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論如何刷負秦始皇的好感度 作者:遺忘li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便有一個方士上書,說海中有三座仙山,山上有仙人和長生不死藥,唯有帶著童男童女乘船出海,方可去尋不死藥。”
聽到這裏,嬴政神情微微一動,突然插話道“這位諸侯可曾尋到?”
屈淵訝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以他與明夷的惡劣關係,嬴政還會開口說話。
明夷倒是亳不意外。
“此在故事末尾才有結果,先說這位諸侯。”明夷說道“在他派人出海尋仙的三年之後,他的國境內又有一首民謠傳誦,說“帝若學之臘嘉平”,那個諸侯便因此民謠,將臘月之名改為嘉平月,還賜給他治下每裏的庶人六石米、二隻羊,想求得仙人青睞教學。”
子陽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驚歎道“如若治下每一裏百戶的庶人皆有六石米、二隻羊,積少成多,那這花銷也未免過大,所耗恐不遜於酒池肉林。”
“這次可有結果?”屈淵問道。
“沒有,這位諸侯還是不死心,於是又過了一年,派遣方士數人入海再次求仙,”說到這裏,明夷諷刺的笑了笑,“此番有結果了。”
“什麽結果?”嬴政立刻追問道。
“那幾個方士帶來一本圖錄之書,稱是仙人所賜,記載了世間天命,其上記錄滅亡國家者是“胡”——於是這個諸侯就派遣了三十萬大軍攻打北方胡人。”明夷輕描淡寫的說道。
眾人膛目結舌。
就連一直坐在旁邊,看似沒有在聽,實際豎著耳朵的姬丹都忍不住道了句“荒唐。”
“隻因一本圖錄之書,便如此大興戰事,當真是昏君之相。”子陽說道。
屈淵在一旁點頭讚同。
唯有嬴政開口道“此諸侯所行也尚可理解,如若書中記載屬實,那便是防患於未然。即便不屬實,一舉將北方胡人打到不敢南下,也是大功一件。”
“確實如此,所以此事對錯姑且不說。”明夷點了點頭,隨後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又過三年,之前那幾個方士言之所以尋不到仙人和不死藥,是因為山川天地間的惡靈幹擾諸侯,隻有諸侯秘密出行,不讓任何人知曉行蹤,才能避開惡靈,讓真正的仙人到來。”
屈淵小聲嘀咕道“怎麽聽著有點像騙子。”
明夷給了師弟一個讚賞的眼神,說道“從此這位諸侯便自稱為真人,將樓台宮殿都用天橋甬道相連接,宮殿裏的鍾鼓擺設和美人都不得移動位置,任何人不得暴露這位諸侯的行蹤,如有違反便是死罪。”
“有一年,這位諸侯擺駕到了一處行宮,從山頂上看到丞相的車馬眾多,便非常不悅。他的一個侍從便將此事告知丞相,丞相知錯就改,立刻減少了車馬。而諸侯知道後,卻認為周圍侍從泄露了他行蹤,便斬殺殆盡換上新人。”
眾人又一次目瞪口呆。
“我方才說錯了,這非是昏君之相,而是暴君之相。”子陽默默開口道。
“簡直是夏桀商紂之行!”屈淵罵道。
嬴政聽完後緊皺著眉頭,咬牙開口道“若是如此能求得仙人和不死藥,也不算什麽。”
子陽怒道“那侍從便該全部受死?”
嬴政嗤笑一聲,淡然開口道“縱然那位諸侯有不對之處。可之前已經明令暴露行蹤者死罪,侍從還公然違反,那如此下場也不算錯。”
嬴政這言語頓時讓子陽感到齒冷,心想怪不得明夷讓我對你敬而遠之。
“然後如何?可曾有仙人來?”嬴政問道。
“沒有,於是諸侯又讓這幾個方士出海尋仙。”明夷說道。
嬴政想了想,又說道“出海尋仙也可,然後呢?”
“然後……”長發漆黑的少女望著他突然彎了彎唇角,目光中滿是意味深長,緩緩開口道“然後那些方士根本沒打算出海,騙完錢就逃了!”
嬴政“!”
“哈哈……”明夷終於用袖子捂著嘴,譏誚的笑出聲來,微笑著嘲諷道“……這個諸侯一直都被騙了……哈哈……他幹了那麽多守株待兔邯鄲學步買櫝還珠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蠢事,其實都是無—用—之—功!”
嬴政“!!!”
第27章
無!用!之!功!
這種以為聽的是王子公主永遠幸福生活在一起童話,結果聽了個王子戀屍癖白雪公主亂倫□□的感覺一言難盡!
嬴政頓時一口氣卡在喉嚨裏不上不下。
“故事還沒講完,可曾記得最初那個要入海尋仙山的方士?”明夷說道。
“那方士後來怎樣?”子陽問道。
明夷打開懸在一旁的牛皮水囊,喝了一口裏麵的加冰梅飲潤潤嗓子,才接著說道“方士逃跑,諸侯再如何想求長生,也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於是震怒之下,將剩餘的四百多方士全部活埋……”
“這位諸侯總算明悟了!”屈淵說道。
明夷似笑非笑的說道“明悟?”
明明是談論與己無關之事,可嬴政看著她似笑非笑的嘲諷神色,卻莫名感到一絲惱羞成怒劃過心頭。
“最初上書要入海尋仙的那個方士,他這些年來花錢數萬,卻一事無成——當諸侯再一次駕臨海邊時,方士對諸侯說,蓬萊仙人和長生不老藥之所以尋不見,是因為每當駕船到海上,就有巨魚前來幹擾襲擊船隻,所以才這麽多年一事無成,懇請諸侯派善射箭之人與弓弩到海上殺魚……”
屈淵打斷了她的話,“不過是害怕遭受責罰的借口罷了!”
“那諸侯已經被騙過多次,想必這次不會再上當。”子陽沉思著說道“這方士恐怕也要被活埋了。”
明夷不理他們,唯獨看向嬴政,問道“長公子認為那諸侯會如何決斷?”
“不會活埋。”少年冷漠的說道“如此欺君之事,竟敢一而在再而三,我若是那諸侯,必定讓方士生不如死!”
說到最後,語氣中已經帶上三分狠厲。
“若是那諸侯再信了方士之言呢?”明夷問道。
“他年輕時英明有為,縱然年老,也不至於愚蠢至此,怎會再信!”嬴政不悅的說道。
“如此篤定那諸侯不會再受蒙騙?”明夷笑問道。
“篤定。”嬴政淡然說道。
看著對麵少年淡然自信的神色,明夷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額頭,借著袖子遮掩住大半精彩的臉色。
……篤定……
見她不說話了,屈原催促道“後來呢?”
“後來,那諸侯又一次信了方士的欺騙之言,他不僅信了,還親自登船射魚,想要求仙尋藥——他自然沒求到,當年就疾病而逝了。”明夷說道。
嬴政“……”
嬴政的臉色黑了。
“那諸侯竟如此愚蠢,三番五次上當受騙,居然還肯相信。”子陽不屑道。
“誰知曉,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明夷漫不經心的說道。
“那個出海尋仙的方士下場如何?”嬴政咬牙問道。
“方士下場甚好。”明夷彎彎唇角,重新恢複到和緩的語氣,“方士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未曾找到仙人和不死藥,卻找到了海外三座物產豐美的島嶼。他後來未曾迴國,直接在那個島上自封為王,捕魚耕田安居樂業,可謂是善始善終。”
聽了這個結局後,嬴政不停在心裏麵默念鎮定,一個故事而已,不值得發怒!
“長公子認為這諸侯如何?”明夷說道。
對麵少年神色變化不過一閃而逝,隨後便冷淡平靜道“不過是一被三番五次蒙騙的愚蠢狂妄之人罷了,怎配我多加評論。”
“說得好。”明夷撫掌讚歎道“此諸侯愚蠢狂妄,怎配與公子相提並論……”
嬴政還以為姬明夷會開口諷刺,現在聽他這麽說,頓時狐疑地望著她,直覺感到哪裏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公子今日之話,我必謹記在心。”明夷又笑道。
車隊行駛的一日之後,在日落前停在一處山間歇息,眾人都紛紛走下馬車,活動已經有些僵硬的肢體。
明夷獨自走到了人群的外圍,查看周圍環境。
天空上排列緊密的烏雲陰沉密布,一會兒恐怕要下場雨,使團車隊所停之地是一座山坡的半山腰處,這山坡上下都極為陡峭,唯有中間被強行開辟出一條平坦寬闊的黃土路,可以想象此處當初動工修路時是何等艱難。
按理說,使團車隊占了土路中間來修帳篷安睡,是件很不道德的事,但一則周圍沒有其他適合的休息地點,二則戰國時期人煙稀少,連續幾日也未必有人駕車路過此路,所以也隻能如此了。
站在陡峭的山坡邊上吹了片刻涼風後,明夷重新看向車隊。
一個看起來大約三十出頭的美麗女子正將嬴政半摟著,一塊坐在車轅上聊天。
明夷遠遠望去,覺得這個女子雖然年歲已大,也許是十多年艱辛勞苦,眼角更是有了一絲的皺紋,但有天生麗質的好底子擺著,依舊可以稱得上一句風韻惑人,想必就是趙姬無疑。
子陽正在與蒙恬一塊射箭玩,屈淵不出意外的與師傅在一起,二人一起坐在篝火邊上說笑聊天。
倒是姬丹出乎預料的與李牧坐到一起。
明夷躊躇片刻,還是放棄了也走到蓋聶身邊,繼續走在人群外佯裝看風景。
在幾丈外,士兵又一次毛手毛腳將帳篷搭歪,濺起一身灰塵以後,明夷終於忍不住皺眉斥責道“堅子小心些!”
“姝女勿怪,姝女勿怪!”士兵點頭哈腰的說道,額頭因為緊張而滲出零星汗水,另一隻手還緊緊的握著腰間青銅劍。
“罷了……”明夷話還未曾說完,便又咽迴了喉嚨裏去。
一絲微妙的直覺襲上心頭,這裏不對勁,哪裏不對勁……
明夷感覺是自己多想了,可總有一種本能的不安,像冰雪一樣落在脊背上,帶來星星點點的寒意和煩躁。
明夷走向前一步,又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那個士兵。
士兵正又一次重新搭帳篷,背對著明夷忙忙碌碌,每隔幾秒就要去拿個工具或者是換個姿勢,不時用袖子擦一擦額頭。
電光火石間,明夷突然明白了是哪裏不對勁。
明明是仲春之月,怎麽會熱到流汗!
這個士兵不僅僅是流汗,他全身甲胄穿的整整齊齊,如果這還可以用防範謹慎來解釋。那麽明明看起來如此忙碌,可他大部分時候卻隻用一隻手幹活,另一隻手扶著腰間的劍柄。
這個士兵在……緊張?
注意到這一點的同時,明夷手也扶住了腰間劍柄,同時臉色毫無波瀾的看向車隊其他地方。
車隊眾人的排列和離開時差不多,使團眾人在中間,李牧和他的士兵分成兩列排在左右,護衛眾人安全。
這些士兵每一個人都全部甲胄,腰間佩戴武器,他們有的忙忙碌碌、有的在說笑聊天,看起來一片正常,卻沒有一個人離開車隊駐紮的地方,連稍遠一點去小解都沒有。
所有士兵都維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李牧即便是與姬丹聊天,也沒有像蓋聶一樣坐下,而是站在篝火旁,目光隨時掃視全場。
山坡陡峭,上下皆不能行走,前後的道路兩端全是李牧士兵……
事出反常即為妖,明夷心中也開始浮上了絲絲縷縷的緊張。
聽到這裏,嬴政神情微微一動,突然插話道“這位諸侯可曾尋到?”
屈淵訝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以他與明夷的惡劣關係,嬴政還會開口說話。
明夷倒是亳不意外。
“此在故事末尾才有結果,先說這位諸侯。”明夷說道“在他派人出海尋仙的三年之後,他的國境內又有一首民謠傳誦,說“帝若學之臘嘉平”,那個諸侯便因此民謠,將臘月之名改為嘉平月,還賜給他治下每裏的庶人六石米、二隻羊,想求得仙人青睞教學。”
子陽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驚歎道“如若治下每一裏百戶的庶人皆有六石米、二隻羊,積少成多,那這花銷也未免過大,所耗恐不遜於酒池肉林。”
“這次可有結果?”屈淵問道。
“沒有,這位諸侯還是不死心,於是又過了一年,派遣方士數人入海再次求仙,”說到這裏,明夷諷刺的笑了笑,“此番有結果了。”
“什麽結果?”嬴政立刻追問道。
“那幾個方士帶來一本圖錄之書,稱是仙人所賜,記載了世間天命,其上記錄滅亡國家者是“胡”——於是這個諸侯就派遣了三十萬大軍攻打北方胡人。”明夷輕描淡寫的說道。
眾人膛目結舌。
就連一直坐在旁邊,看似沒有在聽,實際豎著耳朵的姬丹都忍不住道了句“荒唐。”
“隻因一本圖錄之書,便如此大興戰事,當真是昏君之相。”子陽說道。
屈淵在一旁點頭讚同。
唯有嬴政開口道“此諸侯所行也尚可理解,如若書中記載屬實,那便是防患於未然。即便不屬實,一舉將北方胡人打到不敢南下,也是大功一件。”
“確實如此,所以此事對錯姑且不說。”明夷點了點頭,隨後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又過三年,之前那幾個方士言之所以尋不到仙人和不死藥,是因為山川天地間的惡靈幹擾諸侯,隻有諸侯秘密出行,不讓任何人知曉行蹤,才能避開惡靈,讓真正的仙人到來。”
屈淵小聲嘀咕道“怎麽聽著有點像騙子。”
明夷給了師弟一個讚賞的眼神,說道“從此這位諸侯便自稱為真人,將樓台宮殿都用天橋甬道相連接,宮殿裏的鍾鼓擺設和美人都不得移動位置,任何人不得暴露這位諸侯的行蹤,如有違反便是死罪。”
“有一年,這位諸侯擺駕到了一處行宮,從山頂上看到丞相的車馬眾多,便非常不悅。他的一個侍從便將此事告知丞相,丞相知錯就改,立刻減少了車馬。而諸侯知道後,卻認為周圍侍從泄露了他行蹤,便斬殺殆盡換上新人。”
眾人又一次目瞪口呆。
“我方才說錯了,這非是昏君之相,而是暴君之相。”子陽默默開口道。
“簡直是夏桀商紂之行!”屈淵罵道。
嬴政聽完後緊皺著眉頭,咬牙開口道“若是如此能求得仙人和不死藥,也不算什麽。”
子陽怒道“那侍從便該全部受死?”
嬴政嗤笑一聲,淡然開口道“縱然那位諸侯有不對之處。可之前已經明令暴露行蹤者死罪,侍從還公然違反,那如此下場也不算錯。”
嬴政這言語頓時讓子陽感到齒冷,心想怪不得明夷讓我對你敬而遠之。
“然後如何?可曾有仙人來?”嬴政問道。
“沒有,於是諸侯又讓這幾個方士出海尋仙。”明夷說道。
嬴政想了想,又說道“出海尋仙也可,然後呢?”
“然後……”長發漆黑的少女望著他突然彎了彎唇角,目光中滿是意味深長,緩緩開口道“然後那些方士根本沒打算出海,騙完錢就逃了!”
嬴政“!”
“哈哈……”明夷終於用袖子捂著嘴,譏誚的笑出聲來,微笑著嘲諷道“……這個諸侯一直都被騙了……哈哈……他幹了那麽多守株待兔邯鄲學步買櫝還珠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蠢事,其實都是無—用—之—功!”
嬴政“!!!”
第27章
無!用!之!功!
這種以為聽的是王子公主永遠幸福生活在一起童話,結果聽了個王子戀屍癖白雪公主亂倫□□的感覺一言難盡!
嬴政頓時一口氣卡在喉嚨裏不上不下。
“故事還沒講完,可曾記得最初那個要入海尋仙山的方士?”明夷說道。
“那方士後來怎樣?”子陽問道。
明夷打開懸在一旁的牛皮水囊,喝了一口裏麵的加冰梅飲潤潤嗓子,才接著說道“方士逃跑,諸侯再如何想求長生,也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於是震怒之下,將剩餘的四百多方士全部活埋……”
“這位諸侯總算明悟了!”屈淵說道。
明夷似笑非笑的說道“明悟?”
明明是談論與己無關之事,可嬴政看著她似笑非笑的嘲諷神色,卻莫名感到一絲惱羞成怒劃過心頭。
“最初上書要入海尋仙的那個方士,他這些年來花錢數萬,卻一事無成——當諸侯再一次駕臨海邊時,方士對諸侯說,蓬萊仙人和長生不老藥之所以尋不見,是因為每當駕船到海上,就有巨魚前來幹擾襲擊船隻,所以才這麽多年一事無成,懇請諸侯派善射箭之人與弓弩到海上殺魚……”
屈淵打斷了她的話,“不過是害怕遭受責罰的借口罷了!”
“那諸侯已經被騙過多次,想必這次不會再上當。”子陽沉思著說道“這方士恐怕也要被活埋了。”
明夷不理他們,唯獨看向嬴政,問道“長公子認為那諸侯會如何決斷?”
“不會活埋。”少年冷漠的說道“如此欺君之事,竟敢一而在再而三,我若是那諸侯,必定讓方士生不如死!”
說到最後,語氣中已經帶上三分狠厲。
“若是那諸侯再信了方士之言呢?”明夷問道。
“他年輕時英明有為,縱然年老,也不至於愚蠢至此,怎會再信!”嬴政不悅的說道。
“如此篤定那諸侯不會再受蒙騙?”明夷笑問道。
“篤定。”嬴政淡然說道。
看著對麵少年淡然自信的神色,明夷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額頭,借著袖子遮掩住大半精彩的臉色。
……篤定……
見她不說話了,屈原催促道“後來呢?”
“後來,那諸侯又一次信了方士的欺騙之言,他不僅信了,還親自登船射魚,想要求仙尋藥——他自然沒求到,當年就疾病而逝了。”明夷說道。
嬴政“……”
嬴政的臉色黑了。
“那諸侯竟如此愚蠢,三番五次上當受騙,居然還肯相信。”子陽不屑道。
“誰知曉,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明夷漫不經心的說道。
“那個出海尋仙的方士下場如何?”嬴政咬牙問道。
“方士下場甚好。”明夷彎彎唇角,重新恢複到和緩的語氣,“方士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未曾找到仙人和不死藥,卻找到了海外三座物產豐美的島嶼。他後來未曾迴國,直接在那個島上自封為王,捕魚耕田安居樂業,可謂是善始善終。”
聽了這個結局後,嬴政不停在心裏麵默念鎮定,一個故事而已,不值得發怒!
“長公子認為這諸侯如何?”明夷說道。
對麵少年神色變化不過一閃而逝,隨後便冷淡平靜道“不過是一被三番五次蒙騙的愚蠢狂妄之人罷了,怎配我多加評論。”
“說得好。”明夷撫掌讚歎道“此諸侯愚蠢狂妄,怎配與公子相提並論……”
嬴政還以為姬明夷會開口諷刺,現在聽他這麽說,頓時狐疑地望著她,直覺感到哪裏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公子今日之話,我必謹記在心。”明夷又笑道。
車隊行駛的一日之後,在日落前停在一處山間歇息,眾人都紛紛走下馬車,活動已經有些僵硬的肢體。
明夷獨自走到了人群的外圍,查看周圍環境。
天空上排列緊密的烏雲陰沉密布,一會兒恐怕要下場雨,使團車隊所停之地是一座山坡的半山腰處,這山坡上下都極為陡峭,唯有中間被強行開辟出一條平坦寬闊的黃土路,可以想象此處當初動工修路時是何等艱難。
按理說,使團車隊占了土路中間來修帳篷安睡,是件很不道德的事,但一則周圍沒有其他適合的休息地點,二則戰國時期人煙稀少,連續幾日也未必有人駕車路過此路,所以也隻能如此了。
站在陡峭的山坡邊上吹了片刻涼風後,明夷重新看向車隊。
一個看起來大約三十出頭的美麗女子正將嬴政半摟著,一塊坐在車轅上聊天。
明夷遠遠望去,覺得這個女子雖然年歲已大,也許是十多年艱辛勞苦,眼角更是有了一絲的皺紋,但有天生麗質的好底子擺著,依舊可以稱得上一句風韻惑人,想必就是趙姬無疑。
子陽正在與蒙恬一塊射箭玩,屈淵不出意外的與師傅在一起,二人一起坐在篝火邊上說笑聊天。
倒是姬丹出乎預料的與李牧坐到一起。
明夷躊躇片刻,還是放棄了也走到蓋聶身邊,繼續走在人群外佯裝看風景。
在幾丈外,士兵又一次毛手毛腳將帳篷搭歪,濺起一身灰塵以後,明夷終於忍不住皺眉斥責道“堅子小心些!”
“姝女勿怪,姝女勿怪!”士兵點頭哈腰的說道,額頭因為緊張而滲出零星汗水,另一隻手還緊緊的握著腰間青銅劍。
“罷了……”明夷話還未曾說完,便又咽迴了喉嚨裏去。
一絲微妙的直覺襲上心頭,這裏不對勁,哪裏不對勁……
明夷感覺是自己多想了,可總有一種本能的不安,像冰雪一樣落在脊背上,帶來星星點點的寒意和煩躁。
明夷走向前一步,又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那個士兵。
士兵正又一次重新搭帳篷,背對著明夷忙忙碌碌,每隔幾秒就要去拿個工具或者是換個姿勢,不時用袖子擦一擦額頭。
電光火石間,明夷突然明白了是哪裏不對勁。
明明是仲春之月,怎麽會熱到流汗!
這個士兵不僅僅是流汗,他全身甲胄穿的整整齊齊,如果這還可以用防範謹慎來解釋。那麽明明看起來如此忙碌,可他大部分時候卻隻用一隻手幹活,另一隻手扶著腰間的劍柄。
這個士兵在……緊張?
注意到這一點的同時,明夷手也扶住了腰間劍柄,同時臉色毫無波瀾的看向車隊其他地方。
車隊眾人的排列和離開時差不多,使團眾人在中間,李牧和他的士兵分成兩列排在左右,護衛眾人安全。
這些士兵每一個人都全部甲胄,腰間佩戴武器,他們有的忙忙碌碌、有的在說笑聊天,看起來一片正常,卻沒有一個人離開車隊駐紮的地方,連稍遠一點去小解都沒有。
所有士兵都維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李牧即便是與姬丹聊天,也沒有像蓋聶一樣坐下,而是站在篝火旁,目光隨時掃視全場。
山坡陡峭,上下皆不能行走,前後的道路兩端全是李牧士兵……
事出反常即為妖,明夷心中也開始浮上了絲絲縷縷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