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竹園城的一次大勝,澹台鏡的聲望也達到了一個新高點,眾人自然也不亦樂乎。深夜,待得大家都去休息了,澹台鏡又一個人坐在桌前深思。【真理之眼】澹台鏡,天選之人,竹園城城主統帥:90;勇武:90;智謀:96;政治:96;英魂點數:109。“是時候進行一次召喚了。”【英魂圖】為了華夏,絕醒吧,英魂,請助我一臂之力!金黃色的光芒閃過,一個身材魁梧的人出現在澹台鏡的麵前,同時男子的資料也出現在英魂圖上。孟明視,春秋時期秦國人。統帥:80;勇武:80;智謀:80;政治:60。曾今三次敗給晉軍,後痛改前非,不再狂妄自大,關心政治、兵法,在第四次戰鬥時背水一戰,將晉國軍隊打敗,並奠定了秦國在西部地區的霸主地位。“好像很不錯的樣子。”英魂點數:19。


    “孟明視拜見主公。”


    “明視請起,明視可願協同吾一起征戰天下,恢複華夏?”


    “明視,雖萬死而不辭。”


    “哈哈,好好,得明視又添一虎將啊,明天再向你介紹幾個誌同道合之人。我在安排一間房。”


    翌日,清晨無限美好,“來來,子房、廉頗、鵬舉、仁貴,向你們介紹一個人,這位,孟明視,乃誌同道合之人,也是一位猛將。”五人互相見禮,“那上古遺書你們就共同研究了呀,多個人多份力。”


    “諾。”


    “走走,我們還要處理一堆事啊,剛剛打完一場仗,百廢俱興,這竹園城可以算是我們的大本營了,這次戰爭過後,我們還要馬不停蹄的對下一個目標動手,現在未淪陷區隻有兩州之地,大部分逃亡之人也是奔向這兩州,自然可以抵擋好一陣子了。而侵略我們華夏的主要是奧斯曼帝國、羅斯馬帝國、亞圖蒂帝國、匈羅帝國、食月帝國、文尼帝國、法吉亞帝國、意德比帝國這八個帝國,其中奧斯曼帝國主要就是侵略我華夏的南方地區,直接和我們對上,其次就是西南方的羅斯馬帝國,這兩個帝國的侵略軍是我們要打擊的重中之重。而這兩國的軍隊加起來也不過五十萬,這幾番征戰,他們的補給又跟不上,這局勢對我們是極好的,先前被我們破了一萬人,奧斯曼帝國又損失了大將,可謂雪上加霜,隻要我們布局得當,說不定可以將這支侵略軍全部殲滅!”


    “主公高見。”眾人唿之。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奧斯曼帝國經過這次失敗的教訓,恐怕會更加小心了。”張良這時發話了。


    “嗯,這也是我所擔憂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然他們損失了一萬,可是總兵力還有二十多萬,可我們竹園城的軍隊總人數至今也不過二萬,十倍的差距啊!”澹台鏡也皺起了眉頭。“吳天,我們竹園城總人口數是多少?”


    “迴主公,長期定居總人口越二十萬,加上一些逃亡進來的接近三十萬了,壯年男子約莫十萬。”


    “嗯。”澹台鏡又陷入了沉思,手指不停地在桌麵上敲著,“我想到一個辦法了。”眾人皆望著澹台鏡。“嘿嘿,全民皆兵!”眾人一聽也陷入了思考當中,“就是平時百姓也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訓練,不求達到標準的軍隊式訓練,但也要一定的組織章法和格鬥技巧。”此話一說,就猶如醍醐灌頂般給眾人當頭一棒,“好!”張良率先說了出來。“全民皆兵,好一個全民皆兵,主公張良服也。”


    “嗯,好啊,戰時可作兵,農時皆下田。此法可行啊。”


    “唉,不愧為主公。服也服也。”


    “那麽,就初步判定這麽辦了。民兵組織就交給明視了。”


    “謝主公厚望,定然會讓主公看到一個亦兵亦農的軍隊。哈哈。”


    “那麽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討論下關於如何作戰的問題了,嗯,子房你如何看?”


    “迴主公,吾觀此次之事會讓他們起了警惕,且因為這次他們是攻城方,我們是守城方,準備也十分充分,才能取得如此大的勝利,而一旦換成我們是攻城方的話,我們將會處於劣勢地位。”張良的話也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不過我方的優勢也是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我相信幾位將軍的能力在當世也是十分的出色,兵強將勇就會是我們的優勢。”


    “子房妙讚了。”


    “當世之姿,無與倫比。幾位將軍就不要推辭了。接下來,吾還有一個計劃。據我方探子打探得知,奧斯曼帝國的先鋒軍隊還有一萬駐紮在我們附近,可以再次下手。”


    “子房,就不要賣關子了,快說吧。”


    “我方新勝,但是底子弱,這是大部分人的認知,他們大部分人也會料定我們會沉浸在這次的勝利,也不會進行再次進攻。而我們就抓住這個心理就行了。”


    “那,子房的意思是……”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善。”澹台鏡也發話了。“鵬舉、仁貴,你們二人分兵合作,總共帶領一萬人馬。”


    “諾。”


    “好,初定就是這樣了,哦,對了,我們最好還是裝作一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比較好,假如有敵方探子在的話,可以迷惑一下對方。”


    “善。”


    “我,澹台鏡,這竹園城的戰役將是我的新起點,淪陷區,等著我,我將會恢複你們的自由。讓我華夏再次傲立於世間。”


    --------------------------------------------------------


    曆史小知識:


    我國古代耕作方法演變: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


    耕作工具:石器、耒耜、青銅農具、鐵農具


    水利工程:戰國時期都江堰;漢朝漕渠、白渠、龍首渠;曹魏翻車;唐朝筒車;宋朝高轉筒車;明清風力水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民族之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墨並收藏華夏民族之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