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如南最近比較苦惱。
她的煉丹術怎麽也提高不了,宋先生教的十味基本丹方早已被她練習到爐火純青,但是更近一步卻難如登天。
丹堂飄渺峰某處棲息著一家子火雲燕,算是九州最為常見的低階妖獸之一,唯一的手段就是吐出一縷小火苗環繞周身抵禦寒冷,所以有些修士喜歡圈養這種小妖獸代替爐火,為的是好看喜慶。
這家的大燕子在小的時候掉出窩被霍如南看到,救了一命,從此與她異常親近,隻要這姑娘一來到飄渺峰,總會有這隻燕子嘰嘰喳喳歡迎她。
火雲燕一家在一處石壁上築巢,霍如男就坐在石壁旁的一棵大樹樹幹上發呆,燕子在她肩頭跳來跳去,時不時用小嘴啄啄她的臉,令霍如南咯咯直笑。
火雲燕這小家夥頗通人性,見霍如南悶悶不樂,振翅飛起不見了蹤影,不多時,在霍如南疑惑的眼神中,火雲燕銜著一株草飛了迴來。嘰嘰喳喳地將口中草放到霍如南手上,火雲燕歪著頭邀功。
霍如南疑惑地打量著手中的仙草,仔細辨認一番後大驚失色,居然是一株野生的百年份築基草,也就是築基丹的主藥,在九州修仙界相當於戰略物資一般的存在。
不知有多少山野散修會因為一株築基草殺紅眼。
修仙界的大型宗門會有專人培育築基草,使用各種手段催熟收割,但是畢竟不如野生築基草,總是缺了那麽點味道,煉出來的築基丹效果不過爾爾。
霍如南早已將築基丹的煉製之法爛熟於心,隻不過材料確實珍惜,從來沒有上過手。
欣喜之下,拿出幾顆低階妖獸丹送給了旁邊乖巧的火雲雀。
迴到丹堂,霍如南拿出這味珍惜草藥仔細端詳,築基草的葉子是築基丹主材,根莖也可堪堪入藥,可謂渾身是寶,據說千年以上的築基草會開花,妖獸食之可功力大進,不知道是真是假。
話說這修仙界,修為進境最快的群體一定是丹師,畢竟費盡千辛萬苦煉出來的丹藥總得嚐一嚐吧,但是破鏡最困難的群體也是丹師,是藥三分毒,丹藥吃多了真氣總會有那麽些許問題。
所以說九州丹師的修為普遍不高正是這個道理,在李雲意出現之前,霍如南一直是這樣認為。
李大廚師的出現打破了這姑娘的固有觀念,原來仙草並不一定要拿來煉丹啊,與他做的美食相比,一顆再過平和的丹藥也顯得藥力過猛,反而不如日日吃飯,穩中有進。
想到這裏,霍如南下定決心,開始做起了實驗。
。。。
迴到李大仙人這裏,從冬月珺那裏出來,被師傅玉宜年帶著一起迴到了宗主峰洞府聆聽教誨。
話說玉宜年在李雲意之前一共收過三個弟子,大弟子名為秦凝荷,修為已臻金丹後期,距離元嬰不過半步之遙,聽郎鴻曦師兄說大師姐出宗遊曆已經近十多年未歸了,二弟子就是李雲意熟悉的蕭晉鵬蕭師兄,目前被宗門外派到天劍城擔任執事,三弟子就是智力有些硬傷的郎鴻曦,不提也罷。
“自某位仙人飛升以來,九州之地辟穀風潮愈來愈盛,我不能說這事是錯的,畢竟較之前,九州修士整體實力確實有所提升,但是也總是有反對的聲音出現,認為這是逆天理,滅人欲,傲天祖師的選擇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站在宗主的角度上我隻能兩不相幫,希望雲意你能理解。”
李雲意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所以一切隻能靠你自己,至於冬師姐那邊自有她的苦衷,但是她的支持非常重要,不論是她背後的神宮,還是素素父親,也就是我的師兄代表的部分宗門勢力,都對你日後行事有極大助益。”
“雖然你的點子很好,但師傅我還是希望你能謹言慎行,並不是每個人都抵擋不住口舌之欲,不論做什麽事,做大了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你。”
“師傅,弟子曉得。”李雲意認真道。
“也好,最近修行上可有什麽不解之處?今日得閑,可以一並為你解惑。”
於是李雲意師徒二人開始坐而論道。
從玉宜年那裏出來,已經接近午夜,李雲意大袖一揮,禦劍而去,雖然飛得有些慢,有些低。
迴到自己的小院,緩緩降落,冷不丁麵前冒出一個人,嚇的李雲意差點摔下來,定睛一看,原來是許久不見的霍如南霍師妹。
“師妹,這麽晚了找我什麽事?”李雲意推開院門,請她進來,兩人相對而坐,問道。
“李師兄,你進階築基時候可曾服下築基丹?”
李雲意有些疑惑,她問這事兒幹什麽,“不曾。”
“哦。”霍如南敬佩之餘帶著一些小失望,本來以為可以在李雲意這裏得到一些答案。
“師妹是修行遇到問題了嗎?”李雲意不解地問道。
以築基期的修為來看,霍如南體內真氣已經達到了煉氣十層左右的標準,進境相對來說已經非常快了。
霍如南斟酌片刻,道:“師兄,你認為我九州修仙界,類似築基丹一類的輔助破鏡丹藥的效果如何?”
“非常不錯啊,至少據我所知,自從某位先賢發明築基丹方後,九州突破築基的修士數量幾乎翻了幾番。”
“但是我之前曾經在宗門典籍中查過資料,服用築基丹突破的修士在麵對金丹小劫時,失敗和隕落的幾率遠遠超過自主突破的修士。”
李雲意來了興趣,“哦?那霍師妹你的意思是?”
“我認為築基丹此類丹藥雖然效用巨大,但是其實是一種透支修士潛力的手段,憑借丹藥之力突破有些揠苗助長的味道,我認為不如延緩此等過程,比如稀釋築基丹的效用,分期服用?”
說道這裏,她也有些底氣不足。
李雲意摸著下巴,點點頭,覺得這小姑娘說的有些道理,上輩子曾有中醫雲,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雖然急症下猛藥是必然的,但是猛藥帶來的未知後果,也許要比急症來得更加可怕。
這時,霍如南猶猶豫豫地拿出一碗晦暗不明的湯。
她的煉丹術怎麽也提高不了,宋先生教的十味基本丹方早已被她練習到爐火純青,但是更近一步卻難如登天。
丹堂飄渺峰某處棲息著一家子火雲燕,算是九州最為常見的低階妖獸之一,唯一的手段就是吐出一縷小火苗環繞周身抵禦寒冷,所以有些修士喜歡圈養這種小妖獸代替爐火,為的是好看喜慶。
這家的大燕子在小的時候掉出窩被霍如南看到,救了一命,從此與她異常親近,隻要這姑娘一來到飄渺峰,總會有這隻燕子嘰嘰喳喳歡迎她。
火雲燕一家在一處石壁上築巢,霍如男就坐在石壁旁的一棵大樹樹幹上發呆,燕子在她肩頭跳來跳去,時不時用小嘴啄啄她的臉,令霍如南咯咯直笑。
火雲燕這小家夥頗通人性,見霍如南悶悶不樂,振翅飛起不見了蹤影,不多時,在霍如南疑惑的眼神中,火雲燕銜著一株草飛了迴來。嘰嘰喳喳地將口中草放到霍如南手上,火雲燕歪著頭邀功。
霍如南疑惑地打量著手中的仙草,仔細辨認一番後大驚失色,居然是一株野生的百年份築基草,也就是築基丹的主藥,在九州修仙界相當於戰略物資一般的存在。
不知有多少山野散修會因為一株築基草殺紅眼。
修仙界的大型宗門會有專人培育築基草,使用各種手段催熟收割,但是畢竟不如野生築基草,總是缺了那麽點味道,煉出來的築基丹效果不過爾爾。
霍如南早已將築基丹的煉製之法爛熟於心,隻不過材料確實珍惜,從來沒有上過手。
欣喜之下,拿出幾顆低階妖獸丹送給了旁邊乖巧的火雲雀。
迴到丹堂,霍如南拿出這味珍惜草藥仔細端詳,築基草的葉子是築基丹主材,根莖也可堪堪入藥,可謂渾身是寶,據說千年以上的築基草會開花,妖獸食之可功力大進,不知道是真是假。
話說這修仙界,修為進境最快的群體一定是丹師,畢竟費盡千辛萬苦煉出來的丹藥總得嚐一嚐吧,但是破鏡最困難的群體也是丹師,是藥三分毒,丹藥吃多了真氣總會有那麽些許問題。
所以說九州丹師的修為普遍不高正是這個道理,在李雲意出現之前,霍如南一直是這樣認為。
李大廚師的出現打破了這姑娘的固有觀念,原來仙草並不一定要拿來煉丹啊,與他做的美食相比,一顆再過平和的丹藥也顯得藥力過猛,反而不如日日吃飯,穩中有進。
想到這裏,霍如南下定決心,開始做起了實驗。
。。。
迴到李大仙人這裏,從冬月珺那裏出來,被師傅玉宜年帶著一起迴到了宗主峰洞府聆聽教誨。
話說玉宜年在李雲意之前一共收過三個弟子,大弟子名為秦凝荷,修為已臻金丹後期,距離元嬰不過半步之遙,聽郎鴻曦師兄說大師姐出宗遊曆已經近十多年未歸了,二弟子就是李雲意熟悉的蕭晉鵬蕭師兄,目前被宗門外派到天劍城擔任執事,三弟子就是智力有些硬傷的郎鴻曦,不提也罷。
“自某位仙人飛升以來,九州之地辟穀風潮愈來愈盛,我不能說這事是錯的,畢竟較之前,九州修士整體實力確實有所提升,但是也總是有反對的聲音出現,認為這是逆天理,滅人欲,傲天祖師的選擇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站在宗主的角度上我隻能兩不相幫,希望雲意你能理解。”
李雲意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所以一切隻能靠你自己,至於冬師姐那邊自有她的苦衷,但是她的支持非常重要,不論是她背後的神宮,還是素素父親,也就是我的師兄代表的部分宗門勢力,都對你日後行事有極大助益。”
“雖然你的點子很好,但師傅我還是希望你能謹言慎行,並不是每個人都抵擋不住口舌之欲,不論做什麽事,做大了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你。”
“師傅,弟子曉得。”李雲意認真道。
“也好,最近修行上可有什麽不解之處?今日得閑,可以一並為你解惑。”
於是李雲意師徒二人開始坐而論道。
從玉宜年那裏出來,已經接近午夜,李雲意大袖一揮,禦劍而去,雖然飛得有些慢,有些低。
迴到自己的小院,緩緩降落,冷不丁麵前冒出一個人,嚇的李雲意差點摔下來,定睛一看,原來是許久不見的霍如南霍師妹。
“師妹,這麽晚了找我什麽事?”李雲意推開院門,請她進來,兩人相對而坐,問道。
“李師兄,你進階築基時候可曾服下築基丹?”
李雲意有些疑惑,她問這事兒幹什麽,“不曾。”
“哦。”霍如南敬佩之餘帶著一些小失望,本來以為可以在李雲意這裏得到一些答案。
“師妹是修行遇到問題了嗎?”李雲意不解地問道。
以築基期的修為來看,霍如南體內真氣已經達到了煉氣十層左右的標準,進境相對來說已經非常快了。
霍如南斟酌片刻,道:“師兄,你認為我九州修仙界,類似築基丹一類的輔助破鏡丹藥的效果如何?”
“非常不錯啊,至少據我所知,自從某位先賢發明築基丹方後,九州突破築基的修士數量幾乎翻了幾番。”
“但是我之前曾經在宗門典籍中查過資料,服用築基丹突破的修士在麵對金丹小劫時,失敗和隕落的幾率遠遠超過自主突破的修士。”
李雲意來了興趣,“哦?那霍師妹你的意思是?”
“我認為築基丹此類丹藥雖然效用巨大,但是其實是一種透支修士潛力的手段,憑借丹藥之力突破有些揠苗助長的味道,我認為不如延緩此等過程,比如稀釋築基丹的效用,分期服用?”
說道這裏,她也有些底氣不足。
李雲意摸著下巴,點點頭,覺得這小姑娘說的有些道理,上輩子曾有中醫雲,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雖然急症下猛藥是必然的,但是猛藥帶來的未知後果,也許要比急症來得更加可怕。
這時,霍如南猶猶豫豫地拿出一碗晦暗不明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