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岫頷首,朝慈寧宮的宮女吩咐道:“太醫院的太醫可在,讓他過來本宮問上幾句。”
宮女看向寧馨琦,寧馨琦心想讓樂岫曉得太後如今病多重嚇嚇她也好,便點頭應允。
候在慈寧宮的太醫不止一個,沒一會就來了個留著短須的中年太醫,穿著靛青色的太醫官服。
“微臣參見瑤公主,公主殿下萬福金安。”
“李太醫請起,本宮憂心太後娘娘的病情所以叫太醫過來,李太醫你照實迴答本宮。”
“微臣一定不敢有絲毫的隱瞞。”
“李太醫可查出太後娘娘病因是從何而起?”
“太後娘娘受了風,加之鬱結在心,昨日未曾好好歇息,本是小病也成了大病。”
聽太醫那麽說,樂岫微微蹙眉,卻看向了一旁置身事外的寧馨琦:“本宮聽言,太後娘娘留寧六姑娘在慈寧宮小陪,昨夜寧六姑娘與太後娘娘是否聊得稍晚?”
寧馨琦沒想到這火竟然燒到了自己身上:“公主殿下放心,昨日姑母疲憊,並未跟馨琦說幾句便迴了寢臥。”
寧馨琦說完,就見樂岫用若有所思地目光看著她,明白過來樂岫眼神的意思,寧馨琦不由覺得樂岫難纏。
東太後留她,說的是投緣,在宮裏沒小輩陪伴,所以想留她在慈寧宮住一段時日。
而她卻說東太後沒跟她說幾句話。
寧馨琦麵上微紅:“殿下還有話問李太醫嗎?”
“自然。”
樂岫針對東太後的病情,太醫院的診斷都問了一遍。
李太醫得了吩咐,要把病情說嚴重了,但樂岫盯著他,問:“太醫院匯集了天下最傑出的醫者,本宮相信再嚴重的風寒,太醫院的太醫也不可能束手無策,李太醫你說,太醫院有十足的把握治好太後娘娘嗎?”
這種情況下,他總不能說沒有吧,李太醫額頭頂汗,隻能含糊地說盡力而為。
一聽這話,樂岫就拍了桌子:“什麽叫盡力而為,你們是醫者,醫者對待病患還有不盡力而為的,本宮問你把握,你迴本宮你的本分,牛頭不對馬嘴,若是太醫院一群庸醫,連傷風這等小病都沒本事治,留在皇宮還有何用。”
“公主殿下息怒!”
李太醫跪下認錯,“太後娘娘的病主要是鬱結在心,傷風倒是隻是病重誘因,好好調理修養時日一定無事。”
樂岫又問了幾句病情,得到李太醫說得肯定能治好的話,給了太醫賞錢。
太醫一走,樂岫也起了身。
“太後娘娘既然還在休歇,本宮就不耽擱時辰了,過幾個時辰在來探望太後娘娘,寧六姑娘既然也在宮中,千萬要伺候好太後娘娘,讓娘娘病情早愈。”
說完,樂岫瀟灑走了,寧馨琦怔了怔:“她本性竟是這樣?”
樂岫剛被找迴來的時候,寧馨琦關注過,得到的消息是她膽小怕事,沒有公主風姿。這些日子傳言樂岫變了,她之前不知道樂岫變成何樣,現在算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樂岫現在的性子,若是不知道的還真覺得她是從小宮中長大,千嬌百寵無人敢惹的公主。
“你怎麽來了?不是讓你陪那個鄉下公主?”
嫻妃正跟東太後低聲說著話,其樂融融,瞧見寧馨琦迴轉,嫻妃微微皺眉發問。
“瑤公主已經迴去了,說是等過幾個時辰再來探望姑母。”
東太後雖然麵帶病容,但精神看起來不錯,聽到樂岫走了,臉色倏然一變:“這丫頭好大的膽子!”
“可不是,竟然就那麽走了。”
嫻妃也覺得不可思議,這事放在她身上,她絕對都會在外麵等著,直到太後傳喚。
樂岫怎麽就那麽大的膽子。
“一不是讓她跪著等,二不是讓她在院裏站著候,有茶水有人伺候,就沒見過那麽不知好歹的人。”
嫻妃說著覺得自己也損了麵子,看向容姿出眾的寧馨琦,越看越不順眼:“你就那麽讓她走了?!”
“馨琦雖然覺得瑤公主失禮,但馨琦也無理由攔住她。”
“這事與馨琦有什麽關係。”
東太後靠在青色百葉荷花大引枕上,“她來慈寧宮後叫了太醫過去?”
寧馨琦點頭把樂岫的問話重複了一遍。
“一肚子小聰明,真當哀家罰不了她。”
“鄉下丫頭這般是不是陛下承諾她什麽了?”嫻妃不免多想,“她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又日日去禦書房,昨日陛下還見了她,姑母,她不會打陛下主意吧。”
嫻妃一說,寧馨琦不免迴想樂岫的模樣。
今日樂岫穿的是淺色妝花十六幅湘裙,頭戴金鑲玉挑心,膚白如雪,眼若秋波,不止美的讓人想多看幾眼,加之樂岫以前的懦弱的表現。
一個人性情大變,本就讓人有探究的想法,再加上她容貌比之前更盛……這屋裏的人都不免猜測樂岫的先抑後揚,是不是就是為了引起戚淵的好奇。
“好重的心機。”
聽到東太後都那麽說,嫻妃心頭一緊:“我就知道她沒安好心,還叫陛下什麽父皇,就是為了別出心裁讓陛下覺得有趣。”
“老老實實還有她一條活路,作妖做多了她就該去陪她的幹祖母。”
東太後是動了真氣,話語間也不再隱藏對樂岫的惡意。
“就怕陛下對她有情,把她護的密不透風。那丫頭哪裏好了,陛下就是想惡心我。”嫻妃氣唿唿,餘光掃到一旁的寧馨琦,更是窩火,她都沒睡到,就有不少女人已經等著撲上去。
*
從慈寧宮出來,樂岫迴了瑤華宮,該寫字寫字,該看書看書。
“陛下也去了慈寧宮,就在咱們去了之後的半個時辰,陛下一去就見著了太後娘娘,殿下要不要趁著這時候再去一次?”
陛下前腳剛走,不可能東太後又躺下不能見人了。
“不必了,把人得罪狠了可不好。”狗急了還咬人,她可沒跟東太後正麵叫板的意思,希望東太後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彼此都客氣點。
比往常提早了些時間禦膳房,剛到地,樂岫就碰見了吳高。
“參見公主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吳高笑眯眯地請了安,上下打量了樂岫一遍:“殿下可還好?”
宮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傳起風言風語的時候,倒是什麽風聲都能傳出來,什麽樂岫惹惱了東太後,不敬東太後已經傳出了幾個版本。
“謝吳總管關心,本宮還成。”
“殿下好就成,莫在意別人說什麽,有些當奴才的,什麽都沒長就隻長了一張嘴巴,奴才逮到一個打一個。”
樂岫捂嘴輕笑:“有吳總管的話,就是本宮有點不高興此時也煙消雲散。”
“殿下到禦膳房可是為太後準備藥膳?”
樂岫提前時間過來,吳高有所猜測,見樂岫身邊隻有靜秋,吳高不掩飾自己的好意,“奴才多嘴一句,這時候還是別送什麽東西到慈寧宮了,殿下是好心,但就怕有心人看著不然。”
“奴婢也是這個意思。”靜秋在旁跟著道。
他們顯然都覺得樂岫是為了給太後熬藥膳所以早早來了禦膳房,實際上他們那麽一說,樂岫才想起了這事。
因為她需要抱大腿的名單隻有戚淵一個人的名字,所以她根本沒想過除了討好戚淵之外的其他人。
“本宮提早過來是因為知道了太後傷風,覺得這幾日氣候變化厲害,父皇日理萬機不小心染上風寒怎麽辦,打算給父皇熬一盅防治的藥湯。”
除此之外,為了顯得她對戚淵讓她送湯的欣喜,她打算今天親自為戚淵切菜,怕出什麽意外事件才提早來了。
聽到樂岫的話,吳高跟靜秋一愣。
吳高本來是怕樂岫送藥膳,東太後借機生事,此時見樂岫那麽不把東太後放在心上,又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尚且這樣,東太後知道了恐怕要憋得一肚子悶氣。
“殿下心中有數即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若是殿下有用得到奴才的地方,奴才定赴湯蹈火。”
“吳總管的心本宮明白,祖母不怕的,本宮自然也不會怕。”
樂岫笑了笑,問題是怕也沒用,隻用記得一句話,抱好金大腿,吃香喝辣躺贏不是夢。
作者有話要說: 俗話說愛恨生死兩茫茫,一生征戰為眠狂。
老鐵們花撒起來~
第14章
在禦膳房忙碌了小半天,樂岫提著漆紅鏤空海棠食盒,雀躍地去了禦書房。
今個沒見到人,樂岫有些可惜,瞧著嚴忠道:“父皇忙於國事,嚴公公是父皇身邊的親近人,一定要讓父皇勞逸結合,預防的湯藥也要用些……”
樂岫越說表情越憂心,看著樂岫神情,嚴忠覺得自己腦海裏都浮現戚淵重病的模樣。
“陛下身體康健……”
“病來如山倒,父皇又不是鐵打的,該防的要防,越是平日裏不易生病的,生起病來越是難受。”
樂岫那麽說,嚴忠想起慈寧宮的事,試探地道:“若是陛下風寒,公主殿下可要是侍疾。”
“當然!”
見過樂岫,嚴忠迴殿內見陛下在喝茶,不由道:“瑤公主越來越妙了。
“怎麽?”
“公主殿下一心放在陛下的身上。太後娘娘病重,公主並未提及,在奴才麵前連個樣子都不裝,但卻憂心陛下你不留意染上了,問奴才,陛下去慈寧宮探病離太後娘娘遠不遠,還拐彎抹角道這湯水是昨日陛下許她送的,讓奴才看著陛下喝完。”
宮裏人本想著樂岫會因為太後病重誠惶誠恐,沒想到樂岫完全沒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地討好陛下。
戚淵大概想象得到樂岫說話的神情。
“擺上吧。”
嚴忠依言把湯盅擺到了桌上:“聽禦膳房的說,這次這湯盅隻有湯底是禦廚調製的,其他配料都是公主洗淨切絲,陛下要不然還是不用了吧。”
因為清楚樂岫的一舉一動,嚴忠對於這兩盅,一盅湯水,一盅湯藥都不看好。
親手做不一定是心意,是麻煩也說不定。
“朕既然應了。”
在軍營的時候再難吃的東西也不是沒下過腹,湯汁入口,倒沒戚淵想的那麽難以下咽,鹽味不重,滿嘴的鮮。
用了小半碗,剩下的苦藥自然被戚淵忽略了。
“你說她這是聖慈太後教的嗎?”
宮女看向寧馨琦,寧馨琦心想讓樂岫曉得太後如今病多重嚇嚇她也好,便點頭應允。
候在慈寧宮的太醫不止一個,沒一會就來了個留著短須的中年太醫,穿著靛青色的太醫官服。
“微臣參見瑤公主,公主殿下萬福金安。”
“李太醫請起,本宮憂心太後娘娘的病情所以叫太醫過來,李太醫你照實迴答本宮。”
“微臣一定不敢有絲毫的隱瞞。”
“李太醫可查出太後娘娘病因是從何而起?”
“太後娘娘受了風,加之鬱結在心,昨日未曾好好歇息,本是小病也成了大病。”
聽太醫那麽說,樂岫微微蹙眉,卻看向了一旁置身事外的寧馨琦:“本宮聽言,太後娘娘留寧六姑娘在慈寧宮小陪,昨夜寧六姑娘與太後娘娘是否聊得稍晚?”
寧馨琦沒想到這火竟然燒到了自己身上:“公主殿下放心,昨日姑母疲憊,並未跟馨琦說幾句便迴了寢臥。”
寧馨琦說完,就見樂岫用若有所思地目光看著她,明白過來樂岫眼神的意思,寧馨琦不由覺得樂岫難纏。
東太後留她,說的是投緣,在宮裏沒小輩陪伴,所以想留她在慈寧宮住一段時日。
而她卻說東太後沒跟她說幾句話。
寧馨琦麵上微紅:“殿下還有話問李太醫嗎?”
“自然。”
樂岫針對東太後的病情,太醫院的診斷都問了一遍。
李太醫得了吩咐,要把病情說嚴重了,但樂岫盯著他,問:“太醫院匯集了天下最傑出的醫者,本宮相信再嚴重的風寒,太醫院的太醫也不可能束手無策,李太醫你說,太醫院有十足的把握治好太後娘娘嗎?”
這種情況下,他總不能說沒有吧,李太醫額頭頂汗,隻能含糊地說盡力而為。
一聽這話,樂岫就拍了桌子:“什麽叫盡力而為,你們是醫者,醫者對待病患還有不盡力而為的,本宮問你把握,你迴本宮你的本分,牛頭不對馬嘴,若是太醫院一群庸醫,連傷風這等小病都沒本事治,留在皇宮還有何用。”
“公主殿下息怒!”
李太醫跪下認錯,“太後娘娘的病主要是鬱結在心,傷風倒是隻是病重誘因,好好調理修養時日一定無事。”
樂岫又問了幾句病情,得到李太醫說得肯定能治好的話,給了太醫賞錢。
太醫一走,樂岫也起了身。
“太後娘娘既然還在休歇,本宮就不耽擱時辰了,過幾個時辰在來探望太後娘娘,寧六姑娘既然也在宮中,千萬要伺候好太後娘娘,讓娘娘病情早愈。”
說完,樂岫瀟灑走了,寧馨琦怔了怔:“她本性竟是這樣?”
樂岫剛被找迴來的時候,寧馨琦關注過,得到的消息是她膽小怕事,沒有公主風姿。這些日子傳言樂岫變了,她之前不知道樂岫變成何樣,現在算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樂岫現在的性子,若是不知道的還真覺得她是從小宮中長大,千嬌百寵無人敢惹的公主。
“你怎麽來了?不是讓你陪那個鄉下公主?”
嫻妃正跟東太後低聲說著話,其樂融融,瞧見寧馨琦迴轉,嫻妃微微皺眉發問。
“瑤公主已經迴去了,說是等過幾個時辰再來探望姑母。”
東太後雖然麵帶病容,但精神看起來不錯,聽到樂岫走了,臉色倏然一變:“這丫頭好大的膽子!”
“可不是,竟然就那麽走了。”
嫻妃也覺得不可思議,這事放在她身上,她絕對都會在外麵等著,直到太後傳喚。
樂岫怎麽就那麽大的膽子。
“一不是讓她跪著等,二不是讓她在院裏站著候,有茶水有人伺候,就沒見過那麽不知好歹的人。”
嫻妃說著覺得自己也損了麵子,看向容姿出眾的寧馨琦,越看越不順眼:“你就那麽讓她走了?!”
“馨琦雖然覺得瑤公主失禮,但馨琦也無理由攔住她。”
“這事與馨琦有什麽關係。”
東太後靠在青色百葉荷花大引枕上,“她來慈寧宮後叫了太醫過去?”
寧馨琦點頭把樂岫的問話重複了一遍。
“一肚子小聰明,真當哀家罰不了她。”
“鄉下丫頭這般是不是陛下承諾她什麽了?”嫻妃不免多想,“她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又日日去禦書房,昨日陛下還見了她,姑母,她不會打陛下主意吧。”
嫻妃一說,寧馨琦不免迴想樂岫的模樣。
今日樂岫穿的是淺色妝花十六幅湘裙,頭戴金鑲玉挑心,膚白如雪,眼若秋波,不止美的讓人想多看幾眼,加之樂岫以前的懦弱的表現。
一個人性情大變,本就讓人有探究的想法,再加上她容貌比之前更盛……這屋裏的人都不免猜測樂岫的先抑後揚,是不是就是為了引起戚淵的好奇。
“好重的心機。”
聽到東太後都那麽說,嫻妃心頭一緊:“我就知道她沒安好心,還叫陛下什麽父皇,就是為了別出心裁讓陛下覺得有趣。”
“老老實實還有她一條活路,作妖做多了她就該去陪她的幹祖母。”
東太後是動了真氣,話語間也不再隱藏對樂岫的惡意。
“就怕陛下對她有情,把她護的密不透風。那丫頭哪裏好了,陛下就是想惡心我。”嫻妃氣唿唿,餘光掃到一旁的寧馨琦,更是窩火,她都沒睡到,就有不少女人已經等著撲上去。
*
從慈寧宮出來,樂岫迴了瑤華宮,該寫字寫字,該看書看書。
“陛下也去了慈寧宮,就在咱們去了之後的半個時辰,陛下一去就見著了太後娘娘,殿下要不要趁著這時候再去一次?”
陛下前腳剛走,不可能東太後又躺下不能見人了。
“不必了,把人得罪狠了可不好。”狗急了還咬人,她可沒跟東太後正麵叫板的意思,希望東太後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彼此都客氣點。
比往常提早了些時間禦膳房,剛到地,樂岫就碰見了吳高。
“參見公主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吳高笑眯眯地請了安,上下打量了樂岫一遍:“殿下可還好?”
宮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傳起風言風語的時候,倒是什麽風聲都能傳出來,什麽樂岫惹惱了東太後,不敬東太後已經傳出了幾個版本。
“謝吳總管關心,本宮還成。”
“殿下好就成,莫在意別人說什麽,有些當奴才的,什麽都沒長就隻長了一張嘴巴,奴才逮到一個打一個。”
樂岫捂嘴輕笑:“有吳總管的話,就是本宮有點不高興此時也煙消雲散。”
“殿下到禦膳房可是為太後準備藥膳?”
樂岫提前時間過來,吳高有所猜測,見樂岫身邊隻有靜秋,吳高不掩飾自己的好意,“奴才多嘴一句,這時候還是別送什麽東西到慈寧宮了,殿下是好心,但就怕有心人看著不然。”
“奴婢也是這個意思。”靜秋在旁跟著道。
他們顯然都覺得樂岫是為了給太後熬藥膳所以早早來了禦膳房,實際上他們那麽一說,樂岫才想起了這事。
因為她需要抱大腿的名單隻有戚淵一個人的名字,所以她根本沒想過除了討好戚淵之外的其他人。
“本宮提早過來是因為知道了太後傷風,覺得這幾日氣候變化厲害,父皇日理萬機不小心染上風寒怎麽辦,打算給父皇熬一盅防治的藥湯。”
除此之外,為了顯得她對戚淵讓她送湯的欣喜,她打算今天親自為戚淵切菜,怕出什麽意外事件才提早來了。
聽到樂岫的話,吳高跟靜秋一愣。
吳高本來是怕樂岫送藥膳,東太後借機生事,此時見樂岫那麽不把東太後放在心上,又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他尚且這樣,東太後知道了恐怕要憋得一肚子悶氣。
“殿下心中有數即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若是殿下有用得到奴才的地方,奴才定赴湯蹈火。”
“吳總管的心本宮明白,祖母不怕的,本宮自然也不會怕。”
樂岫笑了笑,問題是怕也沒用,隻用記得一句話,抱好金大腿,吃香喝辣躺贏不是夢。
作者有話要說: 俗話說愛恨生死兩茫茫,一生征戰為眠狂。
老鐵們花撒起來~
第14章
在禦膳房忙碌了小半天,樂岫提著漆紅鏤空海棠食盒,雀躍地去了禦書房。
今個沒見到人,樂岫有些可惜,瞧著嚴忠道:“父皇忙於國事,嚴公公是父皇身邊的親近人,一定要讓父皇勞逸結合,預防的湯藥也要用些……”
樂岫越說表情越憂心,看著樂岫神情,嚴忠覺得自己腦海裏都浮現戚淵重病的模樣。
“陛下身體康健……”
“病來如山倒,父皇又不是鐵打的,該防的要防,越是平日裏不易生病的,生起病來越是難受。”
樂岫那麽說,嚴忠想起慈寧宮的事,試探地道:“若是陛下風寒,公主殿下可要是侍疾。”
“當然!”
見過樂岫,嚴忠迴殿內見陛下在喝茶,不由道:“瑤公主越來越妙了。
“怎麽?”
“公主殿下一心放在陛下的身上。太後娘娘病重,公主並未提及,在奴才麵前連個樣子都不裝,但卻憂心陛下你不留意染上了,問奴才,陛下去慈寧宮探病離太後娘娘遠不遠,還拐彎抹角道這湯水是昨日陛下許她送的,讓奴才看著陛下喝完。”
宮裏人本想著樂岫會因為太後病重誠惶誠恐,沒想到樂岫完全沒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地討好陛下。
戚淵大概想象得到樂岫說話的神情。
“擺上吧。”
嚴忠依言把湯盅擺到了桌上:“聽禦膳房的說,這次這湯盅隻有湯底是禦廚調製的,其他配料都是公主洗淨切絲,陛下要不然還是不用了吧。”
因為清楚樂岫的一舉一動,嚴忠對於這兩盅,一盅湯水,一盅湯藥都不看好。
親手做不一定是心意,是麻煩也說不定。
“朕既然應了。”
在軍營的時候再難吃的東西也不是沒下過腹,湯汁入口,倒沒戚淵想的那麽難以下咽,鹽味不重,滿嘴的鮮。
用了小半碗,剩下的苦藥自然被戚淵忽略了。
“你說她這是聖慈太後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