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和守符離城,堅守不戰,意在拖延時間,等待其他兩路大軍攻入楚地。
項羽無奈,隻能繞過符離城向南進軍,切斷楊端和的後路。
項羽怎敢如此呢!
要知道,符離城中駐守著楊端和的十餘萬大軍。
這些秦軍正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衝出城來,和楚軍決戰。
眼看項羽露出了巨大的破綻,楊端和這隻老狐狸思慮再三,反複斟酌著利弊。
他明知道項羽是在勾引他,但最後還是決定出城進攻秦軍。
無他,項羽的誘餌是在是太香了。
他幾乎把半數的楚軍喂到了楊端和的嘴邊。
如此良機,一個將領一生都碰不到幾次,楊端和怎麽輕易錯過呢。
他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出動出擊,無疑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不過,他還是保持了自己一貫的慎重。
他派了英布去符離城南,抵擋隨時都有可能返迴的項羽軍隊。
其他的將領全都派到了符離城南,他們將從中間把楚軍徹底分割,截斷南北楚軍的聯係。
然後,他們將全力進攻北部的楚軍,將這幾萬孤立無援的楚軍徹底吃掉。
這一戰的勝算很大,幾乎可以消滅一半的楚軍。
至於楊端和自己,則留在了符離城內。
用他的話說,就是“居中策應,確保萬無一失。”
要知道,符離城真的太重要了。
一旦秦軍失去了這座城池的庇護,就將被迫和楚軍野戰。
而項羽的野戰能力實在太強了,哪怕強如章邯、英布、彭越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這個老年人就更不行了。
不愧是楊端和,一個字:穩!
......
楊端和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久未開啟的符離城們豁然大開。
無數秦軍呐喊者衝出了這座在南線戰場上至關重要的城池。
如龍入海,如虎歸山。
秦軍,將他們的利刃揮向了城外的楚軍。
幾乎是一瞬間,正在陸續向南進發的楚軍,就被秦軍攔腰斬斷。
楚軍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危險境地。
當一支軍隊被分隔開來的時候,往往就是噩夢的開始。
秦軍的動作越來越快,像一把黑色的屠刀舞動在楚軍的陣營當中。
一刀兩段,兩刀四段,四刀八段......
秦軍就向是在剁肉的廚師一樣,不停的分割著楚軍的軀體,把他們分成許多小部隊,彼此不能兼顧。
楚軍不停地被秦軍分割、包圍,然後消滅,完全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戰爭才剛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最終的結局。
楚軍沒有任何的機會,隻能通過激烈的反抗,延緩死亡的時間。
他們的人數眾多,足有數萬,秦軍一時殺不完。
哪怕是幾萬頭豬,秦軍也得殺上個幾天幾夜。
楊端和看到派出去的秦軍完美的完成了他的戰略,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局已定。
因為項羽的急躁冒進,讓這場戰爭變成了單方麵屠殺。
這些楚軍是楚國最後的精銳力量了,他們仍然積極的進行著戰鬥。
哪怕被秦軍包圍,他們仍能原地駐守,建立屏障,甚至還能組織反攻。
但這些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戰場大勢已定,想憑借英雄的將領或者士兵的頑強戰鬥來翻盤,無異於癡人說夢。
楊端和不得不承認,他們很勇敢,難怪楚軍能夠在野戰當中戰無不勝。
但是,戰爭的結局已經寫下,他們什麽都改變不了。
現在戰場唯一的懸念就是,這些楚軍還能在絕境當中堅持多久。
在死亡的恐懼麵前,勇敢與怯懦的轉變,隻在一瞬之間,
......
符離城南幾十裏處,項羽正帶領著三萬鐵騎兼程而來。
他們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行軍,人困馬乏,正在歇腳。
項羽靜靜的聽著手下斥候的稟告:“後路的軍隊全都陷入了秦軍的包圍之中,兄弟們死傷慘重。大王,快去救援吧,再晚一步,恐怕——”
項羽歎了一口氣,揮手讓斥候退下。
他靜靜望著北方的血色的天空。
如此驚心動魄的紅色,是用楚軍的血染成的嗎?
盡管當時他擬定這個瘋狂的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好將這幾萬的楚軍全部犧牲掉,用他們誘秦軍出城,換一個野戰對決的機會。
他的這個計劃,既霸氣又無情。
他自信,隻要楊端和趕出城野戰,他就一定能徹底擊潰秦軍。
在人數遠遠落後的情況下,他仍然這麽覺得。
這就是項羽的霸氣。
西楚霸王,當如是。
同時,這個計劃又是無情的。
為了誘楊端和出城,項羽把後方的幾萬楚軍全都獻祭掉了。
沒有這樣的香餌,楊端和這個老狐狸是死都不會出城的。
項羽平生殺人不計其數,破軍殺俘屠城,從未沒有皺過一次眉頭。
他的心大概是鐵做的吧。
他就是那種天生的魔王,殺人不過是在工作而已。
他不會有正常人那種殺害同類之後的負罪感。
但現在,他的心真的痛了。
因為死的這些人,不是敵人,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
這些人的死,是他一手造成的。
楚軍信任他,擁護他,至死都在為他而戰。
而他,親手將這些楚軍送上了斷頭台。
“我不會讓你們白死的,我會讓全部的秦軍為你們陪葬!”
項羽對著北方的天空,喃喃說道。
“準備出發!”
他吩咐手下的將領,他們已經休息了很一段時間了。
雖然不足以全然恢複充沛的體力,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再往前,就要和秦軍相遇了。
這是一場硬仗,是項羽夢寐已久的野戰、決戰。
這一戰,將決定楚國的命運。
......
英布絕想不到,他會兩次敗在同一個人的手上。
而且,兩次戰鬥都是他最擅長的野戰。
這讓他趕到十分的憋屈。
他素以勇猛著稱,長期擔任楊端和的先鋒大將,披荊斬棘,未嚐怕過什麽人。
如今,項羽這個人是真的給他留下陰影了。
這真的是人嗎?分明就是野獸!
他的戰力,可以說是當世獨一檔的,而且還是斷層的那種。
長槍到處,人仰馬翻。
戰戟一出,無人能敵。
或許是造物主一時疏忽,讓魔王投胎成人了吧。
要不真的沒法解釋,他怎麽這麽猛。
野戰就是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戰鬥方式。
狹路相逢勇者勝。
顯然,英布不如項羽猛。
這場戰鬥,以項羽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英布率領數千人敗走,狼狽不堪。
......
楊端和的秦軍共分三部。
一部為南方的英布軍,已經為項羽所敗。
一部為符離城中的楊端和軍,他在得知英布和楚軍戰鬥,不利的消息時,曾經派人前來救援,可以遲到了一部。
一部為北方正在圍剿楚軍的秦軍,秦楚兩軍幾萬人都攪在了一起,戰鬥還在繼續。
按照正常的邏輯,楚軍正在被秦軍圍攻,危在旦夕。
項羽趕到之後,應該馬上前去救援才是,這樣能搶救出不少的人馬。
但項羽並未這樣做。
他深知,哪怕能就處萬餘人馬,也於大局無疑。
戰局的關鍵點,就是楊端和手中的符離城,誰掌握了這座城,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因此,項羽到來之後,並未理會北方正在被秦軍不斷被圍殲的楚將。
他選擇將全部的兵力投入到了攻擊符離城的行動當中。
慈不掌兵,幾萬人死就死了,關鍵是要讓他們死的有意義。
項羽真是天下第一狠人。
......
楊端和做夢也想不到,項羽竟能迴來的如此之快。
更想不到,速來勇猛的英布,竟然敗的如此之快。
感覺隻是一眨眼的功夫,項羽就來到了符離城下,開始了猛烈的攻城行動。
不過,楊端和還是比較樂觀的。
隻要他的這座城還在,項羽就絕不敢越過符離進攻北方的秦軍。
而現在,秦軍已經消滅了大部分的楚軍,隻剩下一下殘餘人馬還在做困獸之鬥。
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秦軍就能趕迴來,支援楊端和的守城行動。
楊端和算了一下,半天,隻需要半天,秦軍就能徹底消滅城被的幾萬楚軍。
屆時,內外夾擊,定能擊敗項羽於符離城下。
楊端和甚至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輸。
在他看來,項羽還是太年輕了,有勇無謀。
在他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麵前,還是太稚嫩了。
想到這裏,楊端和自信的笑了。
“我贏定了,除非項羽能在半天內攻下符離城,這怎麽可能呢?”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老鯨的書裏。
這或許是楊端和一生中最大的恥辱吧。
他拚盡全力守衛的符離城,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被項羽攻下了。
現在的他,終於能夠理解,英布為什麽會敗的如此之快了。
眼看項羽已經攻入了符離城,楊端和知道,大勢已去,這座城池已經守不住了。
見識不好,撒腿就跑。
於是,他帶領著數十騎從城西門出,逃離了符離城。
不過,像楊端和這種大人物,他的逃跑自然不能夠叫做逃跑,而是“身先士卒,向著楚軍發起了衝鋒,徹底穿透了楚軍的軍陣,並且他還打算帶著幾十人迂迴包抄,徹底消滅楚軍。”
這就是話術。
......
逃出符離城的楊端和,懊惱不已。
或許,當初就不應該出城決戰吧。
一盤死棋,被項羽用“自殺自子”的方式給盤活了,這誰敢信呢?
不過,楊端和還有機會,他的大部分軍隊都在城北戰場。
他的主力還在,並且剛剛大勝,殺死了楚軍數萬士兵。
單從殺敵的人數上來看,楊端和還處於優勢。
秦軍殺敵數萬,而項羽殺敵不過萬餘。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從戰場形式上看,楊端和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了。
在得到了符離城之後,楚軍徹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楊端和應對不好的話,隨時都可能被楚軍徹底消滅。
就像兩隻烏龜打架,總是有殼的那隻獲得勝利。
當楊端和逃到了城北秦軍大營的時候,這裏的楚軍已經被消滅殆盡了。
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收集敵人的兵器、盔甲和首級。
楊端和收攏了軍隊,單單這裏就還有八萬多人,再加上分散在各個城池的守軍,他手中的力量還有十幾萬。
他的心稍微這才稍微安定了一點。
剛才的大敗,給了他極大的刺激。
他就差在馬上驚恐的叫喊“我頭尚在否”了。
下一步該怎麽辦呢?
是趁著項羽立足未穩,馬上帶兵奪迴城池呢?
還是原地修建防禦工事,準備和項羽進行陣地戰?
或者幹脆帶兵北上,和章邯的軍隊會合,然後一同進退?
楊端和想了好久,終於決定原地駐守。
進攻項羽太冒險了,萬一再大敗就不好了。
去和章邯會合雖然穩重,但是這樣一來,就給了項羽發展的空間,讓他可以從容的做大,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算算時間,章邯此刻想必已經拿下了彭城,正向著南方趕來。
他就真的不信,項羽的軍隊是鐵打的,在經過連續兩場大戰時候,還能有餘力繼續發動進攻。
......
項羽率軍順利奪下了符離城,對此,他十分滿意。
幾萬將士總算沒有白白犧牲。
在接連攻破英布、楊端和這兩個勁敵之後,項羽的軍隊也已經十分疲憊了。
哪怕在精銳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軀,身體總有一個極限。
但是,項羽似乎並不想就此打住。
他吩咐士兵們好好修整一日,第二天繼續向北進攻。
楊端和的三部人馬,已經被他擊破兩部,隻剩下了城北一部。
那一部人數最多,他們剛剛殺害了幾萬楚軍士兵,和楚國有著血海深仇。
項羽要屠掉他們,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
現在的他,掌控著符離城,占據地利,手中兵馬連戰連勝,占據人和。
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乘勝追擊,徹底擊潰楊端和的軍隊。
他的目標還遠不止於此,在消滅楊端和之後,秦軍的南線戰場和東線戰場就全部崩潰了。
這無疑徹底解決了彭城的後顧之憂。
到時候,他要重返彭城,去和扶蘇決一死戰。
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項羽無奈,隻能繞過符離城向南進軍,切斷楊端和的後路。
項羽怎敢如此呢!
要知道,符離城中駐守著楊端和的十餘萬大軍。
這些秦軍正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衝出城來,和楚軍決戰。
眼看項羽露出了巨大的破綻,楊端和這隻老狐狸思慮再三,反複斟酌著利弊。
他明知道項羽是在勾引他,但最後還是決定出城進攻秦軍。
無他,項羽的誘餌是在是太香了。
他幾乎把半數的楚軍喂到了楊端和的嘴邊。
如此良機,一個將領一生都碰不到幾次,楊端和怎麽輕易錯過呢。
他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出動出擊,無疑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不過,他還是保持了自己一貫的慎重。
他派了英布去符離城南,抵擋隨時都有可能返迴的項羽軍隊。
其他的將領全都派到了符離城南,他們將從中間把楚軍徹底分割,截斷南北楚軍的聯係。
然後,他們將全力進攻北部的楚軍,將這幾萬孤立無援的楚軍徹底吃掉。
這一戰的勝算很大,幾乎可以消滅一半的楚軍。
至於楊端和自己,則留在了符離城內。
用他的話說,就是“居中策應,確保萬無一失。”
要知道,符離城真的太重要了。
一旦秦軍失去了這座城池的庇護,就將被迫和楚軍野戰。
而項羽的野戰能力實在太強了,哪怕強如章邯、英布、彭越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這個老年人就更不行了。
不愧是楊端和,一個字:穩!
......
楊端和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久未開啟的符離城們豁然大開。
無數秦軍呐喊者衝出了這座在南線戰場上至關重要的城池。
如龍入海,如虎歸山。
秦軍,將他們的利刃揮向了城外的楚軍。
幾乎是一瞬間,正在陸續向南進發的楚軍,就被秦軍攔腰斬斷。
楚軍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危險境地。
當一支軍隊被分隔開來的時候,往往就是噩夢的開始。
秦軍的動作越來越快,像一把黑色的屠刀舞動在楚軍的陣營當中。
一刀兩段,兩刀四段,四刀八段......
秦軍就向是在剁肉的廚師一樣,不停的分割著楚軍的軀體,把他們分成許多小部隊,彼此不能兼顧。
楚軍不停地被秦軍分割、包圍,然後消滅,完全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戰爭才剛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最終的結局。
楚軍沒有任何的機會,隻能通過激烈的反抗,延緩死亡的時間。
他們的人數眾多,足有數萬,秦軍一時殺不完。
哪怕是幾萬頭豬,秦軍也得殺上個幾天幾夜。
楊端和看到派出去的秦軍完美的完成了他的戰略,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局已定。
因為項羽的急躁冒進,讓這場戰爭變成了單方麵屠殺。
這些楚軍是楚國最後的精銳力量了,他們仍然積極的進行著戰鬥。
哪怕被秦軍包圍,他們仍能原地駐守,建立屏障,甚至還能組織反攻。
但這些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戰場大勢已定,想憑借英雄的將領或者士兵的頑強戰鬥來翻盤,無異於癡人說夢。
楊端和不得不承認,他們很勇敢,難怪楚軍能夠在野戰當中戰無不勝。
但是,戰爭的結局已經寫下,他們什麽都改變不了。
現在戰場唯一的懸念就是,這些楚軍還能在絕境當中堅持多久。
在死亡的恐懼麵前,勇敢與怯懦的轉變,隻在一瞬之間,
......
符離城南幾十裏處,項羽正帶領著三萬鐵騎兼程而來。
他們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行軍,人困馬乏,正在歇腳。
項羽靜靜的聽著手下斥候的稟告:“後路的軍隊全都陷入了秦軍的包圍之中,兄弟們死傷慘重。大王,快去救援吧,再晚一步,恐怕——”
項羽歎了一口氣,揮手讓斥候退下。
他靜靜望著北方的血色的天空。
如此驚心動魄的紅色,是用楚軍的血染成的嗎?
盡管當時他擬定這個瘋狂的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好將這幾萬的楚軍全部犧牲掉,用他們誘秦軍出城,換一個野戰對決的機會。
他的這個計劃,既霸氣又無情。
他自信,隻要楊端和趕出城野戰,他就一定能徹底擊潰秦軍。
在人數遠遠落後的情況下,他仍然這麽覺得。
這就是項羽的霸氣。
西楚霸王,當如是。
同時,這個計劃又是無情的。
為了誘楊端和出城,項羽把後方的幾萬楚軍全都獻祭掉了。
沒有這樣的香餌,楊端和這個老狐狸是死都不會出城的。
項羽平生殺人不計其數,破軍殺俘屠城,從未沒有皺過一次眉頭。
他的心大概是鐵做的吧。
他就是那種天生的魔王,殺人不過是在工作而已。
他不會有正常人那種殺害同類之後的負罪感。
但現在,他的心真的痛了。
因為死的這些人,不是敵人,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
這些人的死,是他一手造成的。
楚軍信任他,擁護他,至死都在為他而戰。
而他,親手將這些楚軍送上了斷頭台。
“我不會讓你們白死的,我會讓全部的秦軍為你們陪葬!”
項羽對著北方的天空,喃喃說道。
“準備出發!”
他吩咐手下的將領,他們已經休息了很一段時間了。
雖然不足以全然恢複充沛的體力,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再往前,就要和秦軍相遇了。
這是一場硬仗,是項羽夢寐已久的野戰、決戰。
這一戰,將決定楚國的命運。
......
英布絕想不到,他會兩次敗在同一個人的手上。
而且,兩次戰鬥都是他最擅長的野戰。
這讓他趕到十分的憋屈。
他素以勇猛著稱,長期擔任楊端和的先鋒大將,披荊斬棘,未嚐怕過什麽人。
如今,項羽這個人是真的給他留下陰影了。
這真的是人嗎?分明就是野獸!
他的戰力,可以說是當世獨一檔的,而且還是斷層的那種。
長槍到處,人仰馬翻。
戰戟一出,無人能敵。
或許是造物主一時疏忽,讓魔王投胎成人了吧。
要不真的沒法解釋,他怎麽這麽猛。
野戰就是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戰鬥方式。
狹路相逢勇者勝。
顯然,英布不如項羽猛。
這場戰鬥,以項羽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英布率領數千人敗走,狼狽不堪。
......
楊端和的秦軍共分三部。
一部為南方的英布軍,已經為項羽所敗。
一部為符離城中的楊端和軍,他在得知英布和楚軍戰鬥,不利的消息時,曾經派人前來救援,可以遲到了一部。
一部為北方正在圍剿楚軍的秦軍,秦楚兩軍幾萬人都攪在了一起,戰鬥還在繼續。
按照正常的邏輯,楚軍正在被秦軍圍攻,危在旦夕。
項羽趕到之後,應該馬上前去救援才是,這樣能搶救出不少的人馬。
但項羽並未這樣做。
他深知,哪怕能就處萬餘人馬,也於大局無疑。
戰局的關鍵點,就是楊端和手中的符離城,誰掌握了這座城,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因此,項羽到來之後,並未理會北方正在被秦軍不斷被圍殲的楚將。
他選擇將全部的兵力投入到了攻擊符離城的行動當中。
慈不掌兵,幾萬人死就死了,關鍵是要讓他們死的有意義。
項羽真是天下第一狠人。
......
楊端和做夢也想不到,項羽竟能迴來的如此之快。
更想不到,速來勇猛的英布,竟然敗的如此之快。
感覺隻是一眨眼的功夫,項羽就來到了符離城下,開始了猛烈的攻城行動。
不過,楊端和還是比較樂觀的。
隻要他的這座城還在,項羽就絕不敢越過符離進攻北方的秦軍。
而現在,秦軍已經消滅了大部分的楚軍,隻剩下一下殘餘人馬還在做困獸之鬥。
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秦軍就能趕迴來,支援楊端和的守城行動。
楊端和算了一下,半天,隻需要半天,秦軍就能徹底消滅城被的幾萬楚軍。
屆時,內外夾擊,定能擊敗項羽於符離城下。
楊端和甚至不知道自己怎麽會輸。
在他看來,項羽還是太年輕了,有勇無謀。
在他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麵前,還是太稚嫩了。
想到這裏,楊端和自信的笑了。
“我贏定了,除非項羽能在半天內攻下符離城,這怎麽可能呢?”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老鯨的書裏。
這或許是楊端和一生中最大的恥辱吧。
他拚盡全力守衛的符離城,僅僅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被項羽攻下了。
現在的他,終於能夠理解,英布為什麽會敗的如此之快了。
眼看項羽已經攻入了符離城,楊端和知道,大勢已去,這座城池已經守不住了。
見識不好,撒腿就跑。
於是,他帶領著數十騎從城西門出,逃離了符離城。
不過,像楊端和這種大人物,他的逃跑自然不能夠叫做逃跑,而是“身先士卒,向著楚軍發起了衝鋒,徹底穿透了楚軍的軍陣,並且他還打算帶著幾十人迂迴包抄,徹底消滅楚軍。”
這就是話術。
......
逃出符離城的楊端和,懊惱不已。
或許,當初就不應該出城決戰吧。
一盤死棋,被項羽用“自殺自子”的方式給盤活了,這誰敢信呢?
不過,楊端和還有機會,他的大部分軍隊都在城北戰場。
他的主力還在,並且剛剛大勝,殺死了楚軍數萬士兵。
單從殺敵的人數上來看,楊端和還處於優勢。
秦軍殺敵數萬,而項羽殺敵不過萬餘。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從戰場形式上看,楊端和已經處於絕對的劣勢了。
在得到了符離城之後,楚軍徹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楊端和應對不好的話,隨時都可能被楚軍徹底消滅。
就像兩隻烏龜打架,總是有殼的那隻獲得勝利。
當楊端和逃到了城北秦軍大營的時候,這裏的楚軍已經被消滅殆盡了。
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收集敵人的兵器、盔甲和首級。
楊端和收攏了軍隊,單單這裏就還有八萬多人,再加上分散在各個城池的守軍,他手中的力量還有十幾萬。
他的心稍微這才稍微安定了一點。
剛才的大敗,給了他極大的刺激。
他就差在馬上驚恐的叫喊“我頭尚在否”了。
下一步該怎麽辦呢?
是趁著項羽立足未穩,馬上帶兵奪迴城池呢?
還是原地修建防禦工事,準備和項羽進行陣地戰?
或者幹脆帶兵北上,和章邯的軍隊會合,然後一同進退?
楊端和想了好久,終於決定原地駐守。
進攻項羽太冒險了,萬一再大敗就不好了。
去和章邯會合雖然穩重,但是這樣一來,就給了項羽發展的空間,讓他可以從容的做大,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算算時間,章邯此刻想必已經拿下了彭城,正向著南方趕來。
他就真的不信,項羽的軍隊是鐵打的,在經過連續兩場大戰時候,還能有餘力繼續發動進攻。
......
項羽率軍順利奪下了符離城,對此,他十分滿意。
幾萬將士總算沒有白白犧牲。
在接連攻破英布、楊端和這兩個勁敵之後,項羽的軍隊也已經十分疲憊了。
哪怕在精銳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軀,身體總有一個極限。
但是,項羽似乎並不想就此打住。
他吩咐士兵們好好修整一日,第二天繼續向北進攻。
楊端和的三部人馬,已經被他擊破兩部,隻剩下了城北一部。
那一部人數最多,他們剛剛殺害了幾萬楚軍士兵,和楚國有著血海深仇。
項羽要屠掉他們,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
現在的他,掌控著符離城,占據地利,手中兵馬連戰連勝,占據人和。
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乘勝追擊,徹底擊潰楊端和的軍隊。
他的目標還遠不止於此,在消滅楊端和之後,秦軍的南線戰場和東線戰場就全部崩潰了。
這無疑徹底解決了彭城的後顧之憂。
到時候,他要重返彭城,去和扶蘇決一死戰。
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