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扶蘇繼位之後,僅僅一年的時間,大秦就陷入了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


    祖龍在時,有他給大秦遮風擋雨,天下還算安寧。


    可以說,他以一人之威,震懾四海,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六國遺民俯首稱臣。


    去年七月祖龍死。


    扶蘇繼位之後,各項政策還算清明仁德。


    但相對於始皇帝,扶蘇畢竟稚嫩,威望遠不能和始皇帝相提並論。


    天下人皆以為幼主好欺,他們蠢蠢欲動。


    今年七月,僅僅一年之後,天下大亂。


    頭曼匈奴重返漠南,向著大秦發起了全麵戰爭,試圖奪迴原本屬於他們的領地,這是外患。


    陳勝在大澤鄉振臂一唿,天下騷動,舊貴族們揭竿而起,六國故地搖搖欲墜,這是內憂。


    麵對這種情況,扶蘇皇帝著實是頭疼不已。


    原本的他,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圖書管理員,他們上過戰場,了解戰爭的途徑就是各種書籍。


    各種戰術、名將和經典戰役信手拈來,但也僅限於和朋友吹牛打屁侃大山。


    也就是傳說中的紙上談兵還行,扶蘇還厚顏無恥的自封為大秦第一理論軍事家。


    現在戰爭驟起,他果斷選擇了過多的幹預,交給手下的這些名將來處理。


    這些人都是青史留名的名將,扶蘇要做的就是信任支持和不添亂。


    ......


    如今,大秦三麵皆有戰事。


    西麵,匈奴人正在猛攻隴西郡和北地郡。


    這兩郡都是大秦帝都的屏障,一旦被攻破,匈奴人的騎兵便可以長驅直入,直搗鹹陽。


    扶蘇將西線的戰事,全部托付給了王離。


    目前,王離在西線戰場打的有聲有色,捷報頻傳,匈奴人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損失了大量輜重人眾。


    王離已經給扶蘇上書,準備將數萬騎出隴西,滅河西匈奴,封焉支山,為大秦開辟西方的土地了。


    扶蘇隻迴複了一個字:“可!”


    西線的匈奴人竟然如此不堪一擊,這是扶蘇始料未及的。


    畢竟大名鼎鼎的冒頓就在西線,為匈奴右賢王。


    後來,扶蘇才知道,匈奴左線戰場的全麵崩潰,和這位冒頓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是在借用大秦的刀,斬殺自己的敵人,掃清日後的障礙。


    北線戰場,是大秦和匈奴人的主戰場。


    蒙恬和頭曼單於這兩位宿敵再一次的相遇了。


    頭曼單於經曆了幾年的臥薪嚐膽之後,終於下定決心南下攻秦。


    今天的雨水很高,牧草漲勢非常好,草原上牛肥馬壯,正是匈奴人戰鬥力最強的時候。


    匈奴人入侵,多在夏秋季節,且越是豐收,入侵的頻率越高,規模越大。


    傳統觀點認為的,匈奴人是因為草原上冬天沒有吃的東西才入侵的,很值得商榷。


    頭曼單於的這次入侵,全無章法,軍隊在大秦和匈奴幾千裏的國境線上四處出擊。


    長城沿線的邊郡全線告急,誰也不知道他的主攻方向是哪裏?


    秦軍的統帥蒙恬,好像被頭曼單於的亂拳打蒙了一下。


    軍隊調度緩慢,救援非常的不及時,致使匈奴人在多個地點穿塞而去。


    匈奴人在邊郡為亂,到處燒殺搶掠,蒙恬竟不能製。


    已經有零星的匈奴人的騎兵,進入了內史地區,距離鹹陽不過一二百了的距離了。


    此消息一出,朝中震動,彈劾蒙恬的奏章像雪花一樣飛來。


    有的說蒙恬無能,不能保境安民,致使匈奴人在大秦的國土上為非作歹,生靈塗炭,蒙恬就該以死謝罪。


    有的說蒙恬暗藏鬼胎,可能私下和匈奴人達成了什麽協議,不然他為何領軍在外,四處遊蕩,對於匈奴人遊而不擊。


    有的說強烈要求換掉蒙恬,讓老將王賁提領大軍,出擊匈奴。


    有的說必須讓蒙恬盡快和匈奴人決戰,關中附近的糧食已經全部運到前線了,關中乏食,支撐不了多久了。


    ......


    他們說的都有道理,相對於西部戰場,蒙恬的表現真的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了。


    兩軍狹路相逢,秦軍處處被匈奴人壓製,這種情況已經好多年沒有出現過了。


    蒙恬肯定不是無能的將領,他這麽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之前李信迴報蒙恬這個瘋狂的計劃的時候,扶蘇也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他想用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勝,徹底解決大秦北部的禍患——匈奴人。


    用他的原話就是,“此戰若勝,可保北方五十年的安安穩穩。”


    扶蘇始終認為,在打匈奴這件事情上,永遠可以相信蒙恬。


    他令人把這些彈劾蒙恬的奏章全部送去了蒙恬的軍營,當著蒙恬的麵付之一炬。


    他對於蒙恬的指示隻有一句話:“北方之事,悉決於君。”


    短短八個字,搞得這位戎馬半生的常勝將軍眼淚縱橫。


    ......


    剩下的就是東線戰場了,這是扶蘇已經布局了許久的戰場,他親自負責。


    扶蘇帶著中央軍和禁衛軍離開了關中,前往了他不久之前立為東都的洛陽。


    關中地方狹窄糧食太少了,不足以供養眾多的人口。


    曆史上,哪怕是和平年代,皇帝帶著百官離開長安,“就食洛陽”的場景也沒少發生過。


    更何況如今處於戰爭時期,糧食更不夠吃了。


    西北缺糧,扶蘇把僅剩的糧食都給了王離和蒙恬,期盼他們的攘外戰爭早獲勝利。


    之後,他將坐鎮洛陽,指揮東部戰線的安內平亂戰爭。


    攘外安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扶蘇的作風。


    不久之後,扶蘇抵達了洛陽,無數的命令從這裏發出。


    洛陽,自此和鹹陽平起平坐,迎來了城市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


    至今,這裏仍流傳著許多扶蘇皇帝的奇聞異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