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的天空陰沉沉的,鉛灰色的雲層沉甸甸壓在城牆上空。


    仿佛一塊巨大的鉛板,隨時都可能傾塌下來。


    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帶來更為沉重的壓抑之感。


    朱棡站在那尚未完全修複的應天府城牆之下,望著眼前這殘垣斷壁,心中滿是憂慮。


    那斷壁上的磚石參差不齊,有的地方還殘留著昔日戰火的熏黑痕跡,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曾經遭受的劫難。


    城牆上原本堅固的垛口,如今也殘缺不全。


    宛如缺了門牙的老者,透著一股破敗與滄桑。


    朱棡深知若不能盡快解決眼下這棘手的問題,這城牆修複工程怕是要難以按時完成嘍。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一道城牆的事情呀,它就如同應天府的守護神,關乎著這一方天地的安危。


    往大了說那更是關乎大明的顏麵呐,可容不得半點馬虎。


    朱棡暗暗咬了咬牙,心中暗自下定決心。


    “哼,不行!


    孤王可不能就這麽幹等著,得主動出擊才行,定要把這城牆修得妥妥當當的!”


    說幹就幹,朱棡當下便決定再次采取措施。


    他大手一揮,帶上幾名親信。


    就此踏上了奔波之路,不辭辛勞地穿梭於各個城鎮之間。


    這一路上,秋風蕭瑟,寒意漸濃。


    那深秋的寒風,就如同鋒利的刀刃唿嘯而過。


    吹得路邊的枯枝發出“嗚嗚”的聲響,仿佛那些枯枝也在哀怨地訴說著世間的苦難。


    田野裏更是一片荒蕪景象,隻有幾株枯黃的野草在風中頑強地搖曳著。


    好似在拚盡全力,展示著那一絲微弱的生機。


    天空中偶爾有幾隻寒鴉飛過,它們發出“呱呱”的叫聲。


    那聲音在這寂靜的曠野裏迴蕩,更添幾分淒涼與孤寂。


    每到一處城鎮,朱棡可沒心思欣賞這沿途的風景。


    他總是先心急火燎地打聽當地工匠行會的所在之處,而後便帶著親信們徑直朝著那裏奔去。


    待找到行會的負責人後,朱棡也顧不得歇息。


    他趕忙上前拱手行禮,言辭懇切的請求其幫忙召集眾多工匠們,說是有要事相商。


    不多時,工匠們便陸陸續續地聚齊了。


    此時行會的屋子內光線有些昏暗,幾盞油燈在角落裏,搖曳著微弱的火苗。


    光影在牆壁上晃蕩不定,仿佛也在為這未知的商議而忐忑不安。


    朱棡站在眾人麵前,目光誠懇而堅定地看著每一位工匠師傅。


    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各位工匠師傅們呐,孤王知曉大家對來應天府參與這城牆修複工程有所顧慮。


    這事兒說起來,也怪不得大家。”


    朱棡微微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當然雖說之前確實發生了,一些個不愉快的事兒,可孤王今兒個在這裏就向大家拍著胸脯保證。


    如今這應天府的治安呐,那可是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咱的士兵們日夜不停在城裏巡邏,就是為了確保大家的安全呀。”


    朱棡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要讓工匠們親眼看到那巡邏的士兵一般。


    “況且這城牆修複工程,那可是關乎咱國計民生的天大事情。


    若能順順利利地完成,那可不單單是為應天府的百姓謀了福祉呀。


    那更是為咱們整個大明增光添彩,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啊!”


    朱棡的聲音越發洪亮起來,眼神中透著一股熱切的期盼。


    就在這時,一位年長的工匠緩緩站了出來。


    他滿臉都是擔憂的神色,皺著眉頭說道:“殿下,我們也曉得這工程的重要性。


    可之前俺都聽說,有工匠的工錢都被搶了呀。


    這事情鬧得人心惶惶的,大家實在是害怕呀。


    就怕去了應天府,又遇上這糟心事。”


    朱棡一聽這話,趕忙快步走上前。


    他一把拉住那老師傅的手,拍著胸脯保證道:“老師傅呀,您就把心放到肚子裏吧!


    之前的那些個事情,絕不會再發生。


    孤王已經安排了,專人負責大家的日常安全事宜。


    若是再有誰敢對你們不利……


    哼,孤王定當嚴懲不貸,絕不輕饒!”


    朱棡頓了頓,又接著說道:“至於工錢方麵,我朱棡以人格擔保,絕不會拖欠大家一分一毫。


    隻會按照之前承諾的給大家發工錢,而且還會根據這工程的進展和大家的表現,給各位額外的獎勵。


    讓大家都能勞有所得,賺得盆滿缽滿!”


    朱棡這一番話,說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在場的工匠們聽了,心中也都不禁微微一動。


    不少人臉上的擔憂之色,都稍稍淡了一些。


    可人群裏還是有少數工匠不太放心,另一位稍顯年輕的工匠站出來問道:“殿下,您說的這些確實好聽。


    可萬一到時候又出啥岔子,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可咋辦呀?”


    朱棡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這位師傅放心,孤王此次前來,就是要把所有問題都解決在前頭。


    除了安排專人護佑你們,工錢按時足額發放。


    孤王還會在應天府給大家安排專門的住所,讓大家住得安穩。


    另外在應天府城牆建造期間,每日都會有專人給大家送水送飯。


    保證大家能專心幹活,不受其他瑣事打擾。”


    工匠們聽了這話,彼此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起來,不少人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朱棡見狀趕緊趁熱打鐵,“各位師傅想想,這城牆修好了,那可是能保應天府一方平安呐。


    你們的家庭、親友,也都能從中受益。


    這是一件大好事,希望大家能和孤王一起,為這應天府、為咱大明出份力呀!”


    此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工匠站了出來,聲音洪亮地說道:“殿下既然這般誠意,咱也不能不識好歹。


    我老頭子在這行當裏,幹了大半輩子了。


    別的不敢說,修城牆的手藝還是有的。


    老朽願意跟殿下走這一遭,為這城牆修複出份力!”


    有了老工匠這一帶頭,不少工匠紛紛響應。


    “對,咱跟著殿下幹!”


    在朱棡的這一番不懈努力之下,終於又有一批工匠被他的誠意所打動。


    其中一部分工匠,當下便願意跟隨朱棡前往應天府,參與這城牆修複工程。


    就這樣隨著工匠人數的逐漸增加,這城牆修複工程,也終於得以重新穩步推進。


    可哪成想這麻煩事情,就跟那甩不掉的尾巴似的。


    工匠的問題剛解決了,那資金短缺的問題再次冒了出來,依舊如影隨形糾纏著朱棡負責的城牆修複工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