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朝鮮君臣鄭重其事地跪拜見禮,薑曰廣的心裏輕鬆了一點,知道這趟差事至此算是完成了一半。


    跪拜意味著當眾臣服,這可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正相反,這是大明與朝鮮在經曆了後金對朝鮮的征服之後,重新確定宗藩關係的一種象征。


    遠在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不擔心朝鮮不臣服,但是前來傳旨換約的薑曰廣心中卻對此十分看重。


    朝鮮隻有在大明天使的麵前表示出了對於大明朝廷的臣服與順從,那麽接下來的換約才能順利成章。


    薑曰廣見殿中朝鮮君臣跪拜行禮,於是朝著李信等人方向伸出手。


    李信見薑曰廣伸手,知其意,於是連忙上前,將準備好的聖旨雙手奉給薑曰廣。


    薑曰廣接過聖旨,緩緩展開,讀了起來。


    這道聖旨的內容,主要有兩層,第一層褒獎,就是表示對朝鮮君臣棄暗投明的讚賞和重迴大明一方的歡迎,重申兩國之間宗主國與屬國的大義名分,重新恢複已經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宗藩關係。


    第二層是告誡,就是告誡朝鮮君臣切勿在大明與建虜後金國之間騎牆觀望,並提醒朝鮮君臣兩國重訂界約既是對朝鮮之前背棄大明的懲戒,也是對如今朝鮮迴歸大明的保護。


    如果朝鮮不能一心侍奉大明,那麽這一份界約的訂立就隻是一個開始,朝鮮可以從倭寇的侵略之中將朝鮮的社稷保留,那麽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李氏朝鮮從偏居海東的這個半島之上抹去。


    薑曰廣將這份先揚後抑,並且飽含警告和威脅意味的聖旨,一字一句地念完,然後靜靜地看著跪在殿中的朝鮮君臣。


    以李倧為首的朝鮮君臣,並沒有讓他等多久,很快就傳來了領旨謝恩的聲音。


    “臣朝鮮國王李倧謹遵大明皇帝陛下旨意!”


    李倧身後的朝鮮官員們也隨著叩首領旨謝恩。


    這也是一種慣例。


    即使此時此刻朝鮮國主李倧的心中充滿了各種不滿、憤懣和不服,但是他也不能在這樣的場合表現出來。


    因為在這個場合表現出來,那麽與大明朝之間重新恢複的宗藩關係立刻就得破裂。


    而隨之而來的就將是東江鎮數萬如狼似虎的明軍。


    李倧作為朝鮮國王,在朝鮮的官員百姓麵前可以表現得很任性,但是在大明使節麵前,尤其在大明皇帝陛下的聖旨麵前,再給他多少膽子,他也不敢任性。


    薑曰廣傳完聖旨,見李倧等朝鮮君臣領旨謝恩完畢,當下立刻放下了此前莊嚴肅穆仿佛大明皇帝附體一般的神情,微笑上前,躬身將跪在地上的李倧以及朝鮮國王世子李溰一一攙扶起來,同時說道:“殿下請起!世子請起!”


    待李倧及其世子李溰起身,薑曰廣又接著對殿中的朝鮮群臣說道:“諸位同僚請起!”


    到了這個時候,整個恭迎大明天使傳旨的禮儀算是基本完成,薑曰廣招唿李信、張溥這兩位副使前來,一一將之介紹給朝鮮國主李倧以及朝鮮世子李溰見麵。


    然後再由朝鮮國主李倧將其殿中的各位朝鮮大臣官員,介紹給大明使節認識。


    能在仁政殿這樣的場合出現的朝鮮官員,都是朝鮮小朝廷裏位居中樞的關鍵人物,除了議政府裏的領議政、左右議政、左右參讚和左右讚成之外,就是朝鮮的六曹判書一級的官員了。


    這些人聽了薑曰廣宣讀的大明皇帝聖旨,心中也是各種想法都有,有讚同的,有不讚同的,也有企圖反對的,但是此時此刻卻沒有人表現出來自己的真實想法,在與大明使節見禮的時候,或者麵無表情,或者諂媚奉承,或者微笑致意,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副其樂融融、相見盡歡的樣子。


    仁政殿中傳旨的儀式結束之後,時間已經過了午時三刻,朝鮮領議政尹昉親自陪同薑曰廣為首的大明使節團,來到了事先安排好的駐地,也就是昌德宮中禁川河另一側風景秀麗的國賓館中飲食休息。


    隨行護衛的錦衣衛人員自然一同入駐此地。


    到了當日下午的申時左右,休整過後的薑曰廣、李信、張溥以及喬啟泰、黃龍、劉興賢等人,又在綾原大君李俌、朝鮮禮曹判書李廷龜等人的陪同之下,前往昌德宮中的宣政殿,與朝鮮君臣再次見麵。


    而這一次議論則是薑曰廣等人這次出使朝鮮的主要使命,也就是那份條約的簽署問題了。


    宣政殿位於貫穿敦化門、禁川橋、仁政殿的同一條中軸線上,位置在仁政殿的北麵,相距不過百餘步,沿著仁政殿往北的宮中道路,一直往北走就是。


    仁政殿是舉行各種重大典禮儀式的地方,比如即位登基大典,各種冊封儀式,以及接受大明冊封,舉行重大朝會等等,類似於大明朝紫禁城中的皇極殿。


    而朝鮮昌德宮中的宣政殿,則是朝鮮國王李倧日常辦公,召見朝鮮官員,具體處理各項朝政事務的地方,類似於大明朝紫禁城中文華殿和武英殿的結合體。


    薑曰廣等人知道這一次是到了關鍵的時刻了,一邊攜帶好了大明朝廷與朝鮮使節之前擬定好的條約,一邊招唿喬啟泰帶上麾下的錦衣衛校尉力士荷槍實彈,跟著前麵領路的朝鮮官員,浩浩蕩蕩地朝宣政殿而去。


    此時此刻宣政殿中的朝鮮群臣,已經圍繞著大明與朝鮮重訂宗藩關係的那份條約爭論了一個多時辰了。


    作為過往的李倧不到最後時刻當然不能表態,而他這樣做卻也讓手下的臣子們分做了數派。


    前往大明出使歸來的右議政金尚容、禮曹判書李廷龜,已經在條約上代表朝鮮國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此刻自然隻能堅定地站在主張換約的一方。


    除了這兩個人以外,堅定支持換約的,還有出使歸來之後別正麵的司諫院院判的尹暄。


    而剩下的官員之中要麽沉默不語,要麽激烈反對,要麽就是和事老,希望能夠說服大明朝廷改一改這個條約其中的一些條款,然後再定條約。


    能在宣政殿中一起議政的朝鮮臣子本來就沒有多少個,結果還分為了三四個派別,相互之間爭執不下。


    最後,李倧隻能接受和事老的一派意見,請大明天使過來,讓大明天使聽一聽朝鮮的陳情,看一看能夠在上奏朝廷,更改條約,然後再行簽訂。


    就在前來宣政殿的路上,朝鮮禮曹判書李廷龜,將宣政殿中的這樣一個情況,一五一十地說給了薑曰廣。


    李廷龜轉達的宣政殿中朝議的情形,讓薑曰廣一行人的心中都是十分不爽,甚至包括對朝鮮的士林官員們頗有好感的張溥也是臉色陰沉。


    薑曰廣一行人來到宣政殿前,留下喬啟泰帶著錦衣衛人員在殿外守候,三位代表朝廷的使節跨步而入,護衛使節的黃龍、劉興賢兩人也跟著進入。


    殿中朝鮮官員見大明使節來到,原本跪坐在地上的朝鮮君臣隻是衝著薑曰廣等人彎腰點頭示意,算是見禮。


    跪坐在前方禦榻之上的李倧也是點頭示意,然後賜座。


    薑曰廣等人入鄉隨俗,不以為意,也學著朝鮮君臣的樣子,在地上鋪好的墊子上跪坐下來。


    此時,但見李倧朝著朝鮮領議政尹昉點了點頭,領議政尹昉會意,於是當先說話:“大明天使容稟,天朝與我朝鮮所定之條約,方才之際,我朝鮮君臣已經議過,此次所立之條約,於我朝鮮過於苛刻。我君臣朝議,皆以為應當加以修正。


    “濟州島可以交與天朝,而鹹鏡道、平安道所屬城池土地,可否改割讓為租借,待大明天朝平滅建奴醜虜之後,歸還朝鮮,以全大明與朝鮮二百多年宗藩之誼。不知大明天使可否將此情節迴奏大明皇帝陛下?”


    領議政尹昉心中也知道這個提議恐怕是成不了,畢竟大明的使節已經帶著大明朝廷用過了印璽的約書前來,你讓他迴去重新改定,那不是開玩笑嗎?


    但是作為領議政,他跟李倧的想法是一樣的,自己究竟是什麽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朝議獲勝的一方,也就是站在在輿論取得勝利的一方。


    這就是朝鮮小朝廷的政治現狀和日常。


    結果,朝鮮領議政尹昉的話音剛落,薑曰廣等大明使節還沒有開口說話,早就一肚子火氣的劉興賢,立刻接過話,說道:“你們這些個朝鮮君臣真是不是曉事!平壤、元山以北之土地已經歸我大明所有,這是我大明皇上親口許給東江鎮之地,豈能容你等誰改就改?


    “大明與你朝鮮之間的條約,我等皆以為甚是妥當,爾等君臣但有允或者不允而已。我皇上金口玉言,豈能出爾反爾,讓你們修來改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