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長孫皇後的母愛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9章長孫皇後的母愛
他應該不是那麽容易被改變的人,所以這隻能是他心甘情願的。
長孫皇後也知道如今李二對李承乾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可能會是李二讓李承乾去的。
沒有讓太子去險地的道理。
“如今襄州突發瘟疫,情況的確緊急。我命後宮各人也捐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也算是作為表率了。如今後宮裁撤用度,省出地點銀子或許不多,卻也可為襄州盡一份心。”
長孫皇後雖然察覺到了李承乾的想法,卻沒有直接點破。
如今襄州大難,她身為皇後,的確是應該有些部署的。
李承乾心中有些為難。
這告訴母親,他的兒子要往災區跑,還是很有可能爆發了瘟疫的災區,李承乾總覺得這有些狠心。
他有些不忍。
但又不能真的瞞著。
等他三日後走了,長孫皇後再發現的話,說不定就會怎麽胡思亂想了。
到時候豈不是更讓長孫皇後擔心?
“母後,今日父皇叫我們前去商量此事,要再次委派人帶隊前往襄州,帶上物資以及軍隊,最重要的是藥材和禦醫們。”
李承乾看著長孫皇後溫柔包容的表情,他咬咬牙,還算是狠心的說了出來。
但他也沒有直接說自己要去,而是換了個順序,準備先告知長孫皇後,這次帶隊的是杜如晦。
如果是跟著杜如晦去的話,長孫皇後應該就能夠放心一些了。
“大家最後商量出來的結果,是讓萊國公前往襄州主持大局。而且,父皇之後應該會下旨,號召天下醫者,若有心救萬民於水火,可自去襄州,朝廷會給予優待。”
這前有杜如晦大佬在前麵調度,後有各種禦醫和民間名醫護持,安全應該還是有保障的。
於是李承乾這才注意著長孫皇後的臉色,將自己也要去襄州的事情說了出來。
“此番襄州大難,百姓正是惶惶無措的時候。若此時有人代表皇族、代表朝廷前去鼓舞人心,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想必以後民心盡歸朝廷。”
“所以兒臣請命,親自前往襄州,安撫百姓。”
長孫皇後本就有所猜測,此時聽到李承乾的話,竟也不覺得意外。
她依舊是那麽溫柔的看著李承乾:“我兒高明有如此愛民之心,是我之幸,也是大唐之幸。高明既然要去安撫百姓,這也是正事。”
“你放心。我雖然擔心你,卻也不會做那般小女兒扭捏之態。好男兒誌在四方。我的高明以後是要做大事的,自然不能一直在安然之地待著。”
“曆練一番也是一件好事。”
“隻是襄州如今危險,高明還是要保重自身,處處小心仔細些。務必要聽從萊國公的安排,不要肆意妄為。”
“你如今一人的安危,可是係著大唐的國本。出門在外,也要記得,你若有損傷,母親會擔憂,就連弟弟妹妹們也會有所牽掛。你就要多珍重才是。”
長孫皇後沒有阻攔李承乾。
正如她所說的,李承乾是太子,不管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他以後要麵對的危險肯定也不止這些。
以後或許還有更多的危險。
更何況,李承乾以後可是要擔起儲君的責任的,自然不能太過軟弱,也不能偏安一隅。
這一次有杜如晦隨行,還有那麽多的禦醫,就算是襄州危險,李承乾的安危也還是有保障的。
若是這次都不讓李承乾去,那以後若是遇上什麽更加危險的事,她還能一直攔著李承乾嗎?
李承乾總要曆練一下的。
其實,在聽到長孫皇後的話的時候,李承乾還是有些意外的。
他沒有想到,長孫皇後竟然沒有半點的阻攔之意。
而後長孫皇後的殷殷叮嚀,他也聽出了其中的拳拳愛子之心。
長孫皇後對子女的確是很好的。
李承乾也因此堅定了自己說服孫思邈來長安為長孫皇後診脈、調養身體的想法。
他不希望就這麽看著長孫皇後死去。
如果有機會,他定然會盡全力去做。
跟長孫皇後說完之後,李承乾再寬慰她幾句,說到長孫皇後笑出來,心情不再沉重之後,他才離開。
迴到東宮之後,李恪卻是一反常態的沒有去兵部衙門,而是在東宮等著李承乾。
他就坐在東宮進來的前院,保證李承乾一迴來,他就能夠看到。
在看到李承乾的身影之後,他也是立馬站了起來,快走幾步到李承乾的身邊。
李承乾在這個時候看到他,還有些震驚。
這還是那個準時上班,下班自動加班的李恪嗎?
如今居然沒有去兵部,反而迴了東宮?
“三弟,你怎麽在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找我嗎?”
實在是李恪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就坐在那裏,一看到自己就趕緊起身過來了,這看著就是在等自己的。
他不知道李承乾會在這裏等他,又想著先將這件事告訴長孫皇後,看看她的態度。
如果長孫皇後實在擔心的話,那他還有些時間去勸她。
看來李恪應該是從禦書房離開之後,就先迴了東宮。
隻是沒想到他這個平日裏哪裏也不去,就窩在東宮的人,卻沒有如往日一般立馬迴來。
李恪應該在這裏等了一會兒了。
他直接切入正題,一邊與李承乾往裏麵走,一邊問他:“大哥究竟為什麽要親自去襄州?雖然如今還沒有禦醫前去確診,但瘟疫之事幾乎就是定論了!”
“大哥有什麽重要的事要去辦嗎?難道我不能幫大哥辦?大哥是太子,怎麽能去一身犯險呢?瘟疫可不長眼,也不會說預防就真的能夠防得住的!”
李恪顯得很急切。
他現在的確是著急得很。
他就想要問清楚,李承乾到底是要去襄州辦什麽事情。
他自覺自己如今也經曆了一些事情,也有幾分本事了,完全可以代替李承乾前去襄州。
他倒不是為了什麽名聲民心之類的,他隻是單純的想要保護李承乾,替他承擔風險。
如果真的需要有人去襄州安撫百姓、收攏民心,他也是可以的!
他應該不是那麽容易被改變的人,所以這隻能是他心甘情願的。
長孫皇後也知道如今李二對李承乾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可能會是李二讓李承乾去的。
沒有讓太子去險地的道理。
“如今襄州突發瘟疫,情況的確緊急。我命後宮各人也捐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也算是作為表率了。如今後宮裁撤用度,省出地點銀子或許不多,卻也可為襄州盡一份心。”
長孫皇後雖然察覺到了李承乾的想法,卻沒有直接點破。
如今襄州大難,她身為皇後,的確是應該有些部署的。
李承乾心中有些為難。
這告訴母親,他的兒子要往災區跑,還是很有可能爆發了瘟疫的災區,李承乾總覺得這有些狠心。
他有些不忍。
但又不能真的瞞著。
等他三日後走了,長孫皇後再發現的話,說不定就會怎麽胡思亂想了。
到時候豈不是更讓長孫皇後擔心?
“母後,今日父皇叫我們前去商量此事,要再次委派人帶隊前往襄州,帶上物資以及軍隊,最重要的是藥材和禦醫們。”
李承乾看著長孫皇後溫柔包容的表情,他咬咬牙,還算是狠心的說了出來。
但他也沒有直接說自己要去,而是換了個順序,準備先告知長孫皇後,這次帶隊的是杜如晦。
如果是跟著杜如晦去的話,長孫皇後應該就能夠放心一些了。
“大家最後商量出來的結果,是讓萊國公前往襄州主持大局。而且,父皇之後應該會下旨,號召天下醫者,若有心救萬民於水火,可自去襄州,朝廷會給予優待。”
這前有杜如晦大佬在前麵調度,後有各種禦醫和民間名醫護持,安全應該還是有保障的。
於是李承乾這才注意著長孫皇後的臉色,將自己也要去襄州的事情說了出來。
“此番襄州大難,百姓正是惶惶無措的時候。若此時有人代表皇族、代表朝廷前去鼓舞人心,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想必以後民心盡歸朝廷。”
“所以兒臣請命,親自前往襄州,安撫百姓。”
長孫皇後本就有所猜測,此時聽到李承乾的話,竟也不覺得意外。
她依舊是那麽溫柔的看著李承乾:“我兒高明有如此愛民之心,是我之幸,也是大唐之幸。高明既然要去安撫百姓,這也是正事。”
“你放心。我雖然擔心你,卻也不會做那般小女兒扭捏之態。好男兒誌在四方。我的高明以後是要做大事的,自然不能一直在安然之地待著。”
“曆練一番也是一件好事。”
“隻是襄州如今危險,高明還是要保重自身,處處小心仔細些。務必要聽從萊國公的安排,不要肆意妄為。”
“你如今一人的安危,可是係著大唐的國本。出門在外,也要記得,你若有損傷,母親會擔憂,就連弟弟妹妹們也會有所牽掛。你就要多珍重才是。”
長孫皇後沒有阻攔李承乾。
正如她所說的,李承乾是太子,不管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他以後要麵對的危險肯定也不止這些。
以後或許還有更多的危險。
更何況,李承乾以後可是要擔起儲君的責任的,自然不能太過軟弱,也不能偏安一隅。
這一次有杜如晦隨行,還有那麽多的禦醫,就算是襄州危險,李承乾的安危也還是有保障的。
若是這次都不讓李承乾去,那以後若是遇上什麽更加危險的事,她還能一直攔著李承乾嗎?
李承乾總要曆練一下的。
其實,在聽到長孫皇後的話的時候,李承乾還是有些意外的。
他沒有想到,長孫皇後竟然沒有半點的阻攔之意。
而後長孫皇後的殷殷叮嚀,他也聽出了其中的拳拳愛子之心。
長孫皇後對子女的確是很好的。
李承乾也因此堅定了自己說服孫思邈來長安為長孫皇後診脈、調養身體的想法。
他不希望就這麽看著長孫皇後死去。
如果有機會,他定然會盡全力去做。
跟長孫皇後說完之後,李承乾再寬慰她幾句,說到長孫皇後笑出來,心情不再沉重之後,他才離開。
迴到東宮之後,李恪卻是一反常態的沒有去兵部衙門,而是在東宮等著李承乾。
他就坐在東宮進來的前院,保證李承乾一迴來,他就能夠看到。
在看到李承乾的身影之後,他也是立馬站了起來,快走幾步到李承乾的身邊。
李承乾在這個時候看到他,還有些震驚。
這還是那個準時上班,下班自動加班的李恪嗎?
如今居然沒有去兵部,反而迴了東宮?
“三弟,你怎麽在這裏?是有什麽事情要找我嗎?”
實在是李恪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就坐在那裏,一看到自己就趕緊起身過來了,這看著就是在等自己的。
他不知道李承乾會在這裏等他,又想著先將這件事告訴長孫皇後,看看她的態度。
如果長孫皇後實在擔心的話,那他還有些時間去勸她。
看來李恪應該是從禦書房離開之後,就先迴了東宮。
隻是沒想到他這個平日裏哪裏也不去,就窩在東宮的人,卻沒有如往日一般立馬迴來。
李恪應該在這裏等了一會兒了。
他直接切入正題,一邊與李承乾往裏麵走,一邊問他:“大哥究竟為什麽要親自去襄州?雖然如今還沒有禦醫前去確診,但瘟疫之事幾乎就是定論了!”
“大哥有什麽重要的事要去辦嗎?難道我不能幫大哥辦?大哥是太子,怎麽能去一身犯險呢?瘟疫可不長眼,也不會說預防就真的能夠防得住的!”
李恪顯得很急切。
他現在的確是著急得很。
他就想要問清楚,李承乾到底是要去襄州辦什麽事情。
他自覺自己如今也經曆了一些事情,也有幾分本事了,完全可以代替李承乾前去襄州。
他倒不是為了什麽名聲民心之類的,他隻是單純的想要保護李承乾,替他承擔風險。
如果真的需要有人去襄州安撫百姓、收攏民心,他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