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
雲淡風輕。
像是在迴應學生的話。
高之葉毫不客氣,闊眉一張,雙拳猛然握緊,下一刻便直接原地消失。
唐國城門口不見行人,不聞風聲,隻有一片刀氣驚起。
高之葉身形再出現時,已經在老夫子的頭頂上空。
手中無刀,卻依然保持著握刀的手勢,眼中毫無情緒,隻有兩束刀氣,一股戰意,當空而落。
這一刀,驚雷相隨。
老夫子卻不為所動。
不抬頭,不挪步,不眨眼,隻是舉起那把戒尺。
這把戒尺不長,大概一尺。
質地看著一般,像是最普通的木材打磨而成。
顏色不深,可能是久經歲月,已經有些微微褪色。
甚至表麵也有了微微裂痕。
無論怎麽看,這都隻是人間普通教書先生都會有的一把戒尺。
根本無法承受這一刀。
奈何,老夫子不是普通的教書先生。
他從山中來。
看盡天下事。
生而知之。
自然知道怎麽擋下這一刀。
所以當他舉起這把一尺長的戒尺,身前便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大,也就隻有三尺。
隻有三尺,卻無法逾越。
因為這是他的講台。
也是他行走天下,指教世人的一方課堂。
三尺講台存日月。
老師的主場,學生怎能放肆?
高之葉既求指教,自然也是他的學生。
所以這一刀很強,很猛,很無畏。
幾乎一往無前,無法停下。
卻不得不停下。
他在夫子頭頂三尺地停步止身,身上官袍迎風鼓蕩,已經被刀氣盈滿。
卻始終無法落下。
老夫子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舉起的戒尺來迴晃動,似乎很滿意這一刀。
他又說出了兩個字:“很好。”
這兩個字便是結果。
夫子說很好,那自然就差不到哪去。
高之葉放下握緊的雙掌,平靜收刀。
頃刻之間,漫天刀氣渙散。
這位唐國大內第一總管再次出現在原先的位置上,頭戴高帽,眼藏刀光,平靜佇立。
好像從未離開過。
他將雙手藏入寬大的袖袍之中,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開口:“夫子的世界,果然堅不可摧。”
老夫子笑笑,他將那把戒尺再次放下,說道:“恍恍人間,用刀者數不勝數,可真正能讓夫子我看上眼的,此前隻你一人,此時依然隻你一人,此後,就不好說了。”
高之葉挑眉,說道:“哦?”
“我曾在荒原中救過一人,他有一把刀,向死而生。如果我沒看錯,他日後的成就,可能會超過你。”
老夫子說道:“更重要的是,他很年輕。”
年輕,便是可能。
高之葉沉默著沒有說話。
老夫子繼續說道:“我很慶幸,這個世界上有人來自荒野,不被人所知,卻能在日後的某個年月間敲響聖門,這一段過程可能會很長,但我相信,總會到來。”
高之葉開口:“能得到夫子認可的人,自然不一般。日後若有機會,高某定是要去見識一番的。”
說完這句話,他便讓開一步,露出了身後的城門。
然後再次恭敬說道:“請夫子進城。”
老夫子點點頭,收起戒尺,緩緩邁步。
順便往城裏看了一眼。
城裏有一書生,在城門那頭已經等了很久。
書生身著青衫,如夫子一般高大,臉上帶著笑意,腰間豎著一本古籍。
這樣的打扮,也很像一位教書先生。
一夫子,一書生。
在唐國的內城邊緣碰頭。
隔著一段不長不短的青石板路相對而立,默然觀望,像是好久不見,需要細細打量。
高之葉從後麵闊步走過,一路無言。
一直往唐國宮殿深處走去。
等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街尾的巷弄拐角,老夫子橫起戒尺,終於說了一句話:“我還以為你不敢來見我。”
書生雙手背在身後,笑道:“既無所欠,為何不敢?”
老夫子抬起頭,說道:“既無所欠?那麽唐青在荒原中拜我為師的時候,你為何不現身?”
書生沒有說話。
隻是微微歎息,眼中有星光閃過,轉瞬無蹤。
老夫子繼續說道:“以為自己讀了點書,看透了人間半點氣運,知道了些許因果道理,便敢在唐國開枝散葉,授道天下?”
書生搖頭。
仍沒有說話。
“唐帝封你為大祭司,唐國子民敬你如神,世人皆知你無所不知,通曉天下,你便真的以為能取代我的位置,成為人間第二個夫子?”
老夫子擺擺手,有些隱怒:“你若老老實實守在唐國一方天地也就罷了,偏偏要跟著唐青去人世走一遭,他的命途,你有資格參與?”
聞言至此,書生收起了嘴角的笑意,思考了很長時間,終於開口:“我不會修行,隻會讀書。所以在我的世界裏,讀書,就是修行。等我讀完了所有的書,看盡了天下的因果往事,才知道漫漫長路,頂峰之上隻剩下了自己一人。”
“世人皆知人間七境已是巔峰,卻從未有人看到過七境以上的風光。很多年前我入境從聖的那一刻,有幸得窺一眼,便再難自拔。”
“相信在過去的無數個歲月當中,其他幾位聖人也會如我一般,想要走出這個世界,去登高遠望,看看是否有天上天,是否有人間修行的極致。”
“那樣的答案我們找尋了很多年,最後發現,都在唐青身上----天選之人,命格不在人間,所以我無法看透。既然人間不是他的終點,總有一天他便會離去,有這樣的機緣在身,我便能隨他離去。”
書生的聲音不大,卻仿佛暮鼓晨鍾,聲聲敲在了老夫子心底。
他開始沉默。
眼中有些疲累。
過了很久才突然抬頭望天,說了一句話:“人間之外,真的是好風光嗎?”
“驚鴻一瞥,看不真切,但總勝過人間枯燥。”
書生感慨:“夫子你生而知之,卻依然無法看透那片蒼穹,難道就不好奇?”
老夫子很快說道:“誰說我看不透?”
聽到這句話,書生眼中一陣恍惚,他望向老夫子,有些不可置信。
“正因為看的太透,才會跑到唐國來提醒你,人間風景最美,再往上,高處不勝寒。”
老夫子沉眼低語,好似夢囈:“等你翻完腰間的那本書,真正做了天下人的老師,才有資格跟我提一句,去人間之外看一看。”
雲淡風輕。
像是在迴應學生的話。
高之葉毫不客氣,闊眉一張,雙拳猛然握緊,下一刻便直接原地消失。
唐國城門口不見行人,不聞風聲,隻有一片刀氣驚起。
高之葉身形再出現時,已經在老夫子的頭頂上空。
手中無刀,卻依然保持著握刀的手勢,眼中毫無情緒,隻有兩束刀氣,一股戰意,當空而落。
這一刀,驚雷相隨。
老夫子卻不為所動。
不抬頭,不挪步,不眨眼,隻是舉起那把戒尺。
這把戒尺不長,大概一尺。
質地看著一般,像是最普通的木材打磨而成。
顏色不深,可能是久經歲月,已經有些微微褪色。
甚至表麵也有了微微裂痕。
無論怎麽看,這都隻是人間普通教書先生都會有的一把戒尺。
根本無法承受這一刀。
奈何,老夫子不是普通的教書先生。
他從山中來。
看盡天下事。
生而知之。
自然知道怎麽擋下這一刀。
所以當他舉起這把一尺長的戒尺,身前便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大,也就隻有三尺。
隻有三尺,卻無法逾越。
因為這是他的講台。
也是他行走天下,指教世人的一方課堂。
三尺講台存日月。
老師的主場,學生怎能放肆?
高之葉既求指教,自然也是他的學生。
所以這一刀很強,很猛,很無畏。
幾乎一往無前,無法停下。
卻不得不停下。
他在夫子頭頂三尺地停步止身,身上官袍迎風鼓蕩,已經被刀氣盈滿。
卻始終無法落下。
老夫子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舉起的戒尺來迴晃動,似乎很滿意這一刀。
他又說出了兩個字:“很好。”
這兩個字便是結果。
夫子說很好,那自然就差不到哪去。
高之葉放下握緊的雙掌,平靜收刀。
頃刻之間,漫天刀氣渙散。
這位唐國大內第一總管再次出現在原先的位置上,頭戴高帽,眼藏刀光,平靜佇立。
好像從未離開過。
他將雙手藏入寬大的袖袍之中,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開口:“夫子的世界,果然堅不可摧。”
老夫子笑笑,他將那把戒尺再次放下,說道:“恍恍人間,用刀者數不勝數,可真正能讓夫子我看上眼的,此前隻你一人,此時依然隻你一人,此後,就不好說了。”
高之葉挑眉,說道:“哦?”
“我曾在荒原中救過一人,他有一把刀,向死而生。如果我沒看錯,他日後的成就,可能會超過你。”
老夫子說道:“更重要的是,他很年輕。”
年輕,便是可能。
高之葉沉默著沒有說話。
老夫子繼續說道:“我很慶幸,這個世界上有人來自荒野,不被人所知,卻能在日後的某個年月間敲響聖門,這一段過程可能會很長,但我相信,總會到來。”
高之葉開口:“能得到夫子認可的人,自然不一般。日後若有機會,高某定是要去見識一番的。”
說完這句話,他便讓開一步,露出了身後的城門。
然後再次恭敬說道:“請夫子進城。”
老夫子點點頭,收起戒尺,緩緩邁步。
順便往城裏看了一眼。
城裏有一書生,在城門那頭已經等了很久。
書生身著青衫,如夫子一般高大,臉上帶著笑意,腰間豎著一本古籍。
這樣的打扮,也很像一位教書先生。
一夫子,一書生。
在唐國的內城邊緣碰頭。
隔著一段不長不短的青石板路相對而立,默然觀望,像是好久不見,需要細細打量。
高之葉從後麵闊步走過,一路無言。
一直往唐國宮殿深處走去。
等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街尾的巷弄拐角,老夫子橫起戒尺,終於說了一句話:“我還以為你不敢來見我。”
書生雙手背在身後,笑道:“既無所欠,為何不敢?”
老夫子抬起頭,說道:“既無所欠?那麽唐青在荒原中拜我為師的時候,你為何不現身?”
書生沒有說話。
隻是微微歎息,眼中有星光閃過,轉瞬無蹤。
老夫子繼續說道:“以為自己讀了點書,看透了人間半點氣運,知道了些許因果道理,便敢在唐國開枝散葉,授道天下?”
書生搖頭。
仍沒有說話。
“唐帝封你為大祭司,唐國子民敬你如神,世人皆知你無所不知,通曉天下,你便真的以為能取代我的位置,成為人間第二個夫子?”
老夫子擺擺手,有些隱怒:“你若老老實實守在唐國一方天地也就罷了,偏偏要跟著唐青去人世走一遭,他的命途,你有資格參與?”
聞言至此,書生收起了嘴角的笑意,思考了很長時間,終於開口:“我不會修行,隻會讀書。所以在我的世界裏,讀書,就是修行。等我讀完了所有的書,看盡了天下的因果往事,才知道漫漫長路,頂峰之上隻剩下了自己一人。”
“世人皆知人間七境已是巔峰,卻從未有人看到過七境以上的風光。很多年前我入境從聖的那一刻,有幸得窺一眼,便再難自拔。”
“相信在過去的無數個歲月當中,其他幾位聖人也會如我一般,想要走出這個世界,去登高遠望,看看是否有天上天,是否有人間修行的極致。”
“那樣的答案我們找尋了很多年,最後發現,都在唐青身上----天選之人,命格不在人間,所以我無法看透。既然人間不是他的終點,總有一天他便會離去,有這樣的機緣在身,我便能隨他離去。”
書生的聲音不大,卻仿佛暮鼓晨鍾,聲聲敲在了老夫子心底。
他開始沉默。
眼中有些疲累。
過了很久才突然抬頭望天,說了一句話:“人間之外,真的是好風光嗎?”
“驚鴻一瞥,看不真切,但總勝過人間枯燥。”
書生感慨:“夫子你生而知之,卻依然無法看透那片蒼穹,難道就不好奇?”
老夫子很快說道:“誰說我看不透?”
聽到這句話,書生眼中一陣恍惚,他望向老夫子,有些不可置信。
“正因為看的太透,才會跑到唐國來提醒你,人間風景最美,再往上,高處不勝寒。”
老夫子沉眼低語,好似夢囈:“等你翻完腰間的那本書,真正做了天下人的老師,才有資格跟我提一句,去人間之外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