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文斌聽說有人找,出來一看就驚訝了“大河,孫先生,你們快進來坐!”
莫大河有些心急,道“文斌,咱們先不坐了,你有空嗎?要是有的話,咱們出去外麵談談,有點事兒找你!”
“啥事兒!”湛文斌臉色有些變了,看莫大河這麽鄭重其事的。
莫大河沒發現,孫浩發現湛文斌誤會了,忙道“湛先生,好事,好事!”
湛文斌這才沒好氣的瞪了莫大河一眼,道“那你們等一下,我去跟上峰告個假!”
“什麽事這麽火急火燎的?”湛文斌道。
“是這樣的……”莫大河沒管湛文斌的嫌棄,巴拉巴拉的把事情跟湛文斌說了一遍,剛開始湛文斌還聽得漫不經心的,後麵湛文斌就坐直了身子。
莫大河最後不好意思的道“就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這個生意!”
“看得上,咋看不上了?”湛文斌也比莫大河有見識,邪睨了莫大河一眼“還是你不想帶我?”
“哪兒啊,要是不帶你,也不能跟你說不是?”莫大河賠笑著“對了,這是我家小飛做的蜂蜜宜母子,要是沒胃口,夾一片泡涼白開喝,酸酸甜甜的挺開胃的。你看我這不是有好東西就想著你了嗎?”
“算你有良心!”湛文斌緩了臉色,然後才開始討論起正經事來。
孫浩生意上的主意多,而湛文斌有人脈,所以這個生意直接就定義在府城級別了,莫大河都聽呆了。
湛文斌對於莫大河拿過來的商標字很感興趣,見識不凡的他雖然不懂這其中的深意,卻下意識的就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一整天討論下來,湛文斌都精神振奮,基本的計劃都定了下來,連書,連樣板都定下來了,湛文斌的字也很不錯,隻是湛文斌沒功夫去鄉下寫字,索性莫大河的字也不差。
要是湛老爺子在這裏,肯定會捶胸頓足的覺得錯失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不過湛文斌即使是知道也不在意,本來這也是莫大河的主意麽,用他的字挺好的!
第二天,湛文斌就請假了,跟孫浩倆人一起去了府城,因為生意方麵孫浩比較懂,孫浩可以去考察一下生意,看怎麽操作更好,而莫大河則主要負責寫字,然後雕刻出來,把這些東西保存好。
好在現在莫家的地方大,大門一關,躲在客房裏,也沒人知道在做什麽。
蘇源盛被給了一個高價,條件自然是不能把這事兒說出去,而是要保密,而且要蘇源盛把雕刻字的方方麵麵都想好了,包括怎麽保存,怎麽放置等等,方方麵麵了,而印刷也需要他們反複的實驗,已達到最好的效果。
很快幾天時間過去了,莫大河這邊的三字經等等的稿子已經交上了,這些都是先刻印好的,因為莫大河這邊也答應了人家,價格就按照原來的定價了,至於新的定價還沒出來。
而因為趕時間又保密,所以蘇永強蘇老爺子也叫過來幫忙了,蘇老爺子有一股大力,蘇源盛就是遺傳蘇老爺子的,蘇老爺子的手上功夫也不錯,所以幫著打下手還是可以的,或者幫著印刷;還有就是蘇緒冬,蘇緒冬在蘇家人中個子屬於矮的,但是在外人眼裏個子也不矮,蘇緒冬是蘇永強的第三子,是個典型的莊稼漢,養雞養鴨很在行。
莫家二房的雞鴨養殖就是經過他的指導,蘇緒冬也會一些木工活,不過手藝一般;不過用來幫忙是正好的。
蘇三妹力氣不大,對這些卻是幫不上忙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些好吃的犒勞辛苦的家人。
莫大河家裏總有人進進出出的,村裏人怎麽會不好奇呢,劉氏最為嘀咕了,感覺蘇家不是來占便宜吧?
好在劉氏的嘀咕給莫大樹給鎮住了,現在莫大樹對以前的事越發的後悔,所以對劉氏不再那麽容忍,一看劉氏想搗亂,直接鎮壓!
第一一六章 趕工
不過莫大樹自己倒是來關心一下莫大河家裏在做什麽,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然後莫大樹也被抓了苦力,其實現在能在莫家二房當苦力的,那都不是一般人,都是能被信任的人,人品也是過得去的。
因著要大批量的印刷,所以紙張直接從縣城買,價格直接便宜了一半,而現在莫家的客房就全部都給用上了,一個房間專門擺放工具,一個房間專門放這些紙張,一個房間放印好的書。
莫小傑背書之餘,也要幫忙磨墨條,這些事兒莫小辰跟莫詩瑩也會,兩個小家夥也挺乖的,不但沒搗亂,也會來幫忙磨磨條。
現在來說字反倒是最好雕刻的,莫大河寫完以後,蘇永強隻要沿著那墨跡小心翼翼的鏟除掉,剩下的邊上的就比較好弄了,至於比較精細的商標則由蘇源盛來雕。
這個商標也不是一般人一時半會兒能學會的,而且雕這個確實是比較麻煩,所以商量的最後就是直接弄一個框,之後所有雕刻出來的字都要在這個框裏。
這期間莫雲飛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裁刀,現代的裁刀莫雲飛是見過的,所以給蘇源盛一說,莫大河去定了一把可以裝螺絲的刀,由蘇源盛安裝好。
這裁刀確實是好用,裁完的紙張大小一樣,而且沒有毛邊,整本書顯得光滑無比,質量都感覺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邊忙得熱火朝天,孫浩那邊也沒有閑著,湛文斌領著孫浩介紹給他爺爺,又把這一單生意介紹了一下,他爺爺當即就答應給孫浩引薦人。
然後孫浩跟湛文斌,在湛爺爺的建議下,最終給本子定了價,三字經這些啟蒙的,一本十文錢,量大的不低於八文錢;論語這些比較厚的,一本二十五文,量大的百本以上的不低於二十三文;再厚一些的就是三十文,不低於二十八文。
他們也不貪心,隻印刷了啟蒙學,以及四書五經這些常用的書,至於其他的他們沒印,當然了,印那些也比較費工夫,買的人不多,自然掙不了什麽錢了。
除了府城這邊的,底下的州郡,孫浩是一個個的去跑的,湛家對這個事情也很重視,掙錢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都給孫浩一個引薦的人。
忙了四五天,孫浩終於把府城跟州郡的生意給定下來了,迴頭就給莫大河下了四千的大訂單,所謂四千可不是指的一本,而是四書五經每樣一本,其實想一想這個數並不大,每年多少進學的學生,又多少參加考試的,湛爺爺自己就是在府城的琉光書院教書的,琉光書院是整個府城最好的學校了。
每年在那裏求學的有多少?然後各個私塾,書肆求學的又有多少?
孫浩能把這些生意談下來也是費了大力氣了,私塾跟書肆基本靠的是湛爺爺的人脈,在府城裏的;州郡一半靠湛家的人脈,一半也靠孫浩的功力給拿下了。
而啟蒙的書要的量就更大了,要了整整八千本,這還沒算各個州郡下麵的縣呢,這些縣孫浩還沒跑呢!
為了忙這事兒,孫浩硬是買了一輛馬車,就為了能節約時間,好在戰果是斐然的。
從這項生意正式啟動開始到第十天,四書五經全部雕刻完畢;為了加快速度,蘇源盛要再雕刻出一份同樣的。
而按照孫浩的想法,啟蒙書、四書五經的市場還很大,所以還可以再談。
隻是現在這些量已經讓莫家二房很吃緊了,他也歇一歇。
莫家二房最後又把蘇緒冬的兒子蘇源昌給過來幫忙,蘇源昌原來是在碼頭扛貨的,吃的是力氣活。
現在這邊需要幫忙就喊過來了,反正有工錢。
然後又把小魚娘的丈夫,跟莫家屬於族親的莫夏風給喊來幫忙。
原來莫家上大梁的時候,小魚娘跟桂花嬸這婆媳二人都有來幫忙的,莫夏風就是桂花嬸的兒子,小魚娘的丈夫,典型的莊稼漢!
每天刊印書本忙得不亦樂乎。
莫雲飛見要的量大,又建議大家改為流水線作業,就是大家負責什麽就專門負責什麽,比如說蘇永強現在閑著了,就改為專門負責給書紮眼。
由識字的人把書撿好,裝在匣子裏,蓋上蓋子,蘇永強就負責紮眼,他力氣大麽?蘇三妹也有了用武之地,幫著裝訂。
忙了十來天,後麵嫌房間小,都伸展不開了,就跑到外麵來做,桂陶縣就是這點不好,經常會刮風下雨,一下雨,又隻能把這些東西挪到屋裏去做。
這會兒就連莫大河都嫌自己的房子建得小了,施展不開啊,一個房間隻能一兩道工序,你要去另外一道工序,還要出門再進門。
不過這是剛開始創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莫雲飛跟莫小遲放假的時候都要幫忙,至於說晚上幹活是沒有的,現在點的是油燈、蠟燭不是電燈,一不小心弄倒了,那火燒起來,不全毀了嗎?
二十天後,清晨一大早:孫浩叫來了人幫忙,把一千五百本的四書五經,三千多本的冊子裝車,這些書是要運到府城去的。
滿滿當當二十輛牛車驢車才把這些書給裝好了,一行人趕著清晨往府城駕車而去。
為了讓這些書有地方放,莫家老院都給用上了,才夠空間裝這些書;而這一次孫浩去了府城,還要再進一批紙迴來。
要說其他的還有人搶劫,書這玩意兒是真沒人搶,這個時代對讀書人又很尊重,不然孫浩就雇保鏢了,不過碰到攔路虎,孫浩也會做人的給點意思意思,讓人不白辛苦,沒辦法,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
到了府城,天都黑下來了,好在有湛家的人幫著接應,把這批書先運到琉光書院去放著,明日再去各個地方跑。
第二天早上,孫浩就忙開了:“您請點點,論語五百本,大學五百文……都在這裏了。”
“這個肯定是放心的,隻是這質量不知道如何?”來人問道。
第一一七章 算錢
“您請隨意查驗!”孫浩拱手道。
來人隨手抽了三四本,他眼尖:“這字怎麽都一樣,這長得也太長齊了吧?”兩本書放在一起對比,實在是太顯眼了,要知道即使是同一個人寫的書,那字跡都會有些微的區別,可這個是完全一模一樣。
“這是怎麽做到的?”對方很好奇。
孫浩陪著笑:“抱歉了,這是我們吃飯的家夥!”
“行吧!這總共是一百零八兩五百文是吧?”來人也不為難孫浩,把銀票跟碎銀遞給孫浩。
孫浩賠笑著:“誒,謝謝您!這三兩多,您別嫌少,請您喝個茶!”
點貨的人推了:“不用,不用,你們掙這錢也不容易,挺辛苦的!”
“您就收了吧,這也沒功夫請您喝茶,就是請您喝茶的!”孫浩笑著,還挺真誠。
最後對方還是沒收,也是,湛老爺子的麵子在呢,這也許就是一次的買賣,迴頭要是被湛老爺子知道了,自己就是個點貨的,還不吃不了兜著走?
然後就是孫浩去各個私塾,書肆交貨,價格相差不多,因著湛家的關係,還真沒人收好處的,不過孫浩也不是憨的,後麵就改個方式給好處了,送套四書五經,買的量多的就多送兩套,反正這玩意兒對他來說還便宜實惠。
“爹,我來幫忙,你歇會兒吧!”莫雲飛給莫大河遞了個毛巾,讓他擦汗,她則坐下幫著切紙。
“小飛,你下學了?怎麽這麽早?”莫大河擦了擦汗。
“還好,這天都快黑了!爹,咱們還剩下多少貨沒交?”莫雲飛問。
“快了,再忙個幾天就差不多了!現在不用你二表哥雕刻了,咱們有兩套工具,又有小魚娘跟桂花嬸幫忙,速度又快了不少!”莫大河喝了口水,說道。
“爹,咱們家的地方也太小了,早知道會有這個生意,咱們應該建一個大倉庫,這都擠不開!”莫雲飛隨口道,其實她也就是說一說,真要建個大倉庫,勞師動眾的,到時候大家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做什麽呢!
就在自己院子裏折騰,村裏都議論紛紛了,所以她也就是說說。
好在老院當初建的糧倉糧食還沒放進去,就先放的這個,不然是完全伸展不開。
莫大河也讚同:“今年就先這樣吧,要是迴頭有需要再建,就像你說的,迴頭這手藝傳出去就不值錢了,還不知道這活能幹多久呢!”
“夫君,孫大哥來了!”外麵蘇三妹溫婉的提高音量道。
“好,我這就來!”莫大河走出去。
“孫大哥,你怎麽來了?我不是跟你說,最後這批最少還要三天嗎?”莫大河道。
“我不是催你趕貨的,我是跟你說,我這陣子把咱們周遭幾個縣城的生意都談下來了,一千本,你可別忘了!”孫浩這幾天也沒閑著。
“還有?”莫大河這會兒真有些苦笑了:“孫大哥,按說生意好我高興,可這也太累人了,感覺很久都沒歇息過了!”
“大河,要不你們這一千本忙完再休息一下?我後麵再跑的單子再推遲些日子,不行的話,你再請些人來幫忙!”孫浩倒是能理解,雖然掙錢他也高興,可這會兒他也有些累到了。
“那還是算了,家裏的地方實在是騰不開!”莫大河道。
“咱們再堅持堅持,咱們這麽府城的縣郡都跑一遍,咱們再歇歇,你看怎麽樣?”孫浩道。
“孫伯伯,您去談生意的時候,別忘了談談春聯的生意啊,今年咱們春聯也可以這麽印刷,咱們就走薄利多銷,您看怎麽樣?”莫雲飛忙出來提醒道,既然要受累,可別遭兩迴罪!
孫浩一拍腦袋:“喲,這事兒還真忘了,不過這事兒不打緊,迴頭孫叔叔再去談!”不行的話,孫浩都想到辦法了,就是近的直接找人去擺攤子,遠的就讓人盯著點。
這會兒也還夏天,離入秋都差半個月呢,所以還有時間!
十天後,孫浩、莫大河、湛文斌齊聚莫家二房:“來吧,咱們算算賬!這個呢,是賬本,開銷花費都在上麵了,這個呢是咱們掙的錢,我算了一下是對數的!”
“四書五經總共賣了六千五百套;三字經這些啟蒙書定出去有一萬三千套;我送人的有四書五經一百套;啟蒙書一千套!”孫浩激動的道:“所以扣除一下各項花銷、支出、包括送出去的,咱們總共掙了一千一百三十二兩!”
莫大河有些心急,道“文斌,咱們先不坐了,你有空嗎?要是有的話,咱們出去外麵談談,有點事兒找你!”
“啥事兒!”湛文斌臉色有些變了,看莫大河這麽鄭重其事的。
莫大河沒發現,孫浩發現湛文斌誤會了,忙道“湛先生,好事,好事!”
湛文斌這才沒好氣的瞪了莫大河一眼,道“那你們等一下,我去跟上峰告個假!”
“什麽事這麽火急火燎的?”湛文斌道。
“是這樣的……”莫大河沒管湛文斌的嫌棄,巴拉巴拉的把事情跟湛文斌說了一遍,剛開始湛文斌還聽得漫不經心的,後麵湛文斌就坐直了身子。
莫大河最後不好意思的道“就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這個生意!”
“看得上,咋看不上了?”湛文斌也比莫大河有見識,邪睨了莫大河一眼“還是你不想帶我?”
“哪兒啊,要是不帶你,也不能跟你說不是?”莫大河賠笑著“對了,這是我家小飛做的蜂蜜宜母子,要是沒胃口,夾一片泡涼白開喝,酸酸甜甜的挺開胃的。你看我這不是有好東西就想著你了嗎?”
“算你有良心!”湛文斌緩了臉色,然後才開始討論起正經事來。
孫浩生意上的主意多,而湛文斌有人脈,所以這個生意直接就定義在府城級別了,莫大河都聽呆了。
湛文斌對於莫大河拿過來的商標字很感興趣,見識不凡的他雖然不懂這其中的深意,卻下意識的就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一整天討論下來,湛文斌都精神振奮,基本的計劃都定了下來,連書,連樣板都定下來了,湛文斌的字也很不錯,隻是湛文斌沒功夫去鄉下寫字,索性莫大河的字也不差。
要是湛老爺子在這裏,肯定會捶胸頓足的覺得錯失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不過湛文斌即使是知道也不在意,本來這也是莫大河的主意麽,用他的字挺好的!
第二天,湛文斌就請假了,跟孫浩倆人一起去了府城,因為生意方麵孫浩比較懂,孫浩可以去考察一下生意,看怎麽操作更好,而莫大河則主要負責寫字,然後雕刻出來,把這些東西保存好。
好在現在莫家的地方大,大門一關,躲在客房裏,也沒人知道在做什麽。
蘇源盛被給了一個高價,條件自然是不能把這事兒說出去,而是要保密,而且要蘇源盛把雕刻字的方方麵麵都想好了,包括怎麽保存,怎麽放置等等,方方麵麵了,而印刷也需要他們反複的實驗,已達到最好的效果。
很快幾天時間過去了,莫大河這邊的三字經等等的稿子已經交上了,這些都是先刻印好的,因為莫大河這邊也答應了人家,價格就按照原來的定價了,至於新的定價還沒出來。
而因為趕時間又保密,所以蘇永強蘇老爺子也叫過來幫忙了,蘇老爺子有一股大力,蘇源盛就是遺傳蘇老爺子的,蘇老爺子的手上功夫也不錯,所以幫著打下手還是可以的,或者幫著印刷;還有就是蘇緒冬,蘇緒冬在蘇家人中個子屬於矮的,但是在外人眼裏個子也不矮,蘇緒冬是蘇永強的第三子,是個典型的莊稼漢,養雞養鴨很在行。
莫家二房的雞鴨養殖就是經過他的指導,蘇緒冬也會一些木工活,不過手藝一般;不過用來幫忙是正好的。
蘇三妹力氣不大,對這些卻是幫不上忙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些好吃的犒勞辛苦的家人。
莫大河家裏總有人進進出出的,村裏人怎麽會不好奇呢,劉氏最為嘀咕了,感覺蘇家不是來占便宜吧?
好在劉氏的嘀咕給莫大樹給鎮住了,現在莫大樹對以前的事越發的後悔,所以對劉氏不再那麽容忍,一看劉氏想搗亂,直接鎮壓!
第一一六章 趕工
不過莫大樹自己倒是來關心一下莫大河家裏在做什麽,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然後莫大樹也被抓了苦力,其實現在能在莫家二房當苦力的,那都不是一般人,都是能被信任的人,人品也是過得去的。
因著要大批量的印刷,所以紙張直接從縣城買,價格直接便宜了一半,而現在莫家的客房就全部都給用上了,一個房間專門擺放工具,一個房間專門放這些紙張,一個房間放印好的書。
莫小傑背書之餘,也要幫忙磨墨條,這些事兒莫小辰跟莫詩瑩也會,兩個小家夥也挺乖的,不但沒搗亂,也會來幫忙磨磨條。
現在來說字反倒是最好雕刻的,莫大河寫完以後,蘇永強隻要沿著那墨跡小心翼翼的鏟除掉,剩下的邊上的就比較好弄了,至於比較精細的商標則由蘇源盛來雕。
這個商標也不是一般人一時半會兒能學會的,而且雕這個確實是比較麻煩,所以商量的最後就是直接弄一個框,之後所有雕刻出來的字都要在這個框裏。
這期間莫雲飛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裁刀,現代的裁刀莫雲飛是見過的,所以給蘇源盛一說,莫大河去定了一把可以裝螺絲的刀,由蘇源盛安裝好。
這裁刀確實是好用,裁完的紙張大小一樣,而且沒有毛邊,整本書顯得光滑無比,質量都感覺提升了一個檔次。
這邊忙得熱火朝天,孫浩那邊也沒有閑著,湛文斌領著孫浩介紹給他爺爺,又把這一單生意介紹了一下,他爺爺當即就答應給孫浩引薦人。
然後孫浩跟湛文斌,在湛爺爺的建議下,最終給本子定了價,三字經這些啟蒙的,一本十文錢,量大的不低於八文錢;論語這些比較厚的,一本二十五文,量大的百本以上的不低於二十三文;再厚一些的就是三十文,不低於二十八文。
他們也不貪心,隻印刷了啟蒙學,以及四書五經這些常用的書,至於其他的他們沒印,當然了,印那些也比較費工夫,買的人不多,自然掙不了什麽錢了。
除了府城這邊的,底下的州郡,孫浩是一個個的去跑的,湛家對這個事情也很重視,掙錢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都給孫浩一個引薦的人。
忙了四五天,孫浩終於把府城跟州郡的生意給定下來了,迴頭就給莫大河下了四千的大訂單,所謂四千可不是指的一本,而是四書五經每樣一本,其實想一想這個數並不大,每年多少進學的學生,又多少參加考試的,湛爺爺自己就是在府城的琉光書院教書的,琉光書院是整個府城最好的學校了。
每年在那裏求學的有多少?然後各個私塾,書肆求學的又有多少?
孫浩能把這些生意談下來也是費了大力氣了,私塾跟書肆基本靠的是湛爺爺的人脈,在府城裏的;州郡一半靠湛家的人脈,一半也靠孫浩的功力給拿下了。
而啟蒙的書要的量就更大了,要了整整八千本,這還沒算各個州郡下麵的縣呢,這些縣孫浩還沒跑呢!
為了忙這事兒,孫浩硬是買了一輛馬車,就為了能節約時間,好在戰果是斐然的。
從這項生意正式啟動開始到第十天,四書五經全部雕刻完畢;為了加快速度,蘇源盛要再雕刻出一份同樣的。
而按照孫浩的想法,啟蒙書、四書五經的市場還很大,所以還可以再談。
隻是現在這些量已經讓莫家二房很吃緊了,他也歇一歇。
莫家二房最後又把蘇緒冬的兒子蘇源昌給過來幫忙,蘇源昌原來是在碼頭扛貨的,吃的是力氣活。
現在這邊需要幫忙就喊過來了,反正有工錢。
然後又把小魚娘的丈夫,跟莫家屬於族親的莫夏風給喊來幫忙。
原來莫家上大梁的時候,小魚娘跟桂花嬸這婆媳二人都有來幫忙的,莫夏風就是桂花嬸的兒子,小魚娘的丈夫,典型的莊稼漢!
每天刊印書本忙得不亦樂乎。
莫雲飛見要的量大,又建議大家改為流水線作業,就是大家負責什麽就專門負責什麽,比如說蘇永強現在閑著了,就改為專門負責給書紮眼。
由識字的人把書撿好,裝在匣子裏,蓋上蓋子,蘇永強就負責紮眼,他力氣大麽?蘇三妹也有了用武之地,幫著裝訂。
忙了十來天,後麵嫌房間小,都伸展不開了,就跑到外麵來做,桂陶縣就是這點不好,經常會刮風下雨,一下雨,又隻能把這些東西挪到屋裏去做。
這會兒就連莫大河都嫌自己的房子建得小了,施展不開啊,一個房間隻能一兩道工序,你要去另外一道工序,還要出門再進門。
不過這是剛開始創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莫雲飛跟莫小遲放假的時候都要幫忙,至於說晚上幹活是沒有的,現在點的是油燈、蠟燭不是電燈,一不小心弄倒了,那火燒起來,不全毀了嗎?
二十天後,清晨一大早:孫浩叫來了人幫忙,把一千五百本的四書五經,三千多本的冊子裝車,這些書是要運到府城去的。
滿滿當當二十輛牛車驢車才把這些書給裝好了,一行人趕著清晨往府城駕車而去。
為了讓這些書有地方放,莫家老院都給用上了,才夠空間裝這些書;而這一次孫浩去了府城,還要再進一批紙迴來。
要說其他的還有人搶劫,書這玩意兒是真沒人搶,這個時代對讀書人又很尊重,不然孫浩就雇保鏢了,不過碰到攔路虎,孫浩也會做人的給點意思意思,讓人不白辛苦,沒辦法,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
到了府城,天都黑下來了,好在有湛家的人幫著接應,把這批書先運到琉光書院去放著,明日再去各個地方跑。
第二天早上,孫浩就忙開了:“您請點點,論語五百本,大學五百文……都在這裏了。”
“這個肯定是放心的,隻是這質量不知道如何?”來人問道。
第一一七章 算錢
“您請隨意查驗!”孫浩拱手道。
來人隨手抽了三四本,他眼尖:“這字怎麽都一樣,這長得也太長齊了吧?”兩本書放在一起對比,實在是太顯眼了,要知道即使是同一個人寫的書,那字跡都會有些微的區別,可這個是完全一模一樣。
“這是怎麽做到的?”對方很好奇。
孫浩陪著笑:“抱歉了,這是我們吃飯的家夥!”
“行吧!這總共是一百零八兩五百文是吧?”來人也不為難孫浩,把銀票跟碎銀遞給孫浩。
孫浩賠笑著:“誒,謝謝您!這三兩多,您別嫌少,請您喝個茶!”
點貨的人推了:“不用,不用,你們掙這錢也不容易,挺辛苦的!”
“您就收了吧,這也沒功夫請您喝茶,就是請您喝茶的!”孫浩笑著,還挺真誠。
最後對方還是沒收,也是,湛老爺子的麵子在呢,這也許就是一次的買賣,迴頭要是被湛老爺子知道了,自己就是個點貨的,還不吃不了兜著走?
然後就是孫浩去各個私塾,書肆交貨,價格相差不多,因著湛家的關係,還真沒人收好處的,不過孫浩也不是憨的,後麵就改個方式給好處了,送套四書五經,買的量多的就多送兩套,反正這玩意兒對他來說還便宜實惠。
“爹,我來幫忙,你歇會兒吧!”莫雲飛給莫大河遞了個毛巾,讓他擦汗,她則坐下幫著切紙。
“小飛,你下學了?怎麽這麽早?”莫大河擦了擦汗。
“還好,這天都快黑了!爹,咱們還剩下多少貨沒交?”莫雲飛問。
“快了,再忙個幾天就差不多了!現在不用你二表哥雕刻了,咱們有兩套工具,又有小魚娘跟桂花嬸幫忙,速度又快了不少!”莫大河喝了口水,說道。
“爹,咱們家的地方也太小了,早知道會有這個生意,咱們應該建一個大倉庫,這都擠不開!”莫雲飛隨口道,其實她也就是說一說,真要建個大倉庫,勞師動眾的,到時候大家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做什麽呢!
就在自己院子裏折騰,村裏都議論紛紛了,所以她也就是說說。
好在老院當初建的糧倉糧食還沒放進去,就先放的這個,不然是完全伸展不開。
莫大河也讚同:“今年就先這樣吧,要是迴頭有需要再建,就像你說的,迴頭這手藝傳出去就不值錢了,還不知道這活能幹多久呢!”
“夫君,孫大哥來了!”外麵蘇三妹溫婉的提高音量道。
“好,我這就來!”莫大河走出去。
“孫大哥,你怎麽來了?我不是跟你說,最後這批最少還要三天嗎?”莫大河道。
“我不是催你趕貨的,我是跟你說,我這陣子把咱們周遭幾個縣城的生意都談下來了,一千本,你可別忘了!”孫浩這幾天也沒閑著。
“還有?”莫大河這會兒真有些苦笑了:“孫大哥,按說生意好我高興,可這也太累人了,感覺很久都沒歇息過了!”
“大河,要不你們這一千本忙完再休息一下?我後麵再跑的單子再推遲些日子,不行的話,你再請些人來幫忙!”孫浩倒是能理解,雖然掙錢他也高興,可這會兒他也有些累到了。
“那還是算了,家裏的地方實在是騰不開!”莫大河道。
“咱們再堅持堅持,咱們這麽府城的縣郡都跑一遍,咱們再歇歇,你看怎麽樣?”孫浩道。
“孫伯伯,您去談生意的時候,別忘了談談春聯的生意啊,今年咱們春聯也可以這麽印刷,咱們就走薄利多銷,您看怎麽樣?”莫雲飛忙出來提醒道,既然要受累,可別遭兩迴罪!
孫浩一拍腦袋:“喲,這事兒還真忘了,不過這事兒不打緊,迴頭孫叔叔再去談!”不行的話,孫浩都想到辦法了,就是近的直接找人去擺攤子,遠的就讓人盯著點。
這會兒也還夏天,離入秋都差半個月呢,所以還有時間!
十天後,孫浩、莫大河、湛文斌齊聚莫家二房:“來吧,咱們算算賬!這個呢,是賬本,開銷花費都在上麵了,這個呢是咱們掙的錢,我算了一下是對數的!”
“四書五經總共賣了六千五百套;三字經這些啟蒙書定出去有一萬三千套;我送人的有四書五經一百套;啟蒙書一千套!”孫浩激動的道:“所以扣除一下各項花銷、支出、包括送出去的,咱們總共掙了一千一百三十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