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原刑部尚書闡述知府選拔原則,中書省改革任重道遠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作者:縱橫小秦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棡意味深長的看著商暠,“商大人的意思是,王承基的官職提升得太過迅速了?”
商暠笑著擺了擺手,“知府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沉重,麵臨的問題和狀況往往也更加複雜多變。
因此需要挑選有足夠的辦事能力,且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官員任用此職。
就大明目前的情況而言,通往知府的道路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朱棡都認為賭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在許多大事件背後,其實都有賭的成分。
區別隻在於有些人賭錯了,有些人賭對了。
有些人賭的籌碼是國運,有些人賭的籌碼則是命運。
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賭錢的人,因為那樣的賭狗必輸無疑!
作為大明如今最有實力的藩王,朱棡基本上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他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改變別人的命運。
況且如果不破格提拔王承基的話,朱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安排方克勤。
當然現在既然有人提出了異議,朱棡還是決定做一個虛心納諫的賢王。
於是在他眼神的鼓勵之下,商暠接著說道:“我大明做官講究‘內外皆曆’,既使低級京官流向地方積累經驗,也可以讓高級地方官有一定的地方任職經曆。
因此前官職為六部屬官,與部、寺、司屬官的京官,在知府群體中占有較大比例。
畢竟作為六部屬官的官員,基本上都與吏員有著豐富的交往經驗。
他們善於把握吏員這一豐富的行政資源,這樣有利於推動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朱棡似乎想到了什麽,“從京官外任的層麵上看,不僅能夠打擊官員結營私黨、相互掣肘,而且還可以讓熟悉朝廷政策的官員治理地方。
這樣做便於朝廷政策在地方得到更好地落實,想出這個措施的人必有大才。”
商暠歎了一口氣,“其實我大明向來不缺乏擁有才幹的官吏,隻是底層官吏在不了解陛下用意的情況下,隻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手上被分配的事情。
他們雖然勤勤懇懇地為大明做事,到頭來卻隻換到一場虛妄。
上一刻努力到達的終點,下一秒便成為重新開始的起點。
眨眼間破碎的,不僅是他們心中的希望,也有著這些賢臣能吏曾經的夢想!”
朱棡皺著眉頭說道:“陛下原本打算明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這可不是單純的改個名字就完事的。
首先是要統計各個行省的家底,綜合考量後再依據這些,重新建製各個布政使司的職權。
因此方克勤、鄭士元這些人手上的差事尤為重要,隻可惜他們沒有一人知曉,父皇對今年吏部考校錢糧的重視。”
在向商暠講述“空印案”擴大化背後隱情的同時,朱棡腦海中卻在為另外一件事情感到頭疼。
經過“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感覺中書省權力過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於是他便將中書省機構撤除,同時將地方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
就這樣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正式成立,取代了行中書省成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機構。
由於三司分別掌管地方的民政、司法和軍務,因此布政使隻是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
他雖然掌握行政權,卻沒有司法權和軍事權。
根據事先製定的計劃,隨著中書省被撤銷,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的官職都被廢除了。
原機構的三把手參知政事,便被順理成章地改為了布政使。
也就是說中書省機構被縮編、降編變成了承宣布政司,司長官由原來的三把手參知政事擔任。
然而老朱還是覺得撤掉中書行省之後,地方的權力依然太大了。
於是他便將布政使的品級,從原來的正二品降為了正三品。
同時將布政使的權力一分為二,設置了左、右布政使兩人,布政司機構也就變成了雙主官機構。
然而經過這一係列的改革,從朝廷中央到地方都出現了大量的職位空缺。
隻是朱棡才意識到,為什麽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沒有更好的政策出現前,現在運行的就是最好的。
正所謂沒有絕對好的製度,好與壞隻是人的主觀判斷。
隻有適合的,才是好的!
脫離了當前的發展階段,再好的政策也會變成毒瘤。
問題是當發現這些隱患時,老朱和太子朱標已經把一部分官員都殺完了。
朱棡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整頓吏治的同時,從地方選拔一批可用之才。
想方設法把已經破破爛爛的大明官員體係先填補上,至少要維持基本的正常運轉。
商暠看到朱棡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連忙出聲提醒道:“晉王殿下,如果您實在太疲憊了,老臣把剛才說的那些整理成奏本。
明天一早便呈送過來,到時候殿下若是有什麽想法,隨時召見老臣即可。”
朱棡點頭說道:“商大人考慮得非常周到,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吧。”
身為人主本來就不該親力親為,出謀劃策都是身邊謀士的職責。
然而由於顧修齊和鍾伯弦都被老朱調入朝廷予以重用,朱棡身邊還真迫切需要一個謀臣。
就在這時,一副儒生打扮的姚廣孝,從外麵走了進來。
“屬下姚廣孝,拜見主公。”
朱棡上下打量了一番姚廣孝,“酒是穿腸毒藥,沉迷其中不是什麽好事。
這段時間我一直都沒怎麽聯係你,計劃進展如何?”
姚廣孝二話不說便從衣袖裏取出一張紙,“這是屬下從那些犯事官員裏麵挑選出來的,每個人都是難得一見的窮酸腐儒。”
朱棡接過紙張,仔細查看了起來。
隻見上麵羅列了一些人名,旁邊還有關於他們的簡要介紹。
他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表示自己非常滿意。
姚廣孝看著朱棡,輕聲問道:“主公覺得如何?”
朱棡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很好,這些人的背景和能力,都很適合我們的計劃。”
姚廣孝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這些人雖然都是窮酸腐儒,但在江南地區頗有影響力。
若稍加利用,或許能成為咱們未來的助力。”
朱棡笑道:“哈哈,不愧是姚廣孝,深知孤王心。
隻是眼下我們還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商暠笑著擺了擺手,“知府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沉重,麵臨的問題和狀況往往也更加複雜多變。
因此需要挑選有足夠的辦事能力,且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官員任用此職。
就大明目前的情況而言,通往知府的道路通常有以下三種情況。”
朱棡都認為賭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在許多大事件背後,其實都有賭的成分。
區別隻在於有些人賭錯了,有些人賭對了。
有些人賭的籌碼是國運,有些人賭的籌碼則是命運。
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賭錢的人,因為那樣的賭狗必輸無疑!
作為大明如今最有實力的藩王,朱棡基本上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他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改變別人的命運。
況且如果不破格提拔王承基的話,朱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安排方克勤。
當然現在既然有人提出了異議,朱棡還是決定做一個虛心納諫的賢王。
於是在他眼神的鼓勵之下,商暠接著說道:“我大明做官講究‘內外皆曆’,既使低級京官流向地方積累經驗,也可以讓高級地方官有一定的地方任職經曆。
因此前官職為六部屬官,與部、寺、司屬官的京官,在知府群體中占有較大比例。
畢竟作為六部屬官的官員,基本上都與吏員有著豐富的交往經驗。
他們善於把握吏員這一豐富的行政資源,這樣有利於推動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朱棡似乎想到了什麽,“從京官外任的層麵上看,不僅能夠打擊官員結營私黨、相互掣肘,而且還可以讓熟悉朝廷政策的官員治理地方。
這樣做便於朝廷政策在地方得到更好地落實,想出這個措施的人必有大才。”
商暠歎了一口氣,“其實我大明向來不缺乏擁有才幹的官吏,隻是底層官吏在不了解陛下用意的情況下,隻能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手上被分配的事情。
他們雖然勤勤懇懇地為大明做事,到頭來卻隻換到一場虛妄。
上一刻努力到達的終點,下一秒便成為重新開始的起點。
眨眼間破碎的,不僅是他們心中的希望,也有著這些賢臣能吏曾經的夢想!”
朱棡皺著眉頭說道:“陛下原本打算明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這可不是單純的改個名字就完事的。
首先是要統計各個行省的家底,綜合考量後再依據這些,重新建製各個布政使司的職權。
因此方克勤、鄭士元這些人手上的差事尤為重要,隻可惜他們沒有一人知曉,父皇對今年吏部考校錢糧的重視。”
在向商暠講述“空印案”擴大化背後隱情的同時,朱棡腦海中卻在為另外一件事情感到頭疼。
經過“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感覺中書省權力過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於是他便將中書省機構撤除,同時將地方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
就這樣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正式成立,取代了行中書省成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機構。
由於三司分別掌管地方的民政、司法和軍務,因此布政使隻是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
他雖然掌握行政權,卻沒有司法權和軍事權。
根據事先製定的計劃,隨著中書省被撤銷,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的官職都被廢除了。
原機構的三把手參知政事,便被順理成章地改為了布政使。
也就是說中書省機構被縮編、降編變成了承宣布政司,司長官由原來的三把手參知政事擔任。
然而老朱還是覺得撤掉中書行省之後,地方的權力依然太大了。
於是他便將布政使的品級,從原來的正二品降為了正三品。
同時將布政使的權力一分為二,設置了左、右布政使兩人,布政司機構也就變成了雙主官機構。
然而經過這一係列的改革,從朝廷中央到地方都出現了大量的職位空缺。
隻是朱棡才意識到,為什麽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
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沒有更好的政策出現前,現在運行的就是最好的。
正所謂沒有絕對好的製度,好與壞隻是人的主觀判斷。
隻有適合的,才是好的!
脫離了當前的發展階段,再好的政策也會變成毒瘤。
問題是當發現這些隱患時,老朱和太子朱標已經把一部分官員都殺完了。
朱棡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整頓吏治的同時,從地方選拔一批可用之才。
想方設法把已經破破爛爛的大明官員體係先填補上,至少要維持基本的正常運轉。
商暠看到朱棡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連忙出聲提醒道:“晉王殿下,如果您實在太疲憊了,老臣把剛才說的那些整理成奏本。
明天一早便呈送過來,到時候殿下若是有什麽想法,隨時召見老臣即可。”
朱棡點頭說道:“商大人考慮得非常周到,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吧。”
身為人主本來就不該親力親為,出謀劃策都是身邊謀士的職責。
然而由於顧修齊和鍾伯弦都被老朱調入朝廷予以重用,朱棡身邊還真迫切需要一個謀臣。
就在這時,一副儒生打扮的姚廣孝,從外麵走了進來。
“屬下姚廣孝,拜見主公。”
朱棡上下打量了一番姚廣孝,“酒是穿腸毒藥,沉迷其中不是什麽好事。
這段時間我一直都沒怎麽聯係你,計劃進展如何?”
姚廣孝二話不說便從衣袖裏取出一張紙,“這是屬下從那些犯事官員裏麵挑選出來的,每個人都是難得一見的窮酸腐儒。”
朱棡接過紙張,仔細查看了起來。
隻見上麵羅列了一些人名,旁邊還有關於他們的簡要介紹。
他一邊看一邊微微點頭,表示自己非常滿意。
姚廣孝看著朱棡,輕聲問道:“主公覺得如何?”
朱棡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很好,這些人的背景和能力,都很適合我們的計劃。”
姚廣孝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這些人雖然都是窮酸腐儒,但在江南地區頗有影響力。
若稍加利用,或許能成為咱們未來的助力。”
朱棡笑道:“哈哈,不愧是姚廣孝,深知孤王心。
隻是眼下我們還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