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不久前吩咐少府下屬的尚方令製造了一批農具。
大秦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
吃飽肚子是天大的事情,不飽暖怎麽思開疆?
在這個時代沒有比農業更重要的事兒了。
扶蘇,他不是一個人,他是大秦三千萬子民的皇帝。
他將繼承大秦光榮的傳統,他能感覺到,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大秦的曆代先王正看著他呢。
眾所周知,糧食增產,第一靠化肥,第二靠種子。
但這兩件事都很難辦。
任何人,隻要能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就足以流傳百世,名標青史,沒人反對吧?
在這兩件事情沒有解決之前,糧食產量在幾千年的時間裏,一直都處於一種比較低級的平衡狀態,並沒有什麽大的躍進。
扶蘇不覺的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搞定化肥和種子的問題。
要知道在科學比較發達的時代,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況現在的莽荒大秦。
有困難,就放棄,這是扶蘇一貫的風格。
既然化肥和種子的問題解決不了,就在別的方麵進行一些革新。
扶蘇又不打算讓大秦畝產千斤、萬斤。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北方的旱田一般一畝產量也就一二石,南方的水田產量能力高一些,也不過二三石。
扶蘇的打算是,糧食增產主要靠提升農田麵積。
順便進行一下提升耕作方法,改善農具,興建水利設施,提升農業勞動效率。
多管齊下,他覺得提升糧食產量並不是什麽太過困難的事。
農業增產不是目的。還要把人從耕地上解放出來。
畢竟大秦接下來需要的軍隊數量是驚人的。
扶蘇想,這時候要是有個係統就好了。哢哢哢,化肥、高產種子、農藥、播種機、收割機、插秧機一頓送,問題不就全都解決了嗎,何必像現在這樣辛苦!
扶蘇歎息,同樣都是穿越者,憑什麽我就沒係統,氣抖冷!
奈何扶蘇真沒係統,隻好一口一口吃飯,一步一步走路,步子沒法邁太大。
於是乎,他先搞了幾種比較實用的,適合目前大秦生產力的農具,並謊稱是神農托夢傳授。
眾所周知,扶蘇是個喜歡做夢的人。
上一次他宣稱自己在夢中接受了始皇帝的遺詔,這次他又宣稱自己在夢中領悟了神農的農耕術。
問題來了,下一個給扶蘇托夢的,會是誰呢?
......
秦代,少府之下,設有尚方、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等官。
其中尚方是專門給皇帝生產各種禦用器物,比如寶劍啊,盔甲啊,盾牌啊。
如今尚方被扶蘇用來製造農具了。
尚方令名叫楊過,沒錯,同名同姓,隻是少了隻雕。
扶蘇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震驚了。
這會不會是一位穿越者同仁呢?
於是,在召見楊過的時候,扶蘇瘋狂試探。
扶蘇:“飛雪連天射白鹿——”
楊過:“?”
扶蘇:“床前明月光——”
楊過:“?”
扶蘇:“奇變偶不變——”
楊過:“?”
扶蘇:“夏商與西周——”
楊過:“?”
扶蘇:“像近像遠大——”
楊過:“?”
扶蘇:“兩湖兩廣兩河山——”
楊過:“?”
扶蘇:“淡黃的長裙——”
楊過:“?”
扶蘇:“天青色等煙雨——”
楊過:“?”
確認過眼神,不是對的人,扶蘇略感失望。
在楊過統領的尚方內,幾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農具被打造了出來,其中一件便是耬車。
據《秦史·食貨誌》記載:“二世初年,力在興農。做耬車,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日種一頃。”
扶蘇帶著李信來到了尚方,指著眼前的農具,得意道:
“此物名喚耬車,一日可耕田一頃。”
李信聞言大驚:“納尼(劃掉)什麽,此物一日可耕種一頃地?”
他仔仔細細地觀察著麵前的器物,楊過在旁邊給他講解。
樓車這個東西,下麵有三隻腳,每一隻都可以破土開溝播種覆土,也就是一次可以種三行。
上麵是一隻耬箱,裏麵可以儲存種子。在播種的時候,耬箱裏的種子會沿著耬車的三隻腳均勻的落在溝裏。
樓車的使用也十分方便,隻需要一牛一人就可以操作。
耕種時,一頭牛在前麵牽引著耬車前行,一個人在側麵牽著牛並且扶著耬車,種子會順著樓車落在溝裏,隨後被覆蓋上土。
楊過說自從耬車造成之後,他們已經實驗過很多次了。
利用這種農具進行耕種,一天可以耕種一頃地,播種效率大大提高,耕種麵積比原來提升了好幾倍。
聽著楊過的講述,李信震驚了。
大秦現在的播種是這樣的。
最貧賤的家庭,是沒有耕牛的,全靠人力。
一人拉犁破土,一人扶鐵犁,一人提著籃子播種並且覆土,三個人一天可以播種的土地不過兩三畝。這樣耕種是極其勞累的。
中等之家,擁有了耕牛。秦代是二牛抬杠,即兩頭牛拉著一支鐵犁。
這種耕作需要兩個人拉牛,一個人扶鐵犁,一個人提著籃子播種並且覆土,總計四個人。
不過效率大大提升,二牛四人一天可以耕種二十畝。
而現在,扶蘇發明的耬車。一頭牛可以拉耬,一次可以播種三排,破土、播種、覆土一氣嗬成。
怎麽會有如此神奇的發明?
盡管楊過說他們已經試驗過了,一天確實可以輕輕鬆鬆耕種一頃地。
但李信做事情,事必躬親,一定要親自試驗一下。
實驗的地點選在了上林苑。
扶蘇想派身邊的小黃門幫他耕種,被他拒絕了。他的衛兵們想幫助他來實驗,被他嗬斥了。
李信表示,如果不親自嚐試一下,怎麽能夠真實的了解這種農具呢?
於是,堂堂的二千石官員,親自下場。
他左手牽著牛,右手挽著鐵犁,在上林苑中進行耕種。
原本以為李信不過是嚐試一下就算了,沒想到他一連耕種了十幾畝才停下。
天色漸漸暗了。
當李信興衝衝的衝到扶蘇麵前的時候。
扶蘇正在上林苑中百無聊賴的打著哈欠,吸著貓。
不是狸貓,是熊貓幼崽,皇帝就該吸熊貓。
李信激動地說道:“陛下,臣已經試驗過了,耬車耕種效率確實很高,且省時省力省耕牛。臣建議陛下多多製造,春種之時,在全國大力推廣。”
扶蘇抱著懷裏的“貓”,乜著眼:“搞了這麽久,李信,想蹭朕的飯就直說,朕賜宴還不行嗎?走,一起吃點?”
他轉身對身邊的小黃門說道:“吩咐尚食上晚膳,朕要餓死了。”
李信摸了摸頭,訕訕笑到:“謝陛下賜宴。”
大秦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
吃飽肚子是天大的事情,不飽暖怎麽思開疆?
在這個時代沒有比農業更重要的事兒了。
扶蘇,他不是一個人,他是大秦三千萬子民的皇帝。
他將繼承大秦光榮的傳統,他能感覺到,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大秦的曆代先王正看著他呢。
眾所周知,糧食增產,第一靠化肥,第二靠種子。
但這兩件事都很難辦。
任何人,隻要能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就足以流傳百世,名標青史,沒人反對吧?
在這兩件事情沒有解決之前,糧食產量在幾千年的時間裏,一直都處於一種比較低級的平衡狀態,並沒有什麽大的躍進。
扶蘇不覺的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搞定化肥和種子的問題。
要知道在科學比較發達的時代,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況現在的莽荒大秦。
有困難,就放棄,這是扶蘇一貫的風格。
既然化肥和種子的問題解決不了,就在別的方麵進行一些革新。
扶蘇又不打算讓大秦畝產千斤、萬斤。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北方的旱田一般一畝產量也就一二石,南方的水田產量能力高一些,也不過二三石。
扶蘇的打算是,糧食增產主要靠提升農田麵積。
順便進行一下提升耕作方法,改善農具,興建水利設施,提升農業勞動效率。
多管齊下,他覺得提升糧食產量並不是什麽太過困難的事。
農業增產不是目的。還要把人從耕地上解放出來。
畢竟大秦接下來需要的軍隊數量是驚人的。
扶蘇想,這時候要是有個係統就好了。哢哢哢,化肥、高產種子、農藥、播種機、收割機、插秧機一頓送,問題不就全都解決了嗎,何必像現在這樣辛苦!
扶蘇歎息,同樣都是穿越者,憑什麽我就沒係統,氣抖冷!
奈何扶蘇真沒係統,隻好一口一口吃飯,一步一步走路,步子沒法邁太大。
於是乎,他先搞了幾種比較實用的,適合目前大秦生產力的農具,並謊稱是神農托夢傳授。
眾所周知,扶蘇是個喜歡做夢的人。
上一次他宣稱自己在夢中接受了始皇帝的遺詔,這次他又宣稱自己在夢中領悟了神農的農耕術。
問題來了,下一個給扶蘇托夢的,會是誰呢?
......
秦代,少府之下,設有尚方、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等官。
其中尚方是專門給皇帝生產各種禦用器物,比如寶劍啊,盔甲啊,盾牌啊。
如今尚方被扶蘇用來製造農具了。
尚方令名叫楊過,沒錯,同名同姓,隻是少了隻雕。
扶蘇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震驚了。
這會不會是一位穿越者同仁呢?
於是,在召見楊過的時候,扶蘇瘋狂試探。
扶蘇:“飛雪連天射白鹿——”
楊過:“?”
扶蘇:“床前明月光——”
楊過:“?”
扶蘇:“奇變偶不變——”
楊過:“?”
扶蘇:“夏商與西周——”
楊過:“?”
扶蘇:“像近像遠大——”
楊過:“?”
扶蘇:“兩湖兩廣兩河山——”
楊過:“?”
扶蘇:“淡黃的長裙——”
楊過:“?”
扶蘇:“天青色等煙雨——”
楊過:“?”
確認過眼神,不是對的人,扶蘇略感失望。
在楊過統領的尚方內,幾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農具被打造了出來,其中一件便是耬車。
據《秦史·食貨誌》記載:“二世初年,力在興農。做耬車,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日種一頃。”
扶蘇帶著李信來到了尚方,指著眼前的農具,得意道:
“此物名喚耬車,一日可耕田一頃。”
李信聞言大驚:“納尼(劃掉)什麽,此物一日可耕種一頃地?”
他仔仔細細地觀察著麵前的器物,楊過在旁邊給他講解。
樓車這個東西,下麵有三隻腳,每一隻都可以破土開溝播種覆土,也就是一次可以種三行。
上麵是一隻耬箱,裏麵可以儲存種子。在播種的時候,耬箱裏的種子會沿著耬車的三隻腳均勻的落在溝裏。
樓車的使用也十分方便,隻需要一牛一人就可以操作。
耕種時,一頭牛在前麵牽引著耬車前行,一個人在側麵牽著牛並且扶著耬車,種子會順著樓車落在溝裏,隨後被覆蓋上土。
楊過說自從耬車造成之後,他們已經實驗過很多次了。
利用這種農具進行耕種,一天可以耕種一頃地,播種效率大大提高,耕種麵積比原來提升了好幾倍。
聽著楊過的講述,李信震驚了。
大秦現在的播種是這樣的。
最貧賤的家庭,是沒有耕牛的,全靠人力。
一人拉犁破土,一人扶鐵犁,一人提著籃子播種並且覆土,三個人一天可以播種的土地不過兩三畝。這樣耕種是極其勞累的。
中等之家,擁有了耕牛。秦代是二牛抬杠,即兩頭牛拉著一支鐵犁。
這種耕作需要兩個人拉牛,一個人扶鐵犁,一個人提著籃子播種並且覆土,總計四個人。
不過效率大大提升,二牛四人一天可以耕種二十畝。
而現在,扶蘇發明的耬車。一頭牛可以拉耬,一次可以播種三排,破土、播種、覆土一氣嗬成。
怎麽會有如此神奇的發明?
盡管楊過說他們已經試驗過了,一天確實可以輕輕鬆鬆耕種一頃地。
但李信做事情,事必躬親,一定要親自試驗一下。
實驗的地點選在了上林苑。
扶蘇想派身邊的小黃門幫他耕種,被他拒絕了。他的衛兵們想幫助他來實驗,被他嗬斥了。
李信表示,如果不親自嚐試一下,怎麽能夠真實的了解這種農具呢?
於是,堂堂的二千石官員,親自下場。
他左手牽著牛,右手挽著鐵犁,在上林苑中進行耕種。
原本以為李信不過是嚐試一下就算了,沒想到他一連耕種了十幾畝才停下。
天色漸漸暗了。
當李信興衝衝的衝到扶蘇麵前的時候。
扶蘇正在上林苑中百無聊賴的打著哈欠,吸著貓。
不是狸貓,是熊貓幼崽,皇帝就該吸熊貓。
李信激動地說道:“陛下,臣已經試驗過了,耬車耕種效率確實很高,且省時省力省耕牛。臣建議陛下多多製造,春種之時,在全國大力推廣。”
扶蘇抱著懷裏的“貓”,乜著眼:“搞了這麽久,李信,想蹭朕的飯就直說,朕賜宴還不行嗎?走,一起吃點?”
他轉身對身邊的小黃門說道:“吩咐尚食上晚膳,朕要餓死了。”
李信摸了摸頭,訕訕笑到:“謝陛下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