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拒絕封賞?


    他直接換了一身衣服,就跟著傳旨的人進宮了。


    不管皇上究竟有什麽用意,他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反正他自己行的端坐的正,心態也放得平,自然不用過多操心這些。


    就連李承乾得知這個消息,也沒有為鄭韻寒擔心。


    光從他將拍賣會辦好的整個過程中就可以看出,這人的應變能力是很強的,也的確是很聰明。


    李承乾相信,他能夠隨機應變,也能夠好好的應付李二的問話。


    果然,鄭韻寒見到李二之後,也隻是守著禮儀,不卑不亢,沒有過於阿諛奉承,也沒有特意為自己表功,但是也沒有過多的提及李承乾。


    如果李二不說,他便也不提。


    雖然自己不居功,但是卻也沒有故意提起自己這是為太子辦事。


    他也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是怎麽個安排,有沒有主動跟李二說起這件事。


    他既然已經算是蜀王李恪和太子李承乾的人了,自然是要忠心於他們的,要多位他們考慮。


    李二倒是並沒有因為鄭韻寒這樣的態度而覺得他不夠忠君,就不喜歡他。


    相反的,李二覺得鄭韻寒這人就是擺正了態度的,的確是有點無欲則剛的意味。


    李二自己也覺得,如果是他的心腹,那自然是要將他放在第一位的。


    就如當初,忠於他的人,是自始至終都隻為他效命的,而不會因為別人的權勢大,或者是與自己的關係親近,就“順帶”著忠於別人。


    他的心腹,當初對隱太子李建成,和他父親李淵都沒有幾分忠心,反而一心一意的忠於自己。


    這樣的人,才能夠算得上是心腹。


    他現在也不會忌憚李承乾這個太子,也不會猜忌她,甚至他還會自己特意加強李承乾這個太子的籌碼,給他找幫手,提高他的地位。


    所以對於鄭韻寒能夠這樣維護李承乾,他並不會覺得不好,反而覺得,這才是鄭韻寒應該做的。


    他也因為這一點,對鄭韻寒的感觀更好了。


    李二也從鄭韻寒的應對上,察覺到了他的能力。


    一個人的能力是體現在方方麵麵的。


    在這些應答上,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如何。


    更別說,是在李二這樣的人麵前了。


    他有心試探的情況下,鄭韻寒在他麵前基本上就如同全身標注了各項指標一樣,讓人一眼就能夠看清楚。


    鄭韻寒則是問心無愧,自覺沒有什麽需要可以隱瞞的,便也就沒有做什麽刻意的防備。


    在李二麵前,防備怕是也無用。


    那還不如直接一點呢。


    李二對他的能力和態度都有了了解,對他很是滿意。


    於是,李二便直接委任鄭韻寒去負責建立拍賣行事宜。


    這拍賣行便以朝廷的名義來開,這樣,也能夠得到百姓的信任。


    本來鄭韻寒並不太在意他這次會得到什麽封賞的,他都決定要參加科舉了。


    科舉出身才是最好的進身之階,又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


    但是顯然,李二另有安排。


    鄭韻寒遲疑了一下,沒有馬上接旨。


    這讓李二有些好奇,他挑了挑眉:“怎麽?你竟不願意嗎?”


    他的語氣也聽不出究竟是不是不滿。


    但是鄭韻寒卻也不敢隨意,他立馬提起精神,斟酌語言迴答:“小民不敢!”


    “隻是小民之前打算參加此次科考,小民以前參加過解試和秋闈,如今也有鄉貢身份,身上也有解狀。”


    鄭韻寒條理清晰的將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說出來。


    現在自然不是隱瞞的時候。


    麵對皇上隱瞞著一點,他又不是蠢的。


    現在距離春闈也沒有幾天了。


    他便是隱瞞,等到時候他若是考上了,難道皇上就不會知道了?


    這可是欺君之罪,他可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小民自負有幾分才學,不想辜負了,便想著盡力一試。”


    實際上,這是鄭韻寒以前為了尋求一條出路,所以瞞著主母去考的。


    而現在,倒是也便宜了他。


    他迴京城來,本就是為了科考。


    可能是當初公布可以參加此屆春闈的名單時,不小心被家裏人看到,便告知了主母。


    主母擔心他真的考中,以後另有出路,會威脅到她的兒子的地位。


    所以才會算計他。


    鄭韻寒受傷之後,還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參加這次的考試了。


    沒想到被李恪救了,他現在的身體也養好了。


    後來他也是想著報答李恪,就沒有提起這件事,隻想著以後另想別的辦法,現在就為李恪辦事。


    但現在既然有這樣的機會,而且,自己參加科考,還能夠對太子以及蜀王,有些好處,他自然就不會耽誤了。


    他現在也有名聲,當初辦拍賣會時,也給諸多高官送過冊子,憑著這點麵子,他還是能夠投遞自己的詩集文集到這些人手裏的。


    隻要能夠得到這些人的欣賞,以及推薦,那他這次考試至少不會因為名望方麵落選。


    這樣的話,他就有把握了。


    當初他不敢暴露,也是因為擔心主母從中作梗,壞他名聲,讓他即便卷子答得好,也沒有了機會。


    現在卻不一樣了。


    “你有這樣的誌氣,也是一件好事。若你能考中,朕另有封賞。至於這拍賣行之事,便等到春闈之後再說吧。”


    李二對鄭韻寒的想法很有興趣。


    這樣的人,居然有這樣的計劃,倒是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鄭韻寒如今也算是為太子辦事了,還得了這樣的好名聲,便是破格直接踢波當了官,也是可以的。


    畢竟以往有些人獻糧達到一定數目以上的,都能夠封爵了。


    雖然爵位可能是最低級的,但至少也是一條路。


    比科舉要容易。


    但鄭韻寒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想著科舉,也讓李二有些好感。


    這是一個有誌氣的人。


    李二自然不想破壞什麽。


    既然人家有這樣的誌氣,想要參加科舉,他自然是鼓勵的,而不會斬斷人家的青雲路。


    不管怎樣,這人最後不都會是他的人才嗎?


    若能夠通過春闈,那他到時候封賞起來,也更加的名正言順,有理有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的浪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的浪頭並收藏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