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殺了武臣之後,東征西戰,逐漸穩定了趙國的局勢。


    除了逃走的張耳和陳餘小動作不斷外,其他人大多已經接受了武臣已死的現實,效忠了李良。


    雖然李良還沒有自稱趙王,但他已經是趙國實際上的無冕之王了。


    就在李良準備挑選一個黃道吉日正式稱王的時候,一件即將改變他命運的事情發生了。


    命運石之門開始旋轉:韓信,來了!


    據手下兵卒來報,數萬秦軍正在趕來,欲東下井陘擊趙。


    統兵的將軍名叫韓信。


    井陘守兵太少,斷然難以抵擋,守將請巨鹿速派援軍。


    ......


    井陘實在是太重要了,絕不容有失。


    如果讓秦軍從這裏順利的進入趙地,無疑是在趙國的心口上插了一刀。


    於是,李良盡起趙國之兵,聚於井陘口,號稱二十萬,準備將來犯之敵一口吞下。


    對於該怎麽作戰,趙軍中存在著分歧。


    李良手下大將李玉進言道:


    “最近,秦軍的勢頭很猛,接連取勝,士氣正盛,我們不可力敵。”


    “他們遠道而來,去國遠鬥,不像我們是本地作戰,這是他們的劣勢。”


    “井陘道艱險,我料他們的糧食必然在大軍後麵。”


    “請將軍親自統帥大軍在此,深溝高壘勿與戰。我則帶領三萬奇兵,抄秦軍後路,絕其輜重。”


    “隻要我切斷他們的糧草供應,不出十日,秦軍必亂。然後,我們在兩下夾擊,定然能夠取勝。”


    眾將聽了,紛紛點頭,認為這是一個好計策。


    隻有李良搖了搖頭,他遲疑的說道:


    “吾聞兵法,什則圍之,倍則戰。”


    “如今秦軍虛張聲勢,號稱數萬兵,我推測他們的兵不過萬。就像我們號稱二十萬大軍,其實隻有七萬兵一樣。”


    “秦軍兵不滿萬,千裏襲我,我豈懼之!”


    “現在麵對這點敵人,我們就畏懼不戰,成什麽樣體統?”


    “秦人和其他諸侯必然輕視我們,認為我軍怯戰,或者認為我還沒能掌控趙國的局勢。“


    “如果他們因此前來討伐,我們豈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眾將不要規勸了,我意以決,我要正麵和秦軍交戰。”


    “秦軍主將叫什麽來著?韓信是吧,我要親手斬殺了此人,讓天下諸侯看一看我軍的實力!”


    ......


    迴過頭來說韓信,自從離開了扶蘇之後,他帶領大軍一路跋山涉水,很快來到了井陘。


    因為李良並未聽從李玉的勸告,派兵襲擾,所以韓信軍隊很順利的穿過了井陘道,來到了井陘口。


    李良的大軍正駐紮在這裏。


    如果韓信的大軍再往前的話,兩軍就要相遇了。


    於是,韓信在距井陘口三十裏處紮營,讓士兵們飽餐戰飯,好好休息。


    因為對韓信的輕視,李良的軍隊防守不是很嚴密,這給了韓信可乘之機。


    這年頭為了嚇唬敵人,虛高軍隊人數是慣例,在實際人數後麵加個零再平常不過了。


    幾萬兵一般都自成十幾萬,十幾萬一般都自成百萬。


    虛虛實實,不到真打起來,誰也不知道對方有多少家底。


    這樣看的話,可能曆史上的許多以少勝多的戰爭,其實是以多勝少,隻是失敗的一方比較能吹罷了。


    李良就是根據這個約定俗稱的做法,推斷韓信自稱三萬兵,實際上應該隻有幾千兵。


    他有七萬兵,韓信隻有幾千兵,這不上去就給滅了嗎?


    還要堅守不戰,還要斷敵糧道,費那事幹啥,直接開打吧。


    但他沒想到,韓信現在還是個不會說謊的好孩子。


    他真的有三萬兵。


    韓信:我本沒想騙你,為何你要自己騙自己?


    ......


    半夜的時候,韓信升帳,開始傳令。


    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一個將領統率輕騎二千人,手持秦軍黑色戰旗,隱藏在山中。


    韓信準備帶領主力吸引趙軍,然後讓這支輕騎趁亂突入趙軍大營,偷梁換柱,把趙軍的旗幟換成秦軍的。


    史書《秦記·淮陰侯列傳》中是如此記載的,“趙軍見走,必空壁來逐,若疾入,拔趙幟,立秦幟。”


    隨後,韓信下達了第二道命令,開飯。


    吃得飽,才能打得好。


    這一段《淮陰故事》中的描寫的十分精彩。


    “韓信令其裨將傳餐,曰:‘今日破趙會食。’諸將皆嘸然,陽應曰:‘諾。’”


    當時,餐和食這兩個字的區分還是很明顯的,簡單說就是小飯曰餐,大飯曰食。


    這一段是講,韓信就跟士兵們說,咱先簡答對付兩口,今天打敗趙軍之後,再吃頓好的。


    嗯,吃頓好的。


    諸將皆嘸然,嘸然,就是驚詫疑惑的樣子,大家全都懵了。


    什麽鬼?


    敵人還沒看見呢,仗還沒開始大呢,韓信就說一天之內打敗敵人。


    擱誰誰不懵。


    大家假裝信了,嘴上說著好,心裏卻不這麽想。


    他們認為,韓信不是吹牛就是傻子式的盲目樂觀。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於大家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戰爭中的糟心事很多,最糟心的事就是主將不靠譜。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鯨仙人不但不感歎一句,這些年輕人啊,圖樣圖森破。


    這才到哪啊,真正不離譜的事情,還在後麵呢。


    ......


    大軍一路來到了井陘口,韓信看著河對麵的敵人,眉頭一皺。


    他轉頭對身邊的裨將說道:“趙軍已經率先占據了險要之地,此時見我大張旗鼓而來,恐怕會畏懼,不敢出戰啊。”


    裨將又懵了,心道,你誰呀,人家畏懼你?真拿自己當根蔥了?如果趙軍不出戰那可太好了,你這麽不靠譜,我們是真害怕他們殺過來啊。


    像韓信這種沒有什麽戰績的將軍,一出山就統領大軍,底下人不服太正常不過了。


    軍隊是最講究資曆和戰績的地方,這兩樣東西,韓信現在都沒有。


    裨將心裏雖然這樣想,嘴上卻說道:“是啊,該怎麽辦呢,怎麽辦呢?”


    韓信想了一會兒,眼神一亮,道:“他不過來,我就過去。傳令,渡河,咱們背水而戰!”


    裨將聞言,直接從馬上摔了下去。


    扶蘇皇帝這是從哪裏找來的瘋子將軍啊?


    天下兵書三千冊,究竟是哪一部兵書教給這個瘋子背水列陣的哇。


    稍微懂點軍事的人都知道,背水乃是死地。


    把軍隊放到這種位置,是怕死的不夠快嗎?


    於是,大家試圖給韓信普及一下基本的兵法知識,勸他放棄這種作死的行為。


    韓信哪裏聽得進去,拿出扶蘇賜給的印綬,揚言不聽軍令者立斬之!


    眾人心裏那個氣啊,接連問候了韓信祖上十八代的女性,一遍又一遍。


    但他們沒有辦法,秦法軍令重如山,隻能按照命令渡水紮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