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麻婆豆腐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6章麻婆豆腐
李貞身邊出了那樣膽大包天的嬤嬤,燕德妃居然都沒有發現,還讓人一直都在作威作福的。
不管是燕德妃沒有注意到,還是因為她並不在意,甚至是故意為之,李二都對她沒有了什麽好感。
但是這樣的事情,跟個小孩子還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
李二這麽說,其實是在借著李貞和跟著李貞的那些宮女太監的口,在告誡燕德妃。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如果燕德妃再耍什麽小聰明,有什麽動作的話,李二定然會與她算總賬!
李二現在對李承乾很滿意,除了李承乾有些懶,還一直都不想當太子之外。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
所以對於這種有挑撥離間之嫌的人,是沒有什麽好感的。
李貞不知道為什麽父皇會變得這麽嚴肅的樣子,但是他還是點點頭。
他也沒有加過李二多少次,李二終究是個皇帝,渾身的氣勢若不是可以收斂的話,小孩子在他麵前的確是會害怕的。
所以李貞也沒覺得李二有什麽反常的。
隻當李二就是這樣的。
“好了,既然父皇已經過來了,那就擺飯吧!”
李承乾沒讓李二繼續讓氣氛變得緊繃,就直接開口打破了這種氛圍。
話音落下,幾個宮女便立刻去廚房將準備的好飯菜全部拿過來。
當中擺著一道比較好看的菜,看起來就讓人很有胃口,而且香味撲鼻。
“這是什麽?”
李二沒有遮掩,立刻指向那道菜問道。
李承乾順著看過去,就笑了。
“這是麻婆豆腐!豆腐就是之前咱們吃火鍋的時候吃過的,漢代時出現的那個。這道菜是用了辣椒和花椒來做的,又麻又辣,十分的開胃。”
李承乾是想著,這幾天,李恪和李二都吃過火鍋和燒烤了,顯然對於辣椒已經有些適應了。
所以才想著做麻婆豆腐來過過嘴癮。
這些天,長安城也是陰陰的,雖然不至於陰雨連綿,但是這樣的天氣照樣讓人感到沉悶。
所以就吃些開胃的。
“八皇弟還是要小心些的。你沒吃過辣椒,小孩子脾胃也弱,吃了容易鬧肚子。如果實在想吃,就讓宮女夾了在清水中過一遍,或許能夠嚐一嚐。”
李承乾現在對於這種還是比較注意的。
這小孩子在他這裏吃壞了肚子,到時候,他可是要受指責的。
這種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要不是推不掉,李承乾現在都不想照顧這些小孩子了。
雖然是希望跟這些弟弟們搞好關係。
但是,李承乾並不像沾惹麻煩。
有了之前的事情之後,李承乾現在覺得,李貞也是個麻煩因子。
他還是過自己的悠閑日子好了,不想多管閑事。
李貞點點頭。
他已經察覺到,太子對自己的態度有些不一樣了。
更何況,昨天已經出了那樣的事情,他不想真的讓這些人對自己不喜。
所以他老老實實讓宮女伺候他用膳。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李承乾便沒有再讓人做辣的,而是做了些別的。
畢竟李恪和李二都還是剛剛適應了吃辣的,不宜直接上來一桌川菜。
之前吃的都容易上火,李承乾也覺得有些膩了,所以就讓人做了些清淡的菜搭配著。
還弄了一個鯽魚湯來嚐嚐。
因為有李貞在,幾人吃飯的時候,倒是沒有說什麽話。
等吃過飯之後,李二便讓跟著李貞的宮人,將李貞送迴燕德妃宮中,還囑咐了下午到上書房不要遲到。
然後李二與李恪、李承乾便轉移了真滴,到了東宮院子裏的那棵大樹下坐著。
這裏放著幾張躺椅,雖然不能像搖搖椅那樣,躺上去能夠悠悠的搖著,但是總比那些硬邦邦的榻要舒服得多。
三人吃過飯,走到這邊,也算是散步了。
然後便並排躺在了躺椅上。
今日早朝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麽大事。
隻是在商議昨日的那些問題。
水庫的事情,李恪在早朝的時候提了一下。
至於水泥,是讓工部的人來提的。
隻是沒有看到實物,朝中還是有些大臣沒能理解到水泥的作用之大。
所以李二的打算是李恪命工部的人加緊準備,他們在下午的時候,會過去親眼看看,那水泥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
李恪沒有什麽意見。
在試驗的時候,那些工匠都已經在那個場地用水泥修建了一些東西來檢驗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準備什麽,直接去就行了。
“老三,今日早朝你提到的水庫,你要拿出個章程了。這件事越快越好。選址要注意的地方,要如何修建,最好能夠有個簡易的圖紙。還有水泥一物,就到下午看過之後,你再擬一道折子,寫出其做法、用途等等。”
李二閉著眼,口中說出的話,思路卻異常清晰。
李恪坐起身:“是!兒臣今兒就將水庫一事些成奏折,明日交給父皇。隻是這水庫一事,倒是需要加緊辦好。滬、徐、越等州,現在正逢雨季。若是早點修建好水庫,想來可以積蓄不少水入水庫,而且還能夠防洪。”
李恪昨日聽了李承乾的指點,自己整理了一下思緒,在早朝上就提出來了。
隻是昨日那些朝臣聽到李二提出蓄水池之後,就考慮過了,覺得全國各地都要修建的話,工程太過浩大。
他們現在還要修繕堤壩以及其他水利工程,暫時騰不出手來做這件事,隻能等到忙過這一陣再說。
而且,這麽大的工程,要到的銀兩肯定不少。
現在修繕水利工程,都還嫌不夠用的。
之後備戰突厥還要留出一部分的銀子。
賑災的銀子也不能動用。
還有各大臣的俸祿。
國庫的銀子總是不夠花。
李恪卻很著急。
如果不能在汛期之前修建好水庫,那到時候發大水了,又該怎麽辦呢?
“父皇如今有了水泥,修繕水利工程一事,也可以借助水泥。水泥價低,用料更是低廉,可以省出一大筆銀子!而且,修建水庫之時,若是借助天然地勢,也不用花太多的人力物力。”
李貞身邊出了那樣膽大包天的嬤嬤,燕德妃居然都沒有發現,還讓人一直都在作威作福的。
不管是燕德妃沒有注意到,還是因為她並不在意,甚至是故意為之,李二都對她沒有了什麽好感。
但是這樣的事情,跟個小孩子還是沒有太大的關係的。
李二這麽說,其實是在借著李貞和跟著李貞的那些宮女太監的口,在告誡燕德妃。
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了。
如果燕德妃再耍什麽小聰明,有什麽動作的話,李二定然會與她算總賬!
李二現在對李承乾很滿意,除了李承乾有些懶,還一直都不想當太子之外。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
所以對於這種有挑撥離間之嫌的人,是沒有什麽好感的。
李貞不知道為什麽父皇會變得這麽嚴肅的樣子,但是他還是點點頭。
他也沒有加過李二多少次,李二終究是個皇帝,渾身的氣勢若不是可以收斂的話,小孩子在他麵前的確是會害怕的。
所以李貞也沒覺得李二有什麽反常的。
隻當李二就是這樣的。
“好了,既然父皇已經過來了,那就擺飯吧!”
李承乾沒讓李二繼續讓氣氛變得緊繃,就直接開口打破了這種氛圍。
話音落下,幾個宮女便立刻去廚房將準備的好飯菜全部拿過來。
當中擺著一道比較好看的菜,看起來就讓人很有胃口,而且香味撲鼻。
“這是什麽?”
李二沒有遮掩,立刻指向那道菜問道。
李承乾順著看過去,就笑了。
“這是麻婆豆腐!豆腐就是之前咱們吃火鍋的時候吃過的,漢代時出現的那個。這道菜是用了辣椒和花椒來做的,又麻又辣,十分的開胃。”
李承乾是想著,這幾天,李恪和李二都吃過火鍋和燒烤了,顯然對於辣椒已經有些適應了。
所以才想著做麻婆豆腐來過過嘴癮。
這些天,長安城也是陰陰的,雖然不至於陰雨連綿,但是這樣的天氣照樣讓人感到沉悶。
所以就吃些開胃的。
“八皇弟還是要小心些的。你沒吃過辣椒,小孩子脾胃也弱,吃了容易鬧肚子。如果實在想吃,就讓宮女夾了在清水中過一遍,或許能夠嚐一嚐。”
李承乾現在對於這種還是比較注意的。
這小孩子在他這裏吃壞了肚子,到時候,他可是要受指責的。
這種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要不是推不掉,李承乾現在都不想照顧這些小孩子了。
雖然是希望跟這些弟弟們搞好關係。
但是,李承乾並不像沾惹麻煩。
有了之前的事情之後,李承乾現在覺得,李貞也是個麻煩因子。
他還是過自己的悠閑日子好了,不想多管閑事。
李貞點點頭。
他已經察覺到,太子對自己的態度有些不一樣了。
更何況,昨天已經出了那樣的事情,他不想真的讓這些人對自己不喜。
所以他老老實實讓宮女伺候他用膳。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李承乾便沒有再讓人做辣的,而是做了些別的。
畢竟李恪和李二都還是剛剛適應了吃辣的,不宜直接上來一桌川菜。
之前吃的都容易上火,李承乾也覺得有些膩了,所以就讓人做了些清淡的菜搭配著。
還弄了一個鯽魚湯來嚐嚐。
因為有李貞在,幾人吃飯的時候,倒是沒有說什麽話。
等吃過飯之後,李二便讓跟著李貞的宮人,將李貞送迴燕德妃宮中,還囑咐了下午到上書房不要遲到。
然後李二與李恪、李承乾便轉移了真滴,到了東宮院子裏的那棵大樹下坐著。
這裏放著幾張躺椅,雖然不能像搖搖椅那樣,躺上去能夠悠悠的搖著,但是總比那些硬邦邦的榻要舒服得多。
三人吃過飯,走到這邊,也算是散步了。
然後便並排躺在了躺椅上。
今日早朝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麽大事。
隻是在商議昨日的那些問題。
水庫的事情,李恪在早朝的時候提了一下。
至於水泥,是讓工部的人來提的。
隻是沒有看到實物,朝中還是有些大臣沒能理解到水泥的作用之大。
所以李二的打算是李恪命工部的人加緊準備,他們在下午的時候,會過去親眼看看,那水泥到底是什麽樣的東西。
李恪沒有什麽意見。
在試驗的時候,那些工匠都已經在那個場地用水泥修建了一些東西來檢驗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準備什麽,直接去就行了。
“老三,今日早朝你提到的水庫,你要拿出個章程了。這件事越快越好。選址要注意的地方,要如何修建,最好能夠有個簡易的圖紙。還有水泥一物,就到下午看過之後,你再擬一道折子,寫出其做法、用途等等。”
李二閉著眼,口中說出的話,思路卻異常清晰。
李恪坐起身:“是!兒臣今兒就將水庫一事些成奏折,明日交給父皇。隻是這水庫一事,倒是需要加緊辦好。滬、徐、越等州,現在正逢雨季。若是早點修建好水庫,想來可以積蓄不少水入水庫,而且還能夠防洪。”
李恪昨日聽了李承乾的指點,自己整理了一下思緒,在早朝上就提出來了。
隻是昨日那些朝臣聽到李二提出蓄水池之後,就考慮過了,覺得全國各地都要修建的話,工程太過浩大。
他們現在還要修繕堤壩以及其他水利工程,暫時騰不出手來做這件事,隻能等到忙過這一陣再說。
而且,這麽大的工程,要到的銀兩肯定不少。
現在修繕水利工程,都還嫌不夠用的。
之後備戰突厥還要留出一部分的銀子。
賑災的銀子也不能動用。
還有各大臣的俸祿。
國庫的銀子總是不夠花。
李恪卻很著急。
如果不能在汛期之前修建好水庫,那到時候發大水了,又該怎麽辦呢?
“父皇如今有了水泥,修繕水利工程一事,也可以借助水泥。水泥價低,用料更是低廉,可以省出一大筆銀子!而且,修建水庫之時,若是借助天然地勢,也不用花太多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