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論如何刷負秦始皇的好感度 作者:遺忘li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恬走到了那邊的篝火堆旁,試著將嬴政綁在背上行走。
明夷也站了起來,對子陽說道“時間不多,我們也趕快收拾必備之物吧。”
“等等……”子陽舉起手來急忙說道“我們才從昏迷中醒來,又傷痕累累,為何不多休息片刻?”
子陽是受傷最輕的一個,但也渾身上下都是擦傷和淤傷,四肢百骸無一不痛,急需時間休養。
更別提他們二人了。
明夷因為目前情勢而煩躁的歎了一口氣,簡單解釋道“子陽,趙政畢竟是秦國長公子,哪怕是掉下山坡,也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所以必然會有人前來尋找,隻是不知來尋找的是秦人還是李牧之人了,如若是秦人還好說,如果是李牧之人,我等還傻傻留在這裏,豈不是羊入虎口、十死無生。”
蒙恬說道“之前的夜間一戰,我秦國使者十去其九,加之這又是趙國境內,所以來者極有可能是李牧手下士兵。所以先去打探消息,如若其他人還沒有帶著趙姬夫人離開趙國境內,並且有確切停留之地傳開,那再好不過。如果沒有……”
“如果沒有……”明夷從善如流的接口說道“一為趙姬夫人也已經被李牧殺害,二為秦人暫時無法對付李牧,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出現,隻能隱姓埋名趕快迴秦國,不論是哪種,為了防止接下來的追殺,那我等便即刻南下渡過黃河去魏國,邯鄲南下不遠處就是魏國邊境,去魏國是最好的選擇……好歹魏國邊境沒有與秦國相連,與秦國之間的仇沒有秦趙那麽深。”
當然,沒仇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六國之中,每個都和秦國有仇怨,區別隻在於強弱而已。
配合默契的一口氣說完後,明夷與蒙恬對望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讚賞。
子陽聽的有些懵,說道“趙王不是已經下令奉還趙姬以及趙政母子,難道李牧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公然違抗不成?”
“怎麽不敢?李牧昨夜不已經光明正大、公然違抗了一次。”明夷吐槽道“你可曾聽說過李牧大破匈奴的那場戰役?”
蒙恬無奈一笑,溫和地說道“李牧將軍此人,時常不遵趙王之令,哪怕我在秦國都有所耳聞。”
子陽當然聽說過趙破匈奴之戰。
他在邊境養精蓄銳多年,任憑匈奴挑釁也閉關不出,最後時機到來,一口氣反殺了十多萬匈奴人馬,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眾單於望風而逃。
李牧將軍一戰成名天下驚。
各國紛紛議論趙國又出一位不遜於廉頗的名將。
“這場戰役之前,李牧養精蓄銳被誤認為膽小到不敢和匈奴作戰,趙王責被他,他卻毫不解釋的依然如故。後來趙王一怒換了別人領兵作戰,結果作戰屢屢失利,還不如李牧在位時。趙王慌了,連忙派使者請李牧再次領兵作戰,李牧卻一直稱病不出,一直到趙王鬆口,答應再不過問計較他領兵時是如何作為,李牧才肯再次出兵。”明夷感歎道“雖說此事是伯樂不識千裏馬,但他連趙王的麵子都不給,你就應當明白李牧將軍此人是如何我行我素了。”
說到這裏,明夷想起了以後李牧的下場,忍不住低歎一聲。
李牧之死,固然是趙王遷自毀長城,但其中又何嚐沒有李牧本人的因素。
這種有兵力、有人望、有才華的將領本就是君王心中大忌,偏偏李牧還連續幾十年如此我行我素,也許在他看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權宜之計,可是在趙王看來,恐怕就是“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要知道趙國起源就是三家分晉分出來的,有自家祖宗的先例在前,天長日久,趙王怎麽會不暗起殺心。
他若是能在趙王麵前效仿秦國的王翦,至少表麵上顯得唯唯諾諾、忠心不二,沒準還能落下一條性命。
“不說此事了,想要休息也可,但決不能在此處休息。”蒙恬擺擺手說道,然後低頭開始收拾東西。
子陽神色依舊有些疑惑不解,撕了點幹淨綢緞走到明夷身邊,一邊將傷口上帶血的舊絲綢換下,一邊低聲問道“但是……你我並非秦人?”
你我並非秦人,為何要冒著被追殺的風險跟他們兩人走?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明夷彎了彎唇角,目光中卻毫無笑意,沉冷如夜中薄霧,嘲諷的說道“難道你還想再走到李牧麵前,解釋說自己不願摻進秦趙仇怨之中,讓他別再追殺你?”
子陽手中動作不停的給她包紮,突然抬頭看著明夷動了動嘴唇,神色間頗有幾分猶豫。
明夷“……”
沒有第一時間聽到麵前少年迴答,明夷看著他的目光中微微帶出幾分驚悚來。
“莫告訴我你當真如此作想!……別開玩笑了,李牧恐怕見到你我的下一秒,就會嚴刑拷打趙政下落,甚至為了防止消息走漏而殺人滅口。”明夷麵無表情的說道。
蒙恬背著嬴政打頭向前走、明夷與子陽一前一後走在泥濘的山間。
這裏離邯鄲並不算太遠,還沒到真正渺無人煙的地方,因此沒過多久,便幸運地發現一處小村莊。
遙遙一望,隻見七尺高的黃土垣牆裏小巷縱橫,約有二十餘戶人家居住,外麵阡陌縱橫的田土上,已經有農民揮舞著鋤頭開始耕麥。
幾個人都是勉力支撐而已,見到小村莊以後紛紛精神一振。
村莊裏再怎麽簡陋貧困,也好過荒郊野外露天席地,還得提防野獸襲擊。
突然,為首的蒙恬停下腳步,望著遠方的村莊,抿了抿幹裂起皮的唇角。
“怎麽了?”子陽問道。
“想起一件事……”蒙恬幹澀的說道“我們沒有符、傳、驗。”
符、傳、驗——這是靈魂三連問!
“符”是定居證,“傳”是身份證,“驗”是住宿逆旅的必須之物。
沒這三樣東西,不論走到哪裏都寸步難行!
第32章
符、傳、驗有多重要?
君不見當年商鞅逃亡,就是因為沒有這些身份證明而寸步難行,好不容易跑到邊關以後,連住逆旅客舍都被拒絕,最後走投無路的被秦惠王逮捕迴鹹陽,判了五馬分屍之刑,成功達成作法自斃的人生成就。
在戶籍律法這方麵,趙國固然沒有秦國管得嚴,但也不至於寬鬆到會隨便放幾個陌生人進入裏村中休息。
如果個個遍體鱗傷的他們此刻進入村莊,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農人發現沒有身份證明後,持著鋤頭團團圍住,被押送到“裏典”之前。
然後“裏典”上報更高一級的趙國官府,大家像商鞅一樣玩完……
正午陽光之下,三人麵麵相覷。
明夷到是帶了符、驗、傳,但上麵是自己本來的身份,這種時刻絕對不能用。
蒙恬伸手摸了摸背上人事不知的長公子額頭,糟心的發現沒有任何好轉和清醒跡象,可見不能再耽誤。
明夷則向旁邊走了幾步,然後透過大樹的綠蔭繼續觀察前方村莊。
像這種最多不過百餘人的小村莊,拋去老弱病殘後有戰鬥力的壯年男子不過幾十餘人。
現在又是春耕的時節,有勞動力的婦女和小孩也要承擔一部分農活,現在留在村莊裏的人應當寥寥無幾。
而且黃土垣牆也不過七尺左右,換算成明夷熟悉的尺度才一米六二,完全攔不住他們幾個……
明夷迴過頭來,與蒙恬對望一眼。
蒙恬神情有些羞愧,卻還是沉聲緩緩說道“恬有一不才之想……”
明夷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不必多言,我亦是如此想!”
不就是打劫,說做就做!
當即蒙恬背著嬴政,明夷掩護子陽,四個人偷偷摸摸的借著路邊一人高雜草和大樹一路潛行,翻過村裏的黃土牆。
然後果不其然,看到了安靜無聲的村莊內部。
蒙恬將一直背著的嬴政放在黃土牆角靠好,交給子陽照料,然後與明夷互相打了幾個無聲手勢,緊接著同時向前助跑幾步,向村莊裏最高大的房屋小院翻牆而過。
子陽屏住唿吸,緊張的等在牆外。
隻聽院子裏隱約傳來幾聲被壓抑的驚唿求救和劇烈狗叫聲,然後木門便吱呀一聲從裏麵打開。
“速速進來。”明夷低聲說道。
子陽半扶半抗起角落裏的贏政走進小院當中。
進去一看,隻見到不大的土築院落裏,一個約莫五十多歲的清瘦老者被五花大綁扔在牆角,一邊嗚嗚嗚的叫著拚命掙紮,一邊在他們看過來時一副安靜不動的乖巧模樣。
將房子裏唯一的主人公綁好以後,明夷就開始大搖大擺的翻箱倒櫃,尋找這戶人家的身份證明。
和之前猜測的一樣,這戶人家就是村莊裏的裏典,更通俗的說法為村長,因此有全村人的戶籍證明。
沒過多久,他們就找到了幾家如果冒充起來稱不上完美,但還算合適的符、驗、傳。
找到最重要的東西以後,蒙恬蹲到了那個老者麵前,一隻手用匕首對準她的喉嚨,一隻手抽掉他嘴上布條。
“敢問老丈人,可願把村莊裏的馬車交給我等?”蒙恬嚴肅的問道。
聽了強盜的這奇葩要求,又看看正對著喉嚨的匕首,老者看起來快哭出來了。
“馬匹何其貴重,非貴人不可用,我等農人哪裏有啊!”老子哭喪著一張臉說道。
聽了這話,家世顯貴的蒙恬訝異一挑眉,轉身迴頭向子陽投了一個詢問眼神。
——這老丈人說的可是真話?
常年混跡在各色人等間的子陽對此了解頗多,悄然無聲的向他一點頭。
——馬車隻有權貴富人才用得起,普通農家有輛牛車就算不錯了。
好吧,牛車就牛車。
還在昏迷的嬴政被蒙恬扶進了屋中暫且休息。
他麵色蒼白,額頭滾燙,看起來比之前更加糟糕,大滴大滴的冷汗順著額頭流下,嘴裏喃喃著不知念叨什麽夢話。
明夷正巧進屋取了水罐喝水,見嬴政如此,好奇的去俯耳傾聽。
“姬丹,你竟然……既然敢刺殺於我……肢解……”
聲音低且含糊,斷斷續續聽不分明,但其中所攜帶的滔天怒意和冰冷卻不容認錯。
聽了嬴政的這句胡言亂語,明夷的第一反應就是荊軻刺秦,隨後好笑的搖搖頭。
想什麽呢?
荊軻刺秦都是多少年以後的事了,嬴政說這些話,應該是夢到昨天夜裏姬丹暗算他的事了。
萬事俱備以後,蒙恬便脅迫老人帶他們離開。
在生命威脅下,老人哭喪著臉去趕了牛車,離開這個叫冉裏的村莊,像向最近的大城走去。
一路上遇見往迴走的村裏人,笑著問老丈要去哪裏時,在車廂裏探出的刀劍脅迫下,老丈都勉強擺出一副笑臉說道“要去牟城辦點事。”
一路有驚無險地離開村莊數裏之外後,蒙恬毫不猶豫將滿臉悲痛心疼的老人家趕下車,又摸了摸腰間,解下一塊玉佩丟在他手上。
這玉佩潔白無瑕,觸手溫潤至極,價值足在百金之上,足夠抵消他今日家中牛車和其他損失。
站在土路邊的老人精神一振,臉上心痛惋惜的表情瞬間消失殆盡,看著手中的潔白玉佩,先是眼睛一亮,緊接著卻猶豫不想要。
“我家不過一介尋常農人,此等寶物落在手上,也隻會招來禍事,貴人仁善,不如給我些其他的?”老人低頭彎腰的諂笑道。
這個蒙恬還真沒有,一時間有些為難。
明夷想起自己之前在衣袖中縫著的郢爰金版,撕開衣服縫口後,拿出一小塊給了那個老人。
明夷也站了起來,對子陽說道“時間不多,我們也趕快收拾必備之物吧。”
“等等……”子陽舉起手來急忙說道“我們才從昏迷中醒來,又傷痕累累,為何不多休息片刻?”
子陽是受傷最輕的一個,但也渾身上下都是擦傷和淤傷,四肢百骸無一不痛,急需時間休養。
更別提他們二人了。
明夷因為目前情勢而煩躁的歎了一口氣,簡單解釋道“子陽,趙政畢竟是秦國長公子,哪怕是掉下山坡,也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所以必然會有人前來尋找,隻是不知來尋找的是秦人還是李牧之人了,如若是秦人還好說,如果是李牧之人,我等還傻傻留在這裏,豈不是羊入虎口、十死無生。”
蒙恬說道“之前的夜間一戰,我秦國使者十去其九,加之這又是趙國境內,所以來者極有可能是李牧手下士兵。所以先去打探消息,如若其他人還沒有帶著趙姬夫人離開趙國境內,並且有確切停留之地傳開,那再好不過。如果沒有……”
“如果沒有……”明夷從善如流的接口說道“一為趙姬夫人也已經被李牧殺害,二為秦人暫時無法對付李牧,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出現,隻能隱姓埋名趕快迴秦國,不論是哪種,為了防止接下來的追殺,那我等便即刻南下渡過黃河去魏國,邯鄲南下不遠處就是魏國邊境,去魏國是最好的選擇……好歹魏國邊境沒有與秦國相連,與秦國之間的仇沒有秦趙那麽深。”
當然,沒仇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六國之中,每個都和秦國有仇怨,區別隻在於強弱而已。
配合默契的一口氣說完後,明夷與蒙恬對望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讚賞。
子陽聽的有些懵,說道“趙王不是已經下令奉還趙姬以及趙政母子,難道李牧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公然違抗不成?”
“怎麽不敢?李牧昨夜不已經光明正大、公然違抗了一次。”明夷吐槽道“你可曾聽說過李牧大破匈奴的那場戰役?”
蒙恬無奈一笑,溫和地說道“李牧將軍此人,時常不遵趙王之令,哪怕我在秦國都有所耳聞。”
子陽當然聽說過趙破匈奴之戰。
他在邊境養精蓄銳多年,任憑匈奴挑釁也閉關不出,最後時機到來,一口氣反殺了十多萬匈奴人馬,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眾單於望風而逃。
李牧將軍一戰成名天下驚。
各國紛紛議論趙國又出一位不遜於廉頗的名將。
“這場戰役之前,李牧養精蓄銳被誤認為膽小到不敢和匈奴作戰,趙王責被他,他卻毫不解釋的依然如故。後來趙王一怒換了別人領兵作戰,結果作戰屢屢失利,還不如李牧在位時。趙王慌了,連忙派使者請李牧再次領兵作戰,李牧卻一直稱病不出,一直到趙王鬆口,答應再不過問計較他領兵時是如何作為,李牧才肯再次出兵。”明夷感歎道“雖說此事是伯樂不識千裏馬,但他連趙王的麵子都不給,你就應當明白李牧將軍此人是如何我行我素了。”
說到這裏,明夷想起了以後李牧的下場,忍不住低歎一聲。
李牧之死,固然是趙王遷自毀長城,但其中又何嚐沒有李牧本人的因素。
這種有兵力、有人望、有才華的將領本就是君王心中大忌,偏偏李牧還連續幾十年如此我行我素,也許在他看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權宜之計,可是在趙王看來,恐怕就是“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要知道趙國起源就是三家分晉分出來的,有自家祖宗的先例在前,天長日久,趙王怎麽會不暗起殺心。
他若是能在趙王麵前效仿秦國的王翦,至少表麵上顯得唯唯諾諾、忠心不二,沒準還能落下一條性命。
“不說此事了,想要休息也可,但決不能在此處休息。”蒙恬擺擺手說道,然後低頭開始收拾東西。
子陽神色依舊有些疑惑不解,撕了點幹淨綢緞走到明夷身邊,一邊將傷口上帶血的舊絲綢換下,一邊低聲問道“但是……你我並非秦人?”
你我並非秦人,為何要冒著被追殺的風險跟他們兩人走?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明夷彎了彎唇角,目光中卻毫無笑意,沉冷如夜中薄霧,嘲諷的說道“難道你還想再走到李牧麵前,解釋說自己不願摻進秦趙仇怨之中,讓他別再追殺你?”
子陽手中動作不停的給她包紮,突然抬頭看著明夷動了動嘴唇,神色間頗有幾分猶豫。
明夷“……”
沒有第一時間聽到麵前少年迴答,明夷看著他的目光中微微帶出幾分驚悚來。
“莫告訴我你當真如此作想!……別開玩笑了,李牧恐怕見到你我的下一秒,就會嚴刑拷打趙政下落,甚至為了防止消息走漏而殺人滅口。”明夷麵無表情的說道。
蒙恬背著嬴政打頭向前走、明夷與子陽一前一後走在泥濘的山間。
這裏離邯鄲並不算太遠,還沒到真正渺無人煙的地方,因此沒過多久,便幸運地發現一處小村莊。
遙遙一望,隻見七尺高的黃土垣牆裏小巷縱橫,約有二十餘戶人家居住,外麵阡陌縱橫的田土上,已經有農民揮舞著鋤頭開始耕麥。
幾個人都是勉力支撐而已,見到小村莊以後紛紛精神一振。
村莊裏再怎麽簡陋貧困,也好過荒郊野外露天席地,還得提防野獸襲擊。
突然,為首的蒙恬停下腳步,望著遠方的村莊,抿了抿幹裂起皮的唇角。
“怎麽了?”子陽問道。
“想起一件事……”蒙恬幹澀的說道“我們沒有符、傳、驗。”
符、傳、驗——這是靈魂三連問!
“符”是定居證,“傳”是身份證,“驗”是住宿逆旅的必須之物。
沒這三樣東西,不論走到哪裏都寸步難行!
第32章
符、傳、驗有多重要?
君不見當年商鞅逃亡,就是因為沒有這些身份證明而寸步難行,好不容易跑到邊關以後,連住逆旅客舍都被拒絕,最後走投無路的被秦惠王逮捕迴鹹陽,判了五馬分屍之刑,成功達成作法自斃的人生成就。
在戶籍律法這方麵,趙國固然沒有秦國管得嚴,但也不至於寬鬆到會隨便放幾個陌生人進入裏村中休息。
如果個個遍體鱗傷的他們此刻進入村莊,那麽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農人發現沒有身份證明後,持著鋤頭團團圍住,被押送到“裏典”之前。
然後“裏典”上報更高一級的趙國官府,大家像商鞅一樣玩完……
正午陽光之下,三人麵麵相覷。
明夷到是帶了符、驗、傳,但上麵是自己本來的身份,這種時刻絕對不能用。
蒙恬伸手摸了摸背上人事不知的長公子額頭,糟心的發現沒有任何好轉和清醒跡象,可見不能再耽誤。
明夷則向旁邊走了幾步,然後透過大樹的綠蔭繼續觀察前方村莊。
像這種最多不過百餘人的小村莊,拋去老弱病殘後有戰鬥力的壯年男子不過幾十餘人。
現在又是春耕的時節,有勞動力的婦女和小孩也要承擔一部分農活,現在留在村莊裏的人應當寥寥無幾。
而且黃土垣牆也不過七尺左右,換算成明夷熟悉的尺度才一米六二,完全攔不住他們幾個……
明夷迴過頭來,與蒙恬對望一眼。
蒙恬神情有些羞愧,卻還是沉聲緩緩說道“恬有一不才之想……”
明夷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不必多言,我亦是如此想!”
不就是打劫,說做就做!
當即蒙恬背著嬴政,明夷掩護子陽,四個人偷偷摸摸的借著路邊一人高雜草和大樹一路潛行,翻過村裏的黃土牆。
然後果不其然,看到了安靜無聲的村莊內部。
蒙恬將一直背著的嬴政放在黃土牆角靠好,交給子陽照料,然後與明夷互相打了幾個無聲手勢,緊接著同時向前助跑幾步,向村莊裏最高大的房屋小院翻牆而過。
子陽屏住唿吸,緊張的等在牆外。
隻聽院子裏隱約傳來幾聲被壓抑的驚唿求救和劇烈狗叫聲,然後木門便吱呀一聲從裏麵打開。
“速速進來。”明夷低聲說道。
子陽半扶半抗起角落裏的贏政走進小院當中。
進去一看,隻見到不大的土築院落裏,一個約莫五十多歲的清瘦老者被五花大綁扔在牆角,一邊嗚嗚嗚的叫著拚命掙紮,一邊在他們看過來時一副安靜不動的乖巧模樣。
將房子裏唯一的主人公綁好以後,明夷就開始大搖大擺的翻箱倒櫃,尋找這戶人家的身份證明。
和之前猜測的一樣,這戶人家就是村莊裏的裏典,更通俗的說法為村長,因此有全村人的戶籍證明。
沒過多久,他們就找到了幾家如果冒充起來稱不上完美,但還算合適的符、驗、傳。
找到最重要的東西以後,蒙恬蹲到了那個老者麵前,一隻手用匕首對準她的喉嚨,一隻手抽掉他嘴上布條。
“敢問老丈人,可願把村莊裏的馬車交給我等?”蒙恬嚴肅的問道。
聽了強盜的這奇葩要求,又看看正對著喉嚨的匕首,老者看起來快哭出來了。
“馬匹何其貴重,非貴人不可用,我等農人哪裏有啊!”老子哭喪著一張臉說道。
聽了這話,家世顯貴的蒙恬訝異一挑眉,轉身迴頭向子陽投了一個詢問眼神。
——這老丈人說的可是真話?
常年混跡在各色人等間的子陽對此了解頗多,悄然無聲的向他一點頭。
——馬車隻有權貴富人才用得起,普通農家有輛牛車就算不錯了。
好吧,牛車就牛車。
還在昏迷的嬴政被蒙恬扶進了屋中暫且休息。
他麵色蒼白,額頭滾燙,看起來比之前更加糟糕,大滴大滴的冷汗順著額頭流下,嘴裏喃喃著不知念叨什麽夢話。
明夷正巧進屋取了水罐喝水,見嬴政如此,好奇的去俯耳傾聽。
“姬丹,你竟然……既然敢刺殺於我……肢解……”
聲音低且含糊,斷斷續續聽不分明,但其中所攜帶的滔天怒意和冰冷卻不容認錯。
聽了嬴政的這句胡言亂語,明夷的第一反應就是荊軻刺秦,隨後好笑的搖搖頭。
想什麽呢?
荊軻刺秦都是多少年以後的事了,嬴政說這些話,應該是夢到昨天夜裏姬丹暗算他的事了。
萬事俱備以後,蒙恬便脅迫老人帶他們離開。
在生命威脅下,老人哭喪著臉去趕了牛車,離開這個叫冉裏的村莊,像向最近的大城走去。
一路上遇見往迴走的村裏人,笑著問老丈要去哪裏時,在車廂裏探出的刀劍脅迫下,老丈都勉強擺出一副笑臉說道“要去牟城辦點事。”
一路有驚無險地離開村莊數裏之外後,蒙恬毫不猶豫將滿臉悲痛心疼的老人家趕下車,又摸了摸腰間,解下一塊玉佩丟在他手上。
這玉佩潔白無瑕,觸手溫潤至極,價值足在百金之上,足夠抵消他今日家中牛車和其他損失。
站在土路邊的老人精神一振,臉上心痛惋惜的表情瞬間消失殆盡,看著手中的潔白玉佩,先是眼睛一亮,緊接著卻猶豫不想要。
“我家不過一介尋常農人,此等寶物落在手上,也隻會招來禍事,貴人仁善,不如給我些其他的?”老人低頭彎腰的諂笑道。
這個蒙恬還真沒有,一時間有些為難。
明夷想起自己之前在衣袖中縫著的郢爰金版,撕開衣服縫口後,拿出一小塊給了那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