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曾派出十八路軍外出徇地。


    其中有些將領很成功,如葛嬰、周文、武臣、周市等。


    他們攻城略地,打下了很大的疆土,占據了很多的城池,極大的擴張了楚國的勢力。


    有些人就很失敗了,比如召平。


    召平是陳勝早期手下的一員大將,很受陳勝的重用,他也是十八路軍之一。


    廣陵為楚國舊邑,人心思楚,召平又是廣陵本地人,熟悉地形和風土人情,陳勝就派了他帶兵攻取廣陵。


    所有人都以為這會是一場十分順利的進軍,或許廣陵能夠不戰而降。


    萬萬沒想到,廣陵縣令是個大秦的鐵杆死忠,手下兵士戰鬥力強悍,死死的守著廣陵城,說什麽也不肯投降。


    就讓勸降不行,那就強攻吧。


    於是,召平開始帶兵強攻,死磕廣陵城。


    周文西征的時候,召平在攻擊廣陵城,沒能打下來,失敗。


    周文圍困滎陽的時候,召平在攻擊廣陵城,沒能打下來,失敗。


    周文攻擊函穀關的時候,召平在攻擊廣陵城,沒能打下來,失敗。


    章邯率領大軍出關,大敗周文殺吳廣的時候,召平還在攻擊廣陵城,沒能打下來,失敗中的失敗。


    當章邯一路高歌猛進,攻破陳縣,誅殺陳勝的時候,召平還在鍥而不舍的攻擊著廣陵城。


    聽到這個陳勝大敗秦軍將至的消息,召平果斷選擇了放棄攻城,渡過長江,來到了江東。


    整整幾個月的時間,張楚政權經曆了一個完整的興衰周期,一度氣勢如虹,但最終走向了滅亡。


    在這段時間裏,召平隻幹了一件事,攻打廣陵城,還沒有成功。


    其實,召平的軍事指揮中規中矩,還真不是一個特別差的將領。


    在當時那個年代,曠日持久的攻城戰屢見不鮮,簡直不要太正常。


    隻是因為這個年代將星如雲,出現了周文、章邯、韓信等怪物,打仗就想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這就顯得召平這個正常人十分的不正常了。


    ......


    狼狽逃離廣陵,渡過長江的召平,愁眉不展。


    他目前知道的消息十分有限,且真真假假,實在不好判斷未來的局勢。


    陳縣被章邯圍困了,這是他從軍隊係統中得到的確鑿的消息。


    陳縣被圍之後,各種軍情命令都傳不過來,召平能聽到的都是各種小道消息。


    有消息稱陳縣已將被章邯攻滅了,有消息說陳勝還在堅守,還有的說章邯在陳縣之下被陳勝消滅了。


    召平派人向北方去探查,碰到了陳縣敗下來的潰兵,才證實了陳縣被章邯攻破的消息。


    這些潰兵知道的也很有限,隻是不斷的重複著“秦軍很猛、殺人如麻”“跑得慢的都死了”“千萬別去陳縣”“後方有追兵”。


    至於陳勝的下落,他們都不清楚。


    有的說陳勝已經戰死了,有的說陳勝已經被俘了,有的說陳勝逃走了,還有的說陳勝正帶著大軍趕迴陳縣,要殺了章邯。


    各種消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召平仔細分析之後,覺得局勢不妙。


    原來有著楚國大軍在背後支撐,他才得以安安穩穩的在廣陵攻城。


    如今,陳縣已經失守,陳勝生死未卜,隻怕秦軍很快就會出現在他的身後。


    於是,召平果斷選擇了逃跑,啊不,果斷選擇了戰術迂迴,帶兵來到了江東。


    ......


    為什麽要來江東呢?


    因為他知道這個和廣陵一江之隔的地方,已經徹底脫離大秦的統治。


    項梁,這個楚國將軍項燕的兒子,經過幾個月的奮鬥,已經徹底掌控了會稽郡的局勢。


    這裏,已經成為了項氏家族的大本營。


    他們是這一帶最強的武裝力量了,來投靠他們,準沒錯。


    召平從廣陵渡京口江至吳都,準備拜見項梁,尋求庇護。


    召平可不是空手來的。


    初次見麵,他當然要給項梁準備一份大禮。


    他的這份大禮十分特殊,惠而不費,是一張任命狀。


    陳勝任命項梁為楚國的上柱國。


    召平帶來的這份任命狀的真假沒什麽好爭的,肯定是假的。


    雖然陳勝已經死了,死人怎麽能發布任命狀呢?


    項梁是個聰明人,一眼看出了其中的玄機。


    不過,他沒有拆穿召平。


    有的時候,真假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項梁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名分,楚國上柱國的名號足夠號令天下了。


    召平說這是真的,項梁也說是真的,那它不就是真的了嗎?


    假作真時真亦假,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項梁非但沒有懲戒召平的造假行為,反而重賞了他。


    ......


    既然已經接受了“陳勝”的這份詔書,下一步該怎麽辦呢?


    是繼續保有江東,還是會軍西征,這是目前最緊要的問題。


    項梁將項伯、項羽、宋義、龍且等人全部召集到了一起,商量進退。


    項伯最先開口,他主張占據江東,以觀時變。


    “如今,天下的形勢還未明朗,各國正與暴秦周旋,我們剛好在江東繼續糧草兵力,坐山觀虎鬥!”


    項羽積極倡導渡江,去和秦軍一決雌雄。


    會稽的秦軍都已經被清理幹淨了,他已經好久沒有領兵作戰了。


    對於他這個戰鬥狂人來說,實在是有些心癢難耐。


    宋義的觀點和項羽不謀而合,他也主張出兵。


    “如今江東已定,民心歸附,我們在這裏已經徹底站穩了腳跟,不會再有戰事了。”


    “反觀天下局勢,尚未明朗,各國都在積極的擴張領土爭奪人口,以圖在這亂世之中活下來,並取代秦人的地位,成為天下的主人。”


    “現在的江西,處處都是機會。我們應該抓住時間,快速的壯大自身的力量。”


    “所以,我們不但應該渡江,而且要快,急引兵西擊秦,以在未來的天下當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家紛紛發表了對於時局的看法,暢所欲言。


    最終,拍板的還是項梁。


    他仔細分析了各種的觀點和目前的局勢,最終讚同了宋義的觀點。


    隨後,項梁親自率領著八千江東子弟軍,渡江而西。


    這隻軍隊,將在之後讓天下為之顫抖。


    陳縣已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