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撤軍以後,劉偕令人準備擂木,同時派人去拆除民居,準備充分的木材。


    城牆下的烈火肆虐的燃燒,雲梯等攻城器械的在火浪的烘烤下,水分不斷的被蒸發,發出磁拉的聲音。


    “咳,咳。”


    樹木燃燒發出來的黑煙,給城牆的士卒熏得睜不開眼。


    “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張泉用手在臉前扇風,後退在城牆上的邊緣,吐槽道。


    攻城器械被毀,江東軍也放棄了攻勢,退軍至大營中修整,重新謀劃攻勢。


    “將軍,為今之計,倉促之間想打下廬江城是不可能的了。”周瑜建議道,廬江城上已經堆積了幾層高的木頭,他們依靠這個方法都可以再堅持幾天。


    “公瑾所言極是,國儀(孫甫的字),伯陽(孫賁的字)派人來說,荊州軍六萬兵馬對他們猛攻,太史慈已經負傷,他們可能最多堅持七日。”孫策歎了口氣,從他從吳地起兵起,還是第一次碰壁。


    “此番攻城,淩操,宋謙兩將已經攻上城,據撤下來的軍士所言,他們已經被廬江軍給俘虜了。”韓當拱手拜道。


    “那劉偕本就不打算與我軍死鬥,我們可派人去交涉,隻要他們放了淩操,宋謙,我們就撤軍。主公,你覺得如何?”周瑜詢問到,目前的情況,死磕廬江城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


    “可以,我們率軍南下,與國儀他們合軍一處,先去攻略豫章,廬陵二地,修整之後,在重新迴來攻打廬江。”孫策舉手示意道,他要盡快的擴大地盤,增長自己的實力。


    廬江城下,一名使者單槍匹馬表示自己是來談和,劉偕見孫策大軍沒有跟在後麵,便發他進來。


    “我家將軍對這次的行為深感抱歉,他表示,隻要劉偕將軍願意將俘虜的江東軍士釋放,我方也願意釋放俘虜的廬江軍士,並且退兵,重修兩家之好。”使者開門見山,麵對劉偕直接就擺明了條件。


    “我觀你家將軍隻怕是見攻不下廬江城,荊州軍又來增援了,無奈之下才撤退的吧。”劉曄在一旁笑道,絲毫不給使者麵子。


    “算了,算了。迴去稟報你家將軍,隻要他願意撤軍,我軍也願意他保持和平。”劉偕打斷了劉曄的話語,答應了江東軍的條件。


    “如此便好,將軍大義。”使者拜道。


    響午,為了表達誠意,孫策將俘虜的廬江軍全部歸還至城下,自己則拆除軍營,率大軍緩緩後撤。


    “麻煩兩位將軍迴去告知孫將軍,我廬江不想與孫將軍為敵,更不想染指江東地區,希望兩位將軍能轉告。”劉偕語氣卑微的說道。


    “好的,我一定轉告將軍之意。”宋謙點頭答應,身旁的淩操卻是死死的盯著魏延。他覺得若不是自己一打二,一定能不會被這紅臉漢子擒獲。


    孫策撤軍以後,荊州軍的使者也派人到達,說他們最多兩日,六萬大軍便可抵達廬江。


    太守府內,劉偕憂心忡忡,召集來劉曄議事。


    “子揚先生,荊州軍有六萬之眾,我怕他們假借支援之名,實則吞並廬江啊。”


    “將軍所言不無道理,荊州軍軍勢強大,我們不得不防備,我們可以在城外設宴,不讓他們進城。城中軍隊做好防備即可。”劉曄眼珠一轉,建議道。


    “先生此計可以,隻是今日還沒有我兄長劉勳的消息,我實在是有些擔憂。”劉偕有些擔心,說道。


    出了太守府後,劉曄轉身去往客棧,將此事告知了張泉。劉勳已死,劉偕難成大事,他目前投降荊州軍是最好的選擇。


    兩日後,劉偕率親衛五千人出城迎接劉琦等人,並在城外設宴,準備糧草物資作為犒勞。


    “劉琦公子,我已在城外準備下宴席,為你們接風了。”劉偕見到劉琦,拜道。


    “我們遠道而來,劉將軍不邀請我們去城中歇息,實在是太無禮了吧。”劉琦已經接到張泉,劉偕送來的情報,知道劉偕是劉勳的從弟,對他們也有戒心。


    “劉琦公子說笑了,隻是我兄長劉勳還未歸來,我不敢擅自做決定啊。”劉偕拱手拜道,他依稀可以辨別出劉琦帶的人馬中有些是廬江軍的軍士,劉勳帶出去的人馬。


    “實話跟你說吧,你兄長偷偷允諾江東軍去偷襲江夏,想讓荊州軍與江東軍兩敗俱傷,已經被我家將軍知道。你兄長劉勳已經被我們殺了,你若識相,便早些投降於我們。”鄧龍打馬而出,直言道。


    “什麽?兄弟們,撤!”劉偕見狀不對,下令道。他手中隻有五千人馬,想抵抗劉琦的六萬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隻要跑迴廬江,他還可以再堅守一段時間,實在不行,可以向曹操投降,請求他的庇護。


    “鄧龍,蔡熏你二人率軍衝殺,務必要斬殺劉偕。”劉琦下令道,他一開始就打算殺了劉偕,不能留後患。


    劉偕兩千騎兵在前,後麵三千步卒緊隨其後。正到廬江城下不遠處,天空中突然就下起了箭雨,劉曄正站在城牆,身旁還有兩人,正是張泉與魏延。


    “劉曄,你在幹什麽?”劉偕一刀擊飛弓箭,怒吼道。


    “劉將軍,劉曄已經棄暗投明,跟隨我荊州軍了,你早日投降吧,廬江城已經歸了我荊州軍了。”張泉在城牆之上,笑道。


    請劉偕出去,正是劉曄的調虎離山之計。劉曄當時吞並了鄭寶的軍隊,投降於劉勳,在城中他還是能掌控一部分軍隊的。隻要劉偕一出去,廬江城基本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劉曄,你這個吃裏扒外的家夥。等我進城,非宰了你。”劉偕罵歸罵,知道事不可為,打轉馬頭就要逃跑。隻要向北逃,他還可以投奔曹操。


    “劉偕休走,吃我一刀。”鄧龍衝鋒而至,一刀結果一心逃命的劉偕,其餘的部眾也降了荊州軍。


    入夜,劉琦率大軍入城,又吞並了原劉偕的軍隊,還有關押城中的袁術的兩萬部眾。不論江夏援軍,他現在手下都擁有著近十萬大軍。


    “此番戰役,子虎功不可沒,我會如實向州牧大人匯報。”慶功宴上,劉琦舉起酒杯敬向張泉,笑道。


    “將軍說笑了,這是我們大家的功勞,泉不敢居功。”張泉起身拜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哈哈,今天,我敬諸位一杯。”劉琦起身道,廬江城攻下,他也相當於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地盤了。


    翌日,劉琦派人去向襄陽劉表稟報戰果,同時歡送江夏援軍黃射等人迴去。在張泉的極力挽留下,蘇飛率軍留在了廬江,其實是為了其麾下的甘寧。


    “子虎,如今廬江城軍製混亂,軍隊人數太多了,軍糧不足以維持。我怕荊州方麵,蔡瑁等人不會給我運送充足的糧草。”一下子人馬暴漲,劉琦也是頭疼萬分。整個荊州現在常備軍士就十萬將士,他現在麾下的軍隊就快趕上了。


    “伯康所言極是,淮陰侯曾道兵不在多,在精。我們對軍隊進行裁剪,多出來人采用屯田的計策,爭取早日自取自足。”張泉建議道,他就沒打算依靠荊州。


    “不錯,我們確實該好好訓練一支軍隊,屯田確實一個好主意。”劉琦點頭道,荊州軍的戰鬥力與江東軍實在是差別太大了。


    襄陽城中,劉表也收到劉琦的戰報,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將來議事,笑道:


    “我兒劉琦已經傳來戰報,廬江城太守劉勳已死,江東孫策已退,他目前正率軍駐守廬江城。我欲打算令他為太守,張泉為都尉,王威率軍駐守,作為我們進軍江東的起點,你們覺得如何?”


    一幹人各懷心思,在底下竊竊私語,沒有人直接迴答劉表的問題。一郡太守,他們都代表一個家族的勢力,從心底說,自然是希望自己家族的人或者門生故吏能夠擔任。


    “德珪啊,你認為如何?”劉表直接點名蔡瑁,笑道。


    局勢一下子就微妙起來,眾人碎碎念的聲音悄然停止。蔡家是荊州數一數二的大家族,本人手握重權,又與世子的有力競爭人蔡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劉琦是劉琮首要且最強勁的對手,這個問題就問得別有深意了。


    蔡瑁拱手拜道:“我覺得劉琦公子擔任廬江太守可以,廬江與江夏相領,又有王威將軍駐守,可保廬江無憂。”


    “德珪都這樣說了,那我就沒什麽可以擔心了。荊州要想興盛,還得多多仰仗諸位。”劉表拜道。


    “主公聖明。”一眾文臣武將拜道。


    出了州牧府,蔡瑁邀請蒯越等人一起去家中吃飯。他們心中都明白,劉表受限荊州世家久矣,如今廬江是一個全新的地盤,又掌握在劉琦的手中,正是一個可以用來抗衡荊州世家大族的勢力。


    “舅舅啊,那劉琦擔任一郡太守,麾下擁兵上萬,父親還派王威去幫助他。”劉琮沮喪著臉,腦海中滿是蔡瑁所言,劉琦此戰必敗,結果呢,人劉琦不僅打退了江東軍,還擔任一方太守。


    “江夏離襄陽甚遠,又初於前線,日後劉琦想要迴來看望州牧,隻怕不方便。不過,你也該擔任一郡太守。”蔡瑁沉聲道,他沒想到劉琦真能拿下廬江郡。現在想要下絆子,已經晚了。


    “章陵離襄陽近,明日我會聯合蒯別駕等人一同舉薦你為章陵太守。我看劉琦那小子,還能玩出什麽花樣。”蔡瑁表劉琮為章陵太守也是有原因的,他曾經擔任過章陵太守,現在擔任太守的是蔡家的門生故吏,這樣做不會動了其他家族的利益。


    目前荊州有龐、黃、蔡、蒯、馬、習、楊、向八大家族,這是劉表統治的基石,也荊州的根基所在。其中蔡家和蒯家目前勢力最大,八大家族之間也相互內鬥,劉表借此來製衡他們。當然,在對抗劉表,他們總體來說是一致的,不讓劉表掌握真正的大權。


    第二天,在蔡氏的提議,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議下,劉表也封劉琮為章陵太守,大有一股兩子奪嫡的趨勢。


    劉表的任命書一到達以後,劉琦任劉曄為廬江郡丞,輔佐他處理郡中事務。王威為軍中總將,張泉為副將,進行整理軍隊的事務。


    “子虎,按照你的想法,廬江城中現在的糧草僅供你支撐一萬軍馬的訓練,襄陽運來的糧草運來之後,最多在追加五千軍士。”王威說道。在劉琦的授意下,王威率領原來的軍隊駐守,張泉負責並統領一支新的軍隊。


    張泉的想法是軍士每日都要進行操練,訓練出一股強軍。而正常的軍隊,都是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天天訓練的背後,必須要有足夠的糧草,要是吃不飽,根本無法訓練。


    “王將軍,廬江北臨曹操袁紹,直麵江東,背後隻有江夏一地,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根本不可能在此立足。”張泉拱手拜道。廬江城要想守住,就要能麵對他們的壓力。


    “確實如此,我們必須要組建一支精兵。”王威麵色凝重,說道。


    經過一個星期的挑選以後,張泉從原來的大軍中選拔出了一萬的精銳士卒,重新組建了一支精銳軍隊,號為廬江上甲。其餘的人全部編為屯田軍,在劉曄的指導下,在廬江的各地開墾屯田,籌集軍糧。


    劉琦將廬江上甲軍隊的所有調度全部交付給了張泉,張泉選任王禁,胡車兒,甘寧,魏延,蘇飛五人分別擔任校尉,原劉勳軍中諸將雷薄,雷緒,梅成,陸勉,黃猗(袁術的女婿)等人分別擔任他們的下手。劉曄被劉琦要去輔佐郡中的事務,張泉就拜原袁術麾下的謀士閻象,長吏楊弘為參軍。


    之所以重用袁術,劉勳舊部是有道理的,他們才歸附於荊州軍,尚不穩定。軍隊中的主要軍士又是他們組成,江夏援軍又撤軍了,此舉是收服他們所必要的。袁術之子袁耀又被劉琦任命為廬江主簿,極大的穩固廬江略顯混亂的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蜀漢打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歐特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歐特克並收藏三國蜀漢打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