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氣沉丹田
隻是這玄冥屠神策卻不可不練,徐飛心中又迴想起當日情景,似乎這女子對自己並無惡意,不然當日不會輕易讓自己離去。況且又實在沒有別的寒潭可以練功。徐飛思量良久,決定還是冒險去寒潭再看看。
到了晚間,徐飛又偷偷去了寒潭,那寒潭還是寒霧彌漫,那女子蹤跡全無。徐飛又沿著水潭四周到處查看了一下,見再無人跡,心中鬆了口氣。
當下便在水潭邊找了一塊幹淨平整的青石,盤膝而坐,開始調神斂息。半晌後覺得心思寧靜,便深吸了一口麵前的寒氣水霧,頓時覺得一股冰涼之氣從口中直灌而下,直達丹田。
徐飛運起玄冥屠神策心法,慢慢運化這股寒氣,一炷香時間過後,方將這口寒氣在丹田化盡,才又吸了一口,再次慢慢運化。直到一個時辰過去,自覺丹田有些隱隱發脹,知道今日修煉已到了上限,便不再吸取寒氣,慢慢收功。
細細審視自身,吸收了這麽多寒氣後,身子卻並沒有剛開始那種寒冷的感覺,隻是覺得全身經脈和丹田有點清清涼涼的感覺,很是舒服。
而此時丹田中的玄冥真氣已經壯大了不少,和歸元功所修出的內氣並存,在丹田中繞成一個太極模樣的圖案,緩慢旋轉,似符合某種天地大道,又互不幹擾。心下大喜,這寒潭果然對修煉玄冥屠神策幫助甚大,比起在溪水邊修煉強太多了。
徐飛運功完畢,站了起來,一看天色,已經是四更天了,看來自己修煉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見時辰不早,便沿原路返迴宿舍了,準備睡上一兩個時辰就去砍柴了。
自己現在精力充沛,加上白天砍柴時也可以找個地方小憩,因此倒是不擔心睡眠不夠的問題。自修煉歸元功以來,感覺睡眠也不像以前那麽多了,每天晚上睡上兩三個時辰就自動醒了,這正是歸元功修煉後,精氣神比以前壯大的效果,所謂神滿不思眠,正是此意。
山中無歲月,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某日深夜,山穀中的寒潭邊,徐飛正在運功修煉,一道道霧氣從鼻孔中進進出出,周身霧氣圍繞,頭頂虛空隱隱有晦澀暗流湧動,其中又似有生生滅滅之相,這正是玄冥屠神策修煉時的異象。
等收功完畢,徐飛暗道:“這麽長時間都沒凝結出這一縷原初玄冥之氣,而且對我如今的進度而言,這寒潭的練功效果似乎越來越弱,不到一時三刻便已經譚麵的冰冷霧氣都運化完了,再要練下去這寒霧卻是不足了。”
看來要凝結出原初玄冥之氣,遠比想象中要困難,怪不得入門時要萬年寒玉輔助,自己是個窮小子,萬萬拿不出此物,隻好用這便宜法門慢慢修煉了。
而如今丹田內歸元功內氣充盈,飽飽墜墜,似有沉甸甸之感,正是歸元功第一層修成的跡象,氣沉丹田。
而玄冥真氣比起當初也是增大了不少,隻是這玄冥真氣還不夠充盈也不夠精煉,還需轉變為原初玄冥之氣後,那玄冥屠神策方能開始發揮作用來改善身體體質,不過也不是現在一時半會能修成的事了。
而當日那神秘女子,這幾個月中,卻再也沒有見到過了。
這一日,正是邵觀主開講《陰符經》的日子,徐飛也早早的來到了講堂,趁眾人還沒來之前便幫著打掃清理,再給邵觀主把茶沏好,這也是他經常做的事了。等忙完這些,便找了個角落等著開課。
邵觀主不多時便來了,抿一口茶,潤了潤喉,便開始講課了。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等課講完,這些弟子們也不知聽懂了多少,紛紛離去了。徐飛正在收拾桌椅凳子,就聽得邵觀主說道:“徐飛,你隨我來一趟。”說完端茶往後院去了。
徐飛心中一動,趕緊應了一聲,放下手中活計,跟了過去。
後院中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下,擺放著石桌石凳。邵觀主坐下,把茶杯放在桌上,招唿徐飛也坐。徐飛便大著膽子歪了半邊屁股坐在了邵觀主對麵。
邵觀主和藹的看著徐飛,說道:“徐飛,我看你精完神足,歸元功修煉如何了?”
“弟子近日覺得練功時小腹丹田處飽脹,有沉墜之感,應是老師所說氣沉丹田之像。”
“不錯,我估摸著也差不多了,你以三個月的時間便練成歸元功第一層,資質還算上佳。”邵觀主笑道:“這段時間我看你也勤奮用功,未有懈怠,也不枉我當初看好你。既然你如此用功上進,那貧道自當給你一個前程。”
又說道:“我今日一早已經吩咐知事房,錄你為外門弟子,你一會兒可去付知事那裏辦理手續,領取身份令牌。”
徐飛一聽,心中大喜,忙離座拜倒:“弟子多謝老師栽培!”原來邵觀主一早便已安排完畢了,顯見得是對徐飛這段時間的表現一直看在眼裏。
從雜役弟子轉為外門弟子殊為不易,雖然省了一百兩銀子的拜師費,卻多花費了好幾年光陰,在有錢人家的子弟看來是很不劃算,不過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也算是一條出路了。
邵觀主說道:“你且起來吧。徐飛,你可知道歸元功的內氣,和一般江湖門派所練內功,有何區別?”
“弟子曾聽老師說過,歸元功練到大成,憑內力而論,不輸於一般江湖內功高手,似乎歸元功的內氣和內功差不多。”
“正是如此。江湖內家高手多是由外入內,打熬筋骨以生內氣,再繼續苦練,這股內氣便日益茁壯,此種方法所生內氣,用於搏殺之時威力甚大,然而它也有明顯的弊端,就是太過於消耗。”
又說道:“很多江湖人士,每到四五十歲左右,便疾病纏身,這是為何?正是練功太勤,傷了根基,身體受了暗傷而不自知,到一定年紀便發作出來,以至臥病在床。不過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中也有高明之士,懂得天生萬物,滋養化生的道理,能避免此等弊端。”
隻是這玄冥屠神策卻不可不練,徐飛心中又迴想起當日情景,似乎這女子對自己並無惡意,不然當日不會輕易讓自己離去。況且又實在沒有別的寒潭可以練功。徐飛思量良久,決定還是冒險去寒潭再看看。
到了晚間,徐飛又偷偷去了寒潭,那寒潭還是寒霧彌漫,那女子蹤跡全無。徐飛又沿著水潭四周到處查看了一下,見再無人跡,心中鬆了口氣。
當下便在水潭邊找了一塊幹淨平整的青石,盤膝而坐,開始調神斂息。半晌後覺得心思寧靜,便深吸了一口麵前的寒氣水霧,頓時覺得一股冰涼之氣從口中直灌而下,直達丹田。
徐飛運起玄冥屠神策心法,慢慢運化這股寒氣,一炷香時間過後,方將這口寒氣在丹田化盡,才又吸了一口,再次慢慢運化。直到一個時辰過去,自覺丹田有些隱隱發脹,知道今日修煉已到了上限,便不再吸取寒氣,慢慢收功。
細細審視自身,吸收了這麽多寒氣後,身子卻並沒有剛開始那種寒冷的感覺,隻是覺得全身經脈和丹田有點清清涼涼的感覺,很是舒服。
而此時丹田中的玄冥真氣已經壯大了不少,和歸元功所修出的內氣並存,在丹田中繞成一個太極模樣的圖案,緩慢旋轉,似符合某種天地大道,又互不幹擾。心下大喜,這寒潭果然對修煉玄冥屠神策幫助甚大,比起在溪水邊修煉強太多了。
徐飛運功完畢,站了起來,一看天色,已經是四更天了,看來自己修煉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見時辰不早,便沿原路返迴宿舍了,準備睡上一兩個時辰就去砍柴了。
自己現在精力充沛,加上白天砍柴時也可以找個地方小憩,因此倒是不擔心睡眠不夠的問題。自修煉歸元功以來,感覺睡眠也不像以前那麽多了,每天晚上睡上兩三個時辰就自動醒了,這正是歸元功修煉後,精氣神比以前壯大的效果,所謂神滿不思眠,正是此意。
山中無歲月,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某日深夜,山穀中的寒潭邊,徐飛正在運功修煉,一道道霧氣從鼻孔中進進出出,周身霧氣圍繞,頭頂虛空隱隱有晦澀暗流湧動,其中又似有生生滅滅之相,這正是玄冥屠神策修煉時的異象。
等收功完畢,徐飛暗道:“這麽長時間都沒凝結出這一縷原初玄冥之氣,而且對我如今的進度而言,這寒潭的練功效果似乎越來越弱,不到一時三刻便已經譚麵的冰冷霧氣都運化完了,再要練下去這寒霧卻是不足了。”
看來要凝結出原初玄冥之氣,遠比想象中要困難,怪不得入門時要萬年寒玉輔助,自己是個窮小子,萬萬拿不出此物,隻好用這便宜法門慢慢修煉了。
而如今丹田內歸元功內氣充盈,飽飽墜墜,似有沉甸甸之感,正是歸元功第一層修成的跡象,氣沉丹田。
而玄冥真氣比起當初也是增大了不少,隻是這玄冥真氣還不夠充盈也不夠精煉,還需轉變為原初玄冥之氣後,那玄冥屠神策方能開始發揮作用來改善身體體質,不過也不是現在一時半會能修成的事了。
而當日那神秘女子,這幾個月中,卻再也沒有見到過了。
這一日,正是邵觀主開講《陰符經》的日子,徐飛也早早的來到了講堂,趁眾人還沒來之前便幫著打掃清理,再給邵觀主把茶沏好,這也是他經常做的事了。等忙完這些,便找了個角落等著開課。
邵觀主不多時便來了,抿一口茶,潤了潤喉,便開始講課了。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乎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等課講完,這些弟子們也不知聽懂了多少,紛紛離去了。徐飛正在收拾桌椅凳子,就聽得邵觀主說道:“徐飛,你隨我來一趟。”說完端茶往後院去了。
徐飛心中一動,趕緊應了一聲,放下手中活計,跟了過去。
後院中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下,擺放著石桌石凳。邵觀主坐下,把茶杯放在桌上,招唿徐飛也坐。徐飛便大著膽子歪了半邊屁股坐在了邵觀主對麵。
邵觀主和藹的看著徐飛,說道:“徐飛,我看你精完神足,歸元功修煉如何了?”
“弟子近日覺得練功時小腹丹田處飽脹,有沉墜之感,應是老師所說氣沉丹田之像。”
“不錯,我估摸著也差不多了,你以三個月的時間便練成歸元功第一層,資質還算上佳。”邵觀主笑道:“這段時間我看你也勤奮用功,未有懈怠,也不枉我當初看好你。既然你如此用功上進,那貧道自當給你一個前程。”
又說道:“我今日一早已經吩咐知事房,錄你為外門弟子,你一會兒可去付知事那裏辦理手續,領取身份令牌。”
徐飛一聽,心中大喜,忙離座拜倒:“弟子多謝老師栽培!”原來邵觀主一早便已安排完畢了,顯見得是對徐飛這段時間的表現一直看在眼裏。
從雜役弟子轉為外門弟子殊為不易,雖然省了一百兩銀子的拜師費,卻多花費了好幾年光陰,在有錢人家的子弟看來是很不劃算,不過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也算是一條出路了。
邵觀主說道:“你且起來吧。徐飛,你可知道歸元功的內氣,和一般江湖門派所練內功,有何區別?”
“弟子曾聽老師說過,歸元功練到大成,憑內力而論,不輸於一般江湖內功高手,似乎歸元功的內氣和內功差不多。”
“正是如此。江湖內家高手多是由外入內,打熬筋骨以生內氣,再繼續苦練,這股內氣便日益茁壯,此種方法所生內氣,用於搏殺之時威力甚大,然而它也有明顯的弊端,就是太過於消耗。”
又說道:“很多江湖人士,每到四五十歲左右,便疾病纏身,這是為何?正是練功太勤,傷了根基,身體受了暗傷而不自知,到一定年紀便發作出來,以至臥病在床。不過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中也有高明之士,懂得天生萬物,滋養化生的道理,能避免此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