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初,上元縣城猶如一幅古老的畫卷,緩緩鋪展在世人眼前。


    街巷之中,行人如織,熙熙攘攘。


    各類店鋪鱗次櫛比,喧鬧之聲此起彼伏,仿佛是一曲充滿煙火氣的塵世交響樂。


    上元縣主要官員的衙署,穩居於縣城中心附近。


    威嚴莊重,宛如一座沉默的曆史豐碑。


    那朱紅色的大門,猶如一道通往神秘權力世界的門戶。


    門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不時有百姓駐足於此,凝望著張貼在門口的告示,眼神中或好奇、或敬畏。


    然而當朱元璋的目光,落在那用木版書寫的藩屬國告示上時,他的臉色瞬間如烏雲密布。


    朱元璋身著樸素的布衣,負手而立。


    他眉頭緊蹙成一座險峻的山峰,眼神中威嚴如電,又透著深深的不滿。


    站在朱元璋身旁的侍衛們,個個噤若寒蟬。


    仿佛連唿吸都不敢大聲,生怕驚擾了這位帝王的怒火。


    朱元璋此人,性格剛毅如鐵。


    對大明的治理,有著近乎偏執的掌控欲和強烈的責任感。


    在他的心中,國家的秩序猶如一座精心搭建的大廈,容不得絲毫的混亂與違規。


    此刻這藩屬國的告示,在朱元璋的眼中便如同一顆意外闖入的石子,攪亂了他心中那片平靜的湖水。


    他的目光緊緊鎖住那告示,告示上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化作了一根根尖銳的刺,刺痛著朱元璋的神經。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角的皺紋如同歲月刻下的溝壑,深邃而凝重。


    隨即朱元璋的嘴唇緊緊抿著,下巴微微揚起。


    這些無不彰顯著,他身為大明最高統治者的威嚴與憤怒。


    “咱早就立下規矩,隻有官府才有權力發布‘告示’。


    其他任何人或組織未經許可,所發布的皆不能稱為‘告示’!


    這是為了確保‘告示’在民眾心中的可信度與強大影響力,讓百姓們認真對待官府發布的每一個字。


    如今這藩屬國的使團,竟敢在衙署門口張貼此物。


    難道說那些官員,又開始玩忽職守了不成?”


    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悶雷在空氣中炸響,充滿了壓迫感。


    每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砸在眾人的心頭,讓周圍的空氣都似乎凝固了起來。


    在大明洪武年間,“玩忽職守”這一罪名中,最為嚴重的當屬“實政不修”。


    若官員未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導致地方治理混亂不堪。


    民生問題堆積如山而得不到妥善解決,便會被視為“實政不修”。


    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官員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這處罰的程度,則會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而定。


    重者或處杖刑,讓那棍棒如雨點般落在身上,皮開肉綻。


    或處徒刑,被囚禁於陰暗的牢房之中,失去自由。


    甚至可能被判處死刑,命喪黃泉。


    此時陽光灑落在衙署的廣場上,卻無法驅散朱元璋心中的陰霾。


    他來迴踱步,腳下的石板路仿佛也感受到了他的煩躁,發出輕微的“咯吱”聲。


    站在一旁的朱棡雙手時而握拳,時而鬆開,顯示出內心的糾結與思考。


    似乎他也在思索著,應該如何處理這件棘手之事。就在這時,太子朱標匆匆趕來。


    朱標身著華麗服飾,氣質高貴不凡,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


    他一眼便看到了朱元璋的臉色,又瞥了一眼不遠處的朱棡,心中便已明了幾分。


    為了避免無辜的官員,受到牽連和處罰,他忙用眼神示意朱棡趕緊解釋。


    “父皇,兒臣覺得此事,您或許有所誤會。


    東南夷六十二國的使團,在衙署門口所張貼的乃是‘廣告’。


    應天府的百姓們初見此形式,所以才引發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聽到朱棡口中又蹦出,一個從未聽聞過的新鮮詞匯,朱元璋頓時一臉疑惑。


    他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盯著朱棡問道:“老三,你總是能給咱弄出一些新花樣!快說說,這廣告究竟是怎麽一迴事?”


    朱棡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找了個僻靜的角落坐下解釋。


    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若有若無的涼意。


    “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那汴梁城東的十字街口,有著各類橫豎標牌。


    上麵寫著店名、字號、物品等信息,有的還配有精美的圖畫,可謂是圖文並茂。


    一些店鋪會請名人雅士或書法大家題寫招牌,以此來增加店鋪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例如那大詩人蘇東坡,就曾給賣饊子的老太婆寫過一首廣告詩。


    後來那老太婆將詩牌置於店鋪前,一時間生意興隆,門庭若市。


    另外有些店鋪會用對聯的形式來做廣告,對聯的內容既體現了店鋪的經營特色,又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


    就好比一家老字號藥店,掛有‘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大對聯。


    既宣傳了藥店的製藥理念,又能讓過往行人印象深刻。


    隨著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印刷廣告也逐漸出現。


    宋代出版的書籍,往往在目錄或序文之後,會跟著印上‘牌子’或‘刊語’。


    將出版此書的書坊名稱、地點以及刻印時間都標注出來,這便是早期的圖書廣告。


    實物廣告的典型案例,當屬北宋的劉家功夫針鋪廣告。


    那廣告銅板上雕刻著‘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標題,中間是一隻可愛的白兔搗藥的圖案。


    圖案左右標注著‘認門前白兔兒為記’的字樣,下方的文字則闡明了商品的質地和銷售辦法。”


    隨著朱棡的這番解釋,朱元璋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他微微點頭,陷入了沉思。


    陽光灑在眾人身上,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


    衙署周圍依舊熱鬧非凡,朱元璋和朱標卻在思考著,廣告的未來以及大明的治理之策。


    就在這時,監察禦史袁凱道出了朱元璋心中的擔憂,“可這衙署的朱紅大門,乃是官府張貼告示之處。


    藩屬國在此發布廣告,確實不太合適。”


    朱棡笑著說道:“袁禦史,此前搜捕刺客,全城戒嚴,這已經影響了招商拍賣會的籌備工作。


    若東南夷使團無法在短期內籌得糧食換取寶鈔,必將影響拍賣會的效果。


    城門口、寺廟、集市,這些地方人來人往。


    在這些地方張貼廣告,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而且我們還可以按瀏覽量計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