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人的中央軍,作為扶蘇給蒙恬的第一批支援部隊,即將到達蒙恬在上郡的大本營。


    在他們身後幾百裏,直道之上,車如流水,馬如遊龍。


    這是來自鹹陽的運糧隊伍。


    秦軍行軍打仗,糧草一般都是在軍隊之後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些車輛上裝的,是扶蘇給蒙恬的第一批物資,之後的還會有源源不斷地物資被運送到上郡的軍營之中。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大秦的將士們,一定要吃飽穿暖。


    為了給蒙恬籌集糧草,扶蘇幾乎已經掏空了太倉了。


    太倉,是鹹陽儲存糧食的大倉,由六百石的太倉令直接管理。


    太倉令直屬直屬內史李信,如今李信就跟在運糧大隊之中。


    不知道是處於什麽原因,這位本來應該高高在上,在大秦朝廷上忙碌的官員,此刻出現在了直道之上,跟隨著士卒們一同押送糧草前往了戰爭的前線。


    李信這個人,“年少壯勇”,少年得誌,作戰勇猛,號為飛將。


    他在大秦對六國的戰爭中展露了頭角,是深受始皇帝喜愛的少壯派軍官,更是曾經一度統帥二十萬秦軍南下滅楚,可惜铩羽而歸。


    即便如此,李信之後還能領軍參與平滅燕齊的戰爭,足見始皇帝當初對他的青睞。


    大秦並天下之後,李信受封隴西侯。


    扶蘇繼位之後,李信被任命為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掌管著大秦的經濟命脈。


    此刻,民部主事蕭何也在運糧隊伍之中,他緊緊跟隨在李信左右。


    李信名望重於天下,但待人接物十分和氣。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也是一位實在人。


    對於身邊隨行的這個蕭何,李信是十分滿意的。


    自從戰事爆發之後,蕭何就被扶蘇派來輔助李信籌備後勤糧草了。


    蕭何其人,能幹又勤勉,是天生的刀筆之吏,以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


    李信看著正在直道上奔馳的這些扶蘇皇帝新造的運糧車,不禁嘖嘖稱奇。


    車速和載重是判斷車輛性能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


    之前,大秦的糧車裝載量一般為二十五石左右。


    二十五石是大秦車輛的標椎裝載量,既能夠保障車輛的使用壽命,又能夠保障行進的速度。


    部分車輛能夠將裝載量提升到三十四十石,但這樣對於車輛的速度就會產生影響。


    大秦戰事緊急、繼續糧草的時候,一車最多可以裝載五十石,但是一趟跑下來,車輛就要報廢了。


    不久前,扶蘇皇帝百忙之中抽空搞了個小發明,對大秦運糧車的車型進行了改進和創新。


    他將原來的單轅車改進成了雙轅車,雙轅車可以僅僅使用一頭牛或者一匹馬來牽引,極大的節省了運輸動力,提高了運輸效率。


    扶蘇發明的雙轅車,在秦匈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後逐漸在民間普及,影響了以後幾千年大秦車輛的規製,是大秦交通運輸史上的一件大事。


    扶蘇還對車輛的車輪進行了改造,他改進了傳統的四輪車,使其更加具有實用價值。


    四輪車是大秦曆史上出現較晚的一個車種,曾長期作為喪葬車使用。


    經過扶蘇的改造,四輪車車輛行駛更加平穩,承載的重量更大,成為了以後車輛的主流車型。


    這種雙轅四輪新式運糧車,常規裝載量達到了驚人的八十石,在不計較車輛損耗的情況下,能夠達到一百多石。


    之前大秦運梁車,空載日行七十裏是極限速度,滿載日行不過五十裏左右。


    而扶蘇改造的運糧車,滿載的情況下,輕輕鬆鬆日行百裏。空車狂奔的話,一日可行三百餘裏。


    這是快時代的進步!


    當初,扶蘇第一次和李信介紹這種運糧車的時候,李信是打死也不敢相信的。


    後來經過親自實驗之後,他才確信扶蘇說的是真的。


    這種車輛真的能夠量產嗎?對此,李信是一直將信將疑的。


    現在,扶蘇一口氣發出了一千餘輛新型車輛,裝載著將近十萬石糧餉沿著直道運往上郡。


    車隊中還有幾百輛被扶蘇稱為“木牛流馬”的獨輪車,這種車輛不需要牲畜牽引,不像四輪車對道路的要求很高,非常適合在山間小路使用。


    李信一路觀察著這些車輛,如今已經行進了一千餘裏了,車輛仍然能夠正常運營。


    他伸手撫摸著這些寶貴的車輛,讚歎道:“陛下真乃神人也。有了這些,我大秦的士卒們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蕭何在其身後,連連稱是。


    李信忽然迴頭,問出了一個一直困擾著他的問題:“蕭何,你久在陛下身邊,可知道陛下給這些寶車起的名字是寓意?”


    蕭何不解:“這些車還有名字?”


    他順著李信手指的方向,看到車轅上果真刻著字,而且每輛車上的名字都各不相同。


    賓利、蘭博基尼、法拉利、勞斯萊斯、邁巴赫、帕加尼、布加迪......


    有些字後麵還有很多奇奇怪、怪波譎雲詭的符號,看的蕭何一陣頭疼。


    李信和蕭何兩個頭大,他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這些奇怪名字的寓意。


    於是,兩個人隻能相對讚歎:“陛下行事,果真不是我們這些凡人能夠理解的。這怕其中別有深意,隻是我們現在還理解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奪舍扶蘇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仙人並收藏從奪舍扶蘇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