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記憶碎片
王管事見徐飛一副鼻青臉腫的模樣,哼了一下,竟然把又揚起的手放下了,說道:“你小子別給我在這偷奸耍滑!明天老子要是看不到三筐柴,仔細你的皮!”說完轉身,哼著不知道哪裏的小調,走了。
徐飛本來早已做好了挨打的準備,心中暗暗告誡自己要隱忍,一定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沒想到王管事看見他臉上鼻青臉腫的,竟然輕易就放過了他,轉身走了。
莫非此人知道什麽隱情?而且,作為管事,看見自己手底下的人臉上帶傷,鼻青臉腫的,難道也不問問是怎麽迴事嗎?
王管事必是知情人,這是一條重要線索!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傷是怎麽來的,但是似乎並不知道原主已經身亡的事情,不然不會如此表現,否則的話他的演技都可以去拿奧斯卡影帝了。
徐飛正在思索中,忽然後麵被人拍了一下子,迴頭一看,是一個看起來大概不到二十歲,臉色有點發白的年輕人。
那人說道:“徐飛,這麽晚才迴來?又被管事訓了吧,走吧,把柴火放下,咱倆去吃飯去,再不去就過了飯點了,湯都剩不下一口。”
徐飛腦海中馬上又浮現一道記憶碎片:紀誌義,止清觀雜役弟子,和自己同住一室。
太好了!徐飛心下大喜,沒想到室友主動找上自己,那吃飯睡覺都知道地方了。而且自己天生對此人就有一種好感,應該是原主的感情使然,那更說明紀誌義跟自己關係應該還可以。
紀誌義又拉了他一下:“發什麽愣啊,走吧,再去晚了飯堂該沒吃的了。正好柴房也順路,你在路上把柴火放下不就行了。”
徐飛連忙跟上,和紀誌義一起拐了幾拐,徐飛便看到了柴房,便過去把柴火卸下,在柴房裏碼好,然後又跟著紀誌義往飯堂的方向走去。
路上紀誌義跟徐飛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徐飛不敢多說話,怕說錯話了引起對方懷疑,大部分時間隻是含糊應對。
隻是為什麽王管事和紀誌義的身份信息會自動浮現在腦海呢?徐飛一路看過去,再沒有一個人能讓他想起什麽事來,難道原主在這止清觀隻認識這兩人,那怎麽可能呢?
不對!徐飛腦中靈光一閃,這兩人的共同之處便是都和自己有過身體接觸,是不是隻有身體接觸,才會在腦海中喚醒原主殘留的記憶和情感?
徐飛大為興奮,這個推論在理論上來說成立的可能性極高,搞不好真的就是這麽迴事,而且這個推論要是對的話,對自己在這觀裏能順利落下腳的幫助可太大了。
徐飛一路跟著紀誌義到了飯堂,又照葫蘆畫瓢的跟著他打了飯菜,兩人找了張角落的桌子坐了下來。
看來這裏吃飯不花錢啊,那應該是管吃管住了。也是,做個雜役弟子,天天幹些髒活累活,要是吃飯住宿還花錢,還有誰願意來。
今天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了,而且徐飛又走了半天山路,早就餓的饑腸轆轆。好在這裏的飯菜跟前世差不多,也是米飯,青菜,蘿卜的,沒有什麽奇形怪狀的食物。雖然沒有肉,也將就吧,徐飛甩開腮幫子,唿唿啦啦的吃了起來,先填飽肚子再說。
他正埋頭吃飯,就聽見對麵的紀誌義對自己說道:“他們實在太過分了,你告訴王管事了嗎?”
徐飛心中一凜,他完全不知道紀誌義在說什麽,沒頭沒腦的。抬頭看看紀誌義,心念電轉,這個問題該如何迴答呢?
紀誌義又指了指他臉上的傷,說道:“他們把你打成這樣,你告訴王管事沒有?”
原來是這件事,難道紀誌義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傷是怎麽來的?看來王管事和紀誌義都知道自己為什麽受傷,也就是說他們也知道是什麽人毒打原主的。既然紀誌義也知道,那就找機會好好套套他的話。
徐飛覺得這件事原主可能大概率沒有告訴王管事,便含糊的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紀誌義歎了口氣,說道:“也是,告訴他了屁用沒有,反而給你找麻煩。這觀裏大大小小的事他還能不知道?你看他平日裏喝的那些好酒,不都是他們送的。”
他們到底是誰啊,大哥,你好歹說個名字啊,我也好知道到底是誰毒打了原主,若是他殺則這些人必然有最大的殺人嫌疑。
徐飛心裏焦急,紀誌義卻就是不提那些人的名字,隻是憤憤說道:“這幫王八蛋,隻會欺壓同門,敲詐勒索,我爹上次托人給我帶來的銀子,就給我留了幾十個銅板!”
又說道:“你家裏怎麽從來不給你寄錢啊,你老是拿不出錢給他們,他們肯定不會放過你。”
原來那些人也是雜役弟子,平日裏專門欺壓同門,收保護費。那這麽說來,原主是因為沒錢交保護費經常挨打?
這麽說來倒能解釋的通,為什麽王管事會知道他的傷是誰打的,也不聞不問了。那些人在雜役弟子裏麵橫行霸道,敲詐勒索,又平日裏孝敬王管事,所以王管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徐飛雖然心中焦急的要知道這些人是誰,不過他也知道這事急不得,也不好冒然開口問,而且既然那些人也是雜役弟子,想必不難打探到是誰,便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裏的情況,哪有錢寄給我。”
既然兩人是室友,關係又不錯,那紀誌義肯定了解原主家裏的情況。
紀誌義果然知道,說道:“你說你啊,你家在寧遠縣也算是讀書人家,雖不是什麽大戶,也算小康,你在家好好的,偏偏偷跑出來,來這止清觀遭罪。你來了有三年了吧,你家裏人肯定很擔心你的。”
寧遠縣,家?徐飛心裏忽然一陣強烈波動,腦海裏模模糊糊的出現了幾個人的樣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起來有種血脈交融的親切感,仔細去看卻怎麽也看不清楚。難道是這幾人便是原主的家人?看起來原主雖然死了,但是殘念還是在記掛著家人。
那這個徐飛是為什麽要從家裏跑出來呢?既然並不是因為家裏揭不開鍋,迫於生計才來當雜役,那為什麽跑到這等山間苦寒之地來做雜役?看原主現在的年紀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這麽說這家夥十四就離家出走來了這裏,這又是為什麽呢?
王管事見徐飛一副鼻青臉腫的模樣,哼了一下,竟然把又揚起的手放下了,說道:“你小子別給我在這偷奸耍滑!明天老子要是看不到三筐柴,仔細你的皮!”說完轉身,哼著不知道哪裏的小調,走了。
徐飛本來早已做好了挨打的準備,心中暗暗告誡自己要隱忍,一定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沒想到王管事看見他臉上鼻青臉腫的,竟然輕易就放過了他,轉身走了。
莫非此人知道什麽隱情?而且,作為管事,看見自己手底下的人臉上帶傷,鼻青臉腫的,難道也不問問是怎麽迴事嗎?
王管事必是知情人,這是一條重要線索!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傷是怎麽來的,但是似乎並不知道原主已經身亡的事情,不然不會如此表現,否則的話他的演技都可以去拿奧斯卡影帝了。
徐飛正在思索中,忽然後麵被人拍了一下子,迴頭一看,是一個看起來大概不到二十歲,臉色有點發白的年輕人。
那人說道:“徐飛,這麽晚才迴來?又被管事訓了吧,走吧,把柴火放下,咱倆去吃飯去,再不去就過了飯點了,湯都剩不下一口。”
徐飛腦海中馬上又浮現一道記憶碎片:紀誌義,止清觀雜役弟子,和自己同住一室。
太好了!徐飛心下大喜,沒想到室友主動找上自己,那吃飯睡覺都知道地方了。而且自己天生對此人就有一種好感,應該是原主的感情使然,那更說明紀誌義跟自己關係應該還可以。
紀誌義又拉了他一下:“發什麽愣啊,走吧,再去晚了飯堂該沒吃的了。正好柴房也順路,你在路上把柴火放下不就行了。”
徐飛連忙跟上,和紀誌義一起拐了幾拐,徐飛便看到了柴房,便過去把柴火卸下,在柴房裏碼好,然後又跟著紀誌義往飯堂的方向走去。
路上紀誌義跟徐飛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徐飛不敢多說話,怕說錯話了引起對方懷疑,大部分時間隻是含糊應對。
隻是為什麽王管事和紀誌義的身份信息會自動浮現在腦海呢?徐飛一路看過去,再沒有一個人能讓他想起什麽事來,難道原主在這止清觀隻認識這兩人,那怎麽可能呢?
不對!徐飛腦中靈光一閃,這兩人的共同之處便是都和自己有過身體接觸,是不是隻有身體接觸,才會在腦海中喚醒原主殘留的記憶和情感?
徐飛大為興奮,這個推論在理論上來說成立的可能性極高,搞不好真的就是這麽迴事,而且這個推論要是對的話,對自己在這觀裏能順利落下腳的幫助可太大了。
徐飛一路跟著紀誌義到了飯堂,又照葫蘆畫瓢的跟著他打了飯菜,兩人找了張角落的桌子坐了下來。
看來這裏吃飯不花錢啊,那應該是管吃管住了。也是,做個雜役弟子,天天幹些髒活累活,要是吃飯住宿還花錢,還有誰願意來。
今天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了,而且徐飛又走了半天山路,早就餓的饑腸轆轆。好在這裏的飯菜跟前世差不多,也是米飯,青菜,蘿卜的,沒有什麽奇形怪狀的食物。雖然沒有肉,也將就吧,徐飛甩開腮幫子,唿唿啦啦的吃了起來,先填飽肚子再說。
他正埋頭吃飯,就聽見對麵的紀誌義對自己說道:“他們實在太過分了,你告訴王管事了嗎?”
徐飛心中一凜,他完全不知道紀誌義在說什麽,沒頭沒腦的。抬頭看看紀誌義,心念電轉,這個問題該如何迴答呢?
紀誌義又指了指他臉上的傷,說道:“他們把你打成這樣,你告訴王管事沒有?”
原來是這件事,難道紀誌義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傷是怎麽來的?看來王管事和紀誌義都知道自己為什麽受傷,也就是說他們也知道是什麽人毒打原主的。既然紀誌義也知道,那就找機會好好套套他的話。
徐飛覺得這件事原主可能大概率沒有告訴王管事,便含糊的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紀誌義歎了口氣,說道:“也是,告訴他了屁用沒有,反而給你找麻煩。這觀裏大大小小的事他還能不知道?你看他平日裏喝的那些好酒,不都是他們送的。”
他們到底是誰啊,大哥,你好歹說個名字啊,我也好知道到底是誰毒打了原主,若是他殺則這些人必然有最大的殺人嫌疑。
徐飛心裏焦急,紀誌義卻就是不提那些人的名字,隻是憤憤說道:“這幫王八蛋,隻會欺壓同門,敲詐勒索,我爹上次托人給我帶來的銀子,就給我留了幾十個銅板!”
又說道:“你家裏怎麽從來不給你寄錢啊,你老是拿不出錢給他們,他們肯定不會放過你。”
原來那些人也是雜役弟子,平日裏專門欺壓同門,收保護費。那這麽說來,原主是因為沒錢交保護費經常挨打?
這麽說來倒能解釋的通,為什麽王管事會知道他的傷是誰打的,也不聞不問了。那些人在雜役弟子裏麵橫行霸道,敲詐勒索,又平日裏孝敬王管事,所以王管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徐飛雖然心中焦急的要知道這些人是誰,不過他也知道這事急不得,也不好冒然開口問,而且既然那些人也是雜役弟子,想必不難打探到是誰,便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裏的情況,哪有錢寄給我。”
既然兩人是室友,關係又不錯,那紀誌義肯定了解原主家裏的情況。
紀誌義果然知道,說道:“你說你啊,你家在寧遠縣也算是讀書人家,雖不是什麽大戶,也算小康,你在家好好的,偏偏偷跑出來,來這止清觀遭罪。你來了有三年了吧,你家裏人肯定很擔心你的。”
寧遠縣,家?徐飛心裏忽然一陣強烈波動,腦海裏模模糊糊的出現了幾個人的樣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起來有種血脈交融的親切感,仔細去看卻怎麽也看不清楚。難道是這幾人便是原主的家人?看起來原主雖然死了,但是殘念還是在記掛著家人。
那這個徐飛是為什麽要從家裏跑出來呢?既然並不是因為家裏揭不開鍋,迫於生計才來當雜役,那為什麽跑到這等山間苦寒之地來做雜役?看原主現在的年紀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這麽說這家夥十四就離家出走來了這裏,這又是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