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是李亦真的朋友,是李亦真的支持者,如果老太爺完全放棄李亦真,那麽就不會私下和王越麵,更不會讓王越去小院。
李寒泰進入小院的次數很少。
這次老太爺任命李寒泰為李氏集團的總裁,李寒泰向老太爺述職的時候,在院子裏和老太爺說了幾句話,沒有進入屋裏。
在屋裏說話和在院子裏說話,不完全是一迴事。
李寒泰想盡快掌控李氏集團,有個人能夠幫助他,那個人就是老太爺。
隻有老太爺收迴讓王越進入李氏集團的話,或者再做一些特殊安排,情況就會改變。
李寒泰來到小院門口。
小院沒有阻攔,他可以直接進入小院。
他想過直接進入小院,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李氏集團的總裁。
當他站在小院門口,看見裏麵的屋子,想到裏麵的人曾是他心裏的神,突然發愣,站在院子外麵。
屋門開了。
小冰從屋裏走了出來,然後走到院子門口,對李寒泰說:“請進。”
李寒泰臉色一喜。
雖然小冰住在這個院子裏,但是不是進入小院,小冰說了不算,老太爺說了算。
小冰對李寒泰說請進,其實是老太爺讓李寒泰進入小院。
進入小院後,李寒泰頓時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不是誰都都有資格進入這個小院。
走了幾步後,李寒泰唏噓。
以前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夠進入小院,聆聽老太爺的教誨。
剛才他進入小院的時候,很激動,進入小院後走了幾步,似乎沒那麽激動了,或許是因為像王越這種阿貓阿狗也可以進入小院,或許是老太爺老了,這個小院變得沒那麽神聖了。
小冰走到門口停下。
李寒泰獨自進入屋裏。
老太爺下身躺在床頭,上身靠著床頭,帶著老花鏡,翻看記錄投票的本子。
李寒泰說:“太爺爺。”
老太爺說:“坐吧。”
李寒泰坐下。
他看著床上的老太爺,清楚的感到衰老和力不從心的感覺。
老太爺老了。
老太爺也力不從心了。
他心裏的那個商業之神老了、力不從心了。
老太爺問:“有事嗎?”
李寒泰沒有直接迴答老太爺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把他的說話說出來,看向老太爺手裏翻閱的投票本子,問:“您看完了?”
老太爺說:“基本吧。”
李寒泰問:“您怎麽看待投票?”
老太爺反問;“你又怎麽看待投票?”
李寒泰說:“您在自傳裏寫過這樣的句子。領導者,不可一言堂,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大家的意見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就算知道大家的意見是錯的,有時候不妨也試一試,當做經驗的累積。這一次,你實踐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家的意見是對的,你必然會獲得收益。如果證明這次的意見是錯的,有了這次經曆,以後你再做決定的時候,大家會更加支持你的決定,而減少自己的建議。”
許多名人都會寫自傳,尤其是商場名人,老太爺也不例外,出版過他的自傳。
作為商業傳奇的老太爺,他的自傳暢銷海外,自傳裏的很多句子被當做金玉良玉。
李寒泰作為李家人,作為老太爺的重孫,作為老太爺的崇拜者,自然會閱讀老太爺的自傳。
李寒泰用老太爺自傳裏的句子,也老太爺說過的話,委婉的告訴老太爺應該聽取大家的意見。
老太爺沒有立刻迴複李寒泰,而是詢問:“什麽人可以犯錯誤,什麽人不可以犯錯誤?”
李寒泰又想起老太爺自傳裏說的話:“年輕人可以犯錯誤,犯的錯誤越多越好,因為有年輕作為資本,每次的錯誤都是一次人生的積累。年齡大的人要少犯錯誤,因為沒有年輕作為資本,一旦輸了,就很難東山再起。”
老太爺說:“年輕人會犯錯誤,年齡大的人也會犯錯誤。我鼓勵年輕人多犯錯誤,也不反對年齡大的人犯錯誤。兩種比較,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彌補錯誤,年齡大的人彌補錯誤的機會要少很多。
你剛才借用我自傳裏的話,我也借用你們年輕人經常說的勵誌話語,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不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誰勝誰負,天曉得。
謹慎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謹慎,絕對不可能成功,但如果僅僅隻有謹慎,而沒有其他,或者過於謹慎,也一定不會成功。
你爺爺從小就謹慎,做什麽事情都是一板一眼,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錯誤。一句話能拐三個彎,絕對不拐兩個彎,因為拐的彎越多代表越謹慎。“
李寒泰看了老太爺一眼,老太爺對於二爺爺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
老太爺作為父親,自然了解兒子。
李寒泰作為孫子,自然了解爺爺。
老太爺說:“你爺爺謹慎了一輩子,從來沒犯過大錯,就連小錯也很少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你爺爺這個人,我是很滿意的。”
李寒泰說:“不僅僅是小朋友希望得到父親的誇獎,年齡再大的人也希望得到父親的誇獎,如果爺爺能親自聽到您剛才對他的誇獎,我想爺爺肯定會非常高興,因為您說滿意他這個人。”
老太爺說:“謹慎方麵,你和你爺爺很相似,你覺得有什麽地方和你爺爺不相似嗎?”
李寒泰說:“我身上流著爺爺的血,所以遺傳到爺爺的謹慎性格,但我身上不僅僅流著爺爺的血,也流著太爺爺您的血,我想我多多少少也遺傳到一些您的大膽進取。您當年大膽進取,創造了李氏集團這個名聞世界的商業帝國,如果您當年不大膽、不進取,肯定無法創造商業帝國。在我看來,爺爺守成有餘,擴展不足。”
老太爺問:“最後一句話,你跟你爺爺說起過嗎?”
李寒泰說:“沒有。”
老太爺說:“那你為什麽跟我說?”
李寒泰是在委婉的表達,爺爺能夠守護好李家,而他則能大膽進取發展好李氏集團。
李寒泰進入小院的次數很少。
這次老太爺任命李寒泰為李氏集團的總裁,李寒泰向老太爺述職的時候,在院子裏和老太爺說了幾句話,沒有進入屋裏。
在屋裏說話和在院子裏說話,不完全是一迴事。
李寒泰想盡快掌控李氏集團,有個人能夠幫助他,那個人就是老太爺。
隻有老太爺收迴讓王越進入李氏集團的話,或者再做一些特殊安排,情況就會改變。
李寒泰來到小院門口。
小院沒有阻攔,他可以直接進入小院。
他想過直接進入小院,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李氏集團的總裁。
當他站在小院門口,看見裏麵的屋子,想到裏麵的人曾是他心裏的神,突然發愣,站在院子外麵。
屋門開了。
小冰從屋裏走了出來,然後走到院子門口,對李寒泰說:“請進。”
李寒泰臉色一喜。
雖然小冰住在這個院子裏,但是不是進入小院,小冰說了不算,老太爺說了算。
小冰對李寒泰說請進,其實是老太爺讓李寒泰進入小院。
進入小院後,李寒泰頓時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不是誰都都有資格進入這個小院。
走了幾步後,李寒泰唏噓。
以前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能夠進入小院,聆聽老太爺的教誨。
剛才他進入小院的時候,很激動,進入小院後走了幾步,似乎沒那麽激動了,或許是因為像王越這種阿貓阿狗也可以進入小院,或許是老太爺老了,這個小院變得沒那麽神聖了。
小冰走到門口停下。
李寒泰獨自進入屋裏。
老太爺下身躺在床頭,上身靠著床頭,帶著老花鏡,翻看記錄投票的本子。
李寒泰說:“太爺爺。”
老太爺說:“坐吧。”
李寒泰坐下。
他看著床上的老太爺,清楚的感到衰老和力不從心的感覺。
老太爺老了。
老太爺也力不從心了。
他心裏的那個商業之神老了、力不從心了。
老太爺問:“有事嗎?”
李寒泰沒有直接迴答老太爺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把他的說話說出來,看向老太爺手裏翻閱的投票本子,問:“您看完了?”
老太爺說:“基本吧。”
李寒泰問:“您怎麽看待投票?”
老太爺反問;“你又怎麽看待投票?”
李寒泰說:“您在自傳裏寫過這樣的句子。領導者,不可一言堂,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大家的意見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就算知道大家的意見是錯的,有時候不妨也試一試,當做經驗的累積。這一次,你實踐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家的意見是對的,你必然會獲得收益。如果證明這次的意見是錯的,有了這次經曆,以後你再做決定的時候,大家會更加支持你的決定,而減少自己的建議。”
許多名人都會寫自傳,尤其是商場名人,老太爺也不例外,出版過他的自傳。
作為商業傳奇的老太爺,他的自傳暢銷海外,自傳裏的很多句子被當做金玉良玉。
李寒泰作為李家人,作為老太爺的重孫,作為老太爺的崇拜者,自然會閱讀老太爺的自傳。
李寒泰用老太爺自傳裏的句子,也老太爺說過的話,委婉的告訴老太爺應該聽取大家的意見。
老太爺沒有立刻迴複李寒泰,而是詢問:“什麽人可以犯錯誤,什麽人不可以犯錯誤?”
李寒泰又想起老太爺自傳裏說的話:“年輕人可以犯錯誤,犯的錯誤越多越好,因為有年輕作為資本,每次的錯誤都是一次人生的積累。年齡大的人要少犯錯誤,因為沒有年輕作為資本,一旦輸了,就很難東山再起。”
老太爺說:“年輕人會犯錯誤,年齡大的人也會犯錯誤。我鼓勵年輕人多犯錯誤,也不反對年齡大的人犯錯誤。兩種比較,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彌補錯誤,年齡大的人彌補錯誤的機會要少很多。
你剛才借用我自傳裏的話,我也借用你們年輕人經常說的勵誌話語,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不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天,誰勝誰負,天曉得。
謹慎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謹慎,絕對不可能成功,但如果僅僅隻有謹慎,而沒有其他,或者過於謹慎,也一定不會成功。
你爺爺從小就謹慎,做什麽事情都是一板一眼,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錯誤。一句話能拐三個彎,絕對不拐兩個彎,因為拐的彎越多代表越謹慎。“
李寒泰看了老太爺一眼,老太爺對於二爺爺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
老太爺作為父親,自然了解兒子。
李寒泰作為孫子,自然了解爺爺。
老太爺說:“你爺爺謹慎了一輩子,從來沒犯過大錯,就連小錯也很少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你爺爺這個人,我是很滿意的。”
李寒泰說:“不僅僅是小朋友希望得到父親的誇獎,年齡再大的人也希望得到父親的誇獎,如果爺爺能親自聽到您剛才對他的誇獎,我想爺爺肯定會非常高興,因為您說滿意他這個人。”
老太爺說:“謹慎方麵,你和你爺爺很相似,你覺得有什麽地方和你爺爺不相似嗎?”
李寒泰說:“我身上流著爺爺的血,所以遺傳到爺爺的謹慎性格,但我身上不僅僅流著爺爺的血,也流著太爺爺您的血,我想我多多少少也遺傳到一些您的大膽進取。您當年大膽進取,創造了李氏集團這個名聞世界的商業帝國,如果您當年不大膽、不進取,肯定無法創造商業帝國。在我看來,爺爺守成有餘,擴展不足。”
老太爺問:“最後一句話,你跟你爺爺說起過嗎?”
李寒泰說:“沒有。”
老太爺說:“那你為什麽跟我說?”
李寒泰是在委婉的表達,爺爺能夠守護好李家,而他則能大膽進取發展好李氏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