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本能地就要張口大喊,翻身掙紮,可惜的是,他張開的喉嚨,瞬間就被濃濃的湯藥灌滿,不僅一句話也喊不出來,而且將他嗆得一陣劇烈咳嗽,根本顧不上王國忠捅來的匕首。
說時遲那時快,看見張立位突然撲上前去,將藥碗摁在了王嘉胤的口鼻之上,站在張立位身後的王國忠,迅速從懷中拔出一把匕首,刺向王嘉胤敞著懷的胸口。
伴隨著王嘉胤一陣劇烈的咳嗽,王國忠將長約八寸的匕首用力刺入了王嘉胤的胸膛,然後用力地上下翻動了幾下。
王嘉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那雙因為憤怒而瞪大的眼睛,也漸漸地失去了光彩和熱度,空洞地望著眼前的王國忠。
直到感受到身體下的王嘉胤已經不再掙紮,張立位才敢睜開眼睛去看自己的姐夫,一看之下,仍是嚇了一跳。
王嘉胤因為憤怒和憋氣而變得有點突出的眼睛,仍然圓睜著,因為咳嗽而噴濺出來的藥湯,混合著從胸腔之中咳出的鮮血,在他的口鼻、下巴、脖子、胸前,灑得到處都是。
王國忠經過數日謀算的一擊,又穩,又準,又狠,雖然隻是一刺,卻正中王嘉胤的心髒,沒有任何意外,正是一擊斃命。
一代梟雄“橫天一字王”王嘉胤,就這樣含恨而死。
而且,與曆史上一模一樣,死在了山西,死在了他最信任的兩個人手中,其中一個是他的妻弟,另一個是則他的族弟。
看著死不瞑目的王嘉胤,張立位連忙用手去將他怒睜的眼睛合上,但是反複三次都合不上,心中更是驚恐,再一次將手放在王嘉胤的鼻子下麵試了試,確認沒有了唿吸,這才略微放了心,口中喃喃說道:
“姐夫,不是小弟不義,實在是因為你一個人造反,已經害慘了咱們三親六故九族親戚,若是你真有那命,將來三親六故九族親戚跟著你享福也好,可你一個泥腿子出身的逃兵,哪能真有什麽王侯之命!小弟跟著你,怕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啊!”
王國忠見張立位猶自喃喃自語,還在為自己適才的行為不斷開脫,先是從王嘉胤的屍身之上,猛地拔出那刺進了胸膛之中的匕首,然後一邊在鋪蓋上擦拭著血跡,一邊歎著口氣說道:
“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咱們還是想一想如何才能保住咱們的性命,如何才能盡快與官軍取得聯絡吧!”
王國忠的話倒是點醒了張立位,兩人之前已經合計過,此時第一步順利完成,自然要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了。
張立位的頭腦清醒過來之後,立刻上前用抹布將王嘉胤的口鼻下巴和麵部擦拭幹淨,然後將他麵朝內側放好,蓋上薄薄的一層棉被,擺成一副麵朝床內沉睡的樣子,再把這個裏間清理了一下,兩人退出去,關上門,來到了屋外。
遠處頭道嶺的炮聲早就已經停息了,畢竟已經到了夜裏,這個時代不管是官軍還是賊軍,都沒有夜戰的習慣。
李邦華下令駐紮在石口的官軍,用火炮開道,進攻有賊軍前哨隊伍駐守的頭道嶺,目的也很簡單,一方麵試探一下賊軍在頭道嶺的防禦。
而另一方麵,或者說更主要的一個方麵,則是用這種方式催促和提醒張立位快點動手。
畢竟之前約定的三日之期限,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
也幸虧盧象升、盧元定等人試探著發起的炮擊和進攻,及時而有力,打得頭道嶺上的賊軍營地雞飛狗跳,幾欲崩潰,要不然還調動不了賊軍。
若非如此,張立位和王國忠也找不到眼前這樣的機會。
此時已近子時,頭道嶺方向的炮擊和進攻早已停了下來,官軍在積攢著力量,準備第二日天亮發動進攻,而賊軍也緊鑼密鼓地在連夜重修著被官軍火炮轟擊得七零八落的工事。
王國忠和張立位此時出得門來,迅速叫來了前麵院子裏守著的王國忠麾下親衛,讓他們守在王嘉胤的屋前,告訴他們不經過王國忠和張立位的親自允許,誰也不準進屋半步。
同時,王國忠還派出其中一個心腹頭目,帶人去傳左丞相兼軍師王二前來橫天王府,說橫天王有令,要召左丞相王二前來王府議事。
王國忠那心腹頭目二話不說,帶著一隊人馬就出了橫天王府,前往數裏地外的娘娘廟左丞相府傳令去了。
王國忠麾下的這些人,平日裏因為左丞相王二對王國忠充滿敵意,所以連帶著這些人也受了不少左丞相府嘍囉的閑氣,占便宜得好處的差事從來沒有,苦活累活髒活倒是幹了不少,此時又剛剛得到了自家頭領給的大手筆賞賜,一個個心氣很高,頗有點同仇敵愾的意思。
一行人興致衝衝地打著火把,淺一腳深一腳地來到了左丞相府,趾高氣揚叫開娘娘廟的大門,傳達了“橫天王”的命令。
王二的左膀右臂此時走了一個“上天龍”白文波及其麾下人馬,還剩一個“破甲錐”魏大亨守在娘娘廟,此時聽了來人傳達的命令,看看天色已經過了子時,雖然頗感意外,但還是讓人叫醒了左丞相王二,說是大王有請,要連夜議事。
本來就病重的王二強撐著身體,傳見了前來傳令的橫天王府守衛,一見是王國忠的親信手下,本就疑慮重重的王二心下更是狐疑,讓王國忠的親信手下迴去稟告橫天王,就說此時夜深,左丞相病重不能前往,一切都等天亮再說。
好不容易狐假虎威一次的王國忠親信手下,見左丞相如此“跋扈”,橫天王下令召見議事都不去,人人心裏既覺得憋氣,同時也覺得“不對勁了”。
王國忠這心腹頭目趕緊趕迴橫天王府,將這一情況報告給王國忠,還說道:“左丞相和他的走狗魏大亨好不囂張,大王傳令來見也敢不來,莫不是想造反麽?”
王國忠一聽這話,立刻說道:“你說的很對!左丞相王二仰賴大王的信重,一貫驕橫跋扈慣了,此時知道大王病了,而官軍又來進攻,怕是生出了自立之心!你去傳令橫天王府守衛各部,做好準備,隨時聽候大王命令!”
那頭目方才也就那麽一說,但此時聽了王國忠的話,越發覺得自己有頭腦了,立刻離開傳令去了。
此時子時已過,王國忠麾下那頭目剛走,王嘉胤的另外一班護衛按時來到了雲峰寺的王府後院換班。
王國忠、張立位見了那領隊的頭目,連忙上前說了前番王嘉胤的那個命令,然後又說了大王讓人去傳左丞相王二來見而王二以夜深為由不來拜見的情況,並再次假傳王嘉胤的命令,請這隊王嘉胤的親衛前去娘娘廟傳令。
不過這一次傳令的內容有變,說是左丞相不來可以,但是要盡快派駐守娘娘廟的“破甲錐”魏大亨所部移駐滾兔嶺,理由是“八金剛”張存孟帶兵增援頭道嶺之後,滾兔嶺沒有頭領和重兵坐鎮,橫天王不放心。
來換班的王嘉胤親衛頭目,見王國忠、張立位這麽說,而方才進來的時候遇到的那隊嘍囉也說橫天王傳令王二來見而王二不來,此時看看橫天王王嘉胤休息的房間門窗關著,裏麵沒有聲音,顯然大王正在熟睡,也不便多問,因此領命而去。
這一次,左丞相王二看見前來傳令的頭目,正是橫天王帳前的親信護衛,心中雖然仍有疑慮,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再一次抗令不遵。
畢竟眼前的這些人,可是如假包換的王嘉胤親衛,而且橫天王體諒他,不再傳他議事,而是直接做了決定,讓“破甲錐”魏大亨出鎮滾兔嶺,他也不便於再反對。
魏大亨雖然是他的親信,可終究不是他王二的私人,他自己可以稱病不去橫天王府,但卻不能不讓活蹦亂跳的魏大亨率軍前往滾兔嶺,否則的話,可就真的坐實了他“目無大王”的“罪名”了。
沒過多久,王國忠就在雲峰寺橫天王府的一處高地,看到了遠處娘娘廟的一片燈火,那是“破甲錐”魏大亨帶領娘娘廟一帶賊軍前去滾兔嶺打出的火把。
見此情景,王國忠帶著身邊親信衝出了雲峰寺的大門,對著門外雲集的麾下大聲喝道:“橫天王有令,左丞相王二屢召不至,此時更是未奉軍令,調動兵馬,意欲圖謀不軌,大王令某帶領麾下,前去左丞相府,抓捕王二前來問罪!大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誰願與某同去,立此功勳!?”
聽了“二大王”王國忠這番“義正詞嚴”的訓話,早就雲集在雲峰寺外的王國忠麾下頓時鼓噪起來,早前拿了豐厚賞賜的頭目們也紛紛喊叫:“謹遵大王軍令!聽候二大王差遣!”
說時遲那時快,看見張立位突然撲上前去,將藥碗摁在了王嘉胤的口鼻之上,站在張立位身後的王國忠,迅速從懷中拔出一把匕首,刺向王嘉胤敞著懷的胸口。
伴隨著王嘉胤一陣劇烈的咳嗽,王國忠將長約八寸的匕首用力刺入了王嘉胤的胸膛,然後用力地上下翻動了幾下。
王嘉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那雙因為憤怒而瞪大的眼睛,也漸漸地失去了光彩和熱度,空洞地望著眼前的王國忠。
直到感受到身體下的王嘉胤已經不再掙紮,張立位才敢睜開眼睛去看自己的姐夫,一看之下,仍是嚇了一跳。
王嘉胤因為憤怒和憋氣而變得有點突出的眼睛,仍然圓睜著,因為咳嗽而噴濺出來的藥湯,混合著從胸腔之中咳出的鮮血,在他的口鼻、下巴、脖子、胸前,灑得到處都是。
王國忠經過數日謀算的一擊,又穩,又準,又狠,雖然隻是一刺,卻正中王嘉胤的心髒,沒有任何意外,正是一擊斃命。
一代梟雄“橫天一字王”王嘉胤,就這樣含恨而死。
而且,與曆史上一模一樣,死在了山西,死在了他最信任的兩個人手中,其中一個是他的妻弟,另一個是則他的族弟。
看著死不瞑目的王嘉胤,張立位連忙用手去將他怒睜的眼睛合上,但是反複三次都合不上,心中更是驚恐,再一次將手放在王嘉胤的鼻子下麵試了試,確認沒有了唿吸,這才略微放了心,口中喃喃說道:
“姐夫,不是小弟不義,實在是因為你一個人造反,已經害慘了咱們三親六故九族親戚,若是你真有那命,將來三親六故九族親戚跟著你享福也好,可你一個泥腿子出身的逃兵,哪能真有什麽王侯之命!小弟跟著你,怕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啊!”
王國忠見張立位猶自喃喃自語,還在為自己適才的行為不斷開脫,先是從王嘉胤的屍身之上,猛地拔出那刺進了胸膛之中的匕首,然後一邊在鋪蓋上擦拭著血跡,一邊歎著口氣說道:
“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咱們還是想一想如何才能保住咱們的性命,如何才能盡快與官軍取得聯絡吧!”
王國忠的話倒是點醒了張立位,兩人之前已經合計過,此時第一步順利完成,自然要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了。
張立位的頭腦清醒過來之後,立刻上前用抹布將王嘉胤的口鼻下巴和麵部擦拭幹淨,然後將他麵朝內側放好,蓋上薄薄的一層棉被,擺成一副麵朝床內沉睡的樣子,再把這個裏間清理了一下,兩人退出去,關上門,來到了屋外。
遠處頭道嶺的炮聲早就已經停息了,畢竟已經到了夜裏,這個時代不管是官軍還是賊軍,都沒有夜戰的習慣。
李邦華下令駐紮在石口的官軍,用火炮開道,進攻有賊軍前哨隊伍駐守的頭道嶺,目的也很簡單,一方麵試探一下賊軍在頭道嶺的防禦。
而另一方麵,或者說更主要的一個方麵,則是用這種方式催促和提醒張立位快點動手。
畢竟之前約定的三日之期限,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
也幸虧盧象升、盧元定等人試探著發起的炮擊和進攻,及時而有力,打得頭道嶺上的賊軍營地雞飛狗跳,幾欲崩潰,要不然還調動不了賊軍。
若非如此,張立位和王國忠也找不到眼前這樣的機會。
此時已近子時,頭道嶺方向的炮擊和進攻早已停了下來,官軍在積攢著力量,準備第二日天亮發動進攻,而賊軍也緊鑼密鼓地在連夜重修著被官軍火炮轟擊得七零八落的工事。
王國忠和張立位此時出得門來,迅速叫來了前麵院子裏守著的王國忠麾下親衛,讓他們守在王嘉胤的屋前,告訴他們不經過王國忠和張立位的親自允許,誰也不準進屋半步。
同時,王國忠還派出其中一個心腹頭目,帶人去傳左丞相兼軍師王二前來橫天王府,說橫天王有令,要召左丞相王二前來王府議事。
王國忠那心腹頭目二話不說,帶著一隊人馬就出了橫天王府,前往數裏地外的娘娘廟左丞相府傳令去了。
王國忠麾下的這些人,平日裏因為左丞相王二對王國忠充滿敵意,所以連帶著這些人也受了不少左丞相府嘍囉的閑氣,占便宜得好處的差事從來沒有,苦活累活髒活倒是幹了不少,此時又剛剛得到了自家頭領給的大手筆賞賜,一個個心氣很高,頗有點同仇敵愾的意思。
一行人興致衝衝地打著火把,淺一腳深一腳地來到了左丞相府,趾高氣揚叫開娘娘廟的大門,傳達了“橫天王”的命令。
王二的左膀右臂此時走了一個“上天龍”白文波及其麾下人馬,還剩一個“破甲錐”魏大亨守在娘娘廟,此時聽了來人傳達的命令,看看天色已經過了子時,雖然頗感意外,但還是讓人叫醒了左丞相王二,說是大王有請,要連夜議事。
本來就病重的王二強撐著身體,傳見了前來傳令的橫天王府守衛,一見是王國忠的親信手下,本就疑慮重重的王二心下更是狐疑,讓王國忠的親信手下迴去稟告橫天王,就說此時夜深,左丞相病重不能前往,一切都等天亮再說。
好不容易狐假虎威一次的王國忠親信手下,見左丞相如此“跋扈”,橫天王下令召見議事都不去,人人心裏既覺得憋氣,同時也覺得“不對勁了”。
王國忠這心腹頭目趕緊趕迴橫天王府,將這一情況報告給王國忠,還說道:“左丞相和他的走狗魏大亨好不囂張,大王傳令來見也敢不來,莫不是想造反麽?”
王國忠一聽這話,立刻說道:“你說的很對!左丞相王二仰賴大王的信重,一貫驕橫跋扈慣了,此時知道大王病了,而官軍又來進攻,怕是生出了自立之心!你去傳令橫天王府守衛各部,做好準備,隨時聽候大王命令!”
那頭目方才也就那麽一說,但此時聽了王國忠的話,越發覺得自己有頭腦了,立刻離開傳令去了。
此時子時已過,王國忠麾下那頭目剛走,王嘉胤的另外一班護衛按時來到了雲峰寺的王府後院換班。
王國忠、張立位見了那領隊的頭目,連忙上前說了前番王嘉胤的那個命令,然後又說了大王讓人去傳左丞相王二來見而王二以夜深為由不來拜見的情況,並再次假傳王嘉胤的命令,請這隊王嘉胤的親衛前去娘娘廟傳令。
不過這一次傳令的內容有變,說是左丞相不來可以,但是要盡快派駐守娘娘廟的“破甲錐”魏大亨所部移駐滾兔嶺,理由是“八金剛”張存孟帶兵增援頭道嶺之後,滾兔嶺沒有頭領和重兵坐鎮,橫天王不放心。
來換班的王嘉胤親衛頭目,見王國忠、張立位這麽說,而方才進來的時候遇到的那隊嘍囉也說橫天王傳令王二來見而王二不來,此時看看橫天王王嘉胤休息的房間門窗關著,裏麵沒有聲音,顯然大王正在熟睡,也不便多問,因此領命而去。
這一次,左丞相王二看見前來傳令的頭目,正是橫天王帳前的親信護衛,心中雖然仍有疑慮,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再一次抗令不遵。
畢竟眼前的這些人,可是如假包換的王嘉胤親衛,而且橫天王體諒他,不再傳他議事,而是直接做了決定,讓“破甲錐”魏大亨出鎮滾兔嶺,他也不便於再反對。
魏大亨雖然是他的親信,可終究不是他王二的私人,他自己可以稱病不去橫天王府,但卻不能不讓活蹦亂跳的魏大亨率軍前往滾兔嶺,否則的話,可就真的坐實了他“目無大王”的“罪名”了。
沒過多久,王國忠就在雲峰寺橫天王府的一處高地,看到了遠處娘娘廟的一片燈火,那是“破甲錐”魏大亨帶領娘娘廟一帶賊軍前去滾兔嶺打出的火把。
見此情景,王國忠帶著身邊親信衝出了雲峰寺的大門,對著門外雲集的麾下大聲喝道:“橫天王有令,左丞相王二屢召不至,此時更是未奉軍令,調動兵馬,意欲圖謀不軌,大王令某帶領麾下,前去左丞相府,抓捕王二前來問罪!大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誰願與某同去,立此功勳!?”
聽了“二大王”王國忠這番“義正詞嚴”的訓話,早就雲集在雲峰寺外的王國忠麾下頓時鼓噪起來,早前拿了豐厚賞賜的頭目們也紛紛喊叫:“謹遵大王軍令!聽候二大王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