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門而入,隻見一帶翠嶂擋在麵前,張寶根歎道:“好山,好山!”。


    趙文振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


    史玉虎道:“趙兄說的極是,請隨我來”。


    孔知也是歎道:“非胸中有大丘壑者,焉能想到此處”。


    眾人隨著史玉虎往前走去,眼前白石高聳,或如鬼怪,或似野獸,上麵苔蘚斑駁,藤蘿掩映其中,沿著一條羊腸小徑,穿過山石,隻覺眼前豁然開朗。


    抬頭見山上有一鏡麵白石,上書“曲徑通幽”四字,再往前看去,佳木蔥蘢,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假山匯入眼前塘中,塘上白石為欄,環抱池沼,更有一橋,跨塘而過,橋上有亭,上書“翼然”二字。


    此處更比前處妙絕,四人俱是心神愉悅,竟覺得今日要是不來,真是虧大了。


    出亭過塘,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史玉虎走在前麵,津津樂道的講著這些山石草木的故事,一顆山石竟是不遠萬裏從泰州運來,趙文振等人著實漲了眼界。


    忽見前麵一排用白石灰粉刷的潔白牆壁,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趙文振喜道:“好個所在!”。


    緩步進入,隻見進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麵小小的三間房舍,裏麵都是按照房間大小打的床幾椅案。


    裏間房裏,又有一道小門,直通後園,幾株梨樹遮蓋在房頂,六月的時節,已見拳頭般大小的果實,屋角有幾株芭蕉旁,有清泉流動,一尺多的溝渠從牆下而過,繞階沿著竹屋,原至前院塘中。


    “真是一雅靜之所,在此處讀書習字,定有裨益”。


    孔知笑道:“從墨此話差矣,讀書習字何能為外事相擾,柴桑木屋,兄不也是讀的津津有味”。


    眾人笑了一陣,史玉虎道:“我看這裏煮酒宴飲最好不過,莫若再此歇息片刻,再遊也不遲”。


    想起前日這位,剛因喝酒燒了泰安街的酒樓,趙文振等人都是忙搖著頭拒絕了。


    史玉虎笑道:“也好,等遊完了,咱們在大醉一場”。


    常聽大家士族有好女子飾物者,古時晏殊就好女裝脂粉,今日見了史玉虎才真正相信望族的這種癖好。


    往前走時,忽見青山斜阻,轉過山彎環抱處,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牆,牆上皆用稻草掩護。


    百枝桃樹,交相映錯在屋前,嬌豔的桃兒綴滿枝頭,更有桑果落的滿地都是。


    趙文振道:“此地若是三月桃花開時前來,定是一番盛景,不過這滿園果香也不錯,史公子,這桃可吃?”


    史玉虎笑道:“但吃無妨,這些桃子,往年都是自己落掉,最後都被蟻蟲吃了去”


    趙文振順手摘了一個桃子,竟想出一樁生意來。


    一口咬下去,桃子果肉在嘴裏爆裂,汁水不少,趙文振看著這一片的桃園起碼能摘上萬斤的桃子,心中有了想法,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孔知道:“明誠兄何事如此開心?”


    趙文振道:“這桃子太甜了,子清你嚐一個”


    史玉虎問眾人道:“此處如何?”


    趙文振一邊吃著桃子,一邊答道:“不及竹林小築多了,若說可點之處,就是這桃子實在不錯”


    史玉虎以為趙文振是貪口食之徒,故意刁難道:“趙兄倒是說說怎麽個不如法?”


    趙文振鑽入桃林,道:“天然者天之自成,非人力所為,此處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遠無鄰村,近無負郭,背山無脈,臨水無源,高無隱詩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雖百般精巧,終不相宜”。


    史玉虎似乎有一股怒氣,今日引趙文振等人前來,多少有幾分炫耀之意,不想趙文振竟百般挑剔,且自己又無反駁之語,隻能苦笑兩聲,道:“趙兄說的極是再理”。


    趙文振從桃林中鑽出,臉上笑意愈盛,好似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朝著自己而來,但讓他擔心的是,這史玉虎讓不讓自己來摘這桃,看來後麵硬著頭皮也得奉承一番,跟銀子比起來,自己惡心點算的了什麽。


    因遊了半日未嚐歇息,腿腳酸軟,見前麵露出一院落來,史玉虎道:“到此歇息歇息,飲些茶再走何如?”


    四人也都疲累了,便跟著史玉虎一道,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立即看見白牆環護,綠柳周垂。


    眾人進了門,見一株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趙文振是最愛海棠的,這裏雖隻一株,但自己院裏那些實在是比之不上。


    進入房內,隻見此處收拾的與別處不同,四麵掛著山水人物圖,翎毛花卉,貯書設鼎,到像是個有人住的地方。


    牆壁上一應掛著許多的樂器,一女伶舞袍板正的穿在木架上,立在木案前。


    趙文振等人隨史玉虎進來做了,便有三個丫頭,看著都是十五六的年紀,模樣極是周正,端著茶水點心,擺在了堂下案幾上。


    史玉虎道:“諸位先吃些點心,這茶也是極不錯的,諸位品品”。


    看史玉虎的模樣對這裏比其他地方要熟悉的多,趙文振問道:“史公子,這一路遊來,這裏到像是有人住的,吾等久留此處怕有打擾,還是早些去了的好”。


    史玉虎笑道:“這裏便是我的住處,省親後我便搬來了這裏,比府宅裏清淨多了”。


    趙文振道:“史公子住這麽大的園子,怕是很寂寞啊”。


    史玉虎道:“哈哈,我樂得如此,有這些陪著我,那有寂寞而言”。


    趙文振見史玉虎指著牆上的樂器,及那立在一旁的舞袍,心中竊喜。


    張寶根突然說道:“明誠兄豎笛吹的極好,何不吹奏一曲,也讓史公子品鑒品鑒”。


    聽張寶根此語,史玉虎有些驚愕,他不曾想似趙文振這般人竟也會吹豎笛,想來也奏不成曲,但還是想聽聽。


    “哦,趙兄竟會此藝,說不得要來一曲”。


    趙文振道:“不曾拿笛,改日再吹罷”


    史玉虎道:“無妨,用我這支便是”。


    史玉虎站起身來,取下掛在牆上的那支豎笛,遞與趙文振。


    一時簫音迴蕩,或急或慢,或長音如鶴嘯,或如鳩鳥之急鳴,史玉虎的臉色變了又變,趙文振一曲吹完,史玉虎的臉上隻剩下驚羨。


    “趙兄大才,竟能吹出如此之廣的音域,在下拜服”。


    一日下來,趙文振第一次在史玉虎的臉上看到誠摯的表情。


    出了此屋,轉過花障,隻見清溪前阻,不知所措間,史玉虎遙指道:“這水從那閘起至那洞口,從西北山凹裏引到竹林,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合流到這裏,從哪牆下出去,這裏一轉下去便是平坦大路”。


    幾人跟著史玉虎,轉過清溪假山,果見大路在前,都道神妙至極!


    如此這史家的別墅便算遊完了,史玉虎拉著趙文振道:“趙兄,今日怎麽著也得答應我,晚上我設宴,好好的鼓樂一番才好”。


    趙文振道:“我有一事,史公子要是答應了,我便答應你如何?”


    “何事?”


    趙文振道:“今日見這院中桃子皆已成熟,無人摘食化了泥土實在可惜,可否買與我?”


    史玉虎道:“我當何事,趙兄想要,明日來摘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何寄錦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叁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叁塗並收藏何寄錦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