅壁清野,做足了準備。
圖賴是努爾哈赤時代五位諳班大臣之一費英東的兒子,算是建虜八旗之中有勇有謀的人才之一,一直深得黃台吉的信重。
因此,對於他帶迴來的消息,黃台吉也是格外看重。
講完了沿途所見,年齡約在三十上下的圖賴接著說道:“大汗,烏蘭哈達山城以南直至八裏罕一邊是墩堡遍布,一邊是人跡全無,更有不少土石鑄就的擋馬牆!
“以奴才之見,彼處怕是一個險地,我大軍一路攻打過去,即便全都攻下,怕也失掉了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先機!及至薊鎮邊外,若是師老糧盡,後果不堪設想!”
聽完圖賴這話,黃台吉揮手製止了其他一幫想要說話的貝勒大臣,斷然說道:
“朕聞南朝重臣孫承宗已在薊鎮邊外整飭軍備長達數月之久,此地絕非驟然可下!
“既然此處有備,我大軍已經失了先機,那麽唯有西進,先滅林丹汗,才有奪迴主動的可能!”
說到這裏,黃台吉在英金河畔的大帳中,環視了一圈貝勒大臣,接著說道:“朕意已決!各部約束人馬,勿令四出劫掠!
“明日日出之前,大軍分為左右兩路,左路以嶽托為主,豪格、齋桑為副,從西拉木倫河以南西進,繞行大沙窩南部邊緣,直取庫庫和屯以東的達來諾爾!
“其餘人馬皆為右路,由朕親自率領,從西拉木倫河北岸沿河西進,繞道大沙窩以北,去取額仁浩特!
“左右兩路大軍一北一東,務於十月二十日前,會師於庫庫和屯城下!各部逾期未至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