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湧動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作者:海的浪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章暗流湧動
幾乎沒怎麽猶豫,李二就決定了自己未來一段時間要天天來承乾宮蹭飯的行程。
酒足飯飽之後,李二才迴想起自己過來這裏的正事兒。
一邊迴味著自己嚐到的美食,一邊十分含蓄的誇獎了一下兩人的所作所為。
“你們二人在江南地區率先推廣曲轅犁使用一事,朕也已經知道了。”
“這件事做的不錯。”
李承乾聽後倒是沒有什麽感想。
畢竟頂頭上司的誇讚,往往代表著更為嚴厲的壓榨。
再說了,這才哪兒哪兒呢,離他們最終的目標達成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這推廣的事兒,隻是才開始而已,後麵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問題。】
【這話也說的太早了,後麵真要出事兒了,指不定得怎麽翻臉呢。】
李承乾漫不經心地想著,臉上的表情卻跟領導開會時摸魚一樣,叫人看不出來有什麽不妥。
李二再次聽到了李承乾內心的想法,分了一個眼神給他。
“且不論之後的事情如何,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你們二人當再接再厲。”
“不要荒廢怠惰,實事瞬息萬變,自當勤勉,多加關注才是。”
李二說話的時候目光直直投向了李承乾。
就差指名道姓的要他不要這麽懶散,滾起來幹活了。
反倒是李恪聽到李二這樣拐了十八道彎的誇獎,整個人都來勁了。
這十分有幹勁的樣子,仿佛還能再加班三天三夜不帶停歇。
李恪甚至趁熱打鐵,將一些推廣安排下去時的小事和細節都再次進行了匯報。
中途不乏穿插一些李承乾的彩虹屁,花式誇獎自己的皇兄是怎樣想出機智過人的法子來的。
還獻寶似得將那套所謂的話術交了上去。
李承乾聽著李恪在一旁花式誇誇,尷尬得腳趾頭摳出一室三廳來了。
偏偏他又不能說些什麽,每當兩人看過來的時候,隻能迴以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
一時之間心理活動也是十分的奔騰翻湧。
這兩個自帶愛崗敬業加成的男人聊著聊著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方向。
畢竟這麽大個國家,有的是大小事兒讓他們操心。
但是兩人在李承乾麵前展開的有關於國事的一係列討論,李承乾就不好隨意的發表看法。
隻能默默地豎起耳朵聽著。
畢竟這兩人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還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生死。
隻可惜李二不願意就此放過他。
好歹也是一個掛著太子名號的家夥,這國家大事,他不操心誰操心?
於是兩個人聊著聊著就要點一下李承乾,問問他怎麽看。
李承乾聽來聽去,隻覺得兩人所言的字裏行間都寫滿了社畜兩個字。
根本不想參與。
更別提倆人還聊到了朝中各個勢力之間的暗潮洶湧,還問他對此有什麽看法。
李承乾聽了之後,更是恨不得給自己來一個一鍵清空。
曆史上麵李承乾是怎麽把自己作沒的呢,就是因為勾結黨羽,膨脹了。
明明李二還在位,李承乾自己又身為太子,板上釘釘的事兒,根本跑不了。
結果就是因為手下人多了,今兒一個吹捧,明兒一個慫恿,他就覺得他又行了,非要找點兒刺激。
結果之後被廢為庶民,流放黔州。
這還是李二心疼他,盡力保全的結果。
他才不想去了解朝堂上那些黨派勢力的事兒,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呢嗎?
正在李承乾頭疼這些黨派勢力的時候,殊不知自己也是他們頭疼的對象。
江南某地,某富商的宅邸之中,正有這麽一群人在密謀。
他們手中傳閱的,赫然是一份自己整理的曲轅犁的事件推廣過程。
“你說這太子殿下究竟是怎麽想的呢?”
“居然會和蜀王殿下聯手……這方法著實是刁鑽,簡直是將人心看得太過通透,拿捏得死死的。”
“這快準狠的手筆,一看就不是宅心仁厚的蜀王殿下,定是那太子。”
“在這般年紀能對人心有這樣的理解,太子殿下不虧是年少聰穎,這份心思,著實是讓人佩服。”
“哼,那又如何,太子德不配位,光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怎麽治國!”
“但看太子殿下的手段,似乎又不像是傳聞中那般荒唐不羈……”
一群人淅淅索索地討論著,幾人得到的消息顯然比地方上的縣令更多,能知道這樣的方法是李承乾想出來的。
這之中也就李承乾是否值得繼承皇位展開了秘密討論。
先前說了,目前朝野上下還是有不少隋朝時的舊臣。
雖然不是人人都想著光複前朝。
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前朝的血脈有些想法。
甚至是在曲轅犁的推廣一事上摻和了一腳。
當年有很多隋朝時期的舊臣不願意再摻和朝政,或是明哲保身及時離開,又或是被迫暫時蟄居於權利之外。
江南這片富庶之地上還是有不少地主的前身都於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恪和太子殿下的聯手,這個話題太好操作了。
很難讓某些蠢蠢欲動的人袖手旁觀。
於是在曲轅犁順利推行的時候,一並將搞事的種子埋下。
隻等待事情發酵起來,一發而不可收拾。
李二在嚐到了李承乾小廚房的手藝之後,當天晚上本還想矜持一下,傳了禦膳房的菜。
這才覺得味同嚼蠟,那羊肉怎麽樣都趕不上紅燒肉來的肥美醇厚。
當晚根本就沒怎麽用餐,撤下去的菜品還叫禦膳房的禦廚們反複思考到底是哪裏做的不太對勁。
怎麽陛下吃的這麽少,是不是他們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畢竟忽然出現的反常情況,當然要施以十倍的關注。
但是還沒等各位禦廚們反思出來個一二三,就發現陛下何止是吃的少。
他甚至都不吃了,迴迴往太子殿下那邊跑。
禦膳房都一天沒開火啦!
李承乾見到每天一到飯點,就堪比上班打卡一樣準時的李二。
心中一片五味雜陳。
【做皇帝,也太慘了吧。】
連頓好的都沒得吃,光是個紅燒肉就能讓你放下一國之君的身段,天天往我這裏跑。
真的好慘。
幾乎沒怎麽猶豫,李二就決定了自己未來一段時間要天天來承乾宮蹭飯的行程。
酒足飯飽之後,李二才迴想起自己過來這裏的正事兒。
一邊迴味著自己嚐到的美食,一邊十分含蓄的誇獎了一下兩人的所作所為。
“你們二人在江南地區率先推廣曲轅犁使用一事,朕也已經知道了。”
“這件事做的不錯。”
李承乾聽後倒是沒有什麽感想。
畢竟頂頭上司的誇讚,往往代表著更為嚴厲的壓榨。
再說了,這才哪兒哪兒呢,離他們最終的目標達成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這推廣的事兒,隻是才開始而已,後麵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問題。】
【這話也說的太早了,後麵真要出事兒了,指不定得怎麽翻臉呢。】
李承乾漫不經心地想著,臉上的表情卻跟領導開會時摸魚一樣,叫人看不出來有什麽不妥。
李二再次聽到了李承乾內心的想法,分了一個眼神給他。
“且不論之後的事情如何,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你們二人當再接再厲。”
“不要荒廢怠惰,實事瞬息萬變,自當勤勉,多加關注才是。”
李二說話的時候目光直直投向了李承乾。
就差指名道姓的要他不要這麽懶散,滾起來幹活了。
反倒是李恪聽到李二這樣拐了十八道彎的誇獎,整個人都來勁了。
這十分有幹勁的樣子,仿佛還能再加班三天三夜不帶停歇。
李恪甚至趁熱打鐵,將一些推廣安排下去時的小事和細節都再次進行了匯報。
中途不乏穿插一些李承乾的彩虹屁,花式誇獎自己的皇兄是怎樣想出機智過人的法子來的。
還獻寶似得將那套所謂的話術交了上去。
李承乾聽著李恪在一旁花式誇誇,尷尬得腳趾頭摳出一室三廳來了。
偏偏他又不能說些什麽,每當兩人看過來的時候,隻能迴以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
一時之間心理活動也是十分的奔騰翻湧。
這兩個自帶愛崗敬業加成的男人聊著聊著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方向。
畢竟這麽大個國家,有的是大小事兒讓他們操心。
但是兩人在李承乾麵前展開的有關於國事的一係列討論,李承乾就不好隨意的發表看法。
隻能默默地豎起耳朵聽著。
畢竟這兩人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還關係到無數百姓的生死。
隻可惜李二不願意就此放過他。
好歹也是一個掛著太子名號的家夥,這國家大事,他不操心誰操心?
於是兩個人聊著聊著就要點一下李承乾,問問他怎麽看。
李承乾聽來聽去,隻覺得兩人所言的字裏行間都寫滿了社畜兩個字。
根本不想參與。
更別提倆人還聊到了朝中各個勢力之間的暗潮洶湧,還問他對此有什麽看法。
李承乾聽了之後,更是恨不得給自己來一個一鍵清空。
曆史上麵李承乾是怎麽把自己作沒的呢,就是因為勾結黨羽,膨脹了。
明明李二還在位,李承乾自己又身為太子,板上釘釘的事兒,根本跑不了。
結果就是因為手下人多了,今兒一個吹捧,明兒一個慫恿,他就覺得他又行了,非要找點兒刺激。
結果之後被廢為庶民,流放黔州。
這還是李二心疼他,盡力保全的結果。
他才不想去了解朝堂上那些黨派勢力的事兒,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呢嗎?
正在李承乾頭疼這些黨派勢力的時候,殊不知自己也是他們頭疼的對象。
江南某地,某富商的宅邸之中,正有這麽一群人在密謀。
他們手中傳閱的,赫然是一份自己整理的曲轅犁的事件推廣過程。
“你說這太子殿下究竟是怎麽想的呢?”
“居然會和蜀王殿下聯手……這方法著實是刁鑽,簡直是將人心看得太過通透,拿捏得死死的。”
“這快準狠的手筆,一看就不是宅心仁厚的蜀王殿下,定是那太子。”
“在這般年紀能對人心有這樣的理解,太子殿下不虧是年少聰穎,這份心思,著實是讓人佩服。”
“哼,那又如何,太子德不配位,光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怎麽治國!”
“但看太子殿下的手段,似乎又不像是傳聞中那般荒唐不羈……”
一群人淅淅索索地討論著,幾人得到的消息顯然比地方上的縣令更多,能知道這樣的方法是李承乾想出來的。
這之中也就李承乾是否值得繼承皇位展開了秘密討論。
先前說了,目前朝野上下還是有不少隋朝時的舊臣。
雖然不是人人都想著光複前朝。
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前朝的血脈有些想法。
甚至是在曲轅犁的推廣一事上摻和了一腳。
當年有很多隋朝時期的舊臣不願意再摻和朝政,或是明哲保身及時離開,又或是被迫暫時蟄居於權利之外。
江南這片富庶之地上還是有不少地主的前身都於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恪和太子殿下的聯手,這個話題太好操作了。
很難讓某些蠢蠢欲動的人袖手旁觀。
於是在曲轅犁順利推行的時候,一並將搞事的種子埋下。
隻等待事情發酵起來,一發而不可收拾。
李二在嚐到了李承乾小廚房的手藝之後,當天晚上本還想矜持一下,傳了禦膳房的菜。
這才覺得味同嚼蠟,那羊肉怎麽樣都趕不上紅燒肉來的肥美醇厚。
當晚根本就沒怎麽用餐,撤下去的菜品還叫禦膳房的禦廚們反複思考到底是哪裏做的不太對勁。
怎麽陛下吃的這麽少,是不是他們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畢竟忽然出現的反常情況,當然要施以十倍的關注。
但是還沒等各位禦廚們反思出來個一二三,就發現陛下何止是吃的少。
他甚至都不吃了,迴迴往太子殿下那邊跑。
禦膳房都一天沒開火啦!
李承乾見到每天一到飯點,就堪比上班打卡一樣準時的李二。
心中一片五味雜陳。
【做皇帝,也太慘了吧。】
連頓好的都沒得吃,光是個紅燒肉就能讓你放下一國之君的身段,天天往我這裏跑。
真的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