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韓廣的軍隊開啟了瘋狂的掠地行動。


    他們采取了一種“胡蘿卜加大棒”的全新方式。


    蒯通憑借一張利嘴在前麵忽悠,並拿出徐公做例子,許給這些守軍高官厚祿,這就是胡蘿卜。


    很多守軍因此心動,蒯通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那可是他們一輩子都得不到的財富、官職和爵位,如今,隻要點點頭,就唾手可得了。


    他們此刻投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秦人的報複。


    如果秦軍重新控製這裏,那他們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但是,現在天下亂成了一鍋粥,內有反賊,外有匈奴,秦人的統治搖搖欲墜,他麽還能重新控製燕地嗎?


    他們本就是憑借武力強行占領的燕地,如今武力不行,燕地脫離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要賭一把呢?賭大秦就此滅亡?如果賭贏了,可以得到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啊。


    但聯想到往日秦人的威武,他們大部分人還是很慫的,並不敢付諸行動。


    胡蘿卜不能誘惑他們,還有吳廣的大棒呢?


    在蒯通進城勸降之後,韓廣就把大軍擺在城外,裝出一副隨時要攻城的樣子?


    韓廣的大軍人數眾多,軍容極盛,看的城內的守軍膽戰心驚。


    他們很快都明白了雙方勢力的差距。


    如今,秦人的主力兵團尚未到達,僅僅憑借著縣城的地方武裝力量,是肯定無法和韓廣的大軍抗衡的。


    他們隻有兩個選擇,立刻獻城享受富貴,力戰殉國以後被朝廷嘉獎得到一個虛名——如果這場戰爭之後,秦朝還存在的話。


    人是利己的動物,在經過簡單的思考之後,大部分城池都選擇了獻城投降。


    縣令們手捧印綬,交到範陽酒徒蒯通的手裏,表示自己棄暗投明,效忠韓廣。


    蒯通卻渾不在意,先喝上兩口酒,然後將印綬掛在脖子上,隨手用係印信的絲帶擦拭嘴角。


    他對著投降的縣令嘿嘿一笑,漏出一口大黃牙,說道:“從此我們就是一家人了,走,隨我出城拜見韓將軍。”


    隨著城門轟隆隆的打開,一座城池就這樣落入了韓廣的手中。


    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個月的時間裏,連下燕地十五座城池。


    雖然沒有什麽重要的城池,但這個成績已然相當不俗了。


    平均兩天一座城池,這個效率不可謂不高。


    在取得了十五座城池之後,其他的城池要麽有足夠的軍隊守衛,要麽守城之人是秦廷的死忠,再沒有一座城池可以不戰而降了。


    至此,蒯通的“傳檄而定”策略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正式宣告破產。


    接下來的每一座城池,都要靠將士們的拚殺來獲取了。


    ......


    蒯通的表演正式結束,臧荼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他帶領大軍一路向北,一連攻下了三座頑抗的城池。


    為了報複對方守城給自己軍隊帶來的損失,他每次攻下城池之後,都會給師兵力們放一天假。


    一天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可以幹很多事情了。


    臧荼的軍隊因此臭名遠揚,他們燒殺無算,百姓深受其害。


    人們稱臧荼為惡魔,小兒聞其名不敢啼哭。


    因此這種近乎殘暴的統軍方式,使得臧荼的軍隊戰鬥力極強,士卒們紛紛擁護,儼然在韓廣的大軍中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臧荼的屠殺行為,也形成了一種“恐怖震懾”的效果,有的城池因為畏懼臧荼的屠城竟然不敢抵擋。


    臧荼的軍隊進攻速度極快,到了九月份的時候,已經攻下了薊縣。


    薊縣和之前的那些普通城池不一樣,這裏地處要衝,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裏處於太行山東麓大道的最北端的渡口之處,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


    這時候的薊縣還僅僅隻是一座軍事堡壘,後世這裏將發展成為方圓幾千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忠心。


    在大秦七十四世皇帝時期,這裏正式成為了大秦帝國的都城之一,是與東都、西都並列的北都。


    ......


    臧荼攻下薊縣之後,韓廣大喜過望。


    這是他們掌握的第一座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城市。


    韓廣特意命令臧荼不許屠殺城中的百姓,要善待百姓。


    隨即他將指揮部遷到了這裏,將這裏作為了統治的基地。


    韓廣到達薊縣之後,善待城中百姓,大力征集人馬,準備繼續向北征討。


    這個時候,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發生了。


    九月九日,燕地的一下故貴人豪傑紛紛聚集到了薊州。


    (蒯通表示,真不是我叫他們來的,真不是啊。什麽?你不信?好吧,就是我叫他們來的。)


    這些人來到了薊縣之後,一起求見韓廣,說道:“楚王、趙王都已經出現了,我們燕地雖然小,但也是萬乘之國,我等願意擁立將軍為燕王。”


    他們有的是地方豪強,有的是年長之人,有的德高望重,都是燕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如今紛紛跑跪拜在韓廣麵前,畫麵十分的滑稽。


    韓廣裝作吃驚的樣子道:“萬萬不可,韓廣資曆尚淺,才能平庸,不能夠擔任燕地之王,請眾位另擇線路吧。”


    這些勸進之人不依不饒,繼續勸說道:


    “如今天下大亂,能夠保全燕地百姓的,隻有將軍您了。”


    “如果您也拋棄我們這些百姓,我們當真是沒有活路了。”


    “如果那樣的話,我們情願一死。”


    有幾個演員的情緒十分到位,說著說著竟然哭的眼淚縱橫。


    蒯通暗暗挑起大拇哥,暗道:“到位,迴頭給你們加雞腿。”


    韓廣為為難的說道:“我本是趙王的部下,如今背叛趙王自稱燕王,恐怕招來天下人的非議。”


    一位老演員站起身來,憤然說道:“您做燕王,乃是天命所歸,誰敢非議!”


    另一位老戲骨說道:“燕國的事情,自然由燕國人做主,趙王管不到燕國的事情。”


    又一位老表演藝術家說道:“全體燕人一致擁立您為燕王,絕沒有人敢非議!”


    盡管韓廣一再推辭,但是這些“民意”代表實在是太執著了。


    他們一再堅持,一定要韓廣擔任燕王。


    最後,在迫不得已之下,就如同其他幾個王一樣,韓廣無奈的接受了這個尊號。


    至此,昔日的戰國七雄,除了某國,已經全部迴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