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九邊各鎮監軍禦史,可跟過去的建軍內臣,不一樣了。


    這些進士出身的科道言官,到了邊鎮,不管心底裏究竟如何打算,外麵表現出來的,絕對是儒家君子的正派作風,不僅不貪財,不好色,不占役,而且不吃空餉,比過去的監軍太監,簡直是清正廉潔了不知道有多少倍,所以僅僅過了半年就深得各鎮士卒軍心。


    而比這一點更重要的是,這些監軍禦史不僅代表皇帝掌管著各鎮的軍餉錢糧、軍紀敘功等重要權力,而且還紛紛招兵買馬,建起了自己的監軍標營,有了相對獨立於邊鎮營兵衛所係統的獨立軍權。


    監軍標營,少的三千,多的五千,在天高皇帝遠的邊鎮,也是一直絕對不可低估的力量。


    特別是這些監軍禦史,還有禦賜的尚方寶劍和密折奏事之權,光是這其中的任何一項,拿出來都是不得了的存在,由不得這些邊鎮將帥們不重視。


    袁崇煥上任三邊總督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盡力爭取到所屬邊鎮監軍禦史們的支持。


    如今瞿式穭、史躬盛兩人的話,起碼已經表明了寧夏鎮和固原鎮的監軍禦史惟袁崇煥馬首是瞻的堅定態度。


    說到這裏,不得不多說幾句,曆史上天啟末和崇禎初的時候,袁崇煥在大明朝的名聲,那真的是如日中天,但凡九邊各鎮,就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袁崇煥的大名的。


    袁崇煥靠著在對陣建虜時連連取得大捷的名聲,也讓袁崇煥在整個九邊各鎮的軍中,都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威望。


    不管是寧夏鎮的賀虎臣,還是固原鎮的楊麒,也包括延綏鎮的賀時雨,在袁崇煥這個瘦小的嶺南人麵前,那都是老老實實、服服帖帖。


    這種拜服,倒不是因為袁崇煥有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什麽的,而是因為在袁崇煥這個文官對陣建虜的戰績麵前,他們這些武將也是實實在在地打心眼裏佩服。


    袁崇煥靜靜聽完瞿式穭、史躬盛的話,先是微微一笑,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然後抱拳說道:“稼軒兄,行之老弟,你們的盛情,我先心領了。此事還是由我上書聖上更為妥帖。當今聖上英明睿智,想來必不會出現波折。”


    瞿式穭字稼軒,史躬盛字行之,袁崇煥與他們兩人都是進士出身,相互之間以字稱唿,顯得更為親切。


    說完這個話,停頓了片刻,袁崇煥接著說道:“總督行轅移駐花馬池,事涉固原、寧夏二鎮,本部院最擔心的是引起你們的誤解,如今你們沒有意見,那就最好不過。


    “本部院看花馬池原有總督行轅頗為殘破,沿邊營盤設施多已不存,倉促之間,總督行轅也無法移駐此地。


    “整修原有行轅及駐軍營房之事,還要勞煩賀總兵和稼軒兄先期招募工匠民夫,預做準備,所需費用,寧夏鎮先行墊支,稍後一律由總督衙門撥付。”


    這一次,袁崇煥到固原上任,是帶著大筆軍餉前來的。


    皇帝撥給他用來屯墾練兵的銀子,就有三十萬兩,而再次補發給三邊各鎮的軍餉,更是達到了五十萬兩,平均下來,延綏、固原、臨洮、寧夏、甘肅五個鎮,每鎮的軍餉,都有十萬左右。


    如今補發給延綏的,已經交給了延綏鎮的監軍禦史馬懋才,而給固原和寧夏的,也都已經給了監軍禦史史躬盛和瞿式穭。


    因此,此時的寧夏鎮,應該算是前所未有的錢糧充足了。


    袁崇煥在寧夏鎮又待了三天,等來了甘肅巡撫梅之煥和甘肅鎮總兵張嘉謨,以及甘肅鎮的監軍禦史劉之倫。


    此時年屆五十的梅之煥,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也算是明末時期的一位能臣,與袁崇煥一樣,都是文武全才,巡撫甘肅期間,多次與套虜作戰,斬首無數。


    但在曆史上,崇禎二年冬,後金入侵京畿的時候,梅之煥帶領麾下兵馬前往京師前往,與後金軍作戰,結果因為糧餉不繼,疲憊困頓的甘肅軍隊很快被後金大軍擊潰,其麾下大部分士卒逃亡陝西。


    這些潰兵占山為王,反而使已經瀕臨剿滅的陝西賊勢,突然又壯大起來,梅之煥羞憤之下拔劍自殺,最終被救起,朝廷也念起之前的功勞,隻是罷免了他的職務,而未給予論罪。


    當然了,此時的梅之煥還不知道這些後來發生的事情,見了袁崇煥的麵,彼此之間也是惺惺相惜。而監軍禦史劉之倫,則更是袁崇煥的崇拜者。因此,相見之下,自然是主客盡歡。


    袁崇煥在寧夏衛見完甘肅巡撫梅之煥等人,將甘肅鎮所欠軍餉,按實有人數補齊,然後又認真交代了一番募民屯墾的事務之後,帶著固原鎮總兵楊麒、固原鎮監軍禦史史躬盛,離開了寧夏衛城,沿著原路返迴了固原。


    就在離開寧夏返迴固原的頭一天,袁崇煥派出了使者,以六百裏加急的速度,將自己預備把三邊總督行轅移駐寧夏花馬池的奏疏,快馬加鞭送往了京師。


    在這個年代,沿邊的驛站係統還是相對比較健全的,而六百裏加急的意思,就一晝夜之間,需要疾馳六百裏。


    就這樣,十天之後,崇禎皇帝就在紫禁城中看到袁崇煥赴任之後的第一份奏疏,隨後兩天,又先後收到了延綏鎮監軍禦史馬懋才和寧夏鎮監軍禦史瞿式穭的密折。


    對袁崇煥奏請的幾件事,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當然很快就批準同意了。


    而瞿式穭的密折,也報告了袁崇煥前往寧夏,考察沿河屯墾、沿邊防務特別是花馬池的情況,皇帝本人從中當然也知道了更多的細節。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也從袁崇煥、馬懋才的奏疏和密折之中,更真切具體地得知了陝西三邊之地如今的幹旱災荒和王嘉胤、高迎祥等流賊頭目作亂的情況。


    特別是延綏鎮監軍禦史馬懋才的密折,其中每一個字都是讓人觸目驚心,陝北等地的饑荒,已經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本來以為曆史上到了崇禎二年之後陝北才會大亂的崇禎皇帝,這下子突然感到有點後怕了,幸好自己提前做了一定的預防布置,否則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崇禎皇帝將袁崇煥、馬懋才的奏折,轉給了幾個軍機大臣過目,然後很快就按照皇帝的意思議定了措施。


    首先是同意陝西三邊總督行轅移駐花馬池,其次是固原鎮總兵府及所部兵馬,大部跟隨移防花馬池、定邊衛,固原鎮從此改為定虜鎮,麾下營伍官佐及士卒餉額一概不變。


    再者就是在花馬池沿邊開設榷場,與鄂爾多斯諸部貿易,以池鹽與茶葉交換鄂爾多斯諸部的馬匹與毛皮等物。


    最後同意袁崇煥關於從陝西招募流民,北上寧夏沿河屯墾的所有舉措,允許其便宜處置西北屯墾事務,並允許其以花馬池所產池鹽,直接按開中法,與內地鹽商貿易,所得款項就地招募陝西流民屯墾。


    這是給袁崇煥的答複。而給馬懋才的迴複,則是命其率領所部監軍標營,盡快從榆林南下,移駐延安府,並在延安府府治左近尋找適宜地點募民屯墾,籌措軍糧,同時允許其在延安府轄地內以預留糧餉賑濟饑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當空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哼哈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哼哈大王並收藏日月當空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