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一上島後,便找來了石開文和鄭一一起問道:“島上沒有人逃脫吧?”
如今討虜軍雖然不怕朝鮮軍隊,但為了省卻麻煩,能瞞一時是一時,等將來完成了實質占領,對外也好宣示不是。
石開文聞言連忙迴道:“車將軍放心,登島前我已派人封鎖了北部海域, 加上我們是突然襲擊,島上的朝鮮兵沒有一個逃脫。”
車文一聞言點了點頭,見鄭一一臉疑惑的樣子,不由得笑了笑解釋道:“鄭將軍,重新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討虜軍軍情局的高級特工, 他的任務想必你應該也猜到了, 我也不便多說,總之, 大家都是自己人!”
“原來如此,幸會!”鄭一聞言頓時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他就說這次的任務很奇怪,原因原來在這兒。
石開文見狀連忙敬了一禮後笑了笑說道:“很抱歉瞞著鄭將軍了,任務所迫,還請鄭將軍不要在意。”
對於鄭一的身份石開文是知道的,他的任務雖然隱秘,但如今已經出了海了,也就沒有必要對鄭一瞞著了。
三人一番交談後,關係親近了不少,鄭一才笑了笑說道:“昨日我們在島上挖出了一塊石碑,你們猜我發現了什麽?”
“怎麽?難不成你還發現了這座島嶼曾經是屬於我們華夏的不成?”石開文聞言頓時打趣道。
車文一見狀連忙接話道:“你還別說,來前我特意查了史料,發現這塊島在元朝的時候還在真是咱們的領土。”
“車將軍英明。”鄭一聞言笑了笑,道:“想必二位也知道,我這個船隊中很多將士都是以前各個海盜勢力中改編而來,我們以前的習慣一時沒有改正過來,上島後總想尋寶什麽的。”
“不瞞二位, 昨日我們無意間就挖出了一塊石碑,上書“耽羅軍民總管府,元大德五年立。”幾個大字。”
車文一聞言頓時一笑,道:“這就對了,元朝崛起後,四處攻略,高麗成了元朝的藩國,至元七年,高麗爆發了反元的三別抄之亂,最終在元軍和親元高麗官軍的聯攻之下,三別抄之亂被平定,三別抄的頭目林衍率殘部流亡耽羅,耽羅接受反賊成了元軍進攻耽羅的絕好借口。”
“至元十年,元高聯軍徹底攻下耽羅全境後,蒙古人直接將耽羅納入元朝領土,在耽羅設置了耽羅招討司,並屯兵近兩千人,此舉有從南方威懾高麗防止高麗再叛的意圖,也是為了從海上斷絕南宋海運, 封鎖南宋,後來這裏更是成為了元朝的養馬場和犯人的指定流放地。”
“隨著元明鼎革,中原改天換地,引發了高麗和耽羅的連鎖波動,蒙元撤離中原前,將中原所有馬場的馬全部帶迴了草原,馬場盡數摧毀,徐達實際是憑借步兵優勢完成的北伐,但隨著明軍開始進入草原,明軍缺馬的劣勢盡顯無疑,為了彌補馬匹短板,明太祖知道耽羅還有馬,元朝滅亡之時,耽羅馬場還有蒙古馬約三萬餘匹,所以出現了明初最著名的“耽羅索馬”事件。此事件成了高麗直接占領耽羅的絕好機會,憑借此事件,濟州島才成了朝鮮半島國家的領土。”
聽到車文一的介紹,鄭一、石開文二人頓時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齊聲佩服道:“將軍大才,受教了!”
車文一見狀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這哪是我大才啊,隻因我來前大帥特意做了交待,讓我務必找出相關證據來證明我們沿途所占地方屬於我國故土,這樣才能師出有名。”
頓了頓,車文一突然笑了笑接著道:“如今既然有了證據,那麽我們到時就可以直接對外宣稱我們是在收複故土了,那麽這裏就改迴叫耿羅島吧,留一個團的兵力駐守在這裏,然後再從登島的百姓中先留下兩萬人安置在島上,完成實質的收複。”
鄭一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船隊中便會空置出許多船隻,咱們可以迴去繼續拉人過來了。”
車文一聞言仔細的想了想,隨即搖了搖頭說道:“運送大軍和百姓的事暫時不急,當前咱們需得武力威逼一下朝鮮王朝,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東進後後方不至於出亂子。”
說著,車文一便把目光看向石開文道:“朝鮮國的情報想必你們軍情局應該已經打探到了吧?”
石開文聞言點了點頭,道:“臨出發前,劉局已經派人把東北亞的情報都給我了。”
說著,石開文連忙找來一張朝鮮半島的地圖展開後接著道:“如今的朝鮮國王名叫李祘,與二十年前繼位,其任內多有建樹,他設立奎章閣,營建水原華城,創設壯勇營,實行通共政策,廢止除六矣廛以外所有商店的禁亂廛權,在對外關係上,已經開始正視清朝,並吸收清朝文化。”
“不過,朝鮮朝廷圍繞“壬午義理”而分化為了時派和僻派,剛開始時,李祘能駕馭於兩派之上,因此朝中並沒有明顯的黨爭,政局大體保持穩定。”
“到了如今,其國內黨爭已經愈演愈烈,甚至已經到了謀殺世子的地步了,同時,安東金氏、豐壤趙氏等外戚勢力逐漸崛起,開始權傾朝野!”
“可以說如今的朝鮮王國內部傾軋不堪,已是自顧不暇,我們根本就不用真打,隻需派出大軍威壓過去便能達到目的。”
車文一聞言點頭笑了笑,道:“那好,明日我便率軍北上一趟,如此我們去庫頁島立足的糧食應該就完全沒問題了。”
黨爭好啊,這個時候他們內部爭權,恐怕誰也不想發生戰爭來打斷他們爭權的步伐,這對討虜軍來說便有利了。
想了想,車文一接著道:“這樣吧,石開文的太平軍繼續在島上修整,就辛苦鄭將軍再率領船隊跑迴去一趟,一來是把這裏的情況向大帥匯報,再有便是去舟山和日照運送一部分將士和百姓過來。”
“是!”鄭一、石開文二人聞言連忙應道。
車文一見狀點了點頭後便繼續問道:“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這個叫對馬島的島嶼,說說這上麵的情況?”
石開文聞言點了點頭後指著對馬島的位置說道:“對馬島被夾在對馬海峽中線,麵積七百多平方公裏。如果說濟州島是朝鮮抵抗日本入侵的橋頭堡,那麽對馬島就是日本抵抗東亞大陸入侵的前哨,千年來朝鮮和日本這對冤家在對馬島反複爭奪,反複拉鋸,爆發了一係列大大小小的戰事。”
“朝鮮做夢都想控製對馬島,獲得一個進攻日本的跳板,奈何軍隊始終是不爭氣,怎麽也打不下來。而站在日本的角度,丟失對馬島是不能忍受的,以這裏為跳板,朝鮮水師三天之內就能打到九州去了,他們還能安生嗎?”
“所以盡管江戶城頭不斷變換大王旗,天皇和幕府將軍坐蹺蹺板,上上落落,但是不管是天皇還是幕府將軍上台,對對馬島島主宗氏都是百般拉攏示好,不求別的,隻求這哥們幫他們看好大門。”
“朝鮮視它為眼中釘,做夢都想拔掉這個釘子,還是那句話,軍隊不爭氣,再好的戰略戰術也沒用。”
“元軍伐日的時候朝鮮水師狗仗人勢,兩次血洗了對馬島,這已經成為朝日千年對抗中朝鮮軍隊為數不多的美好迴憶之一。”
“如今的對馬島上人口隻有一萬餘人,兵力不到兩千,同時對馬宗氏也相當於“一國兩屬”,既向朝鮮稱藩,也堅定不移的支持日本的幕府。”
“而如今的日本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加上德川幕府壓迫朝廷公家,德川家縮減公家封地,利用種種借口打壓公家的權力,最終公家權力完全被限製在文化上,就連改個年號都得聽將軍的,公家地位慘到不能再慘。武家壓迫不斷,公家也受不了了,就開始利用文化優勢醞釀反幕思想,到如今,日本國內的反幕運動更是愈演愈烈。”
車文一聞言默默的點了點頭,石開文的意思他明白,不管是濟州島還是對馬島,輕鬆拿下完全沒問題,需要防備的是後續的穩定。
見車文一沒有說話,石開文便接著道:“另外,我們要想北上,隱歧島和鬱陵島也必須得拿下。”
說著,石開文分別指了指朝鮮東邊的鬱陵島和日本本州島北方的隱歧島的位置後接著道:“由鬱陵島北上便可抵達大帥劃定的第一據點海參崴,而且島上隻有數千人,我們拿下後,可以再安置萬餘人,以此來作為中轉站。”
“隱歧島是日本流放犯人的地方,島上人口也不多,兵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隱歧島向東北航行,便可抵達蝦夷島。”
“不過現在麻煩的是,沙俄和日本幕府暗中已經在蝦夷島爭得不可開交了,同樣,他們雙方的勢力也已伸到了庫頁島上去了。”
後來有些國家堅稱是他們最早發現並記載庫頁島的,這說法真是不值一哂。
中國人最不怕比的就是曆史,中國也是最早對庫頁島實施有效管轄的。
穀墘
早在唐太宗、唐高宗年間,唐朝不斷征服朝鮮半島和東北地區,東北的黑土靺鞨就向唐朝表示臣服。到了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建立行政機構黑水都督府,統治包括庫頁島等黑龍江下遊廣大地區,並派長史到當地實施管理。
遼金時期,庫頁島也依舊先後被遼金兩國所控,遼代歸五國部節度使管轄,金代也歸金廷實際控製。
金國末年,宋金元三國時常發生戰爭,金廷已無精力再去對庫頁島進行直接的控製,故而金末庫頁島漸漸脫離中原的控製。到了元朝,元廷為重新控製庫頁島,與此同時,為了有效地管理黑龍江下遊地區及其庫頁島等地,元廷在黑龍江口的奴爾幹地方置征東元帥府,對黑龍江下遊及庫頁島等地進行實際控製,隸屬於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明朝建立後,明廷從元廷的手中接管了對庫頁島的管理,在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設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並在庫頁島上置衛所屯駐。
起初明朝在東北設置奴兒幹都司,庫頁島上也相應建立起囊哈兒衛、波羅河衛和兀烈河衛三個衛所,明朝的官員親自登上庫頁島,對該地進行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方麵的有效管轄。
東北在明朝以前一直是荒蠻之地,明朝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也屬難能可貴了。
明中後期,因明朝內部叛亂四起,自顧不暇,明廷才漸漸失去了對部分庫頁島的控製。
到了清朝,按理說清朝龍興於東北,應該對這一地區更加重視才對。
事實卻恰恰相反。
康熙雍正兩代,在外東北與沙俄通過戰爭與政治談判的手段,大致穩固了東北的邊界,但清朝統治者對東北腹地的經營卻不怎麽重視。
康熙五十六年清朝對庫頁島進行了一次實地測繪,並把庫頁島作為大清二十八幅輿地之首,確實也一度體現出清朝的態度。
但是光有態度沒有實際動作,態度也就然並卵了。
清朝出於愚昧的保護龍興之地的想法,對於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不許遷民,不許開墾,連東北腹地都越來越荒,更不要提荒外之地庫頁島了。
可以說,清朝對庫頁島的行政管轄呈現大倒退趨勢。
行政機構清初便退往大陸,設置在黑龍江口一帶,後來由於官員們嫌邊服之地荒涼,往內地一退再退,後來索性一口氣退到三姓城。
三姓城與庫頁島相隔數千裏,庫頁島人想要到都統衙門走一趟,爬山過海,竟需要三四個月之久。
對於庫頁島的管轄內容也越來越漫不經心,糧食生產、科舉取士、征兵服役、繳納賦稅對不起,都跟你們沒啥關係。我大清不需要你們履行啥義務,你們也沒有啥權利,隻需要每年進貢一些特產貂鼠皮就行。
冷漠的政治態度,加上細若遊絲的貢納聯係,使得庫頁島人對中原王朝的歸屬感越來越弱。
而此時,北方的沙俄和南方的日本,都已開始把目光投向這片北太平洋的迷之大島。
“據軍情局探查得知,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倭國豐臣秀吉派遣大將鬆前慶廣攻占所有蝦夷族土地,其中就包括了阿伊努族控製的庫頁島最南端。”
“乾隆三十年,沙俄派遣遠征隊未經清國同意私自進入庫頁島北端,並殺散了赫哲人,在此修起營舍,開采煤礦,在實質上控製了庫頁島北端。”
“乾隆五十四年,再次入侵庫頁島南部,大肆屠殺在南部生活的赫哲族居民,將他們驅逐,並在母子泊地方修築政廳、教堂、監獄、學校等建築,又再次控製了南部。”
“自此,實際上庫頁島已經從清朝脫離出去,清廷可以說已經無法控製庫頁島,庫頁島分別被沙俄和日本所控。當然,從法理上庫頁島還是清朝的疆土。”
聽到這兒,車文一不但沒有擔心,反而看著石開文笑了笑說道:“那正好啊,他們既然在暗中交手,那你們這支數萬人馬的太平軍就明著加入進去嘛,局勢越混亂,對你們來說可是越有利。”
“至於庫頁島上的沙俄人和日本人。”說到這兒,車文一頓時冷哼一聲後接著道:“既然他們上島了,就別想離開了,我倒是希望沙俄能大舉南下入侵庫頁島,那樣我就有借口消滅他們在遠東地區的那支艦隊了。”
說著,車文一站起身來遙望庫頁島的方向接著道:“現在,主人家來了,竊賊們該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沙皇俄國自16世紀伊凡雷帝時代開始,就不斷地向西伯利亞地區開拓。至17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探險隊和哥薩克騎兵的足跡,便已經到了勘察加半島的太平洋沿岸。
在大航海時代,對於那些隻有少許土著部落居住的地盤,往往隻需數百殖民者就可以全部征服。從保住這些新開拓的殖民地角度來說,隻有遠東地區的那些強盜一般的騎兵是不夠的,還需要“禦敵於國門之外”,防止周邊國家坐著軍艦從海上也來插一腳。
沙俄在與西部的強國瑞典、奧斯曼帝國等國的戰爭中,海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沙俄的一代雄主彼得一世在遠征亞速的戰役中,深刻認識到了建設海軍的重要性,於是喬裝打扮前往西歐各國學習海軍經驗和技術,竭力建設波羅的海和亞速海海軍。
最終為沙俄在包括大北方戰爭在內的一係列戰爭中爭奪到了波羅的海的出海港口,從而在與歐洲各國的爭霸當中爭取到了更多的主動權。
彼得一世對俄國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領土方麵的擴展,還在於為沙俄的強大製定了“走向海洋”的戰略方針。其中,往太平洋沿岸地區擴張是延續先皇的既定政策,南下打通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是他的首創,而要實現和鞏固這兩個戰略目標,都以建立強大的海軍作為基礎。
對於一個雄踞歐亞大陸北疆,麵積已經超過兩千萬平方公裏的龐大帝國來說,國土東西部距離太過遙遠,僅僅有西部的波羅的海、亞速海艦隊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一支能夠橫行東方的太平洋艦隊,才能夠滿足沙俄帝國的東方安全需要。
彼得一世壯誌未酬身先死,其子嗣在經過了五年的政治內鬥後,其侄女安娜一世於1730年繼任沙皇。她在太平洋沿岸的鄂霍茨克建立了第一支艦隊——鄂霍茨克區艦隊,在當時這支艦隊被稱為“遠東海軍”。
不過這支海軍雖然號稱艦隊,但卻隻是一些武裝民船,搞搞海岸巡邏和保護漁船還可以,讓它們去戰場上隻能是挨炮彈。
盡管裝備差勁,但有總比沒有好。當時沙俄在太平洋地區還是以探險為主,比如探險家白令奉沙皇之命,越過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這才有了白令海峽之名。沙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類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俄美公司,便於推進美洲地區的殖民事業。
直到1799年,沙皇保羅一世才從別的艦隊抽調三艘護航艦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終於算是組成了一支像模像樣的海軍艦隊,也就是後來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雛形。
黎漢明就是想趁著沙俄在遠東的艦隊還沒成型之前就把它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在命令車文一北上時,黎漢明也把他知道的一些沙俄在遠東的信息告知了車文一。
當然,對於沙俄在遠東的情報,作為軍情局重要一員的石開文自然也知道。
所以,聽到車文一的話,石開文隻是麵色沉重的點了點頭後接著介紹道:“沙俄是以一個所謂的“俄美公司”,打著商業探險的名義,組織哥薩克人進入庫頁島的,滿清自入關之時,就不斷把東北赫哲、鄂溫克等諸族遷入內地當兵,這導致遼東人口越來越稀少。”
“庫頁島更是雪上加霜,不僅得不到大陸的人口補充,還因為內遷人口,島上越來越空曠,隻剩區區十幾萬人。”
“島上的社會管理,隻能靠部族首領來維持,仍處於原始社會狀態,這怎能抵擋外人的侵略?哥薩克人當著庫頁島部民的麵,洋洋得意地升起了沙俄國旗,島民隻能眼睜睜看著”
頓了頓,石開文歎了一口氣後接著道:“國弱人欺,弱肉強食,這是幾千年的世界公理,倒也沒啥可說的,但最令人的痛心的,我們的庫頁島原不會如此脆弱,讓人不費一兵一卒地占據!戰略忽視,情感冷漠,正是無能而愚蠢的清朝,自己拱手讓出了這片寶貴的領土。”
“沒關係,現在我們不是來了嗎?”車文一見狀轉身坐下後笑了笑說道:“我們來了,血債就得用血來償!”
頓了頓,車文一喝了一口茶後起身說道:“好了,那我們便分頭準備吧,石開文那邊做好要留下來的百姓的安置工作,鄭一那邊就再迴去跑一趟,等這裏的事畢後,咱們便繼續前進。”
如今討虜軍雖然不怕朝鮮軍隊,但為了省卻麻煩,能瞞一時是一時,等將來完成了實質占領,對外也好宣示不是。
石開文聞言連忙迴道:“車將軍放心,登島前我已派人封鎖了北部海域, 加上我們是突然襲擊,島上的朝鮮兵沒有一個逃脫。”
車文一聞言點了點頭,見鄭一一臉疑惑的樣子,不由得笑了笑解釋道:“鄭將軍,重新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討虜軍軍情局的高級特工, 他的任務想必你應該也猜到了, 我也不便多說,總之, 大家都是自己人!”
“原來如此,幸會!”鄭一聞言頓時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他就說這次的任務很奇怪,原因原來在這兒。
石開文見狀連忙敬了一禮後笑了笑說道:“很抱歉瞞著鄭將軍了,任務所迫,還請鄭將軍不要在意。”
對於鄭一的身份石開文是知道的,他的任務雖然隱秘,但如今已經出了海了,也就沒有必要對鄭一瞞著了。
三人一番交談後,關係親近了不少,鄭一才笑了笑說道:“昨日我們在島上挖出了一塊石碑,你們猜我發現了什麽?”
“怎麽?難不成你還發現了這座島嶼曾經是屬於我們華夏的不成?”石開文聞言頓時打趣道。
車文一見狀連忙接話道:“你還別說,來前我特意查了史料,發現這塊島在元朝的時候還在真是咱們的領土。”
“車將軍英明。”鄭一聞言笑了笑,道:“想必二位也知道,我這個船隊中很多將士都是以前各個海盜勢力中改編而來,我們以前的習慣一時沒有改正過來,上島後總想尋寶什麽的。”
“不瞞二位, 昨日我們無意間就挖出了一塊石碑,上書“耽羅軍民總管府,元大德五年立。”幾個大字。”
車文一聞言頓時一笑,道:“這就對了,元朝崛起後,四處攻略,高麗成了元朝的藩國,至元七年,高麗爆發了反元的三別抄之亂,最終在元軍和親元高麗官軍的聯攻之下,三別抄之亂被平定,三別抄的頭目林衍率殘部流亡耽羅,耽羅接受反賊成了元軍進攻耽羅的絕好借口。”
“至元十年,元高聯軍徹底攻下耽羅全境後,蒙古人直接將耽羅納入元朝領土,在耽羅設置了耽羅招討司,並屯兵近兩千人,此舉有從南方威懾高麗防止高麗再叛的意圖,也是為了從海上斷絕南宋海運, 封鎖南宋,後來這裏更是成為了元朝的養馬場和犯人的指定流放地。”
“隨著元明鼎革,中原改天換地,引發了高麗和耽羅的連鎖波動,蒙元撤離中原前,將中原所有馬場的馬全部帶迴了草原,馬場盡數摧毀,徐達實際是憑借步兵優勢完成的北伐,但隨著明軍開始進入草原,明軍缺馬的劣勢盡顯無疑,為了彌補馬匹短板,明太祖知道耽羅還有馬,元朝滅亡之時,耽羅馬場還有蒙古馬約三萬餘匹,所以出現了明初最著名的“耽羅索馬”事件。此事件成了高麗直接占領耽羅的絕好機會,憑借此事件,濟州島才成了朝鮮半島國家的領土。”
聽到車文一的介紹,鄭一、石開文二人頓時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齊聲佩服道:“將軍大才,受教了!”
車文一見狀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這哪是我大才啊,隻因我來前大帥特意做了交待,讓我務必找出相關證據來證明我們沿途所占地方屬於我國故土,這樣才能師出有名。”
頓了頓,車文一突然笑了笑接著道:“如今既然有了證據,那麽我們到時就可以直接對外宣稱我們是在收複故土了,那麽這裏就改迴叫耿羅島吧,留一個團的兵力駐守在這裏,然後再從登島的百姓中先留下兩萬人安置在島上,完成實質的收複。”
鄭一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船隊中便會空置出許多船隻,咱們可以迴去繼續拉人過來了。”
車文一聞言仔細的想了想,隨即搖了搖頭說道:“運送大軍和百姓的事暫時不急,當前咱們需得武力威逼一下朝鮮王朝,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東進後後方不至於出亂子。”
說著,車文一便把目光看向石開文道:“朝鮮國的情報想必你們軍情局應該已經打探到了吧?”
石開文聞言點了點頭,道:“臨出發前,劉局已經派人把東北亞的情報都給我了。”
說著,石開文連忙找來一張朝鮮半島的地圖展開後接著道:“如今的朝鮮國王名叫李祘,與二十年前繼位,其任內多有建樹,他設立奎章閣,營建水原華城,創設壯勇營,實行通共政策,廢止除六矣廛以外所有商店的禁亂廛權,在對外關係上,已經開始正視清朝,並吸收清朝文化。”
“不過,朝鮮朝廷圍繞“壬午義理”而分化為了時派和僻派,剛開始時,李祘能駕馭於兩派之上,因此朝中並沒有明顯的黨爭,政局大體保持穩定。”
“到了如今,其國內黨爭已經愈演愈烈,甚至已經到了謀殺世子的地步了,同時,安東金氏、豐壤趙氏等外戚勢力逐漸崛起,開始權傾朝野!”
“可以說如今的朝鮮王國內部傾軋不堪,已是自顧不暇,我們根本就不用真打,隻需派出大軍威壓過去便能達到目的。”
車文一聞言點頭笑了笑,道:“那好,明日我便率軍北上一趟,如此我們去庫頁島立足的糧食應該就完全沒問題了。”
黨爭好啊,這個時候他們內部爭權,恐怕誰也不想發生戰爭來打斷他們爭權的步伐,這對討虜軍來說便有利了。
想了想,車文一接著道:“這樣吧,石開文的太平軍繼續在島上修整,就辛苦鄭將軍再率領船隊跑迴去一趟,一來是把這裏的情況向大帥匯報,再有便是去舟山和日照運送一部分將士和百姓過來。”
“是!”鄭一、石開文二人聞言連忙應道。
車文一見狀點了點頭後便繼續問道:“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這個叫對馬島的島嶼,說說這上麵的情況?”
石開文聞言點了點頭後指著對馬島的位置說道:“對馬島被夾在對馬海峽中線,麵積七百多平方公裏。如果說濟州島是朝鮮抵抗日本入侵的橋頭堡,那麽對馬島就是日本抵抗東亞大陸入侵的前哨,千年來朝鮮和日本這對冤家在對馬島反複爭奪,反複拉鋸,爆發了一係列大大小小的戰事。”
“朝鮮做夢都想控製對馬島,獲得一個進攻日本的跳板,奈何軍隊始終是不爭氣,怎麽也打不下來。而站在日本的角度,丟失對馬島是不能忍受的,以這裏為跳板,朝鮮水師三天之內就能打到九州去了,他們還能安生嗎?”
“所以盡管江戶城頭不斷變換大王旗,天皇和幕府將軍坐蹺蹺板,上上落落,但是不管是天皇還是幕府將軍上台,對對馬島島主宗氏都是百般拉攏示好,不求別的,隻求這哥們幫他們看好大門。”
“朝鮮視它為眼中釘,做夢都想拔掉這個釘子,還是那句話,軍隊不爭氣,再好的戰略戰術也沒用。”
“元軍伐日的時候朝鮮水師狗仗人勢,兩次血洗了對馬島,這已經成為朝日千年對抗中朝鮮軍隊為數不多的美好迴憶之一。”
“如今的對馬島上人口隻有一萬餘人,兵力不到兩千,同時對馬宗氏也相當於“一國兩屬”,既向朝鮮稱藩,也堅定不移的支持日本的幕府。”
“而如今的日本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加上德川幕府壓迫朝廷公家,德川家縮減公家封地,利用種種借口打壓公家的權力,最終公家權力完全被限製在文化上,就連改個年號都得聽將軍的,公家地位慘到不能再慘。武家壓迫不斷,公家也受不了了,就開始利用文化優勢醞釀反幕思想,到如今,日本國內的反幕運動更是愈演愈烈。”
車文一聞言默默的點了點頭,石開文的意思他明白,不管是濟州島還是對馬島,輕鬆拿下完全沒問題,需要防備的是後續的穩定。
見車文一沒有說話,石開文便接著道:“另外,我們要想北上,隱歧島和鬱陵島也必須得拿下。”
說著,石開文分別指了指朝鮮東邊的鬱陵島和日本本州島北方的隱歧島的位置後接著道:“由鬱陵島北上便可抵達大帥劃定的第一據點海參崴,而且島上隻有數千人,我們拿下後,可以再安置萬餘人,以此來作為中轉站。”
“隱歧島是日本流放犯人的地方,島上人口也不多,兵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隱歧島向東北航行,便可抵達蝦夷島。”
“不過現在麻煩的是,沙俄和日本幕府暗中已經在蝦夷島爭得不可開交了,同樣,他們雙方的勢力也已伸到了庫頁島上去了。”
後來有些國家堅稱是他們最早發現並記載庫頁島的,這說法真是不值一哂。
中國人最不怕比的就是曆史,中國也是最早對庫頁島實施有效管轄的。
穀墘
早在唐太宗、唐高宗年間,唐朝不斷征服朝鮮半島和東北地區,東北的黑土靺鞨就向唐朝表示臣服。到了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建立行政機構黑水都督府,統治包括庫頁島等黑龍江下遊廣大地區,並派長史到當地實施管理。
遼金時期,庫頁島也依舊先後被遼金兩國所控,遼代歸五國部節度使管轄,金代也歸金廷實際控製。
金國末年,宋金元三國時常發生戰爭,金廷已無精力再去對庫頁島進行直接的控製,故而金末庫頁島漸漸脫離中原的控製。到了元朝,元廷為重新控製庫頁島,與此同時,為了有效地管理黑龍江下遊地區及其庫頁島等地,元廷在黑龍江口的奴爾幹地方置征東元帥府,對黑龍江下遊及庫頁島等地進行實際控製,隸屬於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明朝建立後,明廷從元廷的手中接管了對庫頁島的管理,在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設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包括庫頁島,並在庫頁島上置衛所屯駐。
起初明朝在東北設置奴兒幹都司,庫頁島上也相應建立起囊哈兒衛、波羅河衛和兀烈河衛三個衛所,明朝的官員親自登上庫頁島,對該地進行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方麵的有效管轄。
東北在明朝以前一直是荒蠻之地,明朝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也屬難能可貴了。
明中後期,因明朝內部叛亂四起,自顧不暇,明廷才漸漸失去了對部分庫頁島的控製。
到了清朝,按理說清朝龍興於東北,應該對這一地區更加重視才對。
事實卻恰恰相反。
康熙雍正兩代,在外東北與沙俄通過戰爭與政治談判的手段,大致穩固了東北的邊界,但清朝統治者對東北腹地的經營卻不怎麽重視。
康熙五十六年清朝對庫頁島進行了一次實地測繪,並把庫頁島作為大清二十八幅輿地之首,確實也一度體現出清朝的態度。
但是光有態度沒有實際動作,態度也就然並卵了。
清朝出於愚昧的保護龍興之地的想法,對於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不許遷民,不許開墾,連東北腹地都越來越荒,更不要提荒外之地庫頁島了。
可以說,清朝對庫頁島的行政管轄呈現大倒退趨勢。
行政機構清初便退往大陸,設置在黑龍江口一帶,後來由於官員們嫌邊服之地荒涼,往內地一退再退,後來索性一口氣退到三姓城。
三姓城與庫頁島相隔數千裏,庫頁島人想要到都統衙門走一趟,爬山過海,竟需要三四個月之久。
對於庫頁島的管轄內容也越來越漫不經心,糧食生產、科舉取士、征兵服役、繳納賦稅對不起,都跟你們沒啥關係。我大清不需要你們履行啥義務,你們也沒有啥權利,隻需要每年進貢一些特產貂鼠皮就行。
冷漠的政治態度,加上細若遊絲的貢納聯係,使得庫頁島人對中原王朝的歸屬感越來越弱。
而此時,北方的沙俄和南方的日本,都已開始把目光投向這片北太平洋的迷之大島。
“據軍情局探查得知,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倭國豐臣秀吉派遣大將鬆前慶廣攻占所有蝦夷族土地,其中就包括了阿伊努族控製的庫頁島最南端。”
“乾隆三十年,沙俄派遣遠征隊未經清國同意私自進入庫頁島北端,並殺散了赫哲人,在此修起營舍,開采煤礦,在實質上控製了庫頁島北端。”
“乾隆五十四年,再次入侵庫頁島南部,大肆屠殺在南部生活的赫哲族居民,將他們驅逐,並在母子泊地方修築政廳、教堂、監獄、學校等建築,又再次控製了南部。”
“自此,實際上庫頁島已經從清朝脫離出去,清廷可以說已經無法控製庫頁島,庫頁島分別被沙俄和日本所控。當然,從法理上庫頁島還是清朝的疆土。”
聽到這兒,車文一不但沒有擔心,反而看著石開文笑了笑說道:“那正好啊,他們既然在暗中交手,那你們這支數萬人馬的太平軍就明著加入進去嘛,局勢越混亂,對你們來說可是越有利。”
“至於庫頁島上的沙俄人和日本人。”說到這兒,車文一頓時冷哼一聲後接著道:“既然他們上島了,就別想離開了,我倒是希望沙俄能大舉南下入侵庫頁島,那樣我就有借口消滅他們在遠東地區的那支艦隊了。”
說著,車文一站起身來遙望庫頁島的方向接著道:“現在,主人家來了,竊賊們該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沙皇俄國自16世紀伊凡雷帝時代開始,就不斷地向西伯利亞地區開拓。至17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探險隊和哥薩克騎兵的足跡,便已經到了勘察加半島的太平洋沿岸。
在大航海時代,對於那些隻有少許土著部落居住的地盤,往往隻需數百殖民者就可以全部征服。從保住這些新開拓的殖民地角度來說,隻有遠東地區的那些強盜一般的騎兵是不夠的,還需要“禦敵於國門之外”,防止周邊國家坐著軍艦從海上也來插一腳。
沙俄在與西部的強國瑞典、奧斯曼帝國等國的戰爭中,海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沙俄的一代雄主彼得一世在遠征亞速的戰役中,深刻認識到了建設海軍的重要性,於是喬裝打扮前往西歐各國學習海軍經驗和技術,竭力建設波羅的海和亞速海海軍。
最終為沙俄在包括大北方戰爭在內的一係列戰爭中爭奪到了波羅的海的出海港口,從而在與歐洲各國的爭霸當中爭取到了更多的主動權。
彼得一世對俄國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領土方麵的擴展,還在於為沙俄的強大製定了“走向海洋”的戰略方針。其中,往太平洋沿岸地區擴張是延續先皇的既定政策,南下打通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是他的首創,而要實現和鞏固這兩個戰略目標,都以建立強大的海軍作為基礎。
對於一個雄踞歐亞大陸北疆,麵積已經超過兩千萬平方公裏的龐大帝國來說,國土東西部距離太過遙遠,僅僅有西部的波羅的海、亞速海艦隊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一支能夠橫行東方的太平洋艦隊,才能夠滿足沙俄帝國的東方安全需要。
彼得一世壯誌未酬身先死,其子嗣在經過了五年的政治內鬥後,其侄女安娜一世於1730年繼任沙皇。她在太平洋沿岸的鄂霍茨克建立了第一支艦隊——鄂霍茨克區艦隊,在當時這支艦隊被稱為“遠東海軍”。
不過這支海軍雖然號稱艦隊,但卻隻是一些武裝民船,搞搞海岸巡邏和保護漁船還可以,讓它們去戰場上隻能是挨炮彈。
盡管裝備差勁,但有總比沒有好。當時沙俄在太平洋地區還是以探險為主,比如探險家白令奉沙皇之命,越過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這才有了白令海峽之名。沙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類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俄美公司,便於推進美洲地區的殖民事業。
直到1799年,沙皇保羅一世才從別的艦隊抽調三艘護航艦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終於算是組成了一支像模像樣的海軍艦隊,也就是後來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雛形。
黎漢明就是想趁著沙俄在遠東的艦隊還沒成型之前就把它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在命令車文一北上時,黎漢明也把他知道的一些沙俄在遠東的信息告知了車文一。
當然,對於沙俄在遠東的情報,作為軍情局重要一員的石開文自然也知道。
所以,聽到車文一的話,石開文隻是麵色沉重的點了點頭後接著介紹道:“沙俄是以一個所謂的“俄美公司”,打著商業探險的名義,組織哥薩克人進入庫頁島的,滿清自入關之時,就不斷把東北赫哲、鄂溫克等諸族遷入內地當兵,這導致遼東人口越來越稀少。”
“庫頁島更是雪上加霜,不僅得不到大陸的人口補充,還因為內遷人口,島上越來越空曠,隻剩區區十幾萬人。”
“島上的社會管理,隻能靠部族首領來維持,仍處於原始社會狀態,這怎能抵擋外人的侵略?哥薩克人當著庫頁島部民的麵,洋洋得意地升起了沙俄國旗,島民隻能眼睜睜看著”
頓了頓,石開文歎了一口氣後接著道:“國弱人欺,弱肉強食,這是幾千年的世界公理,倒也沒啥可說的,但最令人的痛心的,我們的庫頁島原不會如此脆弱,讓人不費一兵一卒地占據!戰略忽視,情感冷漠,正是無能而愚蠢的清朝,自己拱手讓出了這片寶貴的領土。”
“沒關係,現在我們不是來了嗎?”車文一見狀轉身坐下後笑了笑說道:“我們來了,血債就得用血來償!”
頓了頓,車文一喝了一口茶後起身說道:“好了,那我們便分頭準備吧,石開文那邊做好要留下來的百姓的安置工作,鄭一那邊就再迴去跑一趟,等這裏的事畢後,咱們便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