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大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是自從係統不告而別後,似乎是將很多東西都直接注入到了他的大腦,現在腦子裏雜七雜八的東西非常活躍,有時候很亂有時候也很有序。
霍光不禁暗笑,也可能是自己真的變得強大而優秀了吧,想到這裏他又小小的自戀了一下。
再一想想剛才看見的玉佩,心情瞬間不美麗了,明明就是他的玉佩,那些人睜著眼睛說瞎話,還說什麽是比賽獲勝才能得到的獎勵,純屬扯淡,霍光有種特別窩囊的感覺。
明明是自己的東西,轉一天就變成了別人的,這還不算,最可惡的是,想得到自己的東西,還要參加什麽狗屁比賽。
霍光站在路中央,感歎自己迴到長安這幾日的遭遇,不禁扶額,長歎一聲。
不就是比文大賽麽,好吧,比就比吧。
......
長安城裏每天都發生很多事,別人的事在大也是小事,可是皇上金口玉言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上次榮安郡主的招婿就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當然最苦惱的還是達官貴族們,第一他們不想將自己家的子侄送去北關那種邊境去,誰不想在長安謀個一官半職,一輩子在天子腳下享受榮華富貴。
還有就是傳說榮安郡主性格兇悍,長相奇醜,已經沒有人記得是誰第一個將消息傳出來的了,反正現在全長安的人都覺得這就是事實。
招婿剛剛結束,皇上這次又要舉辦比文大賽,而且據說獎勵非常豐厚,皇上禦賜的玉佩,先不說玉佩本身的價值,單單“禦賜”這兩個字,就夠了。皇上送把傘那都是金傘,那是榮譽,那是地位的象征。
除了這枚禦賜的玉佩,還有兩個神秘大禮,可是現在沒人知道神秘大禮是什麽,就是因為沒人知道,反而顯得這次比賽格外的與眾不同,蒙上了一層“牛比”的色彩。
要說武帝舉辦的考試也不是第一次,但是根據長安城裏常年聞著政治空氣長大的達官貴族們的猜測,這次比賽很可能會讓某個人飛黃騰達,而這個人一定就是贏得比賽的人。
原本隻是武帝身邊負責這次比賽的官員知道,半天的功夫,竟然滿城截知,而且大家都在想盡辦法的打探比賽的具體事宜。
比賽就定在三天以後,比賽的台子在緊鑼密鼓的搭建中,為了公平比賽公分三輪,每一輪都會有人被淘汰,最後一輪隻留兩人,皇上親自監考,公布成績,進行封賞。
至於比賽的題目嘛,也是皇上親自出題,每場考試的題目都會由皇上寫好,以密旨形式交由考官,最後在考試現場打開。
這樣主要是為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比賽被蒙上神秘麵紗以後,大臣們都坐不住了,既然從正麵套不到消息,那就隻能從後麵下手了。
後宮成了他們打探消息的目標,在武帝的後宮裏,多多少少都會和朝堂上的達官貴族們沾親帶故。
隻是這事不同往事,後宮也沒人知道。
武帝不說,隻是因為榮安之前有所囑咐,盡量低調,而且之前已經舉辦過招婿了,現在也不好說出口,這次比文大賽的獎勵就是郡主本人,所以除了武帝身邊的劉公公,還有郡主本人,就再也沒有人知道這次比賽的真正意義了。
武帝不說,不代表大臣們不會問。
鼻子敏銳的大臣們,稍稍有點風吹草動就趕緊進宮,試圖從皇上嘴中旁敲側擊打探些線索。自己家有合適的人選參加,都趕緊去報了名,實在沒有合適人選的,也會派自己的幕僚去報名,總之這哇肥水,是絕對不能流到外人田裏的。
李慶的表弟剛好參與了這次比賽場地的搭建,所以他算是朝臣中比較早知道這個消息的,知道這個消息第一件事就是進宮,說辭當然是詢問有沒有什麽需要他分憂的,其實就是打探這次大賽的目的。
李慶若有所思的走在大殿外的台階上,一邊想著一會見到皇上的說辭,一邊往前走。突然身後傳來的一陣熟悉的腳步聲。
“李長史慢走......”
李慶聞聲迴頭,不由一愣,然後心裏浮起了戒備之心,“哎呀,這不是許大夫麽,你也是進宮拜見陛下的?”
兩人雖然在霍光的問題上是聯手一致的,但是也隻是互相利用而已,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許章當然是來找皇上的,而且他斷定,自己的事應該和李慶是同一件,許章心裏雖然知道,但是不想說破,隻是微笑反問道,“難道李長史也是要麵見皇上?”
兩個人相視一笑,都沒有說話,各懷各的心思,並肩走向大殿。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今天前來麵見陛下的竟然不僅僅他們兩個人,大殿內已經站滿了人,堪比早朝。
在發現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樣心思的時候,兩個原本不是朋友的人,反而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而統一戰線,剛才還各懷鬼胎的兩人,竟然不約而同的站到了一起。
他們進殿時剛好禦史大夫張湯正在和皇上說話,許李二人向武帝叩拜之後,就退到了一旁。
“微臣不才,希望可以為陛下分憂。”
身後的大臣們齊聲說道,“希望替陛下分憂。”
這麽多臣子願意替他分憂,武帝當然高興,隻是這比賽沒什麽憂啊,他隻是想給榮安郡主找個郡馬而已,這是高興事,哪裏來的憂。
武帝哈哈大笑,“眾卿家平身,朕舉辦這次比賽,主要是為了廣納賢臣,這次比賽所社範圍也不隻限於長安,各方有學識之人都可以參加。至於分憂嘛,比賽題目由朕親自擬定,監考官是張祥坤,他現在正在負責此次比賽,並不複雜。”
張湯不死心,武帝越是說的隨意,他越是覺得這裏麵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許關係到重要官職的選拔任用,而且皇上說白了是比文大賽,而不是比武,張湯篤定這個位置就是個文職。
張湯拱手躬身說到,“微臣愚鈍,不知此次比賽獲勝者的獎勵是什麽呢?”其實張湯早就得到消息,隻是不敢全盤托出,免得武帝起疑。
比賽獎勵早晚會大白於天下,當然不必隱瞞,“此次比文大賽獲勝的選手,朕會親自為他進行封賞,除了那枚玉佩,還有兩項神秘大獎。”
霍光不禁暗笑,也可能是自己真的變得強大而優秀了吧,想到這裏他又小小的自戀了一下。
再一想想剛才看見的玉佩,心情瞬間不美麗了,明明就是他的玉佩,那些人睜著眼睛說瞎話,還說什麽是比賽獲勝才能得到的獎勵,純屬扯淡,霍光有種特別窩囊的感覺。
明明是自己的東西,轉一天就變成了別人的,這還不算,最可惡的是,想得到自己的東西,還要參加什麽狗屁比賽。
霍光站在路中央,感歎自己迴到長安這幾日的遭遇,不禁扶額,長歎一聲。
不就是比文大賽麽,好吧,比就比吧。
......
長安城裏每天都發生很多事,別人的事在大也是小事,可是皇上金口玉言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上次榮安郡主的招婿就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當然最苦惱的還是達官貴族們,第一他們不想將自己家的子侄送去北關那種邊境去,誰不想在長安謀個一官半職,一輩子在天子腳下享受榮華富貴。
還有就是傳說榮安郡主性格兇悍,長相奇醜,已經沒有人記得是誰第一個將消息傳出來的了,反正現在全長安的人都覺得這就是事實。
招婿剛剛結束,皇上這次又要舉辦比文大賽,而且據說獎勵非常豐厚,皇上禦賜的玉佩,先不說玉佩本身的價值,單單“禦賜”這兩個字,就夠了。皇上送把傘那都是金傘,那是榮譽,那是地位的象征。
除了這枚禦賜的玉佩,還有兩個神秘大禮,可是現在沒人知道神秘大禮是什麽,就是因為沒人知道,反而顯得這次比賽格外的與眾不同,蒙上了一層“牛比”的色彩。
要說武帝舉辦的考試也不是第一次,但是根據長安城裏常年聞著政治空氣長大的達官貴族們的猜測,這次比賽很可能會讓某個人飛黃騰達,而這個人一定就是贏得比賽的人。
原本隻是武帝身邊負責這次比賽的官員知道,半天的功夫,竟然滿城截知,而且大家都在想盡辦法的打探比賽的具體事宜。
比賽就定在三天以後,比賽的台子在緊鑼密鼓的搭建中,為了公平比賽公分三輪,每一輪都會有人被淘汰,最後一輪隻留兩人,皇上親自監考,公布成績,進行封賞。
至於比賽的題目嘛,也是皇上親自出題,每場考試的題目都會由皇上寫好,以密旨形式交由考官,最後在考試現場打開。
這樣主要是為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比賽被蒙上神秘麵紗以後,大臣們都坐不住了,既然從正麵套不到消息,那就隻能從後麵下手了。
後宮成了他們打探消息的目標,在武帝的後宮裏,多多少少都會和朝堂上的達官貴族們沾親帶故。
隻是這事不同往事,後宮也沒人知道。
武帝不說,隻是因為榮安之前有所囑咐,盡量低調,而且之前已經舉辦過招婿了,現在也不好說出口,這次比文大賽的獎勵就是郡主本人,所以除了武帝身邊的劉公公,還有郡主本人,就再也沒有人知道這次比賽的真正意義了。
武帝不說,不代表大臣們不會問。
鼻子敏銳的大臣們,稍稍有點風吹草動就趕緊進宮,試圖從皇上嘴中旁敲側擊打探些線索。自己家有合適的人選參加,都趕緊去報了名,實在沒有合適人選的,也會派自己的幕僚去報名,總之這哇肥水,是絕對不能流到外人田裏的。
李慶的表弟剛好參與了這次比賽場地的搭建,所以他算是朝臣中比較早知道這個消息的,知道這個消息第一件事就是進宮,說辭當然是詢問有沒有什麽需要他分憂的,其實就是打探這次大賽的目的。
李慶若有所思的走在大殿外的台階上,一邊想著一會見到皇上的說辭,一邊往前走。突然身後傳來的一陣熟悉的腳步聲。
“李長史慢走......”
李慶聞聲迴頭,不由一愣,然後心裏浮起了戒備之心,“哎呀,這不是許大夫麽,你也是進宮拜見陛下的?”
兩人雖然在霍光的問題上是聯手一致的,但是也隻是互相利用而已,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許章當然是來找皇上的,而且他斷定,自己的事應該和李慶是同一件,許章心裏雖然知道,但是不想說破,隻是微笑反問道,“難道李長史也是要麵見皇上?”
兩個人相視一笑,都沒有說話,各懷各的心思,並肩走向大殿。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今天前來麵見陛下的竟然不僅僅他們兩個人,大殿內已經站滿了人,堪比早朝。
在發現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樣心思的時候,兩個原本不是朋友的人,反而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而統一戰線,剛才還各懷鬼胎的兩人,竟然不約而同的站到了一起。
他們進殿時剛好禦史大夫張湯正在和皇上說話,許李二人向武帝叩拜之後,就退到了一旁。
“微臣不才,希望可以為陛下分憂。”
身後的大臣們齊聲說道,“希望替陛下分憂。”
這麽多臣子願意替他分憂,武帝當然高興,隻是這比賽沒什麽憂啊,他隻是想給榮安郡主找個郡馬而已,這是高興事,哪裏來的憂。
武帝哈哈大笑,“眾卿家平身,朕舉辦這次比賽,主要是為了廣納賢臣,這次比賽所社範圍也不隻限於長安,各方有學識之人都可以參加。至於分憂嘛,比賽題目由朕親自擬定,監考官是張祥坤,他現在正在負責此次比賽,並不複雜。”
張湯不死心,武帝越是說的隨意,他越是覺得這裏麵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許關係到重要官職的選拔任用,而且皇上說白了是比文大賽,而不是比武,張湯篤定這個位置就是個文職。
張湯拱手躬身說到,“微臣愚鈍,不知此次比賽獲勝者的獎勵是什麽呢?”其實張湯早就得到消息,隻是不敢全盤托出,免得武帝起疑。
比賽獎勵早晚會大白於天下,當然不必隱瞞,“此次比文大賽獲勝的選手,朕會親自為他進行封賞,除了那枚玉佩,還有兩項神秘大獎。”