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要想評估一位拳手的戰鬥能力,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走近他的訓練。趙敏起了個大早,興致勃勃的,全程陪在楊浩身邊。
和別的拳館非常類似,飛虎的第一項“開胃小菜”也是長跑。
咦?
趙敏原本以為那隻是正常的晨跑運動,誰料等到做完熱身之後,常教練居然不走尋常路,給楊浩綁上了一把阻力傘。
什麽叫阻力傘呢?
阻力傘長得很像袖珍版的降落傘,直徑大約在一米左右,平常多見於田徑項目的訓練。將阻力傘背在身後,跑起來時它會因為兜風而發生膨脹,帶給運動員額外的阻力。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耐力和爆發力,許多mma拳手也喜歡把它拿來當做道具。
普通人很難追得上楊浩,常教練就給趙敏安排了一輛越野車,方便她坐著觀看。
“啪啪啪……”
隻見楊浩邁開兩條大長腿,跑得飛快,阻力傘唿唿地拉扯著,卻不能延緩他的速度。
“怎麽樣,小趙?”
常思遠坐在副駕駛上,向後排的趙敏發問。
趙敏道:“這個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訓練時必須得挑個好天。”
常思遠哈哈大笑:“沒錯,要是碰上刮大風,那會失去控製的,楊浩以前就被吹進溝裏過!”
“啊?噗嗤……”
在長跑裏麵,楊浩還增加了許多花樣。
比如有跨越障礙欄杆、突然的百米衝刺、突然的急停俯臥撐等等等等。可以看得出來,跑道是經過特別規劃的,困難程度讓人歎為觀止。
晨跑宣告完畢,下麵是專項反應訓練。
打棍型靶。
拋六角球。
接撲克牌……
嗯,飛虎帶來的驚喜越來越多了!趙敏不住稱奇,觀摩的體驗十分愉悅。
比賽時楊浩為什麽敢於對攻?因為他反應快啊!反應快,挨到的拳頭就會越少,你打不中他,他卻可以一再的傷害你,結果當然會很慘。
在上午最後的時間裏,趙敏觀摩了她向往已久的力量訓練!
拳擊運動不同於搞健美,力量訓練這一塊必須有,但決對不能過量。過量的話容易讓拳手肢體僵硬,喪失掉寶貴的靈活性和爆發力。
楊浩是怎麽訓練的呢?
力量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整體絕對力量:比如硬拉、臥推、深蹲等等。
另一部分是部分功能力量:比如說,練小腿、練大腿、練腰腹、練前臂等等,你需要訓練哪一部分,就要利用器械進行專項訓練。
本著先肢體,後核心,先部分,再整體的原則,楊浩循序漸進,一樣一樣地進行著。
功能力量有:負重旋內、握腕彎舉、單腿硬拉、跪資硬拉、斜杠平舉、負重卷腹……
絕對力量有:六角杠鈴硬拉、腿舉、深蹲。
趙敏發現,除了腿舉之外,楊浩很少會用最大的重量來訓練,隻有等最後結束時,他才會進行極限挑戰,耗光自己的體力。
另外趙敏還注意到,楊浩總會隨時隨地停下來,走到一邊拉伸韌帶,放鬆肢體……
嗯!
作為一名見多識廣的體育專家,趙敏曾經走過許多拳館。她不能不承認,飛虎俱樂部的力量套餐是最合理的,別人誰也比不了!這邊的操作核心,永遠隻為爆發力服務,極度追求安全、柔韌和耐受力,科學理念要超過同行一個檔次。
下午實戰課,更大的驚喜來了!
趙敏說道:“常教練,楊浩的打法我很熟悉,優點一目了然,缺點也非常明顯。他過分追求與對手展開中近距離的較量,左側拳法嚴重失衡……兩米零六的臂展呐,他甚至連刺拳都懶得用,真是暴殄天物!”
常教練咳嗽道:“呃,咳咳,確實。這小子已經被我狠狠的批評過了,現在他正往好的一麵發展,大大增強了直線拳法的使用。”
“真的?”趙敏將信將疑。
老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楊浩真會做出改變嗎?
打實戰攻防,常教練特意安排了新人部的張強來給楊浩“當靶子”。小強哥是拳館著名的“一根筋”,打法和楊浩從前幾乎一模一樣。
“當!”
比賽開始。
在幾個月之前,楊浩以硬碰硬,用雨點般的重拳擊垮了張強,而今天,他的打法卻煥然一新,帶來了非凡的視覺感受。
第一個變化:楊浩知道“後退”了。
後退並不意味著膽怯。
有時候的後退,可以讓你規避危險,獲得更好的距離,從而打出更加有力的拳頭。一味的猛拚隻是莽漢行徑而已,永遠成不了超級拳王。
第二個變化:楊浩知道使用刺拳了。
強攻手的風格已經深入他的骨髓,楊浩的本性是不會變的。但是,增加的這部分刺拳,有助於衝鋒時幫助開道、逆境時幫助狙擊、焦灼時撕破防線……等等等等,簡直妙用無窮!
第三個變化:楊浩減少了出拳次數。
比起當初的那個推土機,楊浩現在打得更靈活,也更鋒利。
原因在哪兒?
他把頻繁出拳的功夫,都省下來用在觀察上,有了停頓、有了真假變化、也有了腳步的複雜切換。如此一來,命中率直線上升,殺傷力反而更恐怖……
“啪啪啪!”
“哎呦!”
“啪啪啪!”
“靠!”
“啪啪啪!”
“臥槽……”
楊浩vs欲哭無淚的小強哥,就像大人欺負孩子,比從前第一戰要輕鬆十倍,幾乎控製了對手每一分每一秒!
楊浩今天沒有使用擅長的勾擺組合。
他隻用靈活的遊走,外加左刺拳和右直拳兩種拳法,就把張強成功地封死在外圍,揍得他搖搖欲墜,嚴重懷疑人生。
這是一次技術的全控,也是一次以長打短的經典案例。
“砰!”
兩分二十九秒,楊浩用左刺拳點懵張強,隨後飛來一記淩厲的右手直拳,準確地轟在他的腦門上。
“噗通!”
一頭蠻牛應聲倒地,比賽結束!
常思遠看向趙敏,問道:“我說得沒錯吧?”
趙敏癡呆了很長時間,才張口道:“天呐,變化太大啦!如果楊浩能一直保持這個樣子,相信他的未來會更加廣闊的,隻有聰明人才能走得更遠。”
常思遠笑了:“他一定會保持的,如果不能保持,那我就揍他,狠狠的揍!”
趙敏:“……”
半個月之後,趙敏走完了四家參賽拳館,在網站上發表了自己的新人王預測。
標題很簡單:《楊浩劍指冠軍》……
要想評估一位拳手的戰鬥能力,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走近他的訓練。趙敏起了個大早,興致勃勃的,全程陪在楊浩身邊。
和別的拳館非常類似,飛虎的第一項“開胃小菜”也是長跑。
咦?
趙敏原本以為那隻是正常的晨跑運動,誰料等到做完熱身之後,常教練居然不走尋常路,給楊浩綁上了一把阻力傘。
什麽叫阻力傘呢?
阻力傘長得很像袖珍版的降落傘,直徑大約在一米左右,平常多見於田徑項目的訓練。將阻力傘背在身後,跑起來時它會因為兜風而發生膨脹,帶給運動員額外的阻力。這種方法有助於提高耐力和爆發力,許多mma拳手也喜歡把它拿來當做道具。
普通人很難追得上楊浩,常教練就給趙敏安排了一輛越野車,方便她坐著觀看。
“啪啪啪……”
隻見楊浩邁開兩條大長腿,跑得飛快,阻力傘唿唿地拉扯著,卻不能延緩他的速度。
“怎麽樣,小趙?”
常思遠坐在副駕駛上,向後排的趙敏發問。
趙敏道:“這個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訓練時必須得挑個好天。”
常思遠哈哈大笑:“沒錯,要是碰上刮大風,那會失去控製的,楊浩以前就被吹進溝裏過!”
“啊?噗嗤……”
在長跑裏麵,楊浩還增加了許多花樣。
比如有跨越障礙欄杆、突然的百米衝刺、突然的急停俯臥撐等等等等。可以看得出來,跑道是經過特別規劃的,困難程度讓人歎為觀止。
晨跑宣告完畢,下麵是專項反應訓練。
打棍型靶。
拋六角球。
接撲克牌……
嗯,飛虎帶來的驚喜越來越多了!趙敏不住稱奇,觀摩的體驗十分愉悅。
比賽時楊浩為什麽敢於對攻?因為他反應快啊!反應快,挨到的拳頭就會越少,你打不中他,他卻可以一再的傷害你,結果當然會很慘。
在上午最後的時間裏,趙敏觀摩了她向往已久的力量訓練!
拳擊運動不同於搞健美,力量訓練這一塊必須有,但決對不能過量。過量的話容易讓拳手肢體僵硬,喪失掉寶貴的靈活性和爆發力。
楊浩是怎麽訓練的呢?
力量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整體絕對力量:比如硬拉、臥推、深蹲等等。
另一部分是部分功能力量:比如說,練小腿、練大腿、練腰腹、練前臂等等,你需要訓練哪一部分,就要利用器械進行專項訓練。
本著先肢體,後核心,先部分,再整體的原則,楊浩循序漸進,一樣一樣地進行著。
功能力量有:負重旋內、握腕彎舉、單腿硬拉、跪資硬拉、斜杠平舉、負重卷腹……
絕對力量有:六角杠鈴硬拉、腿舉、深蹲。
趙敏發現,除了腿舉之外,楊浩很少會用最大的重量來訓練,隻有等最後結束時,他才會進行極限挑戰,耗光自己的體力。
另外趙敏還注意到,楊浩總會隨時隨地停下來,走到一邊拉伸韌帶,放鬆肢體……
嗯!
作為一名見多識廣的體育專家,趙敏曾經走過許多拳館。她不能不承認,飛虎俱樂部的力量套餐是最合理的,別人誰也比不了!這邊的操作核心,永遠隻為爆發力服務,極度追求安全、柔韌和耐受力,科學理念要超過同行一個檔次。
下午實戰課,更大的驚喜來了!
趙敏說道:“常教練,楊浩的打法我很熟悉,優點一目了然,缺點也非常明顯。他過分追求與對手展開中近距離的較量,左側拳法嚴重失衡……兩米零六的臂展呐,他甚至連刺拳都懶得用,真是暴殄天物!”
常教練咳嗽道:“呃,咳咳,確實。這小子已經被我狠狠的批評過了,現在他正往好的一麵發展,大大增強了直線拳法的使用。”
“真的?”趙敏將信將疑。
老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楊浩真會做出改變嗎?
打實戰攻防,常教練特意安排了新人部的張強來給楊浩“當靶子”。小強哥是拳館著名的“一根筋”,打法和楊浩從前幾乎一模一樣。
“當!”
比賽開始。
在幾個月之前,楊浩以硬碰硬,用雨點般的重拳擊垮了張強,而今天,他的打法卻煥然一新,帶來了非凡的視覺感受。
第一個變化:楊浩知道“後退”了。
後退並不意味著膽怯。
有時候的後退,可以讓你規避危險,獲得更好的距離,從而打出更加有力的拳頭。一味的猛拚隻是莽漢行徑而已,永遠成不了超級拳王。
第二個變化:楊浩知道使用刺拳了。
強攻手的風格已經深入他的骨髓,楊浩的本性是不會變的。但是,增加的這部分刺拳,有助於衝鋒時幫助開道、逆境時幫助狙擊、焦灼時撕破防線……等等等等,簡直妙用無窮!
第三個變化:楊浩減少了出拳次數。
比起當初的那個推土機,楊浩現在打得更靈活,也更鋒利。
原因在哪兒?
他把頻繁出拳的功夫,都省下來用在觀察上,有了停頓、有了真假變化、也有了腳步的複雜切換。如此一來,命中率直線上升,殺傷力反而更恐怖……
“啪啪啪!”
“哎呦!”
“啪啪啪!”
“靠!”
“啪啪啪!”
“臥槽……”
楊浩vs欲哭無淚的小強哥,就像大人欺負孩子,比從前第一戰要輕鬆十倍,幾乎控製了對手每一分每一秒!
楊浩今天沒有使用擅長的勾擺組合。
他隻用靈活的遊走,外加左刺拳和右直拳兩種拳法,就把張強成功地封死在外圍,揍得他搖搖欲墜,嚴重懷疑人生。
這是一次技術的全控,也是一次以長打短的經典案例。
“砰!”
兩分二十九秒,楊浩用左刺拳點懵張強,隨後飛來一記淩厲的右手直拳,準確地轟在他的腦門上。
“噗通!”
一頭蠻牛應聲倒地,比賽結束!
常思遠看向趙敏,問道:“我說得沒錯吧?”
趙敏癡呆了很長時間,才張口道:“天呐,變化太大啦!如果楊浩能一直保持這個樣子,相信他的未來會更加廣闊的,隻有聰明人才能走得更遠。”
常思遠笑了:“他一定會保持的,如果不能保持,那我就揍他,狠狠的揍!”
趙敏:“……”
半個月之後,趙敏走完了四家參賽拳館,在網站上發表了自己的新人王預測。
標題很簡單:《楊浩劍指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