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看了羌瘣的信,笑了,這等小伎倆自然騙不過他。


    “羌君欺我太甚,把我當成了三歲小兒了嗎?”


    然後,他就說出了一句流傳甚廣,可以說是遺臭萬年的話——


    “我可不是吃屎長大的。”


    後來,這句話輾轉傳到了羌瘣的耳中。


    羌瘣聽罷哈哈大笑:“果然,聰明人,不好忽悠哇。”


    目前戰局對於羌瘣有利,對於李良不利,叛軍久攻邯鄲不下,士氣十分的低落。


    羌瘣有事沒事就挑逗李良,勸說他棄暗投明,歸順大秦。


    其實,羌瘣是真心的想要招降李良,這樣邯鄲之圍也就解了。


    但現在是李良攻城,羌瘣守城,這樣的攻守形勢下,羌瘣的招攬就像是一個笑話了。


    就像遊戲中,紅色方正在拆藍色方的基地。


    突然,躲在泉水中的藍色方來了一句:“你們投降吧!”


    這難道不滑稽嗎?


    ......


    但羌瘣真不是一般人,他三天兩頭的就給李良寫信,稱要給他一個機會,希望他好好把握,趕緊投降。


    隻要羌瘣不尷尬,尷尬的就是李良。


    這一次,羌瘣更是直接拉出了扶蘇,偽造了一份皇帝陛下的詔書。


    李良笑了,這個羌瘣真是個活寶,真能整活兒。


    沒活兒,就硬整哇。


    他此時並沒有什麽異心,對趙國還是十分忠心的。


    留在趙國做創業元老,他不香啊?


    他現在可是趙國的頭號大將,是核心權力圈中的一員。


    手中有兵又有權,不比跑到秦國做鷹犬舒服的多?


    給個皇帝都不換啊。


    他居然還給羌瘣迴了一封信:“投降可以,把你邯鄲郡守的位子讓給我。”


    不得不說,李良也學壞了。


    兩個人一來二去,插科打諢,玩的不亦樂乎。


    其實,雙方心裏都清楚,李良絕不可能歸順大秦,至少現在不會。


    羌瘣所謂的招攬,也隻不過是為了延緩李良的攻勢,而采取的計謀罷了。


    書信往來的時候,他們也都沒閑著,調集人馬,一連大戰了十幾次,最終李良還是沒能攻下邯鄲城。


    俗話說,人老奸,馬老滑,兔子老了鷹難拿。


    李良不禁感歎,這個羌瘣當真是奸詐無比,相比之下,他還是太稚嫩了。


    ......


    思來想去,沒有什麽特別好的辦法,李良決定前去巨鹿,請求趙王益兵相助。


    攻城戰,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而且邯鄲的守將,還是戰功卓著的羌瘣。


    李良還沒出生的時候,他就已經帶兵打仗了。


    守城是將領的基本功,想要學攻城,必要先學守城,羌瘣無論是守城還是攻城的經驗,都十分的豐富。


    他的戰法,不是從兵書上讀死書得來的,而是從戰場實踐中得來的。


    昔日秦滅燕趙,百十座城池,幾十萬的軍士,都是他的磨刀石。


    雖然他當郡守之後,久疏戰陣,但行軍打仗的方法論早已經深入骨髓。


    李良不得不承認,羌瘣的排兵布陣很有一套。


    他總能很合理的分配兵力和物資,在許多關鍵的節點上布置重兵,其他的地方明明守軍不多,但趙軍就是怎麽也攻不下來。


    他已經將有限的兵力利用到了極限了。


    有好幾次他甚至都預判了李良的作戰意圖,提前進行了準備部署,讓李良眼看就要成功的計劃功虧一簣。


    ......


    李良算是想明白了。


    鬥智,他這一輩子都不一定能鬥得過對麵這個笑麵虎了。


    所以,他決定鬥立,用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推平邯鄲城。


    邯鄲城關係重大,一直不能攻下,實在是趙國的心腹之患,必須及早除之。


    李良是個行動派,說幹就幹,他將邯鄲的事情交接給了副將,自己帶了人馬返迴了巨鹿。


    一路無話。


    快到巨鹿城的時候,李良突然遇到了趙王的出行儀仗。


    李良大喜,真是想什麽來什麽,怎麽能這麽巧呢?


    他按照禮節,伏謁道旁,等待著大王到來。


    趙王出行,十分隆重,有百餘騎護衛,聲勢浩大,來到了李良麵前。


    李良伏在地上,等待著趙王的召見命令,準備向他稟告邯鄲的軍情。


    但奇怪的是,趙王並沒有理會李良,他的車駕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前行。


    車輪滾滾,揚長而去,留下李良眾人匍匐在後,十分的尷尬。


    李良和部下們全都懵了,這是怎麽迴事?


    車隊卷起的塵土飛揚,和他們臉上的汗水混合,形成了一副副精彩的水土畫。


    每個人都十分的狼狽,現在的他們,哪像什麽統軍的大將,反倒像山頭裏的放養娃。


    他們趕到十分的委屈,趙王怎麽能如此對待自己!


    他們都是趙國領軍的實力派軍官,趙王平素對他們禮遇有加,何曾受過這種待遇?


    這裏麵,一定有貓膩!


    ......


    很快,儀仗中飛出一匹大青馬,來到李良麵前停住。


    來人也不下馬,坐在馬上,不停地拉扯著韁繩,左搖右擺。


    他的神色倨傲,居高臨下道:“諸位請起吧,京華夫人今日醉酒,不能親自接見了,都散了吧。”


    說完,大青馬飛奔而去,留下一路的塵土飛揚。


    所謂的京華夫人,就是趙王武臣的姐姐。


    本來,武臣的全部家屬都被陳勝扣押在了楚國。


    武臣稱王之後,差點沒給陳勝氣死,一度想活活烹殺了武臣的家人。


    後來,吳廣的軍隊在滎陽作戰不利,陳勝試圖拉通武臣,讓他派趙國的軍隊支援吳廣。


    為了表達善意,就將武臣的姐姐送了過來。


    其他人照舊扣押在楚國,用來要挾武臣。


    言外之意,武臣要是不聽話,就殺了武臣的家人。


    誰料,武臣根本不理陳勝,自顧自的開疆拓土,光大趙國,根本不顧吳廣的死活。


    趙王武臣還給了他的這個姐姐極高規格的待遇,畢竟這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了。


    京華夫人自此過上了神仙一般的生活,飲酒玩樂養麵首,無所不為,將遠在楚國的父母親人拋諸腦後。


    在趙國根本沒人敢得罪她,因此她愈加的驕橫。


    最近,她甚至都開始使用和趙王同等規格的車駕和儀仗了,當真是有些過頭了。


    正是因為這樣,李良等人才錯將京華夫人認成了趙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