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清點數目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9章清點數目
所以他也沒有深究,不管別人是因為什麽,朝廷都是得了好處的,他們民部也可以鬆一口氣。
這樣就夠了。
何必在意別人的目的呢?
“義士能有此心,實在是國民之幸!”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
之後,戴胄才先一步主動開口建議道:“不如咱們就在此地清點一番,也好讓諸位百姓也都做個見證!我見百姓對此也十分關注。便成全了他們吧!”
鄭韻寒本身就是打的這個主意,自然不會拒絕。
“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這些百姓也聽聞此事,也有些好奇,便跟著來了,小的也不好讓他們失望而歸。”
兩人的意見一致,那就好辦了。
鄭韻寒命人將箱子一一搬出來放好,然後一一打開。
眾人之間那些箱子一打開裏麵黃金白銀,裝得滿滿當當的,甚是晃眼。
“嘶!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金銀!”
“這人還真是舍得啊!這麽的金銀,竟然全部捐出來了?我還以為隻是一小部分呢!”
“看來這人說的是真話!不過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說明這人不貪財,還懂得積福,是個目光長遠、心懷國家百姓的。”
百姓們看到那一箱箱的金銀,都裝得滿滿的,看著幾乎是有百萬之數了!
他們本來還以為能夠捐個幾萬兩銀子,那都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這人居然真的能夠做到這一步。
就是民部的那些官員們,看了這麽多的金銀,對鄭韻寒這個平民的態度,也都變了。
他們本還以為這人不是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得到朝廷的嘉獎才會如此做,應該也隻是做做樣子的。
沒想到,這人竟然能夠下這樣的決心!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是名聲,能夠做到一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這是個懂得取舍的。
而且,不管為了什麽,這人嗯呢狗狗拿出這麽多的金銀出來,都是一件大好事,這是不可否認的。
而且,如今國庫也有些捉襟見肘的趨勢了,這人此事捐了這麽一大筆錢,那對於他們民部還說,也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
對於朝廷更是有諸多的好處。
他們這些人既然做不到,那就還是不要苛責別人的好。
“還請民部的各位上官們,一一清點,我們這裏由賬簿記錄,之後可以對比一下。”
鄭韻寒的聲音將眾人從各種思緒中拉了迴來。
戴胄也從那麽多金銀的驚喜之中迴過神來,帶著笑意說道:“好好好!來,你們幾個都過來一起清點,清點一批之後,便記錄下來。”
他並沒有可他的意思。
這餓麽多的金銀,那真的是不能出半點差錯啊!
不然的話,有一點不對,他們民部都有可能會遭殃。
“是!屬下等一定仔細用心,不會疏漏的!”
幾位民部金部倉部兩司的郎中、員外郎齊齊應聲,都親自占了出來,準備親自清點。
一旁有令史等人拿出筆墨紙硯在一旁候著,準備隨時記錄。
百姓們都興致昂揚的等著看這到底能夠清點出多少金銀來。
這看著就不下百萬之數,但是實際上有多少,卻還是需要經過這些官員的仔細清點才能夠知道。
他們這時候對著具體數目倒是更加的感興趣了。
不知道這人是不是真的把拍賣會所得的所有收入都給捐了出來。
看起來,似乎也差不離了吧。
即便是好幾個人同時清點,但是畢竟金銀還是太多了,是以這些人一起,也花了不少的時間。
戴胄考慮周到,叫人在衙門裏麵搬出了建議的椅子,讓鄭韻寒可以坐在一邊看著。
但是那麽多的百姓都在一邊站著看,鄭韻寒自然不可能自己獨自坐下。
所以他幹脆叫人去附近的那家家具店,問他們租借一些長椅條凳等的過來,給那些百姓能夠安坐。
本來就是要借著拍賣會給那家具店的沙發等做宣傳的,現在有這樣的大好機會,那家店的掌櫃自然不會放過。
都不要銀子,隻當作是宣傳所需了,免費借給這些百姓坐。
他們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為誰辦差。
既如此,他們自然不將自己當作是尋常的商戶。
他們可是皇上的人!
自然也要不一樣的!
能力上暫時還沒有機會展示更多,但是現下卻有機會展示一下他們的胸懷!
他們可是皇帝陛下的人!自然不能像尋常商戶那樣,與民爭利,而是應該要以民為本,為百姓謀福才是!
他們至少要像皇帝陛下那樣,心懷百姓才對!
所以鄭韻寒的人去那裏一說,掌櫃的當即就叫人抬來許多店裏的椅子凳子來。
那些人抬來東西放好之後,也說出他們掌櫃的意思。
“既然這位公子有這樣為國為民之心,我們店鋪雖然沒有那個能力效仿,但為百姓們提供一些椅子凳子卻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更何況也不是此次用過就不能用了!實在不必再談銀子!這也算是我們店鋪的一點心意吧!”
鄭韻寒自然知道那家店鋪背後的主子是誰。
聽到他們這麽說之後,鄭韻寒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麽。
倒是戴胄聽聞了這樣的話,心中感慨,讚歎了幾句。
於是眾人便都坐著看那些郎中、員外郎等人數那些金子銀子。
看著澤洋的場景倒是讓人有些心潮澎湃。
雖然久了似乎會有些無聊。
但是在場的那些官員和百姓們,都沒有感覺到無聊。
或許是因為自己擁有不了那麽多的金銀,但是看著別人數一數,也覺得十分激動,所以並不會感覺有什麽無聊的吧。
在所有的金銀都清點完畢之後,鄭韻寒便將自己的賬簿交給戴胄,讓他核實一下。
戴胄也沒有含糊,拿起民部官員們記錄好的心賬本,跟鄭韻寒的舊賬本對比起來。
而且看得十分認真。
他就擔心那些人清點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一時混亂記錯了數,所以在此過程中還叫人時不時的就輪換,不至於讓人數得頭暈眼花然後再數的時候犯錯。
所以他也沒有深究,不管別人是因為什麽,朝廷都是得了好處的,他們民部也可以鬆一口氣。
這樣就夠了。
何必在意別人的目的呢?
“義士能有此心,實在是國民之幸!”
兩人又客套了幾句。
之後,戴胄才先一步主動開口建議道:“不如咱們就在此地清點一番,也好讓諸位百姓也都做個見證!我見百姓對此也十分關注。便成全了他們吧!”
鄭韻寒本身就是打的這個主意,自然不會拒絕。
“這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這些百姓也聽聞此事,也有些好奇,便跟著來了,小的也不好讓他們失望而歸。”
兩人的意見一致,那就好辦了。
鄭韻寒命人將箱子一一搬出來放好,然後一一打開。
眾人之間那些箱子一打開裏麵黃金白銀,裝得滿滿當當的,甚是晃眼。
“嘶!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金銀!”
“這人還真是舍得啊!這麽的金銀,竟然全部捐出來了?我還以為隻是一小部分呢!”
“看來這人說的是真話!不過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說明這人不貪財,還懂得積福,是個目光長遠、心懷國家百姓的。”
百姓們看到那一箱箱的金銀,都裝得滿滿的,看著幾乎是有百萬之數了!
他們本來還以為能夠捐個幾萬兩銀子,那都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
沒想到,這人居然真的能夠做到這一步。
就是民部的那些官員們,看了這麽多的金銀,對鄭韻寒這個平民的態度,也都變了。
他們本還以為這人不是為了名聲,就是為了得到朝廷的嘉獎才會如此做,應該也隻是做做樣子的。
沒想到,這人竟然能夠下這樣的決心!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或者是名聲,能夠做到一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這是個懂得取舍的。
而且,不管為了什麽,這人嗯呢狗狗拿出這麽多的金銀出來,都是一件大好事,這是不可否認的。
而且,如今國庫也有些捉襟見肘的趨勢了,這人此事捐了這麽一大筆錢,那對於他們民部還說,也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
對於朝廷更是有諸多的好處。
他們這些人既然做不到,那就還是不要苛責別人的好。
“還請民部的各位上官們,一一清點,我們這裏由賬簿記錄,之後可以對比一下。”
鄭韻寒的聲音將眾人從各種思緒中拉了迴來。
戴胄也從那麽多金銀的驚喜之中迴過神來,帶著笑意說道:“好好好!來,你們幾個都過來一起清點,清點一批之後,便記錄下來。”
他並沒有可他的意思。
這餓麽多的金銀,那真的是不能出半點差錯啊!
不然的話,有一點不對,他們民部都有可能會遭殃。
“是!屬下等一定仔細用心,不會疏漏的!”
幾位民部金部倉部兩司的郎中、員外郎齊齊應聲,都親自占了出來,準備親自清點。
一旁有令史等人拿出筆墨紙硯在一旁候著,準備隨時記錄。
百姓們都興致昂揚的等著看這到底能夠清點出多少金銀來。
這看著就不下百萬之數,但是實際上有多少,卻還是需要經過這些官員的仔細清點才能夠知道。
他們這時候對著具體數目倒是更加的感興趣了。
不知道這人是不是真的把拍賣會所得的所有收入都給捐了出來。
看起來,似乎也差不離了吧。
即便是好幾個人同時清點,但是畢竟金銀還是太多了,是以這些人一起,也花了不少的時間。
戴胄考慮周到,叫人在衙門裏麵搬出了建議的椅子,讓鄭韻寒可以坐在一邊看著。
但是那麽多的百姓都在一邊站著看,鄭韻寒自然不可能自己獨自坐下。
所以他幹脆叫人去附近的那家家具店,問他們租借一些長椅條凳等的過來,給那些百姓能夠安坐。
本來就是要借著拍賣會給那家具店的沙發等做宣傳的,現在有這樣的大好機會,那家店的掌櫃自然不會放過。
都不要銀子,隻當作是宣傳所需了,免費借給這些百姓坐。
他們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為誰辦差。
既如此,他們自然不將自己當作是尋常的商戶。
他們可是皇上的人!
自然也要不一樣的!
能力上暫時還沒有機會展示更多,但是現下卻有機會展示一下他們的胸懷!
他們可是皇帝陛下的人!自然不能像尋常商戶那樣,與民爭利,而是應該要以民為本,為百姓謀福才是!
他們至少要像皇帝陛下那樣,心懷百姓才對!
所以鄭韻寒的人去那裏一說,掌櫃的當即就叫人抬來許多店裏的椅子凳子來。
那些人抬來東西放好之後,也說出他們掌櫃的意思。
“既然這位公子有這樣為國為民之心,我們店鋪雖然沒有那個能力效仿,但為百姓們提供一些椅子凳子卻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麽珍貴的!更何況也不是此次用過就不能用了!實在不必再談銀子!這也算是我們店鋪的一點心意吧!”
鄭韻寒自然知道那家店鋪背後的主子是誰。
聽到他們這麽說之後,鄭韻寒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麽。
倒是戴胄聽聞了這樣的話,心中感慨,讚歎了幾句。
於是眾人便都坐著看那些郎中、員外郎等人數那些金子銀子。
看著澤洋的場景倒是讓人有些心潮澎湃。
雖然久了似乎會有些無聊。
但是在場的那些官員和百姓們,都沒有感覺到無聊。
或許是因為自己擁有不了那麽多的金銀,但是看著別人數一數,也覺得十分激動,所以並不會感覺有什麽無聊的吧。
在所有的金銀都清點完畢之後,鄭韻寒便將自己的賬簿交給戴胄,讓他核實一下。
戴胄也沒有含糊,拿起民部官員們記錄好的心賬本,跟鄭韻寒的舊賬本對比起來。
而且看得十分認真。
他就擔心那些人清點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一時混亂記錯了數,所以在此過程中還叫人時不時的就輪換,不至於讓人數得頭暈眼花然後再數的時候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