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崔氏清河小房


    他完全可以肆無忌憚!


    詩仙那麽多詩,他借個一兩首的,應該不介意吧?


    掌櫃的見李承乾這麽自信,有些忐忑。


    但是他看李承乾也不過是個少年,心中再次安定下來。


    就算這些人有才,那也不會是那種不世出的大才!


    隻要不是那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好的詩,隻要能夠挑出一些毛病,那就不會出什麽意外。


    掌櫃的相信那些才子應該不會願意這些不參加春闈的人,跟他們強名聲的。


    “因為之前沒有料到則一點,所以倒是沒有定下題目。這題目都是之後鬥詩會上用的。”


    那掌櫃的又刺了一句。


    然後他沒等李承乾等人發火,將直接說道:“這麽著吧!這裏有之後鬥詩會用到的題目,你們抽一個。這也是隨機的,不算我們為難你們。”


    話雖這麽說,但這已經是擺明了在為難李承乾等人了。


    畢竟鬥詩會上鬥詩的時候,可沒有說要讓參加鬥詩的才子超過半數認可的,才算是有比賽的名額啊!


    要是有那個本事,豈不是直接就能夠拿到頭名了?


    那還比什麽呢?


    雖然大家心裏都清楚,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替李承乾他們說一句話。


    旁邊圍觀的百姓,那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至於那些準備參加鬥詩會的人,自然也是不希望有人攪局的。


    本來競爭就已經很激烈了。


    不管這些人究竟有沒有才華,有多大的本事,他們都不希望多一個對手。


    崔延坐在二樓的絕佳位置,這是掌櫃的特地留給他的,別人也不敢有任何質疑。


    畢竟崔延的身份擺在那裏。


    他本來沒有將下麵的事情放在眼裏。


    他本來也不想來參加這次的科舉,更不想來參加什麽鬥詩會。


    他覺得這有失身份。


    崔延是清河崔氏清河小房出身,是北魏太子舍人崔夤的後代,可以說是底蘊深厚了。


    而且在唐朝,清河小房的崔氏還被視為士族閥閱之最。


    這就足可見其地位了。


    翠延雖然不是嫡支嫡傳,但是到底是這一支的後代,血脈關係也不算遠。


    而且,他文才武略在眾兄弟間,也是出彩的。


    本來清河崔氏也是不屑於出仕,參加李唐的政事的。


    但在李氏本是關隴士族,李氏當權,他們與清河崔氏也沒有什麽交情,還會有許多矛盾。


    他們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所以在武德二年的時候,當時年僅十六歲的鄭州房崔善福,為了給家族鋪路,也是為了進入權力機關,使得崔氏不至於在朝中無人,便進入李世民的秦王府為官。


    如今朝中也傳來風聲,說是如今的皇帝,對他們山東士族,或者說,對於關隴士族之外的那些士族,都有挺大的不滿。


    而且,他已經在準備打壓士族了。


    若是等到皇帝出手,他們清河崔氏再想補救,或許就會有些晚了。


    故而家族隻能夠商量的結果是,讓後輩年輕子弟通過科舉進入李唐的朝廷為官,也能夠給家族多增添一份保障。


    如果皇帝真的下了決心要打壓他們,他們就可以讓族人出仕,在朝堂上占據一席之地,也可以保證他們清河崔氏能夠一直昌盛綿延。


    朝堂上有幾位官員的話,職位暫且不論。


    以他們清河崔氏的聲望,朝中有的是高官願意與他們結交。


    和他們崔氏結親的官員也不少,肯定能夠方便行事。


    以後家族中若是還有人想要入朝為官,也肯定更容易。


    所以這次科舉,崔延便來了。


    他也算是為家族而來。


    所以即便是心裏有些看不上李唐,但是他卻依舊聽從了家族的安排。


    聽說今日望北樓舉辦鬥詩會,若是他的性子,肯定是不想來的。


    但是他既然要參加科舉,有這樣的身份在,那肯定是要奪得狀元,才算是不辱沒了自己的出身。


    跟著他來的書童覺得,既然已經到了長安,那肯定要到熱鬧的地方露露臉,讓人知道清河崔氏的崔公子來了。


    要以最快的速度揚名,加上他本身出身帶來的聲望加成,在名聲這一塊,啃地暖是沒有問題了。


    那些官員知道他來了長安,要參加此次春闈,肯定會主動推薦他的。


    到時候,隻要崔延在考試的時候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沒有什麽錯處,那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崔延被勸了之後,也想到了這裏。


    如果不露麵,大家就有可能不知道他真的來了長安。


    而且,要讓人知道,肯定是要選擇一個最熱鬧的地方,以一個出彩的方式揚名。


    鬥詩會而已,以他在家族中學習到的那些,那還不知隨手拈來?


    他並不擔心。


    隻是此次下麵的爭論,卻讓他感到有些煩悶。


    他本就不那麽情願出門來給人看,現在還耽擱這麽久。


    吵吵鬧鬧的,有失體統。


    於是崔延便也等著看那些人的笑話。


    他打定注意,自己既然有如此聲望,那肯定要做出符合身份的事情來。


    到時候這人寫出了詩,他定然要好好評價!


    他認定,這裏的人不會有人比他看過的書多,也不會有人能夠比他還有才華!


    不管寫出什麽來,他肯定都能夠從中挑出不好的地方。


    到時候誇誇其談,也讓人認清楚這種人的真是麵目!


    他也算是給這些少年一個教訓。


    不要以為自己肚子裏有幾本書就覺得自己才華無雙了。


    在士族的底蘊麵前,這種貴公子,看起來是有些才華,但是在他們麵前,卻也隻是粗通筆墨罷了。


    在這些人幸災樂禍的目光中,李承乾直接讓李恪去隨便抽取了一個題目出來。


    要說寫詩,此時的這些公子哥兒們都還閱曆不多,所以寫一些什麽風花雪月的就是拿手。


    但是既然是鬥詩會,肯定就不能是這些題材了。


    所以這裏麵也有一些,在別人看來比較偏,比較難的題目。


    而且,在那個掌櫃的示意下,那些人給李承乾準備的推還都是最難的那幾個。


    說是讓抽簽,但是事實上,那些簽都是難題。


    抽哪個其實都差不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的浪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的浪頭並收藏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