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練功之所
此時在伏魔殿正殿之內,明峰已升起一麵精致的玉盤,掛在牆壁之上,化作一大片透明的玉璧,然後伸出手指向玉璧虛虛一點,牆上玉璧中便清晰的照映出了石階上的景象。這件玉盤也是一件難得的法器,以法術施於其上便可隨施法者心意顯現一方天地景象,倒是和佛家的小神通之一圓光術類似,以法術將遠處景象攝於眼前,根據施法者的法力高低,距離可從幾裏到幾十裏不等。
明峰負手而立,和眾執事立於玉盤之前,監督石階上眾人的情形。而荊安和則老神在在,微閉雙目,似乎要睡著了一般。
“咦?不對啊,荊師伯,您看一眼。”明峰忽然說道。
荊安和睜開微閉的雙眼,掃了一眼玉盤,說道:“明峰,為何會有人觸發了十倍重力?”
此時在玉盤中,星星點點的分布著綠色光點,如同螞蟻一般,分布在蜿蜒的石階上。而其中卻有一顆醒目的紅點,而且一張一縮,看起來分外引人注目。
“荊師伯,我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明峰也是不知,然後指揮玉盤上的視角一變,徐飛在台階上艱難上行的身影便顯露了出來。
這石階數百年來用於考核弟子心性,下設禁魔和負重法陣,便是要讓走上石階之人分毫法力都動用不得,再負上數百斤重量徒步上山,最是考驗人的耐力和心性,不是毅力堅韌之輩,往往堅持不下來便打了退堂鼓了。
“哦?原來是此子。”荊安和認出了徐飛,說道。
“荊師伯,您認識此人?”
荊安和撫須道:“算是見過吧,不過隻是遠遠的在山上看過一眼。他叫做徐飛,你知道有人打碎了守山石碑,又和柳不凡柳不易爭鬥吧?此子一顆劍心剔透,觸動了老道數十年前在石碑上留下的殺意,在幻象中隨劍起舞,無意中毀了石碑。”
“難道便是此人?怪不得師伯你免了他毀碑傷人之罪呢,果然是一個可造之材,竟然身負十倍重力還能前行。不過我看他好像也扛不住了,再這麽硬抗下去恐怕要受重傷,要不要我去停了法陣?”說著明峰做勢便往大殿外走去。
荊安和道:“且慢,我觀他還有餘力,先看看再說。這小子不知深淺,定是在石階上飛縱來著,卻不知這煉心路豈是那麽簡單的。”
旁邊一位須發有些斑白的執事道人笑道:“煉心路禁止飛縱,否則必然加大重力,一直加到十倍重力為止。荊長老,我看這名弟子恐怕不止飛縱了一次兩次這麽簡單吧,不然何以觸動十倍重力?”
荊長老撫須道:“應是如此,老關,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有人背負極限重力是什麽時候的事了?”
關姓執事說道:“應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吧,當時觸發極限重力,引起宗門轟動的正是現任殿主王真人。當年我剛入門,吾師也尚未坐化,還是他跟我講的,讓我以王真人為榜樣,努力用功呢。”
荊長老看著玉璧上徐飛的影像,點頭說道:“不錯,不錯。”也不知是說這老關說的不錯,還是誇讚徐飛不錯。
且不說伏魔殿正殿之中之事,徐飛此時卻是在艱難跋涉,額頭汗如雨下,身子微微顫抖,腰也慢慢的彎了下去。他已經不堪重負,十倍的重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現在隻是在那裏苦苦支撐。
“難道第一關都過不去嗎,不行,決不能這麽放棄!就是再難,也要挺住!”徐飛咬牙,嘴唇都滲出血來,他將自己的潛力全部激發了出來,抬腳又上了幾級台階,已是頭暈眼花,搖搖欲墜,全身骨骼哢哢作響,不堪重壓,開始出現隱隱約約的裂縫。
仿佛是受到徐飛的意誌召喚一般,丹田氣海中的原始黑龍氣一躍而出,化作黑龍,全身包裹著濃鬱的黑色水霧,向徐飛的全身骨骼行去,所過之處,龍身散發的黑色水霧便往骨骼深處浸潤進去。它一邊遊走,一邊散發出大量的黑色水霧,滋潤和修補徐飛的全身骨骼,不一會兒功夫黑龍便巡走了一圈,自身體積縮小了一大半,便一頭栽入法力深譚休養,再無動靜了。
原始黑龍氣散發的玄冥黑水,乃是天下三大奇水之一,主滋潤生發。得其之助,徐飛全身骨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修複一新,而且因為外界壓力極大,黑色水霧便鑽進了骨骼深處,從內到外不斷的強化著徐飛的骨骼。
這正是玄冥屠神策第四層開始登堂入室的表現,原本需要花費無數的水磨功夫才能將玄冥屠神策練到深入骨髓,現如今在這煉心路上的重壓之下,反而助了徐飛一臂之力,大大加快了玄冥屠神策的煉骨過程。
一股麻癢的感覺,逐漸從骨髓深處升起,遍布徐飛全身,正是骨骼從內部開始生長強化的特征,便如同人受傷之後傷口愈合結痂的那種麻癢感覺一般。隨著玄冥黑水的不斷滋潤,慢慢的,徐飛的全身骨骼便如同從內到外重生了一般,骨骼的強度和韌度得到了極大的增強,此時如果有人可以透視的話,就會發現徐飛的全身骨骼開始呈現出一種非金似玉般的顏色。
此時伏魔殿中的玉璧前,眾人隻見玉璧中的徐飛原本低下的頭顱慢慢抬了起來,彎下的腰也直了起來,眼神堅毅,目光有神,腳步也開始變得穩健起來,開始穩步的拾級而上。
伏魔殿中眾人見狀議論紛紛。
“竟有人能扛著十倍重力上山,簡直不可思議。若不是殿主王真人珠玉在前,真正是難以置信!”
“道兄所言極是,若不是我親眼所見,哪裏敢相信此事。”
明峰歎道:“荊師伯,還是您眼光獨到,這位徐飛師弟果然沒辜負您的期望,成為本門一甲子以來第一個背負煉心路極限重力上山之人。”
荊安和卻搖了搖頭,然後對殿中眾人說道:“這也說明不了什麽,就是有幾分蠻力氣罷了。”他揮了揮袍袖,迴到主位坐下,又閉目養神去了。
此時在伏魔殿正殿之內,明峰已升起一麵精致的玉盤,掛在牆壁之上,化作一大片透明的玉璧,然後伸出手指向玉璧虛虛一點,牆上玉璧中便清晰的照映出了石階上的景象。這件玉盤也是一件難得的法器,以法術施於其上便可隨施法者心意顯現一方天地景象,倒是和佛家的小神通之一圓光術類似,以法術將遠處景象攝於眼前,根據施法者的法力高低,距離可從幾裏到幾十裏不等。
明峰負手而立,和眾執事立於玉盤之前,監督石階上眾人的情形。而荊安和則老神在在,微閉雙目,似乎要睡著了一般。
“咦?不對啊,荊師伯,您看一眼。”明峰忽然說道。
荊安和睜開微閉的雙眼,掃了一眼玉盤,說道:“明峰,為何會有人觸發了十倍重力?”
此時在玉盤中,星星點點的分布著綠色光點,如同螞蟻一般,分布在蜿蜒的石階上。而其中卻有一顆醒目的紅點,而且一張一縮,看起來分外引人注目。
“荊師伯,我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明峰也是不知,然後指揮玉盤上的視角一變,徐飛在台階上艱難上行的身影便顯露了出來。
這石階數百年來用於考核弟子心性,下設禁魔和負重法陣,便是要讓走上石階之人分毫法力都動用不得,再負上數百斤重量徒步上山,最是考驗人的耐力和心性,不是毅力堅韌之輩,往往堅持不下來便打了退堂鼓了。
“哦?原來是此子。”荊安和認出了徐飛,說道。
“荊師伯,您認識此人?”
荊安和撫須道:“算是見過吧,不過隻是遠遠的在山上看過一眼。他叫做徐飛,你知道有人打碎了守山石碑,又和柳不凡柳不易爭鬥吧?此子一顆劍心剔透,觸動了老道數十年前在石碑上留下的殺意,在幻象中隨劍起舞,無意中毀了石碑。”
“難道便是此人?怪不得師伯你免了他毀碑傷人之罪呢,果然是一個可造之材,竟然身負十倍重力還能前行。不過我看他好像也扛不住了,再這麽硬抗下去恐怕要受重傷,要不要我去停了法陣?”說著明峰做勢便往大殿外走去。
荊安和道:“且慢,我觀他還有餘力,先看看再說。這小子不知深淺,定是在石階上飛縱來著,卻不知這煉心路豈是那麽簡單的。”
旁邊一位須發有些斑白的執事道人笑道:“煉心路禁止飛縱,否則必然加大重力,一直加到十倍重力為止。荊長老,我看這名弟子恐怕不止飛縱了一次兩次這麽簡單吧,不然何以觸動十倍重力?”
荊長老撫須道:“應是如此,老關,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有人背負極限重力是什麽時候的事了?”
關姓執事說道:“應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吧,當時觸發極限重力,引起宗門轟動的正是現任殿主王真人。當年我剛入門,吾師也尚未坐化,還是他跟我講的,讓我以王真人為榜樣,努力用功呢。”
荊長老看著玉璧上徐飛的影像,點頭說道:“不錯,不錯。”也不知是說這老關說的不錯,還是誇讚徐飛不錯。
且不說伏魔殿正殿之中之事,徐飛此時卻是在艱難跋涉,額頭汗如雨下,身子微微顫抖,腰也慢慢的彎了下去。他已經不堪重負,十倍的重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現在隻是在那裏苦苦支撐。
“難道第一關都過不去嗎,不行,決不能這麽放棄!就是再難,也要挺住!”徐飛咬牙,嘴唇都滲出血來,他將自己的潛力全部激發了出來,抬腳又上了幾級台階,已是頭暈眼花,搖搖欲墜,全身骨骼哢哢作響,不堪重壓,開始出現隱隱約約的裂縫。
仿佛是受到徐飛的意誌召喚一般,丹田氣海中的原始黑龍氣一躍而出,化作黑龍,全身包裹著濃鬱的黑色水霧,向徐飛的全身骨骼行去,所過之處,龍身散發的黑色水霧便往骨骼深處浸潤進去。它一邊遊走,一邊散發出大量的黑色水霧,滋潤和修補徐飛的全身骨骼,不一會兒功夫黑龍便巡走了一圈,自身體積縮小了一大半,便一頭栽入法力深譚休養,再無動靜了。
原始黑龍氣散發的玄冥黑水,乃是天下三大奇水之一,主滋潤生發。得其之助,徐飛全身骨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修複一新,而且因為外界壓力極大,黑色水霧便鑽進了骨骼深處,從內到外不斷的強化著徐飛的骨骼。
這正是玄冥屠神策第四層開始登堂入室的表現,原本需要花費無數的水磨功夫才能將玄冥屠神策練到深入骨髓,現如今在這煉心路上的重壓之下,反而助了徐飛一臂之力,大大加快了玄冥屠神策的煉骨過程。
一股麻癢的感覺,逐漸從骨髓深處升起,遍布徐飛全身,正是骨骼從內部開始生長強化的特征,便如同人受傷之後傷口愈合結痂的那種麻癢感覺一般。隨著玄冥黑水的不斷滋潤,慢慢的,徐飛的全身骨骼便如同從內到外重生了一般,骨骼的強度和韌度得到了極大的增強,此時如果有人可以透視的話,就會發現徐飛的全身骨骼開始呈現出一種非金似玉般的顏色。
此時伏魔殿中的玉璧前,眾人隻見玉璧中的徐飛原本低下的頭顱慢慢抬了起來,彎下的腰也直了起來,眼神堅毅,目光有神,腳步也開始變得穩健起來,開始穩步的拾級而上。
伏魔殿中眾人見狀議論紛紛。
“竟有人能扛著十倍重力上山,簡直不可思議。若不是殿主王真人珠玉在前,真正是難以置信!”
“道兄所言極是,若不是我親眼所見,哪裏敢相信此事。”
明峰歎道:“荊師伯,還是您眼光獨到,這位徐飛師弟果然沒辜負您的期望,成為本門一甲子以來第一個背負煉心路極限重力上山之人。”
荊安和卻搖了搖頭,然後對殿中眾人說道:“這也說明不了什麽,就是有幾分蠻力氣罷了。”他揮了揮袍袖,迴到主位坐下,又閉目養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