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永平侯謝成為女兒長遠謀劃,太子朱標利用大明錢莊管控糧商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作者:縱橫小秦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永平侯謝成之所以趕在這個關鍵時期返迴應天府,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方麵是自己的女婿朱棡,在兩個多月以後就要迎娶魏國公之女徐妙雲了。
按照傳統的禮法,身為晉王側妃的徐妙雲,是要給謝鈺兒敬茶的。
可朱元璋特賜徐妙雲正妃的待遇,這個流程肯定是也要被免除的。
然而身為少數知情人之一,謝成非常清楚以晉王目前的情況來說,海外就蕃隻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一旦朱棡在海外建國成就帝業,皇後之位肯定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眼下身為父親的謝成,缺席朱棡與徐妙雲的這場婚禮,外界很可能會流傳出一些謠言。
在此消彼長之下,徐妙雲很可能會後來者居上,成為未來海外藩國的六宮之主。
另一方麵朱元璋和朱棡之間的父子關係,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變得看起來有些微妙。
謝成擔心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影響山西未來的整體發展。
尤其是農民人口占大多數的平陽府,在元朝時水利建設的規模就比較大。
這些水利設施的建設,對於當地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朱棡過去幾年不懈的努力下,平陽府的水利管理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平陽府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管理體係,完全可以確保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和維護。
另外平陽府的氣象災害比較常見,主要包括了洪澇、幹旱和風沙。
當地州府在朱棡的幫助下,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應對這些災害。
比如修建堤壩、挖掘水渠,以及修建抗旱工程。
最為關鍵的是,平陽府的手工業比較發達,其中製瓷與製陶是比較著名的產業。
由於平陽府製瓷和製陶技術比較高超,製品質量也非常優秀。
因此這些手工製品,在當地對外貿易中始終占有一定的份額。
除此之外平陽府的采煤和冶鐵業也比較發達,謝成發現當地擁有比較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
這些資源的開采和加工,對於平陽府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還有就是平陽府的紡織業,同樣比較發達。
當地擁有棉花和絲綢生產基地,這些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對於平陽府經濟的發展同樣做出了很大貢獻。
然而這一切背後的推動力,都源於朱棡對商業的重視。
在他的影響下以太原府為根基,整個山西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商業網絡。
有很多商人在這裏貿易,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同時當地州府也對商業活動征收了一定的稅款,這為山西各地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可朱元璋對工商業始終抱持著,“重農輕商”的老觀念。
他既不嚴厲打壓,也不熱心扶持。
倘若山西失去了晉王府的支持,很多現行商業政策便會難以執行下去。
再加上晉商利用大明的“開中製”政策崛起,這對於邊境衛所軍隊的後勤保障,同樣起到了極為重要的補充作用。
其中鹽商由於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因此在各邊雇傭勞動力,開墾田地生產糧食。
他們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
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山西發展的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
西到甘肅﹐南到交址。
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棡根據需要除了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他也允許商人用布絹﹑銀錢和馬匹換取鹽引。
利用這種靈活多變的換取方式,太原軍在短短三年時間便累積出了20萬騎兵。
然而大明的其他地區,還是以糧換取鹽引作為“開中製”的主要形式。
這主要是因為朱元璋對官吏的管理過於嚴苛,除了徇私枉法、貪汙受賄之外,不尊上命同樣有掉腦袋的風險。
可朱棡仗著朱元璋對兒子比較縱容,靈活執行朝廷政策,這才有了太原乃至整個山西今天的繁榮昌盛。
因此太原晉王府能否長期得到朱元璋的重視,便成為了關係山西發展的重大問題。
哪怕謝成知道朱棡在套路自己,他也隻能配合對方把“大明稅務管理改革”這盤棋下好。
說起來兩人也算是心照不宣,都等著第二天上朝時,給文武百官帶來一個小小的震撼。
此時的禦書房內,朱元璋和朱標正坐在桌前忙碌地處理著政務。
盡管時間已晚夜已深沉,但他們並沒有休息之意,依然專注於工作之中。
禦書房裏的燭光閃爍不定,照亮了整個房間。
朱元璋和朱標並肩而坐,兩人的身影被燈光投射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
他們麵前的案頭上,堆滿了厚厚的奏章。
每一份都需要仔細閱讀、審核,並做出決策。
這些奏章來自全國各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麵的事務。
朱元璋眉頭微皺,認真地翻閱著手中的奏章,不時拿起毛筆來批注或簽署意見。
他的目光銳利而專注,仿佛要透過紙張看到背後的真相。
朱標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著父親的舉動,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父子倆默契地配合著,共同處理著國家大事。
“爹,兒臣認為三弟今天白天所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坐直身體正準備喝茶的朱元璋,聞言抬頭看向朱標。
“咱也知道將稅款存入大明錢莊,朝廷可以多獲得一些利息錢。
可一旦將糧食折算成銀兩,平時收成好的年景還好說,遇到災難怎麽辦?
那些糧商必定會借機囤貨居奇,到時候上漲的糧價肯定要比利息多很多。”
朱標胸有成竹的說道:“關於這件事情,之前三弟早就提出了解決方案。
咱們可以為那些糧商提供貸款,讓他們用自己的房子、商鋪和土地作為抵押。
隻要上了大明錢莊這條船,哪個糧商敢不聽話利用災年發國難財,可以直接斷了他的貸款。
到時候不僅糧食是朝廷的,而且那些糧商的財產也會被收歸國庫所有朝廷!”
朱元璋頓時恍然大悟,“把糧商變成為大明賺錢的老黃牛,等他們賺到錢之後,還得連本帶利地還給咱們。
看來老三的辦法也不是不可行,那等明天上朝時他要再提把稅款存進大明錢莊的事情,你就替爹把這個事情給應下來吧!”
一方麵是自己的女婿朱棡,在兩個多月以後就要迎娶魏國公之女徐妙雲了。
按照傳統的禮法,身為晉王側妃的徐妙雲,是要給謝鈺兒敬茶的。
可朱元璋特賜徐妙雲正妃的待遇,這個流程肯定是也要被免除的。
然而身為少數知情人之一,謝成非常清楚以晉王目前的情況來說,海外就蕃隻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一旦朱棡在海外建國成就帝業,皇後之位肯定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眼下身為父親的謝成,缺席朱棡與徐妙雲的這場婚禮,外界很可能會流傳出一些謠言。
在此消彼長之下,徐妙雲很可能會後來者居上,成為未來海外藩國的六宮之主。
另一方麵朱元璋和朱棡之間的父子關係,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變得看起來有些微妙。
謝成擔心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影響山西未來的整體發展。
尤其是農民人口占大多數的平陽府,在元朝時水利建設的規模就比較大。
這些水利設施的建設,對於當地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均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朱棡過去幾年不懈的努力下,平陽府的水利管理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平陽府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管理體係,完全可以確保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和維護。
另外平陽府的氣象災害比較常見,主要包括了洪澇、幹旱和風沙。
當地州府在朱棡的幫助下,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來應對這些災害。
比如修建堤壩、挖掘水渠,以及修建抗旱工程。
最為關鍵的是,平陽府的手工業比較發達,其中製瓷與製陶是比較著名的產業。
由於平陽府製瓷和製陶技術比較高超,製品質量也非常優秀。
因此這些手工製品,在當地對外貿易中始終占有一定的份額。
除此之外平陽府的采煤和冶鐵業也比較發達,謝成發現當地擁有比較豐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
這些資源的開采和加工,對於平陽府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還有就是平陽府的紡織業,同樣比較發達。
當地擁有棉花和絲綢生產基地,這些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對於平陽府經濟的發展同樣做出了很大貢獻。
然而這一切背後的推動力,都源於朱棡對商業的重視。
在他的影響下以太原府為根基,整個山西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商業網絡。
有很多商人在這裏貿易,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同時當地州府也對商業活動征收了一定的稅款,這為山西各地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可朱元璋對工商業始終抱持著,“重農輕商”的老觀念。
他既不嚴厲打壓,也不熱心扶持。
倘若山西失去了晉王府的支持,很多現行商業政策便會難以執行下去。
再加上晉商利用大明的“開中製”政策崛起,這對於邊境衛所軍隊的後勤保障,同樣起到了極為重要的補充作用。
其中鹽商由於長途運輸糧食的耗費巨大﹐因此在各邊雇傭勞動力,開墾田地生產糧食。
他們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
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山西發展的商屯東到遼東﹐北到宣大。
西到甘肅﹐南到交址。
其興盛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棡根據需要除了用糧米換取鹽引之外﹐有時他也允許商人用布絹﹑銀錢和馬匹換取鹽引。
利用這種靈活多變的換取方式,太原軍在短短三年時間便累積出了20萬騎兵。
然而大明的其他地區,還是以糧換取鹽引作為“開中製”的主要形式。
這主要是因為朱元璋對官吏的管理過於嚴苛,除了徇私枉法、貪汙受賄之外,不尊上命同樣有掉腦袋的風險。
可朱棡仗著朱元璋對兒子比較縱容,靈活執行朝廷政策,這才有了太原乃至整個山西今天的繁榮昌盛。
因此太原晉王府能否長期得到朱元璋的重視,便成為了關係山西發展的重大問題。
哪怕謝成知道朱棡在套路自己,他也隻能配合對方把“大明稅務管理改革”這盤棋下好。
說起來兩人也算是心照不宣,都等著第二天上朝時,給文武百官帶來一個小小的震撼。
此時的禦書房內,朱元璋和朱標正坐在桌前忙碌地處理著政務。
盡管時間已晚夜已深沉,但他們並沒有休息之意,依然專注於工作之中。
禦書房裏的燭光閃爍不定,照亮了整個房間。
朱元璋和朱標並肩而坐,兩人的身影被燈光投射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
他們麵前的案頭上,堆滿了厚厚的奏章。
每一份都需要仔細閱讀、審核,並做出決策。
這些奏章來自全國各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麵的事務。
朱元璋眉頭微皺,認真地翻閱著手中的奏章,不時拿起毛筆來批注或簽署意見。
他的目光銳利而專注,仿佛要透過紙張看到背後的真相。
朱標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著父親的舉動,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父子倆默契地配合著,共同處理著國家大事。
“爹,兒臣認為三弟今天白天所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坐直身體正準備喝茶的朱元璋,聞言抬頭看向朱標。
“咱也知道將稅款存入大明錢莊,朝廷可以多獲得一些利息錢。
可一旦將糧食折算成銀兩,平時收成好的年景還好說,遇到災難怎麽辦?
那些糧商必定會借機囤貨居奇,到時候上漲的糧價肯定要比利息多很多。”
朱標胸有成竹的說道:“關於這件事情,之前三弟早就提出了解決方案。
咱們可以為那些糧商提供貸款,讓他們用自己的房子、商鋪和土地作為抵押。
隻要上了大明錢莊這條船,哪個糧商敢不聽話利用災年發國難財,可以直接斷了他的貸款。
到時候不僅糧食是朝廷的,而且那些糧商的財產也會被收歸國庫所有朝廷!”
朱元璋頓時恍然大悟,“把糧商變成為大明賺錢的老黃牛,等他們賺到錢之後,還得連本帶利地還給咱們。
看來老三的辦法也不是不可行,那等明天上朝時他要再提把稅款存進大明錢莊的事情,你就替爹把這個事情給應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